宋风第85部分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如蝗虫一般席卷了龙州、洪州、嘉宁军司之间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牛羊马匹甚至是人口全部卷走,最令人发指的是宋军居然把洪州城都给拆掉,并且用洪州城的材料在长城岭一带建立了三座大型城寨,紧紧的扼守住通往大宋的前进路线。

    过李清也是吃素的,在几次攻打长城岭的三座宋军城池果之后,便采取了另外一条道路——将一万匹战马分别卖给了马匹贩子,获得了资金之后便在嘉宁军司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其实李清也明白在西夏四处活动的马匹贩子多半和宋朝商人有关系,这些战马多半还是要落到自己敌人的手中,过他已经顾忌了这么多了——解决自己的十几万大军生存问题才是最优先考虑的。

    游牧民族一大特点便是全民皆兵,即可以打仗又可以生产,党项人立朝过数十年,并且在李元昊立国的时候便高举“民族大旗”有选择性的参考汉人朝廷的制度来建国,而是向辽国开创者那样对契丹人的整个社会架构进行大的变革,这使得现在地西夏还很大程度上的有着游牧民族部落的生存色彩,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其战斗力。

    李清手下的军队仅战斗力颇强。就是养马、牛羊也都是好手,一万匹战马换回的资金让他手中有了本钱得以朝夏州、石州、盐州等地购买到牛羊回来放养——这些地方的西夏官员当然想要讨好梁太后来拿李清一把,过面对李清气势汹汹的使者,得考虑人家还有十几万人在旁边虎视眈眈,荣华富贵固然重要,但也要自己有命去享受才可以——与其说李清是去买,倒如说他去抢,过这些都并重要了,嘉宁军司已经开始走向实质性的独立——西夏高层的决议在这里一点作用都起,李清要用嘉宁军司地一切资源来优先保证自己军队的供应。从而保持军队的凝聚力——他手中有军队才可以和梁太后讨价还价,若是军心散了,他李清在梁太后眼里便什么也是了,仗着手中十几万精兵使得西夏高层心存顾忌的当口。李清在嘉宁军司这最近半年来活地还挺滋润。

    王静辉接到有关李清最新情报的时候,都已经是李清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几个月后地事情了。看了这份非常详细的情报后,王静辉对此有些瞠目结舌,他和皇帝赵顼两人都面面相觑——原本他以为李清迟早会混下去。是反了西夏,便是在嘉宁军司那里做强盗,根本没有想到李清居然会这么一手。这倒是让他们感到有些措手及了。

    “李清真是一个奇才,朕都怀疑他跟爱卿是是师徒了!”皇帝赵顼打趣的对王静辉说道,当然这里面他绝对会怀疑王静辉对宋朝地忠诚,李清落到这个田地就是一手策划的,过李清选择了这样的生存模式,看起来还真和王静辉地通商手法有些类似。

    听了皇帝赵顼的话后,王静辉苦笑的说道:“臣哪里敢有这样的学生?!”

    “情报局返回来的消息说李清对西夏也是忠心耿耿,其心甚坚,可能被策反,爱卿现在可有何良策?!”皇帝赵顼有些丧气的问道。能够策反李清反出西夏从而拔出钉在自己门口的这枚钉子是他的一个心愿,这样能够使赵顼用最短的时间来击溃党项人,但现在的局势已经让他感觉到这和痴人说梦没有什么区别,看来解决李清最终还是要靠武力。

    “策反成就陷害,陷害成则动用武力!过这中间还是有个主次分别!”王静辉沉思了片刻回答道。

    皇帝赵顼听后皱了皱眉头,他地动作自然落在王静辉的眼中,说道:“李清虽为汉人,但却是站在党项人一边袭扰大宋,害我百姓,作为大宋的敌人虽百死莫赎!圣上为一代明君,想要正大光明的战胜敌人这本无可是非,但大宋现在远远还没有达到汉唐时期中国那么强大,凭借着真实的实力便可以扫平契丹镇四夷,况且在北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辽国!扫平大宋迈向强大的路途中的障碍,就必须动用一切可行的手段,断的削弱敌人。

    ,然后在以正面对决的方式摧枯拉朽的击溃敌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是没有对错的!”

    身为皇帝所接受的教育,仅仅是正统的儒家思想,相反在中国学术信仰上儒家虽然牢牢的占据统治地位,但讽刺的是作为统治阶级所信奉的圭臬更偏重于法家思想。虽然皇帝赵顼是很喜欢王静辉说的话,但却能够否认这是错误的,相反,自王静辉走进他的视野后,对人基本上没有施用过任何权谋之术,但对于大宋的对手辽国和西夏无所用其极,各种阴谋手段层出穷,这让皇帝赵顼叹为观止。

    “朕受教了!爱卿刚才所说要有主次分别,是指何意?”

    “大宋自立国以来国家财政在真宗时代便已经达到了顶峰,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的各种弊政日益显现,在仁宗末年已经危象群生,是以太上皇及圣上继位后断的锐意进取,终归是几十年的积弱是朝夕可改,大宋目前的实力若是只对付一个西夏自然会有太大的问题,但辽国从旁干扰。就使得大宋在平夏的过程中能够一味地蛮干,应该更加有技巧的回避任何可能会造成重大损失或是挫折的境况!”

    “朕也明白,平夏并非短期内可以完成,过爱卿曾经和朕说过有五年到七年的时间便可以平夏,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两年,剩下的三年朕还是等得起的!”

    “臣斗胆和圣上立约,过也是没有根据的妄加猜测,王韶收熙河、湟州的速度要远比臣设想的快得多,事实上宋夏之间走到今天这一步,我大宋扫平西夏的契机已经出现。只要平稳地走下去,可能用了五年的时间,西北就可以安然无恙,关中从此变为大宋的腹地!”

    “平夏契机已经出现?!”皇帝赵顼虽然日思夜想仿效太祖太宗皇帝为大宋开疆拓土。对手又是几十年来让大宋几乎束手无策的西夏政权,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能够这么快实现自己地抱负。

    “党项人现在手里的牌已经没有几张了。我大宋所虑地唯有李清泼喜军一部可能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臣这里有一策可以加速李清的灭亡,最济也可以使西夏内部势力互相倾轧从而实力大损!”

    皇帝赵顼眉头一跳。笑着说道:“爱卿有何策可以为朕解忧?!”

    “和李清做生意!李清现在在嘉宁军司放牛牧羊,虽然可以解决其下属地军饷,但诸如茶叶、粮食、食盐等等物资在梁太后的干扰下却换得多少的。他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把目光投向大宋,打仗他是肯做地,唯一的办法便是从我们手中用牛羊换取所需要的物资,臣可以会合枢密院、情报局和一批大宋商人联手操作此事。”

    “那岂是助长了李清的实力?!”

    “李清和梁太后之间水火容,梁太后自然愿意看到李清的日子过得好,况且李清这种行为就是放在党项皇族的眼中也是大逆道,况且李清手中这么大的财富自然会引起别人窥伺,梁太后请李清回兴庆府,李清敢回去,但他是绝对会拒绝皇族方面的人宴请他结为同盟的……”

    现在已经是初春了。气温虽然还是比较低,但在嘉宁军司李清的大帐中,渐渐暖和地天气让李清的心情好了许多,更让他高兴的便是他从大宋商人手中用牛羊换取了许多茶叶、食盐等生活必需品,这大大的改善了士兵的生活条件。李清心中也明白,和自己做交易的大宋商人应该有很强的大宋高层背景,但在这个乱世中生存,有些事情是能够较真的——他的周边都是敌人,管是党项人也好,还是大宋人也罢,都想干掉他,这点他心中是明白的。和大宋人做生意虽然他有些情愿,但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有些生活物资也只有大宋人可以提供给他,而且自己和大宋人做交易,只卖牛羊,马匹免谈,这样的交易方式让大宋人以很便宜的价格从自己手中买走了很多的牛羊,但马匹这样重要的牲畜是一匹也没有成交,并且还严查属下禁止和大宋人进行马匹交易,这多少让他心中有些安慰了些。

    周边地区就数宋朝对他的军事压力最大,而且宋军还占据有利地势攻守自如,并且还有富弼这样知兵的三朝元老坐镇陕西四路,过和宋朝商人进行交易之后,宋军很少越过白干山来骚扰自己了。除却宋军之外,其他的都是暗中效忠皇族的党项部落,实力最强的仁多翰、嵬家族和野利家族都对自己的处境表示同情,尤其是仁多翰给他的帮助最大,资助他粮草。一切在李清的眼中看起来都朝好的方向发展,现在他只剩下等待,等待现在只有十二岁的秉常长大亲政,那样他又可以正言顺的效忠皇族来驱逐把持西夏回政的梁氏后族了。

    随着天气的转暖,王静辉和皇帝赵顼等宋朝统治高层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河北诸路,现在只要是个人就可以看出大河以北今年将会面临着一场罕见的旱灾,但赵顼他们更关注的是河北是否会出现蝗灾,尤其是王安石对此更加关注。

    王静辉在汴都开封指示其旗下产业向河北运去二十万贯铜钱,并且还为坐镇河北的韩琦献上了如何防止蝗灾和限制蝗灾蔓延的各种章程,并且附上了三十万贯地资金供韩琦调配。这些换来的是代州、定州、真定府等去年有蝗灾苗头的州县其耕地全面的深耕,并且还立下了赏格——每上交十只蝗虫便可以获得一文铜钱。这些都是由遍布河北的食为天粮店兑现,并且粮店的人员还到乡下收购蝗虫,当即焚毁,还教会当地百姓如何更有效的捕捉蝗虫——在夜晚的时候升起一堆篝火,利用蝗虫喜欢明亮的习性诱杀蝗虫。

    河北北部的这些州县明白为什么自己地最高长官韩琦统一召见他们后,让他们积极配合食为天粮店的人开展灭蝗工作,但有些有头脑的官员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蝗灾,为了头顶的官帽戴得更稳当,甚至有些县衙开始强制其治下百姓灭蝗,虽然给当地地百姓带来的很多地便。但到现在为止基本上只要百姓看到蝗虫便开始捕杀,这倒是极好的抑制了蝗灾的形成。各种措施之下,大府地韩琦每隔几天都会用六百里加急快脚朝汴都开封送信,报告河北诸路除了旱灾之外。并没有形成蝗灾。

    虽然韩琦的报信让大宋的高层心中安定了许多,但驸马手中地材料却让他们敢懈怠。甚至是有些心惊肉跳——驸马运到河北的二十万贯铜钱消耗极快,到一个月的功夫,四万贯铜钱就都变成了蝗虫的尸体。就算统治高层的数学再怎么好。也可以轻易的计算出这四万贯铜钱可以买来多少蝗虫尸体!本以为驸马是有钱发高烧做无谓的事情,现在已经没有人敢这么看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连最为抠门儿的司马光也上书皇帝赵顼,请从国库中拨出十万贯铜钱运往河北来学着王静辉的样买蝗虫。

    司马光知道自己这么做是对还是错,王静辉买蝗虫发疯,到现在从收购蝗虫的数量上来看,若是这些蝗虫真地飞起来,恐怕现在朝廷中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他敢肯定这样是否能够有效的对付蝗灾,无奈之下他只好从最坏的角度出发,上了这么一道自大宋立国以来最为荒唐的奏章——跟着驸马一起发疯!若是在平常。这道疯狂的奏章会引来所有人的嘲笑,甚至会遭到御史台的弹劾,但现在的状况摆在那里,没有人认为司马光和小王驸马大脑出了问题一起发疯,这道骇人听闻的奏章是一道密折,能够得以参与讨论的人是参知政事便是六部尚书或是枢密使,所有的人都没有说话——皇帝赵顼居然连问对的心情都没有,直接批了,过为了掩人耳目引起骚动,钱没有走国库而是走得内库,并且直接又追加了十万贯!

    “爱卿,那边都已经准备好了吗?!”空旷的福宁殿中,只有王静辉和皇帝赵顼两人,殿门外有手握刀柄的杨崇岳把守,那架势使得任何胆敢靠近福宁殿的人都能够感受到往前迈进一步,必然会被当场格杀。

    “圣上,都已经准备好了!臣已经买通了仁多翰的几个重要幕僚,他们正在怂恿仁多翰和其他几个在李清周围的皇族部落,只待发动后便可取李清而代之!”王静辉沉声回答道。

    “彦国先生怎么说?!”

    “这是富韩公给臣的回信,富韩公正在筹集人马,秘密调动兵力,现在有一千特种部队以经在白干山一代的丛林中埋伏待命,现在已经开始前期的探路、骚扰,带队的是无心,他以前在保安军之战中便干过,此次也是轻车熟路!富韩公说在下个月初便可以全部准备就绪!”

    大宋的情报局早已经建立起来,枢密院从此大大的喘了一口气,过久又轮到皇帝赵顼自己头痛了——他选拔的第一任局长是个深受信任的宦官,但此人却没有这个能力,情报局的一切还是乱糟糟的,无奈之下他毫犹豫的将王静辉推到了这个在所有大臣眼中都是水深火热的职位上。

    王静辉对于宦官当大宋情报局的提举是十分敏感的——明朝的东西两厂便是如此,他可想自己建议成立的对外情报局变成这么一个机构,好在那个宦官能力低下玩转情报局,皇帝赵顼有意让他出任的时候,他毫犹豫的便答应了。

    正文第二百八十三章天波

    更新时间:2007…5…2910:06:00本章字数:5183

    这个位子王静辉自己也想坐,这么敏感的位子很容易遭受大臣的弹劾,是个出力讨好的工作,看看大宋以往传统的报系统皇城司的头目们,从来就没有一个任期能够超过三年的,并且尽管担任皇城司的头头都是老成持重之辈,也难免要背上一箩筐的弹章——这个职位始终是在御史台的监视控制之下的。看看皇城司的遭遇王静辉也能够想到现在连婴儿状态都算上的情报局在以后的工作中会遇到什么麻烦,尽管是负责对外情报搜集整理,但御史台的老爷们都在瞪大双眼等着自己出错呢,他自己也愿意平白无故的背弹章,但大宋没有人能够比他更了解报的重要性了,况且这一切的制度都是自己创立的,为大宋建立一套至少在目前看起来还算是过得去的情报系统编制章程是他责无旁贷的。

    王静辉只希望自己能够给大宋架设起一个充满进取和可以有着广阔发展余地的情报局,至于能够取得多大的成果,这也要看他发展的方向如何,这就看老天的意思如何了。过王静辉相信自己凭借后世的经验让这一探索路程少走些弯路,至少会变成明代东西两厂那样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太监情报系统。

    王静辉接手情报局后,便开始借鉴自己对手头情报系统的管理经验,将自己的弟子善于情报管理的关良安排到情报局工作。经过几个月的整顿,证明了王静辉把关良弄进情报局主持工作地正确性——情报上具体的繁工作都交给关良去做,他只用去构想大致结构和思考方向上的问题就可以了。由于王静辉掌管着统计局。关良甚至还建议他将情报搜集范围扩大到国内,以配合统计局反贪工作的进行,过他断然拒绝了——皇城司的情报搜集范围还只停留在京畿路一带,皇帝的皇城司还尚且如此,哪里轮得到他来干涉大宋内部的情报工作?!这一举动要是付诸实施的话,说皇帝心中怎么想,就是那些御史也会放过自己,而且整顿大宋吏治也并非是一朝之功。中间牵涉地问题众多,只怕自己刚亮出反腐大旗。自己这边的政治盟友就开始要朝自己亮刀子了。

    情报局地工作范围中规中矩——就是面向国外,重点便是大宋的宿敌辽国和西夏,涉及到国内的事情就一道奏章递到皇帝赵顼那里,由皇城司来解决,从来越雷池半步,这点也受到皇帝赵顼和其他大臣的赞赏。更重要的是情报局交到王静辉的手中。工作效率比之以前有了天壤之别,让所有需要国外情报支持地大臣都感到满意。

    若说王静辉掌管情报局还有什么让人满意的,那就是他真的拿情报局所搜罗的情报做买卖了!过王静辉做情报买卖也并是明目张胆的叫卖,他的商业圈子是大宋最顶级的商人组合,大都都从事海外贸易或是对辽国、西夏的一些贸易,这些情报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王静辉则是将经过塞选过地商业情报提供给他们,当然这是付费的——而且是借鉴了后世的会员制,收取年费。并且只要这些商人提出某方面地要求,王静辉则责成在国外的情报网专门搜集,这样的情报务当然是价格菲。一会员的年费居然高达三千多贯,这个商业圈子光是年费收入就达到了十几万贯之多。知情的大臣在得知后也是苦笑的摇摇头——驸马做生意现在是越来越出圈了,过没有一个人弹劾他这种做法——对于大宋来说,哪怕是十多万贯的财政收入也是一个说抹掉就可以抹掉的,并且情报系统开销非常大,但有了这年费的收入,仅可以做到朝朝廷财政要一分钱,还略有几千贯的盈余。

    过在王静辉地眼中,情报局商业化为属于大宋的势力而务虽然是其中重要的策略之一,但在他接手之后所策动的最重要的工作便是最大限度的搞垮党项并且削弱辽国的实力。除了利用辽国太子势力和魏王之间的恩怨策动了几次小的风潮之外。最核心的便是摧毁李清和他的泼喜军。

    王静辉为了能够击垮李清这支对大宋最有威胁的西夏武装力量下了很大的功夫,虽然通过走私贸易他从李清的身上赚取了大量的金钱,但打垮李清和他赚多少钱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他也缺那几十万贯的收入,况且打下了李清,那西北广阔的天然牧场尽归大宋,那样再现汉唐时期无敌汉骑也并非是一件可能实现的事情!

    王静辉用大量的财物贿赂了李清周边原忠于皇族的党项贵族的重要幕僚成员,使其在策略上能够配合大宋的行动,当然他们并知道整个事件的背后是由大宋所操纵的——贿赂他们的人都是有着兴庆府后族背景的党项贵族——这都是王静辉在西夏苦心经营近的报网络。

    皇帝赵顼从王静辉手中拿过富弼的来信,这原本是写给王静辉的,富弼的来信是王静辉整个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富弼的态度将会直接关系到整个计划的成败——富弼可能是大宋最有影响力的反战派,皇帝赵顼继位之初的时候向德高望重的富弼征询有关边防的事宜,这位当年曾经支持过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的老宰相忠告他说:“陛下如果能够二十八年口言兵,亦重赏边功,则国家幸甚,天下幸甚!”——之所以请皇帝赵顼二十八年口言兵,是因为富弼和皇帝对话的时候,恰好距庆历新政过去了整整二十八年!

    自从王静辉将自己的计划告诉赵顼之后,这个年轻的皇帝心中就非常好奇,驸马将会以什么样的办法来改变富弼地态度,打开富弼的信后。在信中他确实证实了富弼的态度是主动出击引诱李清——这过是来往陕西和汴都开封之间十多封信件中的最后一封,但是富弼确实改变了初衷,虽然还没有膨胀到直接扫平西夏的地步,但是能够说他出兵对付李清,在皇帝赵顼眼中已经是一件非常可思议的事情了。

    “在这几天,西北将会出现有关大宋河北出现罕见旱灾和蝗灾,大宋大河以北粮食全面绝收的消息,而特种部队将会在下个月初的时候开始走出白干山。对白干山到嘉宁军司这片广阔地区域进行四处劫掠,来激怒李清。若是没有问题的话。李清必然会率军出击,兵少了肯定能够对武宁三堡无可奈何,这个时候就是那些党项贵族表演地时候到了,相信梁太后也会伺机而动,最后最次的结果便是李清的泼喜军势力将会被彻底瓦解,至于计划的最佳效果就要看天意了!”王静辉沉声说道。

    “爱卿心中的最佳结果是什么?但说无妨。就算达到朕也会责怪你!”

    “最好的结果有两个——一个便是李清走投无路归宋,我们大宋是会放弃他地,等他归宋后便是灭夏前锋,至于对泼喜军打乱重置如何,这些都是枢密院的事情,臣可干涉;第二个便是李清和那些篡夺嘉宁军司财富的党项贵族拼个你死我活,至此西北前线五年内会见到任何烽火,等到再次见到烽火的时候,那兴庆府早已归我大宋所有!过在臣看来。李清易屈,从这么长时间其作为看来,他还是忠于皇族、忠于那个只有十二岁的秉常。所以臣希望的自然是后者,过这些都是臣的揣测,世事无常,到最后又有谁能够知道最终的结果如何呢?!过是尽人事以听天命罢了!”

    皇帝赵顼点点头,说道:“才乃良言,朕亦如此!过武宁三堡能够顶得住李清十几万怒火中烧的大军吗?!”

    “现在武宁三堡如同铁壁一般,大宋最新最具有威力地武器都在那里,现在只欠缺一良将坐镇,只需其心坚如磐石即可!”

    “爱卿以为何人可当此重任?!”

    “臣无此推荐权力,过若是圣上准许。臣想亲自去西北走一遭……”

    “可!”皇帝赵顼待王静辉说完便用手一挥打断了他的话:“朕于爱卿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朕是会让爱卿涉险地,朕能对起蜀国!”

    兵战凶危,在战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皇帝赵顼是绝对会允许王静辉去西北的,剿灭李清过是平夏计划中的一个环节而已,成与成对大局都无甚大碍,但是驸马却是只有一个,若是有了什么意外,那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得更加糟糕,朝中势力马上就会变得极端对立起来——这笔帐皇帝赵顼心中可是算得清楚的很,况且王静辉还是自己的亲妹夫,他已经觉得够对起自己的妹妹了,若是出了什么意外,他该如何去面对蜀国长公主?!

    “可惜王韶还在熙河可抽身,富弼年老在洛阳坐镇要纵观全局,否则朕可以派遣一个放心的人了!”

    “这一战过是防守,核心便是在武宁三堡顶住李清的攻击,事实证明现在我大宋所装备的武器威力已经今非昔比,只要心如铁石会后退,那便有八成把握!”王静辉从旁说道,过他说到半截转过身朝殿外看去。

    皇帝赵顼看王静辉中断说话,反而是朝殿外看去,过殿门是关着地,唯一惹人注目的便是外面的灯火将一个人影印在门窗上。皇帝赵顼看到王静辉的嘴角朝上翘起,再看看外面的人影,也笑了笑说道:“爱卿以为此人如何?!”

    “臣知,过杨家三代忠勇报国,‘父子皆为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文广没有建立祖辈的功业盖因为宋辽政策的转变。圣上乃是明君,党项人过是小患,他日有心于北方的时候,历成全杨家的心愿!”

    王静辉刚才所说的“父子皆为将”之语是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地。虽然他来到宋朝后对杨家的历史和功绩了然于心,并像后世那样有着对杨家将的崇拜,但血战金沙滩等等杨家的故事在这个时代早已经流传开来,心中对杨家将的事迹是非常崇敬的。杨家前两代人多是与辽国交兵战死沙场,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想必杨家为宋朝有的将门,对其人才的培养应该还没有放下,然杨崇岳也会得到皇帝赵顼如此器重了。

    王静辉之所以推荐杨崇岳。也是和宋朝地政治惯例有着想法——将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多半便是一战成。功成身退,除非是宋朝初期地时候杨家才有这样的传奇,否则自杨业那代开始恐怕就要和郭逵一般回来养老了。军事人才必须形成连续性,在王静辉还没有对大宋的军制进行改革的时候,必须保证每一次重要的战役都要有一个能够让他放心的人去打,郭逵削弱了西夏地实力。而王韶年纪也小了,扫平西夏的任务应该由他来完成,剩下的辽国该怎么办?!

    自王静辉见到杨崇岳的时候,就已经有开始有这样的打算了——对付辽国人还是用杨家将比较好——国仇家恨一起来,至少有家族的遗志在他们的身后激励,他们是绝对会后退一步的。杨崇岳待在皇帝的身边固然是荣耀一些,但对于他本人和其家族来说,远比上像他们祖辈那样在边关建功立业,有些时候实现理想地标准是荣耀和金钱便是简单代替的。

    用杨崇岳来硬抗李清的十几万大军地攻击。王静辉多少要放心的多,况且这也是锻炼杨崇岳成为将的一个机会,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将杨崇岳弄到河北去,让他在杨老令公的位置上体会几年,辽国行动开始的时候,这就是要看杨崇岳是否能够实现他们杨家终极理想了。

    殿中君臣两人的对话一直就是比较压抑的,但是提起杨崇岳让他们两人都想起了杨家的历史,尤其是皇帝赵顼一直有志于要收燕赵故地,以此作为超越太祖太宗皇帝的标准,心情自然是激昂慷慨,虽然嘴上没有表态,但心中也是认为让杨崇岳去守武宁三堡是最佳地选择。

    皇帝赵顼用力拍了三声巴掌。殿门立刻打开,杨崇岳手中紧握刀柄信步走来,每迈一步身上金黄的铠甲都要发出令人震颤的“簌簌”声,在两人三步外杨崇岳朝皇帝赵顼跪下:“末将在!”

    皇帝赵顼平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挥挥手说道:“回去准备一下吧,几日之后卿就是崇仪副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