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第82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便是耶律洪基的生日,大宋和辽国都要互派使臣,显然这么重要的活动所派遣的使臣级别将会很高,王静辉打定主意,管来的人是魏王或是太子一方的人,都要让韩琦策划几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演习的主角自然是最近几年新装备在河北守军中的大威力火器。

    在保安城之战中,事先为了防止辽国人趁火打劫,所以事先早就在河北囤积了一批火器,加上常规补给,河北的火器储备已经达到了自大宋立国以来的最高峰,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御史台的注意,御史们都准备磨刀霍来弹劾韩琦了。究其原因过是因为韩琦在保安军之战中获得前所未有地大胜,按照传统惯例韩琦应该回到汴都开封的,过皇帝赵顼因为韩琦年龄太大,也怕韩琦留在汴都会给变法派带来麻烦,所以破例安排韩琦回到自己老家去养老。韩琦虽然镇守河北,以他的声望万一辽国有事,他肯定是河北军政二人选,现在他手中也有权力来使用火器,过火器的造价实在是太高。这可是弓弩所能比较的,他也想赶快降低手中的存货,但高昂的价格却能让他下这个决心。

    其实王静辉知道皇帝赵顼对于这么大一批火器放在河北是会安心

    的,在制定演习规模的时候,特意提出要消耗目前河北火器储量地一半。加上朝廷的日常补给,就算有事,到明年的时候韩琦也有足够数量的火器来对付一切情况。皇帝赵顼看了看王静辉所安排的演习规模,嘴角动了动。但是也没有多说,毕竟以现在河北火器储量地一半来演习白白用掉,那可是一大笔白花花的银子,若是卖到高丽去。那大宋可就要发上一笔了。

    韩琦在河北接到皇帝赵顼的密诏之后,也很快做了答。“河北、河东、陕西三路,当西北控御之地,事当一体”,建议在这一地区“籍民为兵”,以为义勇,凡主户三丁选一,六丁选二,九丁选三。于手背刺字,农闲教习武艺,战时防守城寨。征集义勇,既加强了边防军事力量,又可减轻冗兵之费效果很好。

    王静辉知道韩琦这是采取虚张声势的计谋,要是真地让韩琦这么干,那恐怕河北、河东、陕西三路“籍民为兵”下来恐怕数量下三十万,这确实能够起到恐吓的作用。而司马光则认为这只能欺骗一时,而且庆历年间征兵守边地。已经把老百姓吓怕了,并且还亲自写信相讯,韩琦的答是会让老百姓去边。

    管怎么样,韩琦的策略是有效地,过司马光的顾虑也能忽视。王静辉则是在韩琦和司马光的基础上,取消了这些“籍民为兵”手上的刺字,但要加强三路百姓的军事训练,而且在演习过后把这个消息透露给辽国使者,以作震慑之用。

    宋朝军制中,入军籍要在额头、手背上刺字,寻常方法根本无法抹去,只有用内部特殊的密药才能够消除,这也是防范逃兵的重要手段,王静辉读过《水浒》,书中宋江就是要千方百计的抹去额头上刺字,而仁宗时代的狄武襄因为立下绝世军功,所以仁宗皇帝想要给他抹去刺字,狄青大义拒绝了也堪称一代佳话。

    王静辉建议加强训练是为了恐吓敌国,但反对刺字是为了稳住司马光地心,虽然韩琦表示会让老百姓去边,韩琦活着的时候还可以保证,若是韩琦死了,后面的继任能否做到这一点王静辉实在是犯嘀咕。手背上一旦刺字就是入军籍,到时候有战争发生的时候难免要拉上去当兵,这对百姓的安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况且韩琦这招几乎是把治下百姓一网打尽,几乎每一户都有人要参加军事训练,司马光担心的人心稳实在是非常有必要。

    大宋熙宁二年八月,文彦博举荐无心成为大宋特种兵部队的教头,枢密院打算成立一支规模在一千五百人的特种部队地札子也得到了皇帝赵项的批,特种兵部队的筹建正是开始。

    无心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他现在已经是大宋禁军中的一高级军官能再做王静辉身边的书童了,王静辉对此也是非常高兴,毕竟这是他所培养的书童第一个开始自己独立的人生。当然为了顾忌朝中看自己顺眼的御史台,同时也为了无心将来的前程,无心就能继续住在驸马府,他还特意在汴都城中给无心买了一座大的院落,送给无心当作庆祝。其他十一个师弟师妹好好的在无心的新住处疯狂大醉了一把,心中对于自己以后的境遇也感到前途光明。他们从一群无人关心四处流浪的孤儿,变成现在衣食无忧,并且还有前途,这能让他们心生感慨,管怎么样。这些都是师傅给他们的,没有王静辉他们地命运到现在还很难说,心中都充满了感激。

    王静辉并是把无心推出去就管了,他把心中对于特种部队的理解都详细告诉了无心,并且抽出时间写了一本书,书中从特种部队的训练到作战都有着详细的说明,过要是让一个真正的后世特种兵看到这本书的话,那非要笑掉大牙可,但这已经是王静辉所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无心虽然作为特种兵部队的教头。但在此时是极为特殊的,毕竟这样组建这样地部队在大宋还是头一遭,还真没有人干过。尽管首位皇宫的御内直班在某种程度上和特种兵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御内直班是专门负责保护皇帝的,恐怕自太祖太宗北征之后。御内直班已经有至少七十年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了,这和今后战斗在敌人后方的特种兵部队有着很大地差别。枢密院对此也是没有底气,过既然是驸马提出来的,再加上无心是驸马的高徒。又在保安城之战中立下功勋,所以枢密院将选拔训练特种兵的任务全部都交给了无心。

    王静辉虽然对特种作战,尤其是冷兵器时代地特种作战所知多,但是他写出来的书无疑为无心指出了一个大致的方向。这对无心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帮助了。考虑到特种兵部队将来作战环境十分杂,无心组建特种兵部队第一件事选择教头就让枢密院地人大跌眼镜——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极为特殊的人——最优秀的猎户、渔夫还有精通党项与契丹文字的教员。

    无心的要求在枢密院看来是极可理解的,为此文彦博还专门召见了无心,在详尽的解释后,文彦博终于被无心说了——主要还是被无心背后的驸马所说。特种兵部队成员的选拔相对起来则是简单地多,大宋百万禁军,其中最精锐的几十万部队就驻扎在汴都开封周围方圆千里以内,汴都卫部队更是精锐中的精锐,这第一批一千五百人的特种兵额将会在开封卫部队中选拔出来。身体素质更是没有任何问题。

    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兵员素质优秀,有的优秀者甚至和无心相比相上下,这就使得无心按照设想中的练兵要容易的多,经过短暂的高强度训练之后,无心就将特种部队分成了三个部分,在猎户、渔夫地带领下,分别前往同的环境下生活训练,教会这些特种兵成员如何在各种情况下生存,而且还要至少会讲契丹话。

    尽管这些特种兵的素质非常优秀。但要想达到王静辉的要求,他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短时间之内是无法派上用场了。过王静辉心中也并着急,他原本就没有打算把特种部队用在西夏身上,最主要的用途便是辽国和西南那些时常作乱的南夷,当然还有王韶新收的熙河地区的吐蕃诸部。

    毕竟特种兵执行的任务多是没有可靠后方补给支持的地方,人生地熟的说,就是吃的也没有保障。因为对外大宋几年之后最主要的敌人便是辽国,渗透到后方之后,契丹话是必须要掌握的,否则连对方说得什么都知道,那会要闹出大笑话的。至于猎户和渔夫要教会这些特种兵的是一些具体的求生技能,如何对付野兽、那些东西能够吃,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就在无心主持特种兵部队组建的时候,经过一个月的商讨,王静辉终于拿出了一份长达五万字的札子——《关于组建大宋情报局札子》。皇帝赵顼手里拿着这份厚厚的奏章,真是知道该如何说才好——他早就知道王静辉和朝中几个最有影响力的大臣频繁接触就是为了对大宋的情报机构进行改革,但没有想到到最后驸马居然送上来的奏章有这么厚,这可能是他掌握这个庞大帝国后所接收臣子上奏奏章中最厚实的一本。

    皇帝赵顼特意腾出了一天的时间,单独让王静辉伴驾来审批这份奏章,如果在阅读奏章的时候有什么明白的地方,随时让驸马从旁解释这也是对王静辉这一个月以来在这份奏章上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地一种肯定。

    “爱卿,是否有必要如此变动。这样做是是动作太大了一些了?!”皇帝赵顼合上札子慢慢说道。

    王静辉的这份《关于组建大宋情报局札子》内容上承袭了以往驸马奏章的“特色”,非常详细,从最初的情报人员选拔到整体大宋情报网络的构建,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并且有的环节上还给出了好几种解决方案,每一种解决方案都详加说明其优缺点,让人一目了然,过皇帝赵顼知道王静辉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因为和他接触的大臣中对一些问题都有着同的看法,僵持下地结果便成了这份札子中同的方案。全部都列出来就是等皇帝赵顼来自己选择。这份苦心实在是让皇帝赵顼有些动容,可见驸马对情报工作的重视。

    “圣上,自治平三年大宋开始秘密向辽国和西夏派遣间之后,大量的情报都返回到枢密院,原本即便是臣也没有想到这几年大宋的情报网络会发展地如此之快。现在显而易见,枢密院已经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了,最佳的解决办法便是把情报工作单独从枢密院系统中剥离出来,重新组建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王静辉慢慢的说道。

    皇帝赵顼听后点点头。对于大宋情报工作地落后,甚至是一些大臣抱怨枢密院效率低下,他也是时常有所耳闻,过现在也没有到单独组建一个部门的地步吧。原本他的设想过就是微变动一下就足够了,没有想到驸马的动作这么大,过显然驸马地举措已经得到了许多大臣的支持。

    “圣上认为现在还足以组建一个单独的情报机构,但在臣看来却是如此!单单从这几年情报系统的发展来看,枢密院已经跟上形势的发展了,而且一旦出现纰漏,由枢密院来承担这项责任也未免太公平,恐怕难以众,毕竟枢密院是大宋最高的军事机构。而密探们返回来的情报远远止军事方面的,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只要是敌国的任何方面地情报都是我大宋所需要的!臣可以想象如果要是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那未来的几年要想处理如此多的情报,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势在必行,与其到时候手忙脚乱,如现在就动手大好一个基础,这样也能够尽量减少其中的损失!”王静辉说道。

    皇帝赵顼听后摆摆手笑着说道:“朕是辩过爱卿的!知彼知己的道理朕也明白,朕也会对这个情报局吝啬。情报局所有支出都会从国库中调拨,如果有空缺地话也可以从朕的内库中调拨,过看了爱卿的奏章,这情报局可真是个用钱的部门啊!”

    “圣上,情报机构若是能够带回有价值的情报,即便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从古到今,情报的获得总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但若是悉心经营,总会物超所值!其实情报机构也并非总是花钱,如果经营得当,还可以有一定的收入,虽然是很高,但也算是无小补。”

    “爱卿该会是想要出卖情报吧?!”皇帝赵顼笑着问道。

    “错!其实情报机构所呈送上来的情报也并非都是军事、政治情报,还有大量的经济情报,只要朝廷愿意出让这些没有什么价值的情报,那向来汴都富商也是极愿意参与进来的,朝廷也可物尽其用。”王静辉笑着回答道,至于提供商业情报,王静辉在一开始的时候便以已经想到了,虽然知道市场会有多大,但他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大宋国力和商业的发展增强,有这方面需求的商家会越来越多。

    “探听情报就用说了,过这爱卿难道还想指望密探来刺杀敌国大员吗?!”皇帝赵顼问道。

    “这也是臣在遇刺后才想到的,臣以为训练有些武装间埋伏在敌国都城进行刺杀,其成功率会很高!对于一些能够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走势,或是敌国的一些精英,也许他们身边的防卫因为身处敌国腹地而显得很松懈,要是能够刺杀得手的话,那效益更是非常。并且臣在医学上还有几样并起眼的发现,臣可以为这些武装间提供一些装备,可以保证知觉之中除掉对手。圣上试想一下,如果西夏的泼喜军如果没有了李清,那对党项人来说这将意味着什么?当然李清并非是一个理想的刺杀对象,至少这个人还是主张和大宋通商的,嘉宁军司已经成为我们从西夏获得牛羊最便捷的通路了,这能说是李清的功劳。”王静辉笑着说道。

    皇帝赵顼接过话头笑着说道:“爱卿会想要借着公务来报私仇?!”

    正文第二百七十四章进步

    更新时间:2007…5…2910:02:00本章字数:5142

    王静辉听后一阵愕然,然后笑着说道:“圣上,臣过是希望能够趁此机会报遇刺之仇,若是臣没有记错,圣上曾许给臣三个愿望,权当是圆臣的一个心愿吧!”皇帝赵顼听后也是一愣,过他和驸马确实打过赌,过这也是一句无心之言,两人笑着揭过言。

    “爱卿,谁来坐这情报局的‘局长’呢?”皇帝赵顼有些绕口的说道,他明白为什么情报局的头头称为提举而叫‘局长’,过驸马所创的新词也止这一个,他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圣上,这情报局最高领导人的选择可是臣所能够进言的!过这‘局长’之选却有其特殊之处,万万能大意!”

    “有何同?”

    “情报局在官职结构中虽要受两府管制,但只有圣上才是它的直接领导者,情报局的头领官职能太高,只需四品或是五品即可,另外情报局只有搜集、整理情报之职,在职权上能有任何逾越!”

    皇帝赵顼听后点点头,他从驸马的告诫中能够感觉到其中所蕴含的忌惮,虽然他并明白驸马为什么对这样一个小小的情报部门这么忌惮,显然仅仅从刺探敌国军情来解释是绝对够的。

    事实上王静辉也知道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是对还是错。情报机构蜕变为黑色暴力机关,这种危害他是知道,单单看看历史上朱元璋手中地锦衣卫和以后明代的东西两厂,他的心中就是一阵心寒。过令他欣慰的是,大宋的情报机关和明朝地有着本质上的同——它的建立初衷是对内。而是针对周边敌国而设立的,这也是他唯一可以说自己的地方。尽管情报机构以后会变成某个人手中的利器,但现在更重要的任务便是平辽灭夏,这比什么都重要!目前他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解决情报机关地问题,但并代表以后他想出来其中的制衡之法,只要大宋能够屹立倒,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慢慢解决!

    “改之。现在虽然没有办法来实现你所说的直接将铁炼成钢地方法,过最近某已经改进了鼓风机和焦炭的炼制方法,同样数量的泥炭采用新的制法之后可以获得更多地焦炭,并且改进后的鼓风机由水力来驱动。这种巨型鼓风机可以获得比以往鼓风机大十以上的进风量。现在只是在汴河边上秘密构建了一个作坊来采用这种鼓风机来进行炼铁,效果非常好,出铁水的时间缩短了三!”苏颂兴奋的对王静辉说道。

    王静辉在面圣之后刚回到驸马府,便被下人告知苏颂前来拜访。现在沈括正在主持汴河的疏浚工程。工程已经进行了好几个月了,在有力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下,估计再有一个月全部工程就可以完工了。而苏颂则负责起进行对现有钢铁冶炼工艺的改进,当然苏颂长于机械构造,沈括虽然是个全才,但在机械、医药方面地造诣远如苏颂,现在苏颂的任务除了改进钢铁冶炼工艺之外,还要负责编写《大宋药典》——这是大宋版本的《本草纲目》。

    历史上苏颂在国史馆任职9年,利用接触宫廷秘范的机会,每天坚持持背诵2000字,回家后出写保留。他与掌禹锡、林亿等编辑补注了《惠佑补注神农本草》,校正出版了《急备千金方》等书。又独立编著了《本草图经》21卷。这部书引用来以前文献200多种,集历代药物学著作和中和中国药物普查之大成,记载了300多种药用动物或其副产品,以及大量重要的化学物质,记述了食盐、钢铁、水银、白银、汞化合物、铝化合物等多种物质的制备。对历史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也有记述。该书对动物化石、潮汐理论的阐述、物标本的绘制,都在相应学科中占有领先地位。明代著医学大师李时珍对《本草图经》的科学价值予以很高评价,其医著《本草纲目》大量引用其中地内容。

    王静辉可知道历史上的苏颂会这么厉害。他只知道苏颂在医学上有本《本草图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这本书有很大的关系。既然由于自己的影响,历史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李时珍也未必能够“如约出生”,所以编写一部权威的中草药药典就势在必行了,毕竟自己是中医世家出身,对此就格外上心,尽管自己没有多少时间来干这种事,但可以加以引导,凭借着自己的财力和大宋的人才,还有什么事情拿下来的?!

    沈括暂时在,但自己的火炮计划可能够停下来,除了加强大宋的城防达到减轻黄河以北辽国对大宋的军事威胁之外,还可以达到缩减禁军模的目的。过王静辉心中对火炮的最大期望便是大宋能够凭借这样东西加快进入热兵器时代,最济有火炮在,这个时代除了开封的变态城墙他没有办法,对付辽国的城墙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到时候对辽国发动进攻,攻城拔寨那就容易多了。

    王静辉知道苏颂前来肯定是有要紧的事情,虽然他奢望苏颂能够一个人把钢铁问题解决了,但任何一个进步都是朝目标接近,他心中平辽灭夏的计划就多了一分的把握,果然苏颂没有让他失望,虽然没有能够解决什么实质问题,但新的发明能够大大加快铁的冶炼速度并且极大的降低了成本,王静辉还是明白其中的意义的。

    “苏大人,这项进步非常重要。虽然没有能够达到咱们预期地目标,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大人也知道朝廷正在推行的厢军屯田计划,能够大量的提供铁制品对屯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人辛苦了!”王静辉高兴地说道,尽管苏颂要他以平辈论交。但苏颂现在已经都五十多岁了,“子容兄”这样的称呼他实在是开了口,况且在王静辉的眼中,大宋会缺少司马光和王安石这样的大臣,但苏颂这样超级科学家可是比最珍贵的珍宝还要稀缺,有了这些大科学家坐镇,王静辉的多项计划才有可能变成现实。否则他就会变成守着宝藏的看门人,看得到却摸着。

    “改之地《物论》中对此都有过详细的说明,其中的机关也都有现成的图例,某参研后来制作就容易多了。过可惜改之提出地硝酸、硫酸制备却是麻烦的很,硫酸还好说,虽然制备的数量很少,但终究还是生产了一些出来。但是硝酸可就难了,至今毫无进展!”苏颂摇摇头说道。

    王静辉给苏颂斟满一杯茶安慰的说道:“此事能过于急躁,无论是硝酸也好还是硫酸也罢,这两样东西都是具有很大地危险的,制取之后一定要妥善处理,然会引发意想到的灾害!能够有硫酸也算是错了,硝酸的事情等存中兄回来后,我们再慢慢商议一番看看有什么办法来解决!”

    自从王静辉在杭州制造肥皂后获得了其中的副产品甘油后,他无时无刻想着能够获得硝酸。只要有了硝酸,硝化甘油就再是梦想,这东西的威力可比火药厉害多了,它可以把炸药包做的更小,威力更为强大,相比起来硝化甘油和火药根本就是一个层次的,这个时代恐怕坚如开封城墙在面对硝化甘油炸弹的时候也得低头。

    硝化甘油也是治疗心脏病地必备良药,苏轼的老婆还有王雱都在等着用呢,苏轼的老婆虽然没有如历史上那样早逝。但却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苏轼又娶了一个老婆,想苏大才风流倜傥,文采斐然,身居秘阁校正,那真是大宋响当当的王老五。至于王雱,王静辉心中则没有想这么多,王雱固然喜欢阴谋诡计,而且他也知道王雱对自己地看法实在是怎么样,并且时常盯着自己送弹章的那几个御史和王雱都有着密切的来往,过王雱在王静辉的眼中也就是末流角色,再会玩弄手段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影响,现在留着王雱是为了制衡吕惠卿的,另外王安石变法起草法令等都离开王雱,王安石对王雱最是宠爱过,若是把王雱给干掉了,即便王安石看出什么来,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终究是人生最大悲痛之事,说定王安石就直接撂担子回老家干了,这可是王静辉最希望看到地。

    “子容先生,现在真是用钱的时候,知先生研究财政上是否宽松?若是有任何吃紧的地方,就用劳烦圣上,直接到学生产业中提取便是!”王静辉询问了一番苏颂的工作进度后随意问问。他知道火炮等相关项目的研究开始的时候是从皇上的内库中直接提取,过自钟表作坊建立起来之后,研究费用就从钟表作坊中提取了,他也好长时间没有过问产业上的事情,担心钟表作坊在开始阶段还足以支付如此大的开销,所以询问了一番资金状况。

    “改之难道忘了钟表了吗?虽然某知道徐氏是怎样的情况,过听说钟表生意在徐氏的手中异常发达,先前某家中的圣上赏赐的钟表惹得朝中大臣眼红,到处出高价都买到,可见一番!现在所有项目的研究耗费巨大,但每一次去提款的时候都是有求必应,单单是建立那个独立的炼铁实验作坊就花费了六万贯,但还是很快都到账了,研究费用上非常宽松!”苏颂笑着说道。

    苏颂是庆历二年的进士,这可是货真价实的进士,在宋朝虽然选进士的额远远超于任何一个朝代,但生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能够考上进士也比任何一个朝代的难度都要高。苏颂也和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一样都屑谈钱,但作为一个科学家搞研究却是花钱地。以前自己要做什么东西除了从自己的收入往掏腰包之外,像现在正在进行的钢铁冶炼工艺研究,那是根本没有希望的,而且朝廷也会花这笔巨资——巨型鼓风机、新式冶炼炉的建造、改进,还有焦炭地研究。这简直就是在烧钱,仅仅初期的投资恐怕工部和中书省就绝对舍得花这笔钱。

    “所有的研究费用都是朝廷财政编制之外,若是让政事堂的相公们知道了,那会吓坏他们的!”苏颂嬉虐的说道。

    “呵呵,要说工部的官员,就是政事堂上地相公们哪里认识到现在我们做的这些对大宋的将来有着怎样深刻的意义?!”王静辉严肃地说道:“至少司马君实就是肯花这笔钱的!”

    “若是真的能够研制成功火炮的话,那对大宋来说确实是一件善事。过当初某和存中也对此表示怀疑过,现在看来倒是非常有希望,至少我们地方向是没有错误的,看着一个又一个环节被解决。至少我们两人都有信心来完成这件前无古人的任务!”苏颂坚定的说道。

    “火炮是前代所从来未有过的武器,过自唐代以来就有了火药,到现在火器虽然在成本上仍然比较高,但大宋的武库中已经有了丰富的各种种类的火器。其中十之八九都是以前想都敢想过的。可见只要有了正确地思路和充足的投入,没有什么干成的!”王静辉鼓励的说道。尽管现在想要看到火炮还遥遥无期,过每一个小的进步都在鼓舞着相关人员的热情,尤其是通盘了解火炮制作计划的沈括和苏颂是最清楚过的了。

    “过,改之……”苏颂皱着眉头说到半截又把话咽了回去,心中似乎有些担心。

    “子容先生,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圣上毕竟是有些年轻,做什么事情都是比较急躁的,火炮试制地各个环节虽然都比较顺利。恐怕圣上是了解其中内情的,时间久了难免有些微词,改之这可要想想办法才可!”苏颂说道。

    王静辉听后也是皱了皱眉头,他知道自火炮研制计划提出之后,皇帝赵顼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几乎是每隔两三天都要召见苏颂或是沈括来询问其进度,后来因为火炮制造难度远比王静辉想象的要困难的多,进展缓慢,皇帝赵顼也渐渐的失去了耐心。热心也逐步下降,最近几乎都召见苏颂等人来询问进度了。沈括和苏颂都是利中人,各个参加这项划时代研究的大部分官员都是想借此得到升迁的机会,皇帝赵顼的关注就是他们的发动机,现在发动机慢慢熄火了,整支研发队的热情免要受到影响,况且随着研究的深入,愈发感到试制火炮的成功率很高,但这周期未免太长了些。

    “圣上对此关心与否这并重要,重要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