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春秋第70部分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楚月儿笑道:“那也不一定,夫君忘了吐纳之术是老子所创的么?这吐纳之术能够驻颜,说不定老子五十余岁练成,便永远是这样子。不过这位老丈不说,我们也不能确定。”

    伍封点头道:“月儿说得是,我只顾打打杀杀,学问上面没什么长进,比月儿差多了。”

    楚月儿笑嘻嘻地道:“月儿可没什么学问,怎比得上夫君文武俱佳,不仅剑术好,还会作诗吹箫?”

    伍封忙道:“这话可不能乱说,放在老子在这成周,我怎能自负?不过我们一起习剑多了,很少与你研究学问。譬如上次你在卫国,曾说天下的事物都是一样的道理,便大有玄机,想想的确是这样,细细想来又不大像。”

    楚月儿愕然道:“这又何必去想呢?”

    她一语既出,伍封忽然怔住,倒让楚月儿吃了一惊,问道:“夫君,你……”,伍封长叹了一声,道:“月儿提醒得好,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前我似明非明,全是有心去分辨,越辨越是胡涂。若不去想它,心中反而清楚,就象我们练习快剑,悟那‘无心’之诀一样。”

    楚月儿奇道:“是么?我看事物,只道就是如此,却不愿意细想,是否因月儿蠢笨些呢?”

    伍封叹道:“月儿聪明得紧,怎能说蠢笨?这与我们的性子有关。你心思纯净,就像一块白璧,只要有东西从璧上飞过,便会清清楚楚,一眼便看出其中的真谛,我却不然。我心中装的事情太多,心便思复杂了,就好像璧上本有许多色,有东西飞过时,便容易混淆。那‘无心’之诀月儿能比我先悟,就是因此。”

    二人说着话,又在大门外看那老人扫叶。眼看夕阳西下,这大典之府却无人进出,伍封道:“看来今日见不到老子了,不过听月儿几句话,我大有所获。”

    楚月儿道:“今日见不到,明日再来也不打紧,反正我们在成周还有数月时间,终有一天能见到。”

    伍封点头道:“这也说得是,不过明日我要到南郭先生那里走走,还要去拜访王子仁、王子厚、单公、刘公,有好一阵忙哩!”

    楚月儿道:“这些应酬的确烦人,夫君如觉得闷,便由月儿陪你去。”

    伍封笑道:“你在绛都应酬得好,省了我好多麻烦,韩虎魏驹也不再催我到他们府上去,全是你的功劳。我正想要你陪着,有你在身边不管去哪儿都有意趣,何况南郭先生是令姊的公公,你去瞧瞧也好。”

    以前南郭子綦曾经到过莱夷,但那时候伍封去了鲁国,未能见面,不过铁勇之中有一人当时留在莱夷的大将军府上,见过南郭子綦父子,伍封要去拜访南郭子綦,便将三十铁勇带上,这中间当然包括认识南郭子綦父子的那人。

    鲍兴早将成周路径打听明白,早饭之后,伍封与楚月儿带着庖丁刀和三十铁勇前往王城南郊,一路所过,忽见道旁有一处大宅子与众不同,土墙甚高,从土墙头上看进去,可以见到内面极为高大是参天之树,宅前有一根石柱如剑之形,门匾上写着大大的“剑室”二字。

    鲍兴停车询问途人之后,道:“公子,这是梁婴父的剑馆。”

    伍封道:“这人是个卑鄙小人,不用理他。”鲍兴驭车继续前行。

    楚月儿道:“夫君在晋国将他打得大败,这人会否找夫君的晦气?”

    伍封道:“梁婴父的剑术比董梧差多了,如敢找上门来,月儿四十余招内便可以打发他,根本不须我来动手。”

    楚月儿愕然道:“这人名气甚大,剑术这么差么?”

    伍封笑道:“不是他的剑术差,而是你的剑术厉害。”

    楚月儿格格笑道:“夫君这不是夸自己么?夫君的剑术远胜于我,我若算得上厉害,你岂非超凡入神?”

    伍封哈哈一笑,道:“这就叫自卖自夸,自从与董梧一战后,我在剑术上又有些领会,等有暇时,我们再好好练习。眼下最为可惧的剑术高手还有一个支离益,据说还有个叫东郭子华的剑术高手,我们不可不防。”

    楚月儿有些耽心,道:“东郭子华倒没有什么,想来比不上董梧,月儿只耽心那剑中圣人支离益。楚人常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董梧临死之前,说支离益的剑术胜他十倍,自然所言非虚。一个董梧便那么厉害,何况是十个董梧?”

    伍封道:“支离益的剑术也不是天生的,终究也是苦练出来。”

    鲍兴插口道:“小人却耽心南郭先生不愿意见公子,他是董梧的弟子,公子打败了他的师父,累得他在晋国自杀,南郭先生会否记仇?”

    伍封道:“南郭先生是高人,应该不会这么想。董梧找上来与我一决生死,就算我亲手杀了他,也不算什么,何况他毕竟是自杀的。再者说了,南郭先生在董门是与董梧有些不和,被董梧逐出了董门,他是九师父的父亲,与我们还是亲戚,想来不会视我们为仇人。”

    说着话时,铜车出了南门,沿城郭旁大道驶出了半里左右,见大道右侧有数十亩菜地,菜地中间有一片宅子,大约有二十多间屋室,看上去甚是简陋,离菜地不远处还有一片竹林。

    鲍兴道:“这里应该就是南郭先生的家了。”

    伍封与楚月儿下了车,让庖丁刀和那见过南郭子綦的铁勇前去通报。

    庖丁刀见周围并没有人,咕咙道:“此刻正该灌园,为何没有人出来干活?”大声道:“南郭先生!南郭先生!”却没有人回应。

    庖丁刀摇了摇头,与铁勇径往中间大屋进去,才进去片刻,二人立时退了出来,脸色大变,庖丁刀道:“公子,出事了!”

    众人都吃了一惊,伍封问道:“怎么?”

    庖丁刀道:“满屋都是血,尸首遍地,甚是可怖。”

    伍封大惊,道:“月儿,你不要进去。”跳下了车,飞奔入室。

    只见屋中鲜血盈地,尸体横七竖八躺着,看身上创口,都是被人用利剑刺杀。那铁勇认识南郭父子,在尸体中找了一阵,道:“这就是南郭先生,噢,还有南郭先生的两位公子。”

    伍封道:“快去其他室中看看,看看能否觅到活口。”自己从室中退出来,到车前对楚月儿道:“月儿,南郭先生被人杀了。”

    楚月儿脸色微变,惊道:“听说南郭先生剑术高明,能杀他的定是高手。”

    过了好一阵,庖丁刀与那铁勇回来,那铁勇摇头道:“南郭先生父子九人都被杀了,无一活口。”

    庖丁刀叹道:“小人已经仔细数过,总共二十二具尸体,男子十三人,女子九人,其中有孩童四人,看来是全家大小全部被害。”

    伍封又惊又怒,道:“南郭先生身怀高明剑术却在城郊种菜,与世无争,什么人与他有如此大的仇隙、满门加害?”

    他让众铁勇四下守住,又派庖丁刀带了两个铁勇飞驰城中,向单公和刘公报讯。

    一个多时辰后,刘卷和单骄各带了百余士卒飞驰而来,与伍封打了声招呼,匆匆派人侦察验尸,一并收拾尸体。

    刘卷脸色十分难看,道:“天子脚下,居然出了这种事,又被龙伯碰见,委实有损天子脸面。”

    单骄问道:“龙伯怎会到此地来?”

    伍封道:“南郭先生的幼子列九是月公主姊姊的夫婿,自然是在下的姊夫,本来我们是来拜访南郭先生,不料发生了这种事情。”

    刘单二人暗叫不妙,这南郭一家是他的亲戚,如今碰上了这种惨事,此人定会大加追究,若不给他一个好好的交代,只怕会大大得罪他。

    忙了许久,众士卒将尸体尽数收拾,先以大帛裹好,抬到一间干净的室中,一个小将上来,向刘卷、单骄和伍封等人施礼后,道:“凶案发生在前晚或昨晨,室内有打斗痕迹,但不太凌乱,南郭先生父子多半是仓促之间被杀,南郭先生父子身被多创,看来都是被数人围攻,又事发突然,才会被杀。因此行凶人数必定不少。”

    伍封沉声道:“南郭先生是否有何仇人?”

    刘卷等人都摇头,单骄道:“其中原由,一时间可弄不明白,不过我们会全力缉查,有何消息,定会通传龙伯。”

    刘卷又派人去整备棺木,等到将尸首放入棺内,设灵而祭之时,伍封和楚月儿带着府上众人上前拜祭。其实南郭子綦家境贫寒,又是庶人,平时家里死了人,无人问及,更不用说会有刘单二卿亲来致祭了。这都是看在伍封和楚月儿的面上才会如此。

    忙了大半天,刘卷单骄派人在此守候,伍封和楚月儿才黯然回齐舍,回去向展如等人说起此事,人人都惊骇奇怪。

    伍封对冬雪道:“小雪儿,你放一只信鸽回去,就说我们已经到了成周,将南郭先生一家的事也告诉九师父。”

    一连数日,伍封和楚月儿都带着府上众人来致祭,一坐便是大半日,以此为借口,姬仁姬厚两位王子和刘单二卿府上便不用自己亲自去拜访了,只是派人将礼物送上门去,算是尽了礼。

    伍封还派旋波和小红到梦王姬的府上走了一趟,代自己去拜访,不过梦王姬便没有亲自见她们,只是由府上的总管庄城盛情接待,伍封对此也毫不在意。

    不仅是刘单二卿,周敬王特地派了姬仁代他来致祭,还追授了个少师的官职给南郭子綦,算得上恩宠甚浓,这也是看伍封和楚月儿的面子才会如此。

    伍封这几天时时见到姬仁和刘单二卿,不免问起凶案的侦缉情况,众人都是苦笑摇头,毫无进展。伍封寻思:“可惜蒙兄不在此处,否则,以他的本事,说不定能查出点情况来。”

    如今已经是晚秋了,虽然天不甚热,但尸体也不宜久放,在第七天时,将南郭一门的尸体尽数下葬城南的一片杏林之中,立下大冢。伍封知道列九得知讯息,定会赶来赴丧,遂向刘单二人说起,将南郭子綦这些宅室先留下来,暂不要收回,二人自然是没口子答应。

    这些日子伍封时时与楚月儿等人谈起南郭子綦一家被杀一事。他们对南郭子綦了解不多,只知道他在董门学剑,剑术十分高明,后来被董梧逐离了董门,遂跑到成周来隐居,以种菜为生。

    他既非贵卿大夫,又非一方大豪,别人要加害他,多半是私人仇隙。南郭子綦或者与董门中人有些不和,但也犯不上将他满门格杀。单看列九的剑术,便知道南郭子綦剑术高明,虽然仓促间被杀,对手也应该十分高明。何况董门已散,能带大量人手来杀人的身份必然很高,除非是支离益、任公子、颜不疑、柳下跖数人了。支离益天下第一,要杀南郭子綦,根本无须带人合攻;任公子贵为代王、柳下跖身为摄政的中山君、颜不疑眼下是吴国最有权势的王子,都不可能有暇来干这种事情。

    如果杀害南郭子綦一家的不是董门中人而是周人,但南郭子綦并未卷入王畿的权势之争,梁婴父虽然时时耸恿弟子找南郭子綦比剑,那毕竟只是意气名誉之争,也犯不上杀他一家老小。

    想来想去,总是猜不出是何原由,不过,伍封隐隐觉得这中间必定有不为人知的玄奥之处。

    正文第三十九章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眼下已经入了冬天,天气开始转寒。伍封和楚月儿为南郭先生的事忙了七八天,无暇拜访老子,现在南郭子綦也敛葬了,离天子的大寿还有两个多月,无事可做,便想到大典之府看看,只望能见到老子。

    二人也不用车,只是缓步往大典之府而走。来往途人见这少年男女气宇不凡,男子俊朗高大,女子美丽动人,无不侧目。

    伍封和楚月儿到了大典之府时,见门外那扫叶老人依然扫着落叶,府内那修剪竹叶的老人仍然在剪叶,除了那些僮儿外,仍然是并无他人,过了这七八天,府内毫无变化。伍封仔细向那些僮儿询问,小僮儿依然不知道老子去了哪里,也不知道何时能回来。

    楚月儿细心,问道:“这几天老子是否在府中?”

    那叫庄周的小僮儿道:“老子天天都在府中。”

    伍封奇道:“既然老子在府中,你们为何又说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呢?”

    庄周道:“因为不知道他在哪里,所以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伍封和楚月儿哑然失笑,心想这些话都是白问了。不过老子既然天天都在府中,自然没有出外游厉,只要时时来,未必见不着他。

    二人缓步在府中走着,伍封道:“既然老子不在,我们不如找几册简籍看看。”

    楚月儿笑道:“月儿很少看籍,若看不懂时,夫君可要教我。”

    伍封也笑道:“月儿聪明得紧,说不定我还要你来指教哩!”

    二人随便走入一室,细看那些竹简上的字头,见是《黄帝书》、《金人铭》、《建言》、《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等,伍封随手从木架上拿了一卷竹简,简头上写着《说命》二字,在臂上摊开,只见上面写着若干文字。字迹并不古旧,想来并非原本,而是另行抄出来的。

    伍封看了数行,道:“月儿,你看这上面说‘礼烦则乱,事神则难’,很合我的心思。”

    楚月儿道:“‘礼烦则乱’容易明白,‘事神则难’又是何意?”

    伍封道:“这多半是说,侍奉鬼神,干什么事之前都要请太史卜巫,事情反而难办。”

    楚月儿点头道:“这也说得是,那日孔子曾说,命为先天,运为后天,命固能影响运,运也能改命。若是全靠天命,便少了志气。”

    伍封道:“所以孔子说‘知其不可而为之’,不语怪力乱神,便是因此。”

    楚月儿又拿了一册《旅獒》翻开,道:“夫君,这上面说‘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很有道理哩!”

    二人翻看简籍,时而说话,时而苦思,均觉大有所获,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便听鲍兴在门外道:“公子,小夫人,已是午饭之时了。”

    伍封便觉果有些肚饿,与楚月儿放下手中竹简出来,随鲍兴回府用饭。

    饭后,伍封与楚月儿又到大典之府,虽然仍未见到老子,却又看了一下午典籍。

    一连十余日都是如此,展如等人见他们每日痴痴呆呆一般往大典之府去,均觉讶然,不知他们都是武勇之人,怎会喜欢在文字简籍上下功夫,连剑也不练了。

    这日伍封与楚月儿又到大典之府去,按例先向门外扫叶的老人问候一声,再入府中。伍封入府之后,感觉有些怪异,但一切又与平时相似,伍封心中甚有些狐疑,只道自己感觉错了。

    二人看了一会儿籍,楚月儿道:“夫君,月儿今日入府,便觉得略有不同,至于何处不同,又看不出来。”

    伍封吃了一惊,道:“原来月儿也有此感觉,我只道自己搞错了。”

    二人放下竹简出来,站在室门处四处看看,楚月儿指着那剪叶的老人道:“夫君,你看看这位老丈。”

    伍封看时,只见老丈空着一双手不再剪叶,却在用手整理竹叶和细枝,不认真细看,还以为他仍在修剪枝叶。

    伍封“咦”了一声,道:“原来他今日未拿花剪。既然没有花剪,又如何去修剪枝叶呢?”与楚月儿走过去,施礼问道:“老丈手中无剪,何以修叶?”

    老丈并没有转身,缓缓道:“枝叶本不须剪,小老儿只不过剪惯了,改剪折为理顺。”

    二人对视一眼,均觉这老丈说话大有玄机。

    伍封道:“这个晚辈就不大懂了。”

    老丈叹了口气,道:“那日小夫人曾说,修剪花木有违自然之道,小老儿想了这许多日,觉得大有道理。”

    伍封和楚月儿都感到愕然,原来这老丈看起来木然,什么事情都不理,但他们的说话却尽数听入耳中,牢记在心。

    老丈又道:“不过这枝叶若不剪它,必定茂盛且杂乱,各自随心所欲地生长,小老儿原来是想用剪为这些枝枝叶叶理出个次序规矩来。”

    楚月儿道:“老丈说的虽是枝叶,却好像指的是人。”

    伍封心中一动,点头道:“若由得人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就没有上下尊卑、君臣父子了,老丈这剪就好像是律法,而次序规矩就好像是礼。以律而护礼,政事之道。”

    那老丈叹道:“小老儿对政事可不大懂。龙伯说它是政事,那便是政事吧。律是什么?那是告诉人哪些事做不得。礼又是什么?那是告诉人哪些事必须去做。天下列国皆是如此,那么每一个人的自然之道又在哪里?”

    伍封和楚月儿都思索起来。

    老丈又道:“如果小老儿不去剪下竹叶,应是符合自然之道了吧?这么一来,又大生弊处。譬如眼前这株矮竹枝叶甚密,不免遮住了许多日光,竹下的这些花被迫往旁边往长里生长,花茎想长一些,从土中吸水又多了。花根比草根要深,花取水多了,那么花下的的小草所用的水便少了。如此一来,强弱便分辨了,竹最强,花次之,草至弱。”

    伍封点头道:“老丈剪竹叶叶,是为了减强而益弱?”

    老丈道:“前些日小老儿竹叶剪去些,日光能多透入花上;花得了日光,便不用拼命生长,这就少了许多吸水;小草水多了,便生得繁茂。但那日小夫人一说,小老儿又有些迷惑了。”

    楚月儿问道:“老丈迷惑的想必是何谓自然了。”

    老丈点头道:“老夫一直以为,天生万物,自当一体相代。今竹强草弱,强者多光、多吸水,弱者少光、少吸水,似不公平。既便同样是竹,光和吸水也有多少之别,按理是光水均之,以为自然,此之谓为公平。公平者,人与物均所求之,乃是自然。”

    伍封摇头道:“老丈请恕晚辈直言,晚辈以为,公平当然是自然之法则,然后光水均之绝非公平,仅是平均而已。譬如竹大草小,若光水均之,则竹不以为生,草肆加兹长,反失公平之道。同样是竹,因地处不同,光水自然有异。草木如此,人亦然。譬如说晚辈生得高大些,制衣绢丝便要广些,若授以与月儿同样大小的绢丝,不免衣不裹体。又如孪生兄弟二人,一人勤而富,一人惰而贫,强要平均,则对勤者不公,对惰者耸恿。”

    老丈点头道:“龙伯言之有理。那日听小夫人说过之后,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知道万物顺其争竞,方为生化之道。然而人喜争竞,如若顺之,强者益强,弱者益弱,如何是好?”

    楚月儿道:“如此就需要礼和律了。”

    伍封道:“人有贪念,礼者教人因势利导,律者惩人非份之举,这都是使人趋向自然。只不过礼和律都是人定的,未必全部合乎自然,是以不尽公平。正因不尽公平,便显得不尽自然。不过这是因礼律制定不善所至,而非以礼律约束是不自然的。”

    楚月儿道:“接舆师父曾说老子教人不争,常被人笑。曾有人说,人无争竟之心,何以自强?人人皆弱,则不复存天地之间。月儿原来总想不明白,今日才知道老子教人不争,并非不要人争竞,而是不要人贪图不属自己之物。”

    老丈笑道:“小老儿以前也是这么想,以为退而无为,才是不争,才是自然,才合于道,现在才知道想错了。老子曰:‘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那是说明了要有所为,但不要过份。竹、花、草各有生长之道,各有所为,才有其强弱,若是竹杀花、花残草,那便是争了,但小老儿从未见过如此情形。今日想得明白,便无须以剪修枝叶叶了。”

    伍封问道:“老丈见识过人,晚辈不才,敢问老丈名讳?”

    老丈缓缓转身,道:“小老儿名喜,官居西城关尹,守成周西门,故人称为关喜或关尹喜。”

    伍封和楚月儿连忙见礼,楚月儿道:“原来是师伯,先师是接舆先生。”关喜微微一震,长叹道:“接舆死了么?”楚月儿垂泪道:“师父是被董梧所伤,逝于晋国。”关喜点了点头,道:“接舆曾来见过我,说话古怪,现在想来,才知道他已经决心去找支离益的董梧了。”

    伍封道:“原来老丈是老子高弟,怪不得谈吐见识不凡。”

    关喜还礼道:“不敢,我这点学问,比龙伯和月儿差多了,若非你们二人指点,我至今还不知道何谓自然哩!接舆说过并未行过收徒之礼,月儿无须叫我师伯。”他叹了口气,又道:“我拜师数十年,学而不得其道。因而想辞官,王子仁却不许,只好告假在此请师父指教。师父让我修整花草,其实是想让我借此悟道,可我却浑然不觉其中真意,竟以刀剪修叶,以致连月儿也一眼就看出不合于道。那日你们随口说话,我却大有启发。既明此道,我明日也该回西门城关去了。”

    楚月儿道:“月儿和夫君多番前来,想求见老子,却总是不得,是否我与夫君甚不成材,老子不愿意一见?”

    关喜摇头道:“见未必好,不见也未必不好。能见时自能见到,强求不得。”

    伍封点头道:“是极,我们若是强求一见,便是争了,不合于自然之道。”

    关喜点了点头,道:“不过师父曾传我一文,名曰《道德经》,共五千言,可教给你们。此文你们时时相诵,必有所得。”

    当下就在花径之下,关喜将《道德经》诵了出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伍封和楚月儿暗暗默诵记忆,关喜教了三遍,见二人已经能背下来,点了点头,缓缓转到后面去了。

    伍封二人见他行事独特,知道他不喜欢人打搅,不敢追上去,只是施礼相谢。

    次日再到大典之府时,关喜不在府中,僮儿说他已经回西门城关去了。伍封与楚月儿自去看些简籍,又互研一下《道德经》,都觉得这些日子来,学问见识长进了不少。这些天单骄、刘卷常使人来请伍封赴宴,但伍封一早就去了大典之府,展如等人知道伍封不喜欢应酬,每次都借故推托了。

    这日,伍封与楚月儿正想又到大典之府去,王子姬仁到了齐舍来。

    姬仁道:“这些天父王身有微恙,不能下床,在下在宫中服侍了多日,未能看视龙伯,请勿见怪。”

    伍封道:“王子比不得我这个闲人,在下怎会见怪?天子眼下大好了吧?”

    姬仁道:“好了一些,父王说龙伯来了多日,今日身子好了些,特在宫中赐宴,款待龙伯。在下此来是请龙伯赴宴。”

    伍封道:“天子赐宴,在下怎敢推辞?”与楚月儿一齐随姬仁入宫。

    与上一次相比,周敬王果然身子好了许多,伍封在偏殿觐见施礼之后,坐在左手席上,姬仁在右席对坐。

    周敬王问姬仁道:“厚儿怎还未来?”

    姬仁道:“一早已经去请,想是就来了。”

    伍封想起自己到了成周许多日了,却还未见过王子姬厚,正想着这人比姬仁势大,被人视为下一个周天子,不知是否贤明时,姬厚与刘卷、单骄一并入宫来。

    三人向周敬王施礼后,坐在伍封对面,姬厚坐在姬仁的下首,刘卷和单骄又坐在姬厚的下首。虽然姬厚势大些,但他是姬仁之弟,眼下天子未立太子,自然要按年齿而坐。

    刘卷笑道:“龙伯这些日里天天往大典之府跑,是否将府内典籍都看了个遍?”

    伍封笑道:“哪能看完?只是看了几册,且不甚明了。”

    单骄叹道:“成周附近颇有美景,龙伯居然不出外看看,在下设宴相邀也不愿意来,看来真是好学之人。”

    周敬王听他们这么说,笑道:“原来龙伯的性子与梦梦相似,都喜欢钻研学问。”

    伍封道:“其实微臣是个粗人,与学问二字拉扯不上,只是到了这了天子脚下、文秀之地,不敢不看几册简籍,免得说起话来出丑。”

    姬厚在一旁淡淡地道:“龙伯过谦了,听说前些天龙伯与关喜长谈了半日,关喜便回了西城关上去,想来是龙伯的学问惊天,将关喜吓跑了!”

    伍封心道:“那大典之府没几个人,我们谈话你怎知道?想是这成周上下你多有耳目。”笑道:“定是因为在下俗不可耐,偏又死赖在大典之府中,关老先生不忍卒睹,索性来个眼不见为净,一走了之。”

    众人听他说得有趣,都笑起来,姬仁笑道:“龙伯名满天下,想不到如此谦虚。”

    姬厚问道:“听说龙伯在晋国大展神威,先后打败了梁婴父和智瑶,连董梧也死在龙伯之手。龙伯的剑术想来是惊天动地了?”

    伍封摇头道:“只不过是随便试几招剑术,无甚胜败。董梧也非在下所杀,而是自杀的,在下这点剑术不足为道。”

    姬厚心道:“传闻定是有误,这人说话如此谦下,想来本事不大。董梧之死另有其它原由。”

    姬仁亲眼见过伍封与董梧一战,知道他的厉害之处,却见他如此谦虚,略有些不解。

    其实伍封本来不喜自夸,何况成周之中有老子在,也不敢自夸,因而才会如此谦逊。若在成周谈剑,就好像在曲阜说礼一样,显得太过不自量力。

    这时候殿下编钟鸣响,丝竹奏动,寺人宫女捧案托俎,来往不绝,鼎中肉烂,壶里酒醇,伍封捧爵向周敬王相敬,又与姬仁等人一一对饮。

    酒过三巡,周敬王道:“齐人向来尊王,当年恒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有大功于王室。前年又派右司马田盘来为寡人练兵,此次再遣龙伯来,足见齐侯尊王之心,寡人每念及此,心中大慰。”

    伍封道:“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