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中华再起第121部分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调甫不用多心,我知道你以前跟王飞越有些来往,不过当时王飞越是黄州团练大臣,跟咱们都是一殿之臣,你与他来往,算不得通匪。”

    “大人英明。”钱鼎铭略松口气,这时他才发觉自己贴在后脊梁的内衣都湿透了。现在只要跟匪挂上点关系的,马上就叫你人头落地,根本不考虑你是官员,还是乡绅。钱鼎铭可不希望自己死了个冤哉枉也。

    见钱鼎铭偷偷擦拭额头淌下来冷汗,李鸿章放下茶碗,平心静气道:“调甫,我打算让你到王飞越那边走一趟。”

    “……啊?王飞越那边走一趟?”钱鼎铭第一感觉李大人这是拿自己性命开玩笑。

    惊讶过后,钱鼎铭马上反应过来李大人为何说这话。钱鼎铭探出身子,小心问道:“大人,是否说服王飞越重新回到朝廷这边来?”

    “正是如此。”李鸿章随手从桌子上抽出两封信笺,递给钱鼎铭。“调甫你先看看这样可行么?”

    钱鼎铭毕恭毕敬接过信笺,打开扫了两眼,抬起头看着李鸿章,疑惑地问道:“大人,这实授王飞越闽浙总督是否合适?总督乃封疆大吏,一直以来都是朝廷任命的,没有圣旨,其他人如何当真?……况朝廷要是不认,恐大人今后多有不便啊!”

    李鸿章倒没钱鼎铭那么多顾忌。摇头道:“朝廷那边你不用顾忌,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我会给恭亲王上个折子,跟他分解一下。至于王飞越,他原本就是黄州府团练大臣,只要能迷途之返,实授总督此乃奖励之举,有何不合适?”

    钱鼎铭心里还是空的很,自己这一去万事顺利还好,若是一个不好,大好头颅不是让叛匪给砍了,也要让朝廷给剁了。“只是……现在闽浙、两广都在叛匪手中,王飞越会答应这个空头官衔么?”

    钱鼎铭手头上的信笺不光实授王飞越为闽浙总督,还有一封是实授余剑担任两广总督。

    现在闽浙与两广都在叛匪手里,不管是实授还是加衔,让人到那边去,都显得太胡闹了。为了自己脑袋着想,钱鼎铭就是要去,也要有一些实际的东西为后盾,这种虚无缥缈的空头承诺,能少,尽量少点。

    “闽浙、两广都是我大清疆域,现在不过暂时被叛匪窃据,总是要收回来的。难道调甫认为我们就无法收复失地吗?”

    “是、是。”钱鼎铭脸上表情立刻极为尴尬,谁都知道大清现在形势相当不妙,说是苟延残喘也不过分,湖广正在交战,封个湖广总督,怎么说手头还有几个县城,闽浙、两广深在敌后,看起来这辈子是不用指望了。

    可他又是大清的官,明知道闽浙、两广不可能收复了,这话他硬是说不出口,一说出来,他钱鼎铭就有动摇军心,甚至诅咒灭国的罪名。

    “调甫,这次前去,一路多加小心。王飞越与余剑毕竟新投叛匪没多少时日,官亭一役,俩人损失惨重,对派他们送死的邱明必然心怀不满。如能将此二人收服,对保卫桑梓,使父老乡亲免遭叛匪毒手自然打有帮助。望调甫好自为之。”

    李鸿章充满了希望,娓娓道来。钱鼎铭一个劲点着头,心里却苦涩无比。这事情实在太难办,现在谁都知道大清只能勉为支撑,叛匪打到京师也不是不可能,听说朝廷那边派人与叛匪谈判,想要划黄河为界,各自治理,却让叛匪给顶了回去,人家要是没那份实力,口气又怎能如此之硬?

    王飞越、余剑之所以投奔叛匪,也正是因为他们看好叛匪,许这样的心愿能满足人家么?看样子自己这个任务还真是凶多吉少啊!

    李鸿章见钱鼎铭面有难色,知道他对此行一点把握也没有。在旁边开解道:“调甫,天下事并非已无作为了,还大有可为啊!现在秀峰已亲临太原,与锋芒所向叛匪在太原展开激战,大军虽小有挫折,却挡住叛匪锋芒,使其无法再进一步。太原稳,则京师固,事情还有回旋之地。左季高?哼,言过其辞,不过如此矣!”

    “怎么?直隶总督大人亲临太原前线?还将左宗棠给挡住了?”钱鼎铭有些不相信。

    他自然不相信。官文是什么人?不过是因为身为满洲正白旗人,属于朝廷信得过的自己人,才会受到如此重用,如不是现在朝廷实在无人可用,他也不会当上直隶总督了。就这样一个满人,他能将左宗棠挡住?

    第二部铁与火之金戈铁马第四章(三)

    更新时间:2007…12…1722:31:09本章字数:6450

    官文能抵挡住左宗棠,不光钱鼎铭不相信,实际上李鸿章也是有些怀疑。可事实上,不管他们相不相信,官文确是将左宗棠的十万大军挡在了太原城外。

    阴雨绵绵,寒风裹胁着冰冷的雨点朝每一个角落扑去。

    多日雨水让小店堡西边的汾水在接纳了东边涧河河水后不再平静,携带了大量泥沙,泛黄的河水咆哮着南下,河水拍打着两岸,发出隆隆雷鸣般巨响。

    披着蓑衣的左宗棠如同一具塑像,站在河边望着北方乌沉沉的天际,仿佛能透过雨幕,望见遥远的城垣。

    “司令员,外面雨凉,还是到屋里先避避吧!”

    这已经不知是警卫员第几次催促左宗棠暂时先避避雨了,可是以前警卫员说的话,左宗棠当了耳旁风,这次也不例外。

    战斗不顺,原本以为有战斗力的清军在襄樊战役被歼之后,北方不再会有什么有组织的抵抗,第三集团军进入山西开始也是极为顺利,可靠近太原府后,部队前进阻力骤然增大。

    太原府周围冒出无数团练,这些团练武器装备不算很好,但都是地头蛇,熟悉地形,神出鬼没,凶狠狡猾,这个山头打两枪,那个山头放一炮,虽说每次都无法给第三集团军造成多大伤亡,可积少成多,也不是左宗棠可以承受的。

    消灭他们吗?他们不跟你正面交手,大军沿途过去,看看都是老百姓,可要是人少了,那些老百姓又突然变成练勇,给你抽空子打冷枪,或者不知从什么地方变魔术一样,大刀长矛对着你就招呼过来了。

    你总不能看到田间山头站着百姓有杀无赦吧?解放百姓的军队,却对被解放者进行屠杀,听起来这也太讽刺了。部队若是原地停留,对周围村庄进行宣传,自然可以将这情况扭转过来。但左宗棠现在想的是尽快拿下太原,活捉官文(他已经知道官文进了太原府),自己的部队第一个打进京师,埋葬清廷。哪有太多工夫和那些百姓套近乎?

    如何分辨百姓和团练,这让左宗棠极为挠头。既然不能将那些多如牛毛的团练彻底消灭,邱明只能让军队组成几支大兵团,人多了,一般团练也不敢招惹,如有谁胆敢捋老虎胡须,大军一个包抄,可以将他们迅速兜住,以雷霆之势,彻底消灭捣乱者。

    靠人多,可以避免与团练的大规模接触,可太原府这里不光有团练,还有清廷的新军。

    清廷的八旗、绿营在与太平军、解放军作战中,数量虽然庞大,但战斗力却极为低下。

    这也不能责怪清廷,实际上自唐朝以来,历代皇朝传统军事制度追求的都不是军队战斗力,而是如何让军队完全听从皇帝旨意(唐朝的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算是让朝廷吃尽了苦头),不至于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威胁到皇帝宝座,同时又能充当维护皇帝统治的工具。

    大清军制虽然是在原满洲八旗兵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入关收编了明朝降军,将他们改编成绿营后,皇帝一在北京定都,他也明显继承了宋、明建军精神,把军队的稳定作为第一要求,以满制汉、以文制武、化整为散、差操兼顾……这些都是以牺牲清军战斗力为代价,换来的是军队不至于威胁到皇帝安全。

    军队这样发展好处自然有,这样的军队不会威胁到中央集权的大清皇朝,但害处却是军队不受重视,人们耻于当兵吃粮,到道光年间,清军火器居然还不如两百年前的明军,英国人洋枪洋炮过来,没有战斗力的军队自然只有落花流水的份了。

    洋人纵然可恶,他们距离大清还远着呢!无法动摇大清根基。等英国人一退,大清那些军队还是以前怎么做,现在还是怎么做。死气沉沉,毫无生气。

    太平天国突然冒起,这给了暮气沉重的清廷一定警觉。不过太平天国的北伐军让清军在连镇、冯官屯歼灭,京师安定下来,战事在长江两岸进行,紫禁城里的官僚又觉得天下还算太平,军队还可使用。

    一八六零年(咸丰十年)五月,以绿营为主体的清军江南大营被太平军再次击败,四万清军死伤逃遁;同年十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十万清军一触即溃(抗争的也有,蒙八旗在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率领下,新河一战,三千蒙古精骑人马相依,朝英法联军发起进攻。结果不言而喻,蒙古精骑成了众矢之的,“如墙之隤,纷纷由马上颠陨。”三千多精骑最后只有七人幸免于难。八里桥之战中,僧格林沁再败,八旗禁军指挥胜保,红顶黄挂,骋而督战,结果面部中弹,当场跌下马来,于是清军大溃。),咸丰皇帝在八里桥之战第二天就出狩木兰,如不是临近冬天,英法士兵难以承受北方的寒冷,希望尽快签约,英法联军就要攻打北京了。就是如此,圆明园也让英法联军放了一把火烧毁。

    这两次军事上的严重失败,让皇帝和满朝文武大惊失色,他们看到清军虽多却臃肿庞杂,八旗与绿营在战争中以证明不可再用。南方湘勇虽然有战斗力,但它是个人招募,属于兵为将有,不轨朝廷直接统辖,朝廷对这些勇营自然也不会太信任,如何建设一支能镇压内部动乱,抵御外敌入侵的军队,成了摆在皇帝和满朝文武面前最现实问题。

    原本朝廷想用湘勇和后来起来的淮勇镇压太平天国,以八旗、绿营牵制湘、淮勇营,平衡内外力量。为此,八旗与绿营要有所改动,练军就是这个改动的产物。

    可一八六二年(同治元年),南方突然又冒出一支解放军,湘、淮勇营不是解放军的对手,连英法联军也大败亏输,能打仗的僧格林沁蒙古骑兵让人家打的不敢作战。练军虽然装备半数火器,却因出自绿营,先天不足,后天又能又有多大作为?不过滥竽充数而已,一交手,马上被人家打了个稀里哗啦。练军也难当重任。

    八旗、绿营、湘、淮勇营、练军均不足依靠,而解放军势力却一日强于一日,以前纵然不重视军队,现在为了身家性命着想,也不能不对军队有所变革,不然等解放军攻入京师,万事休矣。

    在战争中,满朝文武也看出来,英法联军虽然战场不利,可他的军制却比自己八旗、绿营要厉害多了,所以失利,不外乎远道而伐,势单力孤,不熟悉中国地形、气候,深入匪区后,粮草弹药补给出现问题。

    为了避免祸至临头,悔之晚矣。掌握实权的内臣恭亲王认为“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叛匪起事以来,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我大清所能及。”

    外臣李鸿章走的还要远,他以为“……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有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至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已数百年……鸿章以为中国欲灭匪,则莫如学外国之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

    内外重臣都认为必须改变,纵然有些腐儒大夫还在说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国家经制之兵,垂二百余年,不敢轻议纷更,惟期实力整顿”、战场之败是因为“用人不明,与军制无涉。”可他们这些话已经不是主流了。

    脑袋要紧,为了保护自己脑袋,又鉴于旧式军队已不可依,清廷在江南解放军还在与法军打得不可开交时,下令各省严汰八旗、绿营、练军十分之二三,挑选其中强壮者另立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洋枪洋炮,认真编练,以成劲旅”。

    一八六五年(同治三年),清廷在京师设立“练兵处”,练兵处是考察和督练新军的总机关,由恭亲王负责。

    和旧军(八旗、绿营、湘淮勇营、练军)相比,在编练指导思想、编练体制、兵役制度、军官制度、训练制度上,新军是完全不同的。

    新军编练没有参照中国古代军事制度,而是完全学习和仿效西方军队的经验,在制度上,受俄国影响犹为深远。在军队中大量聘用俄国与英法国人担任教习训练各部(一八六六年后,英、法国人大量离开了新编陆军)。

    新的制度规定清朝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放弃以前采用的募兵制,改用征兵制。

    新军编组诸兵种合成部队(步队、炮队、马队、长夫——也就是工程队,数种合之成一军),学习南方的解放军,在朝廷里设置参谋本部(由原来军机处发展而成)。军制方面,改变了原来的标、协、营、汛,完全学习西人(实际上是南方解放军),将常备军按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序列编制。说起来,这种制度是“依照周制”,实际上完全换了汤药。

    让清廷有些着急的,是军官培养和任用上,按照西方制度,军官应该从军校产生,可清廷现在没有军校,新建也来不及了,现在还暂时无法摈弃荫袭制,只能采用湘淮勇营的以战功选拔制度,所以军是新军,军官却还是旧人。这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期待以后再调整。

    训练中,“训以开其智实,固其心性;练以精其技艺,增其材力。”训要求“励忠义、敬长官、守营规、勤操练、奋果敢”。练在西人帮助下,要操练步枪、火炮,埋设地雷,架桥修垒,地图测绘,战术配合、诸兵种配合上也极为讲究。

    新军操练分两个阶段,士兵进入军营后,先进行三个月新兵操练,学习列队、步法及枪械使用知识,三个月后,按照步、马、炮、长夫转入专业技术操练和战术操练,步兵战术操练以营、连两级为主,演练进攻和防御各种西方战法。

    自一八六五年开始草创新军,到一八六六年,一年的时间,清廷训练了六个师新军。这时法军战败,解放军拒绝了清廷求和乞求,开始全力北伐,而这些新军虽然刚刚有个规模,朝廷也不得不将这些无数银两堆积起来的宝贝投入到战场去。

    建设他们,就是为了能发挥作用,总不能等人家灭了大清,这些军队还窝在后面当缩头乌龟。

    新军一离开京师,马上在直隶总督官文率领下转入对京师威胁最大的太原战场:表里山河要是丢失了,平原上的京师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防范那些从山上涌下来的解放军。

    左宗棠算是第一个品尝到新军滋味的解放军将领。

    左宗棠指挥的第三集团军自从渡过长江后,一路北上,虽然有淮军阻截,又与僧格林沁数次交手,可那些军队根本无法对第三集团军行动构成太大威胁,到最后,连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也跟个莽夫一样,挥舞着腰刀让解放军机枪打死。虽然打死僧格林沁的是第四集团军模范军部队,可第三集团军是第一个冲进襄樊的部队,两军配合下,僧格林沁死在谁手里并不重要。

    消灭了僧格林沁集团,左宗棠率领他的第三集团军稍时休整,很快跃进山西,将如秋风扫落叶将山西的八旗、绿营打的丢魂丧胆,一直到接近太原,左宗棠进军都很顺利,可现在,他的军队却在太原外围受阻,寸步难行,不得不停下来调整部署以利再次发起进攻。

    阻挡住第三集团军的,就是清廷新军。

    左宗棠书读了不少,他明白做为兵家必争之地,太原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城东、城西均有高山做为屏障,登上山头,可以俯瞰全城。而直隶总督官文同样明白这些。

    四个师的新军与山西练军、绿营一起占领了太原外围各个重要山头与村落,罕山、郑村、石千峰和周家山成了太原外围阵地。

    受到清廷长期蒙骗的平遥、祁县、太谷商人,还在解放军与法军作战之时,即纷纷离开老家,进入太原。这些商人带有大量银两,龚自珍说过:“山西号称海内最富”,而之所以海内最富,就因为这些商人在中国到处做生意,家里积蓄了富可敌国的家产。

    这些商人原本就对太平天国心怀不满,认为太平天国起事,断了他们的财路,现在从太平军发展而来的解放军有夺取天下之势,朝廷说了,这些“叛匪”对与朝廷合作之士“烧杀抢掠”,把田地分给奴仆,富人成了乞丐。商人们自然不会对解放军有什么好印象。

    这些商人之所以富起来,经营手段高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们与上面的那些官员沆瀣一气,实际上都是官商,与朝廷有着千丝万缕关系,自然不希望清廷垮台。

    进了太原的不光有道光三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还有协同庆、长盛蔚、蔚泰厚、太谷的曹家、祁县何家、祁县渠家(渠家在祁县的家园有“渠半城”之称)、祁县乔家、榆次的常家(乔家一个院,常家二条街。当然,这个是后话了。)……

    众多的商人不光将家产带进太原,为了自己在城里免遭刀兵之灾,他们还与城里清廷官员合作,开办了太原洋炮局。大量生产仿制俄国的洋枪、洋炮。而这些洋枪、洋炮质量不怎么样,用来防守,却也让解放军的第三集团军头痛不已。

    警卫员看着站在雨中的左宗棠心焦不已,任凭他怎么说也无法让司令员回去。虽然是九月,可这里不比江南,天已经很冷了,站的时间一长,给雨这么一淋,很可能就要着凉。政委在去大同之前,已经交代过他要好好照顾司令员,可现在司令员却不让他照料,这让警卫员十分头痛。

    正在心烦,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警卫员警惕地掏出左轮手枪,转身望着身后,几匹骏马在雨雾中朝小店堡方向飞驰过来。

    “司令员,马军长来了!”

    左宗棠一个转身,飞驰过来战马上的骑手越来越近。左宗棠舒了口气,马上骑手他认识,是他过了长江后,划归他指挥的第五军军长马鼎南。

    距离左宗棠还有一段距离,两边蹿出几个战士,将骑手拦截下来。

    马军长跳下战马,将缰绳递给身后上来的战士,与突然出来的战士交谈两句,笔直地朝左宗棠站着的地方快步走了过来。

    “司令员……第五军军长马鼎南奉命前来报到!”

    左宗棠上下打量一番马鼎南,经过长途赶路,马鼎南浑身上下都湿透了,雨水沿着面庞不停朝下淌落。

    顾不得说什么场面话,左宗棠直入主题:“你的部队现在到什么地方了?”

    “应师长的第九师已经占领交城,高师长的第十师现在抵达徐沟、东阳镇一带。司令员,是否轮到我们军上了?”马鼎南有些激动地询问道。

    自从和第三集团军主力会合后,马鼎南的第五军就算失去了用武之地。有什么战斗可打,左宗棠首先想到的是刘松山的第十三师,如十三师力量不足,需要增援,支援上去的必然是王德榜的第十二师,接着是程学启的第十一师,马鼎南的第五军成了第三集团军总预备队。

    马鼎南曾经为了这事找左宗棠埋怨过,可左宗棠却告诉他第五军乃第三集团军精锐,刀子要用到刀刃上,对付一些无能之辈,第五军这样优秀军队何必上去?还是让没怎么打过仗的十三师上去锻炼锻炼吧,第五军还是留在该用的时候再用。

    这样的话左宗棠从湖北说到河南,又从河南说到山西,结果一路长驱直入,第十三师立下赫赫战功,而第五军却默默无闻,好象被遗弃了,这让马鼎南很不舒服。

    这次过来,马鼎南事先已经知道第十三师攻打郑村不下,而王德榜的第十二师进攻西山聂家山,又告失利,程学启的十一师进攻东山也不顺利,攻下东山石咀,就无法继续前进了。

    左宗棠的三个师都进展不顺,马鼎南自然认为自己应该有了用武之地。

    左宗棠默默点点头,算是肯定了马鼎南说法。

    让马鼎南的第五军上来,左宗棠也是迫不得已。

    左宗棠认为,在击败了法军之后,清朝退出历史舞台已经是必然的了,大军北上,根本是横扫千军如卷席。存了点私心的左宗棠自然很乐意看到自己的老部队刘松山的十三师、王德榜的十二师可以在这样战争中捞取一定资本。不是没办法,他才不想让马鼎南这个解放军的老底子部队上来摘果子呢!

    可现在三个师(包括程学启的十一师)却纷纷受阻太原外围,左宗棠纵然不乐意,他也不得不让马鼎南军上来了。

    谁叫他左宗棠曾经在杨沪生面前夸下海口,说什么只要自己北上,拿下京师不在话下?现在京师还没拿下,自己却在太原城外无所作为,左宗棠如何能够容忍这样事情继续?

    “前方现今战事不利,东山、西山、郑村,三个方向没有一个拿下来,这样局势继续下去,我军何年何月才能进入太原?”

    马鼎南满面红光,很是急切说道:“说吧!司令员打算让我们军攻打什么地方?我保证!只要我们第五军上去,就没有什么地方是不能拿下来的,实在拿不下,我们砸,也要把他给砸碎!”

    左宗棠回头看了眼太原府方向,阴冷地说道:“我打算让你部占领东山、西山外围,监视守军,不让他们突围出去。调十一师监视郑村之敌,同时将北上的骑兵军调回来,与十二、三师一起,剿灭太原府周围团练武装!”

    第二部铁与火之金戈铁马第四章(四)

    更新时间:2007…12…1722:31:10本章字数:6523

    “啊?不让我们军攻打太原府?”

    马鼎南难掩满脸失望。他还以为自己终于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了,可没想到司令员将自己调上来,是给城里的清军把门,不让他们出来,这与马鼎南想象实在差的太远。

    左宗棠淡淡道:“周围团练活动频繁,对我攻打太原府已造成极大威胁,必须早日清除。城里清军人数众多,寿卿、朗青屡次作战,部队损耗不小,若使城里守军突围出去,恐怕前功就要尽弃。你部人数虽少,却系我军精锐之所在,谅城里那些跳梁小丑,就是想突围,你部也不会让他们得逞吧?”

    “这倒是。”马鼎南回答的有些不是很情愿。

    “马军长,你部占领东山、西山阵地后,不能一味死守,如条件许可,也要尝试一下是否能攻下东山那边的罗山。”左宗棠好象没听出马鼎南话说的很勉强,按照他的思路说了下去。“东山乃太原府天然屏障,罗山高出太原府五百余米,自山上可以俯视太原整个城池。明末流寇李自成,就是先占领了罗山,然后朝西平推,这才攻下太原府。我军要打下太原府,罗山不可不拿下!”

    马鼎南一听,司令员并没有光让他死守,还是允许他活动活动手脚,不愉快的心情立刻飞到九霄云外,只要能主动打击敌人,而不是死守,他自然很乐意执行。

    马鼎南认为很多时候“死守”就是“守死”的代名词。湖口一役,虽然第五军打出了威风,可他的部队损失惨重,让马鼎南不能不后怕。进攻,让敌人“守死”,这才是他第五军应该做的。

    马鼎南有些跃跃欲试了,他想从左宗棠嘴巴里套出一些情报,开口询问道:“司令员,罗山那边守敌有多少?”

    “罗山守敌约在一万三千上下,由马心楷担任统制的第四师守卫。”

    “马心楷?”马鼎南觉得这个名字自己十分耳熟。“是以前震字营营官马复震吗?”

    “正是他。”左宗棠叹息一声,很是惋惜。

    马鼎南有些了解,不再询问。

    马复震是安徽桐城人,字心楷。他的祖父马瑞辰、父亲马三俊都死在太平军枪下。

    一八五九年(咸丰九年),马复震由吴廷栋推荐给曾国藩,一八六零年,他奉曾国藩之命募集“震字营”与太平军作战,后来马复震跟随升为浙江巡抚的左宗棠进入浙江与太平军和后来的解放军作战。战斗中,马复震先是升为副将,后来又升为总兵。

    一八六三年,打算撤离宁波的左宗棠,率领楚勇刚到绍兴府,就让太平军与解放军围困起来,马复震当时也在包围圈中。在压力下,左宗棠打算起义投奔解放军,而马复震因为与太平军之间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他坚决反对“投降”,后来见事不可为,马复震抛弃部下,化装潜逃出绍兴,一个人独自一路跑回清廷控制区。

    此人性喜嗜酒,往往至于大醉泣下,即赋诗以自遣。左宗棠对他还是比较欣赏的,对马复震没有跟着自己在解放军干,常引以为撼。

    左宗棠原本打算让十三师进攻东山,只是在知道马复震成了清军第四师统制,并且现在就驻守在东山后,左宗棠不得不调整部署,让与马复震没什么瓜葛的程学启师进攻东山,而将与马复震熟知的刘松山十三师从出发阵地撤下来,调整到郑村方向。可就是这样,最终程学启师也不过攻占石咀后,就再也无法前进一步了,这个顽固的马复震是拼了性命,非要阻止左宗棠前进不可。

    “东山固然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