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6 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可如果是前者……

    二夫人见她有些犹豫,误会她是为了亦嘉克妻的名声。道:“如果有合适的人家,四弟妹也不必瞒着对方,我就不相信,这世上人人都相信这等怪力乱神之事!”话到最后,已有些铿锵。

    十一娘苦笑。

    态度这样的强势,就算有合适的,只怕也有些困难。

    她提醒二夫人:“我只怕找不到让项太太满意的,反让她失望!”

    二夫人是聪明人,闻音知雅。沉默了片刻,道:“你也知道,亦嘉曾和韩翰林家的二女儿订下婚约。他们家二小姐去世后,亦嘉又说了门亲事,刚下了小定,那女子就暴病身亡了。”她的声音沉重,“亦嘉克妻的名声就传了出去。嫂嫂气得休养了大半年才缓过气来。知道赤嘉的婚事不好找了,就寻思着先把柔讷和柔谦的婚事定下来再说。好不容易找了家满意的,那家人来相看,却瞧中了性情活泼的柔谦。”

    给姐姐说亲,看中的却是妹妹……

    十一娘不由坐直了身子,神色也变得有些凝重起来。

    “我嫂嫂自然不会同意。”二夫人道,“柔谦也内疚不己。还好柔讷是个明理的孩子,说,是那家人不知道轻重,怎么能怪妹妹。柔谦这才好受了些。”说着,脸上就有了一丝笑意。

    十一娘轻轻颌首。

    项家二小姐能这样想,的确难能可贵。

    “只是这样一来,在我嫂嫂心里留下了根刺。”二夫人道,“她先把柔谦的亲事定了下来。等回过头来再给柔讷说亲的时候,柔讷已经十六岁了又有亦嘉的婚事夹在其中,我嫂嫂左支右绌,这两年愁得头发都白了。

    “柔谨也担心妹妹的婚事。上次她出嫁我回去喝喜酒,特意让贴身的妈妈来找我,把这件事对我说了。想让我帮柔讷找门好亲事。我这才知道这其中的事。

    “我回来后仔细想了想。柔讷是女子,女子嫁人如第二次投胎。我嫂嫂肯定会精挑细选。亦嘉是男子,又有这样的传言,只要女方家世清白,品行出众,其他的,我嫂嫂多半不会挑剔。”说到这里,二夫人颇有些无奈,“我这些年深居简出,哪里知道各家孩子的情况?娘的年纪也大了,我实在不忍心她老人家为这件事劳累。想来想去,就想请四弟妹帮着出面。如果能帮亦嘉说门亲事,也算是为我嫂嫂解了难,这样一来,我嫂嫂也就可以一心一意为柔讷的事忙碌了。至于说不说得成,那也看两家的缘分了。”话到最后,颇有些嘘唏起来。

    二夫人是个面冷心热的人吧?

    要不然,她也不会一声不吭地帮方氏解围了!

    有了二夫人最后一句话,十一娘笑着应了:“……可不敢保证一定能让二嫂满意!”

    十一娘答应了的事,都会尽力去做。成与不成,有时候要看天意!

    二夫人笑着端起茶盅朝她抬了抬:“我在这里先谢谢四弟妹了!”

    十一娘笑着端起茶盅来喝了一口,算是接受了她的谢意。

    放下茶盅,她问了问项亦嘉的情况,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声响。

    两人不约而同朝门口望去。

    就看见湘妃竹帘被撞开又“哐当”打在门框上,一个小小的身影闯了进来。

    “娘,娘,”谨哥儿扑到了十一娘的怀里,“我的黄鹂我的黄鹂!”

    可能是一路跑来,他满头是汗,小脸儿通红,又急又气。

    十一娘示意身边的丫鬟拧条帕子过来给谨哥儿擦脸,然后柔声道:“你二伯母在这里,你怎么也不喊一声?”

    谨哥儿嘟着嘴,委委屈屈地喊了一声“二伯母”。

    二夫人见十一娘有家务事要处置。笑着朝谨哥儿点了点头,正要起身告辞,十一娘已望着气喘吁吁跟进来的红纹和阿金沉声道:“怎么一回事?”

    红纹和阿金交换了一个眼神,轻声道:“刚才在花园里遇到了二小姐,二小姐身边的丫鬟提了个鸟笼,里面装着两只黄鹂……”说着,声音渐渐低了下去,眼神也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十一娘的神色,“和六少爷的一模一样……”

    十一娘一愣。

    谨哥儿在一旁又跳又蹦:“我的,我的……祖母给我的……”

    十一娘明白过来。

    “傻孩子!”她笑着帮谨哥儿擦着脸上的汗,“你去看看你的鸟在不在不就知道了?”

    十一娘的话音刚落,谨哥儿推开她的手,转身就朝外跑去。

    红纹和阿金草草给十一娘行礼,匆匆跟了过去。

    二夫人笑着告辞。

    十一娘送她到门口。

    转身看见谨哥儿沿着抄手游廊跑了过来。

    “娘,娘,”他满脸的兴奋,“我的黄鹂,我的黄鹂!”

    跟过来的红纹也忙补充道:“六少爷的黄鹂还挂在后罩房的屋檐下挂呢!”

    十一娘摸了摸谨哥儿的头,教训红纹和阿金:“谨哥儿的鸟由随风帮着照看,怎么会随随便便把它送人呢?谨哥儿年纪还小,不懂事,有时候你们就要帮他多考虑考虑。还好谨哥儿是跑到我这里来说事,要是跑到太夫人那里去说,你们想想,让五夫人知道了,该多尴尬啊!你们以后遇事,要多想想才是!”

    红纹忙低头应“是”:“以后再也不敢了!”

    年纪小些的阿金却忍不住低声嘀咕道:“是二小姐,说那对黄鹂是五爷向夫人讨来的……还说,既然给她了,就是她的了,六少爷不许要回去……”

    五百七十二

    十一娘有些惊讶,沉思了片刻。

    看样子,多半是歆姐儿看见谨哥儿有对黄鹂,也吵着要。徐令宽为了安抚女儿,就买了一对一模一样的送给歆姐儿。歆姐儿却以为是徐令宽从谨哥儿手里要去的……

    她颇有些头痛起来。

    大家住在一个屋里,抬头不见低头见,这件事迟迟早早会穿帮的。

    徐令宽也是,买什么不好,非要买一对和谨哥儿一模一样的黄鹂。

    十一娘吩咐红纹和阿金:“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你们别到处乱嚷嚷!”

    两人忙恭声应喏。

    十一娘怕谨哥儿揪着不放。回到屋里,一面喂他绿豆水喝,一面道:“你看你的一二三四五六,长得都差不多。这黄鹂鸟,也一样,有很多都长得差不多……”

    “娘不对!”谨哥儿立刻道,“一一和六六长得不一样……”怎样不一样,他又说不出来。要拉了十一娘去看。

    十一娘只好道:“可在娘的眼里,一一、六六长得都一样啊!你肯定没有仔细看过二姐姐的黄鹂,说不定,它们也有一些地方和你的黄鹂不一样呢!”

    谨哥儿并不十分理解母亲的话,可母亲在安慰他,这却让他十分的高兴,乖乖地喝着绿豆水。喝完绿豆水不,十一娘让谨哥儿拿两块甜瓜给她吃。

    谨哥儿忙从炕几的青花瓷高脚碟里两块甜瓜给她。

    十一娘表扬谨哥儿:“可真聪明!”

    谨哥儿嘻嘻地笑。

    哈巴狗的名字是十一娘取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谨哥儿认识数字。目前看来效果不错。谨哥儿六以内的数字都能很熟练的运用。

    她告诉谨哥儿认“七”。

    摘七朵小小的茉莉花,吃七颗雪津丹,讲七个故事,摆七个小茶盅……母子俩玩得不亦乐乎。

    徐嗣诫下学回来。

    十一娘忙让小丫鬟打了井水给他擦脸,上了冰镇的绿豆水。

    有管事的妈妈进来回禀:“照您的吩咐,把划船用的划子、桨、遮阳幔子都搬下来备着了。”

    徐嗣诫眼睛一亮,待管事妈妈一走,立刻问:“母亲,是谁要划船?”语气里隐隐含着几分羡慕。

    十一娘觉得水边不安排,在这方面对几个孩子都管得比较严厉。徐嗣诫几个还是三月三的时候划了船的。她不由笑起来:“明天在垂纶水榭设家宴给你二哥洗尘。到时候我们划船去。”

    “真的!”徐嗣诫高兴的跳起来,又问,“我们都去吗?”

    十一娘笑着点头。

    “那我去跟四哥说一声。”徐嗣诫立刻道,“这两天先生要四哥背《论语》,四哥每天很晚才睡。明天我们去划船,四哥肯定很高兴!”

    “嗯!”十一娘笑望着她,“让你四哥明天早点过来,我们一起吃早饭!”

    徐嗣诫兴高采烈地去了徐嗣谆那里。

    谨哥儿钻到了母亲的怀里:“娘,我也去,我也去!”生怕漏了他似的。

    天气热,谨哥儿有些日子没出去玩了。

    十一娘抱着儿子亲了一口:“大家都去!”

    谨哥儿高兴起来。

    第二天一睁开眼睛就去拍十一娘的门:“娘,娘,我们去划船。”

    “他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徐令宜有些目瞪口呆,打开怀表一看,才卯初。

    十一娘催着他快穿衣裳:“听说有玩的,自然醒得早。”然后把床铺草草地收拾了一下,去开了门。

    谨哥儿拉着母亲就往走:“去划船,去划船。”

    “还没有吃早饭呢。”十一娘笑着抱了儿子,“哥哥们也还没有来。等大家都到齐了,我们吃了早饭,再去划船。”

    “那哥哥们快点来。”谨哥儿很着急,扭着身子要去找徐嗣诫。

    十一娘笑着把谨哥儿交给了跟过来却不敢靠近的顾妈妈:“让他去吵诫哥儿去!”

    顾妈妈笑着把谨哥儿抱走了。

    十一娘忙叫了秋雨进来给她梳头。

    小丫鬟进来禀道:“四少爷过来了!”

    十一娘笑着望了正由丫鬟服侍穿衣的徐令宜一眼:“看见没有?听说有玩的,一个比一个有兴趣”然后吩咐小丫鬟,“请四少爷到西次间坐了。”戴了对赤金玉簪花耳坠就去了西次间。

    徐嗣谆身姿如松地站在那里,眉宇间隐隐透着几分兴奋。

    “肚子饿不饿?”十一娘笑着问他,“等你二哥来了我们就传膳。”

    “不饿!”徐嗣谆上前给十一娘行了礼,徐嗣诫牵了谨哥儿的手走了进来。

    “四哥!”徐嗣诫看着徐嗣谆十分高兴,他大声地和徐嗣谆打着招呼。

    徐嗣谆跑了过去:“五弟!”

    好像很多年没见似的。

    十一娘笑起来。

    谨哥儿就丢了徐嗣诫的手跑到了十一娘的身边。

    “娘,哥哥都来了!”他拽着母亲的裙子。

    “还有二哥!”十一娘笑着弯腰帮谨哥儿整了整衣襟。

    谨哥儿歪着头,表情很困惑,显然已经不记得徐嗣谕了。

    “你小的时候,他曾带你划船。”十一娘向儿子解释。

    谨哥儿还是不明白。他只想早点去划船。抱了母亲的腿:“吃饭,吃饭!”

    十一娘就吩咐秋雨:“二少爷来了就传膳!”带着孩子们去给徐令宜问安。

    徐令宜把最小的谨哥儿抱到炕上。

    徐嗣谕来了。

    他望着长得比炕还高的谨哥儿不由瞪大了眼睛:“六弟,都长这么大了?”

    “他就是傻长个子。”十一娘笑道,指了徐嗣谕告诉谨哥儿,“快喊二哥!”

    “二哥!”谨哥儿声音清脆响亮。

    徐嗣谕笑着喊了声“六弟”。

    “好了!”徐令宜看着人都到齐了,起身道,“去吃早饭吧!吃了早饭,也好早点去给祖母请安。”又对徐嗣谕道,“今天你祖母在垂纶水榭给你洗尘,你就陪着你祖母好好说说话吧!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徐嗣谕躬身应喏,落后徐令宜一步去了西次间。

    大家静悄悄地吃着早饭。

    谨哥儿吃几口饭就抬起头来,睁着双大大的凤眼打量着徐嗣谕。

    徐嗣谕觉得有趣,朝他眨了眨眼睛。

    谨哥儿一愣,勺子里的小肉丸子“啪”地一下掉进了粥碗里,米汤四溅,有几滴挂在了谨哥儿的脸上。

    十一娘忙上前帮谨哥儿擦脸。

    谨哥儿好像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肉丸子会突然掉到粥碗里似的,他一会儿望望勺子,一会儿望望面前的白粥,腮帮子鼓得高高的。

    徐嗣谕低下了头。

    肩膀一耸一耸的。

    好一会,他才慢慢地抬起头来,端起碗来默默

    ...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