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星龙砚(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龙点晴般,让本来是死物的砚身龙形雕刻,像是活了一般,张牙舞爪,再加上龙身上下那点点金芒,如同鳞片一片,让整个巨龙显得威风凛凛,好似在守护着砚台,不被外人所侵一般。

    “金星砚虽是名砚,但却并不少见,可是老韩,我却是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栩栩如生的砚台,把上面的金星与雕刻物完全的融入了一体,这简直是神一般的杰作。”看到这砚台上的巨龙仿佛活了一般,老杨不禁面露震惊,金星砚确实并不少见,现在生产金星石的地方,还不断出产着这种石头,并且在其生产所在地,更有着几家砚石,专门生产金星砚。

    金星砚在全国展览中凭借其上那奇妙的点点金星,屡次获奖,远销远海外各国,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之一。

    可是那些金星砚却无法与眼前这流露霸气的金星砚相比,这金星砚作工堪称奇迹,将整个金星身,与砚台合为了一体,上面的点点金星,更是让这一方砚台活过来了一般,向着周围散发着龙族的威严。

    “老韩,你快看看砚台周身上下有没有刻字,哎,老韩,你怎么了,傻了吗。”于是,老杨不禁出声向着韩老说道,可是看到韩老仿佛傻了一般,呆呆的看着砚身的一处位置,他不禁面露疑惑,顿时把眼睛瞅了上去。

    顿时,他顺着韩老的目光,看到了砚台侧身雕刻的一行小字,不由的读出声来,“余偶得金星石,观其金星,甚是喜爱,遂请人刻之,耗时月余,终成,余于子瞻惊之不已,思索良久,名曰,金星龙砚,子宣于元佑四年六月十二日……”

    越往下读,他的脸上越是震惊,到了最后,却是震惊的再也无法读出来。

    看到老杨脸上的震惊与其喃喃自语的声音,王姓老者心中猛的一震,不再顾忌什么,走到近前直接向砚身上看去,顿时手指有些颤颤的指着砚台,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终于明白老韩和老杨二人为什么那么的震惊,这个砚台或许能让他们有一点的惊叹,可是这砚台上的刻字,却是让他们震惊与激动的难以自已。

    只是因为这上面的文字所代表的人物,几可让所有人为之震憾。

    “老韩,这……这真的是米芾的字迹吗。”老杨回过了神,指着砚身,嘴唇有些颤颤的说道。

    子瞻,子宣,方游同样看到了上面的文字,似乎觉得这两个字号有些熟悉,却一时间想不起来,听到了老杨的话,他脑海猛的一震,终于想了起来,顿时脸上露出了无比震惊之色,米芾,字子宣,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而子瞻却是让方游更加的震惊,因为子瞻正是苏轼苏东坡的字号……

    如果别人问到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恐怕所有人都会毫无犹豫的回答,王羲之,只是因为王羲之的名气在中国几乎无人能比,特别是一篇《兰亭集序》,被天下人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被尊称为书圣,可见其地位之高。

    提起苏轼苏东坡,或许大部分人都会知道,无他,只是因为在上学之时,几乎所有人都学过他所流传下来的千古诗词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流传千古的诗词,已然被无数人所熟记,也成就了苏轼在现代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而这米芾,却是不被人所熟知,上学时几乎没有学过他的东西,课本上同样没有任何的介绍,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中国古代那么多有名之士,一则小小的书本上又怎能完全装下。

    而下学之后,一些人又忙于找工作,在职场,官场上察言观色,对于这种知识更加的疏远,再加上米芾为人过于低调,熟知他的人除了文学爱好者,也就是资深的古玩收藏者。

    而如果在方游得到遁术之前,根本连米芾是谁都不会知道,但是现在,经过自己的学习,和经过楚老的教导,方游已然可以知道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书画人物。

    这米芾,真要论起名声来,与苏东坡不相上下,并称为宋代书法四大家,他以书法闻名于世,其成就完全来于后天的苦练,一生拜于多位名师,米芾作书非常的认真,他一首诗,写上三四遍,却只有一两个字令他满意,可见其创作的严谨。

    尤其是行书功底最为深厚,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曾言:“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由此可见其书法的高深之度。

    !#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