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雌雄(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在战前必须要做大量的功课,以确保战役的成功,试问,加入你们是指挥员,在战前需要做哪些工作?”

    “开始答题,计时五分钟。”政委话音刚落,王队长便提出了要求。

    四位选手都低下头,开始答题,会场陷入了空前的安静,大家都踮着脚、屏声敛息,期待结果。只听见笔在纸上划过发出的“沙沙”声和全场观众焦急等待发出的呼吸声。

    五分钟的时间对于等待结果的人来说似乎有点儿漫长,但对于四位选手来说,真是转瞬即逝。

    “时间到!”王队长的声音瞬间打破了紧张而又安静的局面,他环顾四位选手,确定他们停笔之后,接着说,“现在从晓静开始,依次宣读自己的答案。”

    “是!”乔晓静起立,拿着自己的答卷读了起来,“作为指挥员,战前准备工作尤为重要,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战役胜利的关键,必须做好五点工作,一是高度统一的思想,也就是说指挥员要确保士兵与自己能够做到上下一心,士兵愿意以死相搏,以确保战役的胜利,当然前提是这场战争是正义的,是为人民而战的;二是战争时机的选择,指挥员必须考虑到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季节气候的变化等因素,避祸趋利;三是战场的选择,指挥员必须要对战场周边的地形地势了如指掌,诸如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方便等条件,要做到胸有成竹;四是前线指挥员必须要具备相当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能够灵机而动、随机应变,巧用智慧,明谋全局;五是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和严明的纪律,要做到以令而行、令行禁止。”

    “请坐,请翠玉同志发言。”王队长示意乔晓静坐下。

    翠玉起身,没有看着答卷,直接脱口而出:“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另一个发言的侦察兵小魁,听说他的爷爷在清朝还当过几年秀才,世道动荡,家道中落,到他父亲没有怎么上过学,竟成了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农夫,小魁倒是读过几天书。他的回答与乔晓静的大同小异,相比之下更为简单明了。

    第四位发言的是后勤保障组的拴成,他识字不多,但道理都明白,说说还行,要让他写字可就太难了,他的答卷上,时而一个圈,时而一个三角符号,时而一条波浪线,时而又出现了几滴雨点,若是不听他解释,很难有人知道他想说些啥,大家一看他的答卷都哗然大笑起来。

    拴成脸色通红,有点儿羞涩地看了一眼台下的观众,又看了看方政委他们三位领导,结结巴巴地照着答卷讲了起来,意思倒是与其他三位相差不大。

    拴成讲完,翠玉面向他鼓起掌来,紧接着乔晓静和小魁也鼓起掌来,然后包括方政委在内的所有在场的人都向拴成鼓起了掌,以示对他作答的肯定。

    “同志们,同志们请安静,现在有请我们的方政委对四位参赛选手的作答进行点评,有请方政委。”政委边说边做出了让大家静下来、请方政委讲话的手势。

    “本轮作答都很优秀,表现最为优秀的是晓静、翠玉和小魁,当然,拴成同志的回答也很不错。就是这个字学得太少了,很多地方都用符号表示,这个时候就差点儿事了。总之,这轮全部通过。”

    方政委讲评刚一结束,便又一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同志们,同志们请安静,咱们第二轮比试马上就要开始了。”政委又一次做出让大家安静下来的手势,待会场安静了,他开始读第二道考题。

    第二道考题是案例题,说的是明朝万历年间发生在朝鲜的中日之战,日本摄政王丰臣秀吉野心勃勃,企图实施亚洲扩张,占领朝鲜后,意欲侵占中国,当时的大明朝号称雄兵两百万,接到朝鲜国王李昖求救信,“几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与日本十五万人马作战,耗银近八百万两,历经战和反复,最终与朝鲜军合才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朝鲜。

    要求四位选手简单分析一下这场战争,总结出明军在这场战争中暴露出的问题。

    四位选手无不冥思苦想,认真作答,最后的结果是乔晓静、翠玉和小魁进入第三轮,拴成交了白卷,用他的话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场战争,更不知道是咋回事”。

    拴成主动放弃了继续参赛的机会,低着头走下来主席台。

    台上台下鸦雀无声,所有的目光都注视着拴成渐行渐远的背影,无不感到惋惜。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