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4单骑(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马狂奔,都是吓了一跳,而再一看,那人手中居然还握着一根棍子!

    黄四郎的手下们都开始竖假马和桩头。

    左右十五步一个庄,三十步一个假马。

    打造这玩意儿很容易,就是枯草加木头,然后绑一下。

    这种练法,目前在西北的骑兵队还是保留下来的,不过他们用的是骑兵斩马刀,是属于单手刀的冷兵器,和指挥刀差不多的规格,不过很适合刺砍,十分犀利。

    张贲将铜环棍扔在地上,然后对一个黄四郎的手下喊道:“把马槊给我拿来。”

    那人赶紧过去,将马槊拿了过来,递给了张贲。

    这里都用栅栏隔开,所以别的骑士进不来,只能在外面缓缓地骑马看着,都是异常的惊讶和不假。

    话说这马前卒的作用,还真是非常重要,比方说,古代将领要冲锋,如果对方是披甲执锐的重步兵,那么就需要钝器,一般都会将马槊换成势大力沉的西瓜锤,一锤子下去,脑瓜子变形,非常适合破阵。

    但是骑手不可能自己下马再去换兵器,当然更加不可能一匹马上放几种长兵器。

    这时候,马前卒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这就好比是演义中关羽的马前卒就是周仓,扛着青龙偃月刀,要换个兵器立马就将大刀送上,十分便利。

    此时黄四郎的那个手下,就是马前卒的作用。

    “张哥,给。”

    这里一票人对张贲绝对是服服帖帖,虽然不知道黄四少要干嘛,但是这个张贲实力放在那里,那天马槊刺出去,就是一棵树断了,那感觉,看的人都觉得脖子痛。

    这种货色真要是到了古代,不说是杨再兴项羽那种档次,张飞赵云那样的,肯定是差不了多少的。

    “谢了。”

    张贲朝那人点点头。

    深吸一口气,调整着呼吸频率,并且手掌不断地抚摸着马脖子,熊猫马原本有点不耐烦的情绪随着手掌抚摸的节奏而逐渐平缓起来,专注力在不断地提高,这是张贲和这头熊猫马的短暂默契,每当这样抚摸的时候,就是说要准备冲锋了。

    左手提着马槊,此时栅栏外已经有二十几匹马停在那里,不少人都在惊讶地看着这边,不知道要干什么。

    “由依子,小张君……这、这是要干什么?”

    中岛美智子有些不明白了,当然,她总觉得会发生些什么,而且这是让她觉得非常不好的事情。

    由依则是一脸崇拜和激动地看着张贲,然后兴奋道:“妈妈,难道你不想看看中国古代武将的英姿吗?哥哥告诉我,他今天要给我表演节目哟。”

    女孩儿十分的兴奋,美智子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她有点明白女儿在说什么了,她很想捂住由依的眼睛,不让她去看这么暴力的场面。

    可是如果她知道自己的女儿在二楼抱着多多罗睡觉的时候,外面正枪声大作,而那个白天还给她烧焖锅童子鸡的大婶儿,其实抬枪开了三枪,不知道美智子又作何感想……

    仔细想想,由依对张贲的盲目崇拜,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正如夏真真那个败家小娘们儿,长这么大,也知道闷声不响地不去麻烦别人了,也知道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学会去关心那个人。

    无可救药的女人,总是要多一些的……

    “好了,熊猫。今天要听话,不然没有胡萝卜吃,冬天胡萝卜很贵的,知道吗?今天一定要听话,注意力要集中,知不知道?不然我就狠狠地揍你。听到没有?”

    张贲手掌依然在抚摸着马脖子,他的呼吸频率已经调整到一个稳定状态,熊猫马也能够感觉到张贲传达给它的意思,吭哧了一声,马前蹄刨了两下泥土,身体竟然没有多余的颤动。

    很显然,它的专注力非常的高。

    但是仔细想想,这匹马它天生爱现,表现欲望强,今天可能是因为周围围观的人和马比较多的缘故,才导致它今天专注力异常,而且情绪偏亢奋。

    人马的节奏稳定下来,默契才刚刚诞生,依靠野蛮和诱惑形成的默契,能经过这种短暂考验与否,就看这波冲锋了。

    只要一气呵成,那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

    凝神定睛,一声大喝:“墩儿!”

    双腿一夹,熊猫马蹿了出去,速度加速极快,可以说是快如迅雷,几乎是一声令下就动了起来,前进三十步,第一个庄!

    “哈!”

    马槊刺了出去,双臂发力,噗呲一声,整个木桩被刺裂,应声两截。此时擦过十五步,反身一个回马刺,单臂猛刺,又是一声清爽的入门三分,随后更近一步,手腕一收,马槊收回来的瞬间木桩碎裂。

    这一幕,落在那些骑马休憩的会员眼中,不啻为晴天霹雳,他们哪里见过这等精妙技艺,这可不仅仅是马术的问题,而是马背功夫的问题。

    想象一下,奥运会马术冠军,他们就算要过障碍,那也是身体要矮身和马背几乎贴身,为的就是防止摔落。

    这种激烈程度,在当今的世界范围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可要是在公元189年之后,也就是东汉末年,当时的猛将,一次冲锋,激烈程度是非常恐怖的,且不说冲锋过程中要面对的心理压力,地面稍微有一点点障碍,可能就会造成他们不可挽回的致命危险。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形容猛将,都会说,某某某,弓马娴熟。这马,就是说他们马背上的功夫,倒不是说他们骑马的本事一流,而是说他们能够在激烈的颠簸和战马的摇晃之下,还能够保持一定的同步率,并且进行马背上的动作。

    这就好比是车载机关炮,装甲车行进中的命中率有多低,就不用多做解释了。而停止下来的命中率,恐怕可以翻好几番。

    这种比较,应该能够很直观地解释为什么古代霸者王者,一听说某某名将被俘或者来投,都会暗爽明爽大爽特爽,因为这样的人太少了。说什么也要弄在手下,这样无形之中就是增加了很大的战斗力。

    混乱时期,猛将的作用更是尤为突出。

    古代一些列传中,常常会用万人敌这个词,在现代人眼中会觉得,这是一种夸张说法,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存在,一个人比一万个人还厉害?

    不错,这种人确实不存在,但是说一个猛将的恐怖能力,会使得己方的自信心和勇气暴涨,同时对敌方产生极大的压迫力和威胁感,甚至会产生恐惧,这就使得战场上会出现以少胜多的遭遇战。

    比如项羽,比如张飞,比如杨再兴。

    那么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说他们是万人敌,倒也不为过。

    只是后来的时代中,猛将的作用性已经很小了,可以说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也不为过。

    毕竟武器装备,宋代之后,已经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同时战术也多变,近代更是火气横行,哥萨克骑兵在一战的最后谢幕,也就没有人再去说重振骑兵雄风了。

    “去死!”

    一声爆吼,张贲双目怒视,一口气提上来,虎吼而出,身体的肌肉呈现出一种血液上涌的暗淡色彩,左侧一个假马,马槊挥舞出去,双臂的血管如蟒蛇缠绕,噗的一声,假马从脖颈处直接斩断,随后左右挥舞,突刺劈斩不可谓不凶猛,这种高速状态下还能施展出这样流畅霸道的马背功夫,如果将张贲送到古代,那绝对是一将难求的猛将!

    当最后一个假马被刺穿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觉得浑身燥热,后背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湿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