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帝国东升第九十四章战争疑云(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利告终,双方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被迫承认了英国的《航海条例》。

    第二次英荷战争则是英国主动挑起来的,英国人抢夺了荷兰在美洲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并将之改名为纽约。第一次英荷战争失败,痛定思痛的荷兰对自己的海军大大加强,英国的挑衅使荷兰找到宣战的借口,这场战争同样进行了三年,在西元1667年6月,已经连续取得数次海上胜利的荷兰海军突入泰唔士河,炮击伦敦,祸不单行的是,当时伦敦正在流行鼠疫,一万多人死于非命,英国迫不得已,只得承认战败,与荷兰签订《布雷达和约》。根据和约,英国不但放宽了《航海条例》,还放弃前面抢占的荷兰殖民地。

    这次战争的失败,使得查理二世威望大损,为了挽回自己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今离前一次战争结束仅过了三年,查理二世就决定发动对荷兰的第三次战争。

    只是决定发动战争的查理二世却面临着无兵无钱的局面,为了防止查理二世象他父亲查理一世一样**,英国议会对查理二世的权力作出极大限制,国王不设常备军,只有王宫卫队和驻扎在苏格兰、爱尔兰各据点人数较少的部队。王室土地在克伦威尔时被拍卖,王室费用完全靠议会下拨来维持,查理二世就是想招募兵力也完全没钱。

    如果没有法国支持,查理二世根本无力发动战争,这次英国使节其实是充当了查理二世的密使,希望与法国一起结成秘密盟约,一起出兵对付荷兰。

    二年前的遗产继承战争时,路易十四已经想把荷兰这个低地国家并入法国,只是在英国和瑞典一起介入调解的情况下,路易十四不得不结束遗产继承战争,命令法**队在荷兰边境前停了下来。

    如今英国主动提出进攻荷兰,路易十四大喜过望,很快与英国签订了《多佛密约》。

    密约规定:查理二世有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并与法国共同对荷兰作战的义务;路易十四有出兵镇压英国可能发生的“骚乱”义务,并由法国提供四十万英镑,作为查理二世出兵的报酬。

    与英国签订密约之后,路易十四将精力全部放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上,暂时将东西方的贸易逆差抛到脑后,若是这次能顺利吞并荷兰,以荷兰遗产的丰厚,完全可以弥补法国的贸易损失,何况荷兰在美洲的大片殖民地路易十四更是唾涎三尺,有美洲殖民地补充,说不定以后法国不再存在贸易逆差。

    对于路易十四这样的强人来说,军事总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选择,随着密约的签订,法国的战争机器开始缓缓启动,屯积各种战争物资,向前线运输兵力。

    最先感觉到战争威胁的自然是荷兰,二年前的西班牙遗产战争,法国与荷兰接壤后,荷兰就对这个新邻居警惕万分。毕竟相对于法国来说,荷兰的陆上力量实在太小了,不警惕也不行,而法国刚吞下荷兰边界领土不久,许多事情无法保密,很快荷兰就觉察到法国人对自己的不怀好意。

    第二个感觉到欧洲上空即将飘起硝烟的就是大明,法国人引进了大明的电报线路,如今除了施工人员外,大明还有数十人担任着法国人的电报员,整个法国的电报对大明毫无秘密可言。

    路易十四并非没有想到电报可能泄密的问题,他对于军队传达命令都象以前一样使用快马,只是有了电报线路后,又有多少人能够拒绝得了电报快速传递消息的诱惑,尤其是商人,对于电报更是趋之若鹜。商人虽然不会知道军事行动,但是军队的物资都需要商人转手,各种情况一汇聚,大明对于法国人的备战即使谈不到了如指掌,也做到大致有数的地步。

    这些年,欧洲的战事就没有停过,弘光四年时,欧洲三十年战争才刚结束,弘光八年就迎来了第一次英荷战争,第二次英荷战争还没有结束,法国和西班牙战事又起,如今刚平静两年,眼看着法国又要再掀起一场战争。

    对于欧洲争斗如此激烈,大明多少有点幸灾乐祸,甚至还可以说煽风点火,以前的战争大明没有赶上,第二次英荷战争和西班牙遗产继承战争中,就有大明军火的影子,这些军火颇受到参战双方的好评,如今若战事再起,大明在保持中立的情况下,给双方提供一点物资支持完全没有问题。

    ……………………

    新的一周开始,求推荐票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