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帝国东升第六章第七章朝鲜人的野心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完这份清单后,包宝春四人开始在船上一项一项的查匹高大雄壮的种马占据了船上几乎一半的空间,四对海东青站在粗大的横梁上,用冷峻的目光打量着过来的四人,其中两对纯白、一对天蓝色、一对纯黑色,都不带一根杂毛,神骏异常,只是他们脚上被粗大的链子栓着,限制了活动。

    看到这四对海东青,包宝春四人脸上都露出一丝喜爱之色,若不是知道这种鸟凶猛异常,恐怕每个人都会忍不住用手在海东青的羽毛上摸上数把,除了马匹和海东青外,船上还有十名秀丽的少女,其中一对双胞胎姐妹姿容更是出众,两人肤白如玉,站在那里几乎一模一样,看到包宝春四人过来,这十名少女睁大着眼睛好奇的瞧着他们,无派天真无邪的模样。

    这对双胞台姐妹正是李世绪的女儿,李世绪家中几代都出美女,他的大女儿嫁给了多尔衮,这对双胞台姐妹更是从十三四岁就出落的十分美丽,被誉为朝鲜的绝代双骄,本来如无意外的话,这对双胞台姐妹会在今年送给多尔衮为妾,只是听到满人被大明击败,朝鲜君臣亢奋不已,自然不会将这两人再送给多尔,马上转送到大明。

    对于海东青,四人还敢仔细观看,对于这十名要献给皇帝的少女,四人可没有多看的勇气,继续低着头查验着物品,除了前面几项外,人参、豹皮,t<皮、席子、纸张这些东西,船上的东西级明显是贡品所需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四人一一记录下来,差不多忙了半个时辰,四人才查验完毕,将一个单子交给李世绪:“使节大人,这是船上查验的清单,除去贡品外,尚有值现银三万四千二百两的货品,依海关规定节大人需要交纳关税银三千四百二十两,交纳完毕,使节大人放可下货。”

    李世绪气哼哼的接过,船上每一样东西都可以在大明换到大价钱,他每一样都亲手检验过,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基本无误格也与他预计在大明的售价差不多,还会低一些,只是他在朝鲜置办这些东西不过花了五六千两银子,他哪愿意花数千两银子交纳税款,眼珠一转道:“四位大人使来之前已经花光了银子,没有银子交纳税款。”

    “那简单,大人只一半货物寄存在海关,以此为押,可以从户部银行贷出税款,一月之内,大人将一半货物卖掉可以付清户部银行的贷款,再将其余货物运走,当然,期间必须付出税款的半成至一成作为户部银行贷款的利息和仓储费用,如果超时也没有关系人再付一月的利息和仓储费用即可,大人的货物可以在户部银行所办的仓库里联系存放十二个月是十二个月后大人还没有把货物拉走,那就会被没收处理。”包宝春笑眯眯的解释了一遍又问道:“使节大人,是否需要这项服务是需要,在下可以为大人引见。”

    李世绪听得张大嘴吧作得,这大明海关简直作到了面面俱到,听到包宝春的问话,李世绪连忙与一名二十七八岁,身穿便衣的青年相商了几句,这名青年是正是当今朝鲜国王李的亲弟弟李,被封为麟坪大君,两人身份自然是李为高,只是李却是作为副使,原因自然是因为双胞台女儿的缘故,朝鲜君臣上下对于这对双胞台寄予厚望,盼着能得到大明皇帝宠幸之后,可以加强朝鲜的安全。

    李和兄长一样被满人到沈阳居住了十年之久,李回到平壤后对于这段日子视为奇耻大辱,他一向主张积级扩军备战,朝鲜原先只有七百名禁军,短短数年时间扩到了七千人,为止还惹来了满人的责询,朝鲜上下一直以防备日本为由敷衍,事实上,朝鲜早已和日本和解,只是扩到七千人后,朝鲜的财政再也无法支撑,以七千人的兵力当然不足予从满人的统治下摆脱出来,李对于大明的海关政策十分感兴趣,是推动朝鲜大明学习海关的主要大臣,只是朝鲜的保守派大臣异常强大,即使是皇帝和亲人两人同时推动,对于设海关之事还是受到了阻挠。

    这次满人被大明击败,以李为首的大臣势力大涨,保守派再也不能阻止朝鲜设立海关,李过来,正是要考察大明海关的运作,准备回去照样做。

    绪对于交纳税费不情不愿,更不愿意将一半货物压下来贷款抵扣税款,以李世绪的估计,一半货在大明价值至少在一万五千两银子以上,何况还以付出利息,只是李听到银行贷款之事却是非常感兴趣,撺唆着李世绪答应,虽然这次出使李世绪为主,李为副,不过,李到底是亲王,他却只是郡公,李世绪最终无奈无奈的点了点头。

    见到李世绪点答应。包宝春对一名同伴示意了一下。那名同伴马上返身下船。不一会儿。刚才下去地那名海关人员身后跟着两名身穿白衣。衣服上绣着银行两字地工作一员走了过来。查验了一下货物之后。飞快地填写一张单据。交给李世绪。道:“这位大人。只要在上面签一个字。税款就可以由我们代缴了。

    ”

    李世绪细地检查了一下这个单据。这是一份贷款协议。上面写地和前面包宝春并无两样。上面给他地是最优贷款利率。签了这张单子。意味着他至少又要多付出一百七十一两银子地利息。只是李世绪还是毫不犹豫地签了下来。对于几万两银子地货物来讲。一百多两银子地利息并不算太大。

    做好了这些。包宝春四人告辞而去。剩下地就是李世绪与户部银行之间地关系了。交办好了各种手续。眼看着快要天黑。李世绪等人只得就在船上休息。从下面地一些小船上买来各种新鲜地鱼、肉、疏菜等生火做饭。

    第二

    花了一天地时间。李世绪才指挥码头地工人将一半货部银行另一半货物则直接用大型马车拉到不远处地一个大市场出售。这个市场是在海关建立之后专门修建起来地。占地广阔。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整个市场人山人海。操着各地口音地商人在市场上大声谈价。甚至可以见到许多鼻高目深地西洋人在其中穿梭而行。李世绪等人地礼物一拉过来。马上被一群商人团团围住。开口询问价钱。

    事实上李世绪带来的这些东西颇受欢迎,高丽人参本来就有名,李世绪带来的都是精品,其余毛皮、纸张、席子也是销售非常快,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李世绪的货品就销售一空,连存放在户部仓库的东西也不例外。

    销售完这些东西,李世绪的心情才重新高涨起来,虽然交了一次税,可是单单半船货物已经让李世绪赚了将近二万两银子,看着十箱装得满满的银币,李世绪就忍不住笑出了声惜那一百匹种马和四对海东青不能出手,否则至少可以再赚一万枚银币以上,只是李世绪却没有担心,将东西献给大明皇帝,大明皇帝赐下来的东西肯定会远比这些东西的价值高。

    在上海将货物销售完毕后李世绪的大船扬帆转入长江航道,两天之后只已到达南京,停靠在南京的码头上于长江而言,除了水师舰队和一般官船船外,大型海船是不允许进入的,外国的船只更是严禁进入,李世绪因为是使节才能破例。这条规是海关建立后就立起来,当然,在海关没有建立之前,外国人的船只除了澳门、广东、福建几个地方,其他地方根本就不让停泊,自然不谈不上禁不禁止进入长江。

    李世绪的船只一到达南京码头,早有礼部的官员等待在那里,将李世绪引导进入理藩院,至于李世绪带过来的贡品,也一并由理藩院接受,等李世绪一行拜见过皇帝后,会由他亲自转给皇帝。

    理藩院内,安排住下来后,李就迫不及待的向李世绪问道:“青林公,你看大明的海关如何?”

    “麟坪大君,依小臣看,简直唯利是图,对于属国所来的贡品也要抽税,实在是丢了天朝的脸面。”李世绪回道,对于抽了数千两银子的税,李世绪还是耿耿于怀,要知道,几千两银子在朝鲜已经是一笔大数目,至于可以养上数百兵丁一年。

    “不,我不这看,只要所有船只都一视同仁,海关的税收才能做到最大,否则若是优待了属国,那是否要优待皇亲国戚,优待了皇亲国戚,还有功勋大臣,这样下去,海关就会松驰,形同虚设,本君以前听人讲大明一年海关税收有上千万两之巨,开始还不相信,如今看来,整个海关税收恐怕要远超千万两。”李兴奋的道,仿佛这千万两的税收是自己拥有一样。

    “远超千万两。”李世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