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零二章投诚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走,咱们回去禀报知府大人。”这队斥候观察了一定吴军是真退走之后,也连忙拨转马头,向青州方向返回。

    青州知府接报后,当然是欣喜万分,只是对于吴军这种反常的举动,青州知府却不敢怠慢,飞快的将消息往外送,数天时间后,王福已经接到了消息。

    “什么,吴三桂从山东撤走,正在向山西返回。”王福对这条消息大感意外,难道自己刚刚出京,吴三桂就算到了自己要端他的老巢,这好象有点不太可能。

    “皇上,不能让吴三桂回到山西。”高杰、阎应元等人纷纷建议道。

    王福当然知道不能让吴三桂回山西,倒不是说吴三桂回到山西后明军的攻势会受阻,只是一旦吴三桂回到山西,随时可以逃跑,一旦吴三桂跑到西北,要想剿灭,没有一个十年八年根本不行,否则光是后勤就会将大明军队拖死。

    要想让吴三桂不回山西,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与吴军抢时间,在吴三桂回军之前先一步攻占山西全省,这一种方法有一点不太现实,吴三桂在山西经营了五年,五年时间足可以让吴三桂在山西扎下根基,明军就是有飞毛腿也没有这么快的功夫拿下全省。

    第二种方法当然是传令山东守军,全力袭击吴军,务必将吴三桂拖住,不过,这种方法也有风险,有能力拖住吴军的只有济南守军,一旦济南守军出动,容易造成济南空虚,让济南落入吴军手中,整个山东陷入烂之中。

    不过,宁愿山东陷入烂,也好过让吴三桂回到山西,王福很快就拿定主意:“传令,山东巡抚及驻军将领,不惜一切代价将吴三桂拖在山东,同时命令锦衣卫,特种部队破坏山东回山西的官道,务必让吴三桂的大军寸步难行。”

    “是。”

    将皇帝的旨意封好,两名信使很快下去,不久两骑就消失在前方。

    望着传令兵消失。王福地眼睛重新转到眼前地大军上。眼前队伍就象是一条长蛇阵。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整个队伍旌旗招展。威武雄壮。中间骡马驮着地一门门大炮更是威武雄壮。黑漆漆地炮口让人一看就心生寒意。

    可惜眼下这些大炮却严重拖慢了部队地行军速度。只是内地不比草原。没有大炮攻城。要带地攻城器械会更多。更是要拖慢大军行军地速度。

    “夏完淳。”

    “微臣在。”

    “你带五千人马。丢弃一切辎重。以最快地速度前进。沿途除非对方主动投降。否则不予理会。直奔太原城下。若是吴三桂没有退回便罢了。若是退回。务必挡住吴三桂向西北方向地逃路。在大军末到太原城下之段时间。朕许你便宜行事。自筹军粮。”

    “微臣遵旨。”夏完淳愣了一下才回道。

    “去吧。”

    “是。”夏完淳连忙转身下去,过了不久,隆隆的马蹄声响起,一支五千人的骑兵从大军中脱离,向前急奔而去,阎应元从草原带回了数万匹从清军手中夺回来的战马,王福将一部分战马也配给了羽林卫,组成一支快速反应地部队。

    “传令全军,加快速度!”夏完淳走去,王福马上又传下命令。整支队伍的速度陡然加快起来,就连那些拉着大炮的骡马脚步在主人地鞭子下,也老老实实的加快了脚步,不出数天,大军已经进入了山西境内。

    大明军队进入山西,先乱成一团的就是大同,大同总兵一直为姜襄担任,这位姜襄姜总兵是一个十足的投机分子,当初李自成百万大军席卷天下时,他毫不犹豫地投降李自成,听到李自成落败,他马上再次反叛,投向清军,还会同吴三桂的大军一同对李自成追杀,差点把李自成气得吐血。

    历史上,顺治五年时,姜襄看到清廷的统治有摇摇欲坠之势,加上感到自己投降清廷后没有受到重用,数次立功后反而遭到训斥,再次反叛,一时之间天下震动,多尔衮不得不亲自带兵对付姜襄,多尔衮本来还想劝姜襄回心转意,只是姜襄自知后路断绝,即使再投降也不可能取信清军,毫不犹豫的拒绝,被断绝后路的姜襄所部爆出不小的战斗力,多尔衮对大同围困达九个月才攻下,事后,清军将大同所有官司吏兵民尽行杀戮,并将大同城墙拆去五尺。大同变成一座荒城。

    如今清军一败再败,姜襄却来不及反正,大明皇帝御驾亲征,已经将清军打得落花流水,甚至还没有交手,满人已经举族北逃,如今这支大军从草原返回,直接进入山西,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