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大明再起第六十五章心思各异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是面对济尔哈朗和众大臣敦请移驾的声音,里面的不肯吭一声,济尔哈朗抬头看了看天色,脸色着急起来,向布木布泰道:“太后娘娘,皇上不肯移驾,如今只有强请,还请太后娘娘恕奴才无礼。

    布木布泰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庄亲王,只要不伤到皇上,无奈你做什么,家都不怪就是。”

    “太后放心,皇上是天子,奴才又如何敢伤到皇上。”济尔哈朗应道,直接走到御书房门前,向里面高声喊道:“皇上,奴才得罪了。”

    完,“砰。”的一声,济尔哈朗双手用力一推,咔嚓,御书房的门栓已经断为两截,房门顿时趟开,济尔哈朗径直走了去。

    外面的满汗大臣都是一片愕然,心中却是佩服起来,庄亲王到底是庄亲王,可惜……

    后面的可惜自是因为济尔哈朗要镇守京城的缘故,大家的看法都差不多,庄亲王这番很难活命,也许正是如此,庄亲王才会这么大胆。

    “你……”小皇帝指着济尔哈朗不出话来,他同样没想到自己御书房的大门竟然会被人撞开。

    “皇上,奴才无了,还请皇上移驾。”济尔哈朗跪了下去,口气却不容置疑。

    布木布泰也迈步走了进来,嘴唇:动:“福临,别闹了,随额娘走吧。”

    看到布木布泰,顺治仿如斗败地公鸡,自己一心要学大明皇帝死守京城,也好在史书上留一个忠烈之名,没想到在额娘眼中,依然只是胡闹,他心中对多尔]更是怒火万丈,若非多尔衮无能,他又何必如丧家之犬的离开京城。

    “好吧。母后。福临跟你回草原。庄亲王。好守着京城。即使是守不住。也不要放火破坏。这紫禁城仍是汉人数百年心血地结晶。朕即是满人皇帝。也是汉人皇帝。将来朕地子孙还要回来。继续住在这里。”

    济尔朗愣了一下。在多尔衮给他地命令中。如果京城守不住时可以纵火大焚。宁愿将京城烧成白地也要留给明军。不过。口头答应却是无妨:“臣遵旨。”

    后抚摸了一下自己地书案。顺治才恋恋不舍地道:“母后。走吧。”

    将皇太后和顺治送走后。济尔哈朗松了一口气。随后几天。整个内城。除了留守地清兵外。满人二十多万老幼走得一干二净。

    外城一座巨大地宅院前。停满了各式各样地轿子。门口。不时有官员出。单是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家院子地主人身份不简单。大门匾额上。刻着“冯府。

    ”两个大

    这是大学士冯的宅院,冯是州人,明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此人历经三朝,屡次起伏,每一次罢官多因贪污被人弹劾,只是罢官不久,他都能抱上一条粗腿重回朝中,官复原职,天启五年时,已是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天启六年四月,进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只是因其贪贿太甚,为同是魏党的崔呈秀所嫉,于同年六月初二日免官回籍闲住。

    不过,冯却是因祸得福,不到二年时间,魏忠贤就倒台,作为魏党重要成员,冯虽然受到连累,却逃过一命,只论杖徒,赎为民,在崇祯年,冯又累次谋取复官,只是崇祯深恨魏党,都被否决,不过冯仗着以前贪污地家财雄厚,大笔银钱花下去,他的名声却是越来越大,顺治元年,多尔衮听到冯的名声,亲笔手书征召冯,恢复其大学士职衔。

    压了十几年没有做官,重新成为大学士,冯顿时欣喜若狂,毫不犹豫接受了多尔衮的征召,又向多尔衮举荐了一大批相熟地官员,应当说冯还是有才能的,他先是入清廷内院协理机务,不久就因为工作出色授弘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后数次出典会试,加少傅兼太子太傅,与洪承畴一起疏请恢复明朝票拟旧制,又组织议定郊社、宗庙乐章,只是冯贪腐的本质没有变,屡次受言官弹劾,多尔衮却没有对其惩处,可见对冯的重视。

    这几天,京城气氛太过诡异,自皇父摄政王带着大军回京后,只在朝堂上露了一面就重新领着大军出城,而随后小皇帝宣布休朝,整个内城全部封锁,百官无法见到皇帝,也不知道内城的情况,自然难免人心惶惶,都出来打探息,大学士冯府上就成为选。

    不过,冯虽然贵为弘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比起其他人的消息也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