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土地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章 土地

    韩真把中华国全境图打开,将农业使用面积统计了一下,说道:“派人去通知卢哲明,对r16和r17开始动工,我希望回来的时候看到它们成为了纯粹的农业星球。”看了眼其它的星球,继续说道:“还有,对剩下的r系三十多颗星球,突击进行环境改造,三年,只有三年时间,我需要看到它们与标准体有70%的契合度。”

    “是,元首,我马上就办。”昂满回答后就立刻发出了旨报,没过多久,百万护航大军中分离出一支百艘的小队,全速的掉头往回赶。

    r系,这里指的是处于蛮荒深处、当初被发现的时候就已经适合人居住的行政星球,嗯,也就相当于中级阶段的行政星;而其中的r16和r17,则是两颗自然形成的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政星球,一发现就被归入了高级行政星;标准星球嘛,当然是地球了,这个中华国正式立名了的母星。

    对中华国来说,其实并不缺少当农民的人手,这个对技术要求相对不算高的职业,就算是一个没有,培养起来也要比大批技术工人更容易;现今所缺少的,是土地,适合于农业耕作的土地。

    这有点让人难以想象,为什么中华国还会差这个?要知道中华国的农业水平比已知的七级国家还要来的高;而且原西格星域因为在矿产上不但储量少开采量也低,于是在对外出口中有一半为获利不大、只追求高销量的初级农产品,本身就是农业出口大国,可怎么到了中华国当政时,就变成稀缺了?

    造成这种局面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就拿以前不怎么重视的矿产来说吧,现在的中华国大力发展重工业与采矿业,直接导致这种初级农产品不但没有了获利,甚至还会亏本,就是在接收了星球后进行人员安排时,也是优先往这些地方安排人手;中华国从几千亿人口急剧的膨胀到了现今的十万来亿,负担是极短的时间里增加的,而之前原西格星域的农业耕作,更多的是倚靠人数来取胜,技术上是极为的低下;……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中华国在建国的前后十多年,并没有开放在农业上的任何新科技,也没有任何的改良。要清楚,不管是以前的韩氏还是现今的中华国,最根本的基础还是在农业上面,要是真把改良与科技进行公开的话,总会被人从这些地方找出些蛛丝马迹来探知中华国的底细。这样做虽然是能够最大程度的保密,但它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如今摆在了韩真面前的这个老大难。

    三十亿的农民,都是在太赐领中耕作,从进驻星球的那一天开始,全部的改良植物与新型的农业技术,都不会和外界有任何的关联,就是到了现在,中华国也没有想过改变,如今把刚发现没有多久的自行生成的行政星变成纯粹的农业星,也是在努力解决土地短缺问题。

    一般来说,星球的位置,温度,光照,湿度,水分,矿产分布,土壤成分含量,……都会对星球上的种植产生影响,想要找着一颗合适的农业星球,大概共计有着近一百大项上千小项需要全部的满足后才行,不是什么星球都能够成为农业星的!这话在七级国家中也是条警示,就算是定义为了极度适和人居住的顶级行政星球,也会因这样那样的问题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当然,这是对于其他的国家,在中华国,这个界限就要放宽许多了,毕竟中华国有着最为完备、最为神奇的农业改良技术,只要是初级以上的星球,不用达到中等就能够开始种植业。不过因为每一个星球的环境都不尽相同,在对照星球本身环境来改良植株时,就会与原产品有些出入,这是中华国不想要的,于是才有了契合度一说,越和地球的契合度越高,产品就越纯正,自然也就越好。

    中华国在农业上投入了30亿人,所建造的农业星球,却有着一百颗,也就是说,每颗农业星球上,需要五千万人就够了,这只是个平均数,具体分配还会根据星球的大小有所调整。但太赐领中的星球数量还是太少,已经使用的地方也实在是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