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第199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武炎彬见向小强对自己感兴趣,马上抓住机会,进行了一番“哭诉”,说自己怎么怎么冤枉……

    向小强同情地点点头,叹道:

    “唉,能够做到禁卫军司令贴身侍卫,也是一员人才啊。你也确实可惜了点儿。这么的吧,我手边的警卫连正好也要扩充,你先来我这里,在胡炯手底下干吧。禁卫军也归我管,你干得好了,我把你调回禁卫军去,官复原职。怎么样,愿意吗?”

    “啊!大人!”

    武炎彬大喜过望,对着向小强一个长揖到地。

    郑恭寅在旁边装模作样地拿架子了:

    “我说,向大人啊……我这几个卫兵刚调来,你就要伸手拿走啊?这可是人家唐总参给本王调拨的,你这样……”

    向小强呵呵笑着,又跟郑恭寅陪笑着:

    “王爷不要小气嘛……这位武兄弟以前是禁卫军的士官,也确实遭了一些委屈,现在人民卫队也缺少这样有经验的老兵……这样好了,王爷愿意割爱的话,我回头跟唐总参说说,再多给王爷调拨几个卫兵来,怎么样?”

    武炎彬站在一旁,眼巴巴地盼望着郑恭寅点头。郑恭寅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点点头:

    “唉……你向大人面子大,算本王给你面子吧。”

    向小强笑道:

    “那多谢王爷了!”

    ……

    '  '

    第85集 期盼战火重纷飞

    11月17日,也就是武炎彬进入向小强警卫连的第二天,卫子衿就收到了他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向她报告最好的消息,他现在已经收到了向大人的赏识,进入了向大人警卫连,一下子就当了副连长,军衔也一下就升为了下士,简直像“坐火箭”一样。<]而且,向大人还很大方地赏给他了一笔巨款:一千明洋,让他去置办几身像样的行头,说今后跟着向大人东奔西跑的,不能太寒酸。

    武炎彬很乐观地说,虽然现在距离原先位置还有些距离,但只要自己好好表现,估计很快要么就可以回到禁卫军——那样两人又可以经常见面;要么不回禁卫军,而是就跟在向大人身边,那更广阔的前程已经向他张开了臂膀。两人的身份距离就更近了一步,两人终成眷属的那一天也更近了一步。

    但是,聪明的卫子衿喜悦之余,却觉察到了其中的异样。

    她正琢磨着呢,上午十点多,尚秀进要塞了,悄悄的求见她。

    卫子衿恍然大悟,顿时都明白了。她知道自己和武炎彬频繁通信,肯定瞒不过禁卫军。而现在禁卫军又是向小强手下的,向小强想查一下的话,焉能瞒过他?

    卫子衿倒没想到他们会拆自己的信,她不是搞谍报的,不知道粘好的信封也是可以拆开再原样恢复的。她只是认为他们根据收信地址查到了武炎彬,再前后一查,估计大概就猜到了自己和武炎彬的关系。

    这样一下来,卫子衿的心全乱了。她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尚秀求见自己,见了面肯定会请自己在陛下面前为向小强说好话,撮合陛下和向小强和好。

    这种事可是有违卫子衿一贯的原则的。

    卫子衿是个孤儿,因为品学兼优,十几岁初中毕业就被选入宫中,成为了当时的永安公主殿下的陪读侍女。这么些年下来,和朱佑榕一起念书学习,照顾她的贴身起居,已经成了大明帝国的“第一侍女”。这种天子贴心人的身份,让全国上下多少人眼红不已。但她却保持了恬然淡定的性格,身在天子身边,游离于后宫前朝的各种势力集团之间,竟然一直都保持着难得的超然和中立。

    而正因为这种表现,她也才越发地得到朱佑榕的绝对信任。朱佑榕什么事情都不瞒她,就算和向小强调情,都不避着她,只是当她透明的。卫子衿也因此更加掌握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宫闱密事。

    正在卫子衿准备把这种理想状态永远继续下去的时候……尚秀来求见了。

    没办法,卫子衿再恬然、再淡定,她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也有七情六欲,也渴望爱情的。现在自己最爱的人因为卷入了政治事件,眼看就要此生再难相见,现在向小强把他拉到麾下了,还给升了军衔、安排了重要职位、还赏了一大笔钱。一千明洋,对于朱佑榕、十四格格、向小强这些人来说不算什么,可能只是个零花钱。但是对于武炎彬这个普通士官来说,那是一笔很大的钱了。甚至对于卫子衿这个女皇秘书来说,也赶上她一年多的薪水了。

    钱倒不算什么,主要是,现在等于说卫子衿自己和心上人的幸福前程,就操在人家向小强手中了。向小强把武炎彬弄回禁卫军里,那么两人的爱情就能继续下去。向小强给武炎彬一些机会,让他立立功,提拔提拔他,那武炎彬就能早日翻过身来,洗脱掉原先的政治污点,两人的终成眷属也才成为可能。

    相反,向小强和陛下之间能否和好,陛下能否原谅向小强,一定程度上也操在卫子衿手里。所以现在的局势是,两人的幸福前途互为“人质”,都操在对方手里。而且现在人家主动示好,求上门来了。

    卫子衿心乱如麻,考虑再三,终于决定,为自己的幸福活一回。

    ……

    在自己的房间里见到秀秀之后,秀秀恭恭敬敬地纳头便拜,一个长揖拜下去,把卫子衿慌得连忙去搀。

    两人坐定后,秀秀很亲昵地跟卫子衿寒暄着,然后便邀请卫子衿出去吃饭,“姐妹俩小酌两杯”。

    卫子衿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本来从想明白这件事到请秀秀进来,她的思绪一直处于很乱、很紧张的状态,平时在很沉静的状态下都能考虑清楚的事情,现在反倒没注意了。

    看着眼前的秀秀又亲昵、又诚恳、又谦卑的邀请,再想想自己刚拿定的注意“要为自己的幸福活一回”,便犹豫着,居然就答应了。

    秀秀大喜过望,又起身拜了一次,然后和卫子衿一前一后,从一条隐秘的小走廊出了要塞,上了自己的车。

    秀秀把她带到那家高档、低调的“尚香园”,要了一个隐秘的小包间,点了几样昂贵雅致的菜肴,喝着十几度的清酒。卫子衿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秀秀很主动,很会来事儿,尽拣卫子衿爱听的说,很快就让卫子衿也放松下来了,两人真像要好的姐妹一样,吃着小菜、喝着小酒,你一言我一句地聊了起来。

    秀秀很快就直奔主题,央求卫子衿帮向大人在陛下面前周旋一番。卫子衿也早就想好了,当下也没再多拿架子,点点头,答应下来了。

    秀秀又是大喜,她也没再提武炎彬的话头。那样太俗了,显得像交换一样。反正两人都有数就行了。

    酒过三巡,秀秀又更进一步,央求卫子衿和自己结拜为金兰姐妹。这又是卫子衿一点思想准备没有的,但是事已至此,双方的“幸福交换”已经进行了,再加上现在酒过三巡,这个场合,这个气氛,秀秀这个态度,实在令卫子衿无法拒绝。

    更重要的是,卫子衿很清楚,眼前女孩的丈夫,将来很有可能会成为女皇陛下的夫君,成为大明亲王。而且,那个时候,她身上神秘的“琉球公主”的面纱,很可能也会随着身份的陡然提高而揭开。况且,这个尚秀看起来是那样的有心计、有手段,无论从哪方面讲,将来自己和她搞好交好、都比和她交恶要好得多。

    ……

    看到卫子衿默认了,秀秀一脸的幸福,就像个终于得到了大姐姐疼爱的小女孩一样,很是撒娇地叫着卫子衿为“姐姐”,就当即借着桌上的酒菜,拉着卫子衿像模像样地结拜了起来。

    结拜完毕,两人已经是干姐妹了。然后秀秀又半撒娇地,请姐姐赏妹妹一件见面礼。

    卫子衿一怔,不知秀秀是何意,但是眼见得这个“妹妹”不像是开玩笑,而且已经是眼巴巴地等着了。她也不好多想,只好临时摘下右腕的一只白玉手镯,作为见面礼送给秀秀。

    秀秀喜不自胜,接过这只最多几百明洋的玉镯子,爱惜地观赏着,又很宝贝地戴在自己手腕上试了试,相当喜欢的样子。接下来,秀秀笑眯眯地,从自己的小坤包里拿出一柄小扇子,回赠给卫子衿。

    卫子衿迟疑地接过扇子,看扇骨只是较普通的黄杨木,并不是什么象牙之类的特别名贵材料,便慢慢地展开。

    扇面上并不是想象中的毛笔字、或者山水画,而只是雪白的纸面上提着三行钢笔字,居然还是英文。

    卫子衿默默地读着,渐渐呼吸急促起来:

    “fanciesarefireflies,

    specksoflivinglight,

    twinklinginthedark。

    ——tagore。”

    卫子衿默念完,惊讶地抬起头来,望着秀秀。

    ……

    秀秀也轻声跟着默念着:

    “我的幻想是萤火,点点流光,在黑暗中闪烁。——泰戈尔。”

    然后,她很认真地说道:

    “姐姐……我听向大人说起过,陛下跟他聊天的时候,曾说起过当年和姐姐一起读书时,都很喜欢泰戈尔的诗……姐姐想必也知道泰戈尔大师在日本和大明旅行的时候,经常会应人们的要求,为他们在扇子上题诗……这便是其中的一把,偶然被我买到。……这也不是什么多贵重的扇子,仅仅是因为上面有大师的两行亲笔诗句,因此在喜欢大师的人们眼中,它也就弥足珍贵……妹妹知道姐姐喜欢泰戈尔大师,特地选来赠与姐姐。小小一柄扇子,凝结着我们姐妹不渝的情谊……希望姐姐不要辜负。”

    卫子衿脑子全乱了,胸中的惊喜和不安交织着,胸口不停起伏着,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该接受还是该拒绝。

    “希望姐姐不要辜负。”

    秀秀认真地望着她,又说道。

    卫子衿不好再拒绝了。她咬着唇,点点头,把这柄扇子紧紧攥在手中,爱不释手,胸中嘭嘭跳着。

    ……

    显然,卫子衿、李夫人、郑恭寅这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影响,很快便起到了作用。一天后,也就是11月19日下午,朱佑榕邀请十四格格进要塞喝茶,顺带也把自己表妹郑玉璁也稍带上了。

    当然,没邀请向小强。

    不过,向小强马上闻出了朱佑榕此举的味道。朱佑榕虽然还不甘心现在就给向小强好脸色看,但是已经在“团结姐妹”了。那意思就是“我们几个喝茶聊天,不理他!”

    事实也印证了向小强的猜测。从要塞里出来,十四格格把情形对向小强说了。朱佑榕看起来已经不生气了,而且情绪好得多。这次下午茶,朱佑榕主要就是和十四格格拉近关系。三个女孩除了聊天、喝茶、吃果果之外,朱佑榕又送了十四格格几件首饰。

    但是郑玉璁没跟十四格格一起出来。宋十四格格出来的时候,朱佑榕示意表妹留下了。

    十四格格猜测,朱佑榕现在在感情上已经初步接受她、接受郑玉璁了。这次是上次翻脸后,朱佑榕和表妹的第一次见面。把表妹留下来,看来就是想和她深谈一次,互相交交心、摊摊牌了。

    向小强也是喜不自胜。看来,李夫人和卫子衿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们让朱佑榕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开了”。当然,郑玉璁跟朱佑榕传达了自己“五朵金花上限”的打算,这也非常重要。这样一来,大大加大了朱佑榕接受的可能性。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那就是朱佑榕对自己的爱,并没有随着这次事件而减退。

    向小强甚至现在渴望重新开战,好让他再带领着人民卫队来一次酣畅淋漓的胜利,重在朱佑榕心中树立起自己英雄的形象。……战线沉寂太久了,自己都快从“英雄”窝囊成了“男宠”了。

    朱佑榕给自己念的那首诗,他还记得呢: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睡袍。哦不是,解战袍。

    向小强现在一时间又雄心满满了,恨不得马上就把北清给灭了,好让朱佑榕为自己解睡袍。

    '  '

    第86集 火攻计划

    11月20号一大早,十四格格见到向小强,突然屏退众人,把他拉到一间小会议室,神色凝重地对他道:

    “北京可靠情报,清军已经到太原了。<]”

    向小强还没搞明白是什么意思。

    “什么……谁到太原了?”

    十四格格二话没说,走到墙边地图架旁,抄起杆子指着山西中部太远的位置,“啪啪”地敲着:

    “这里,五个八旗师为先导,后面还有十五个汉军师,已经驻扎在太原东北边、西北边的山林中了。距离太原城只有几公里。”

    向小强一愣,有些心虚地笑道:

    “亲爱的,别开玩笑吧。”

    十四格格没接茬,只是冷冷地盯着他,那表情一点不像开玩笑。

    向小强盯着十四格格看了几秒钟,马上清醒了。

    他心脏跳得快要闭过气去,有些打颤地摸出一只烟,叼在嘴上,直勾勾地盯着地图。

    十四格格冷静地伸过一只打火机,帮他点着了。

    向小强慢慢坐在椅子里,抽了一口烟,摸了摸额头,问道:

    “什么时候的事?消息哪儿来的?可靠么?”

    十四格格也拉了张椅子,坐在他对面,说道:

    “应该可靠,是瓜德新那条线。你知道,瓜德新虽然不是军事将领,但也是军机大臣,可以经常进入统帅部见皇帝的。情报显示,瓜德新是因别的事情见皇帝,皇帝正在地图前跟另两个将领讲话,他在旁边等着,听到的。听口气,这只部队埋伏在太原北边已经有些日子了。”

    向小强拿着三角板在地图上量了两下,又掰着手指头算了几下,说道:

    “不可能啊!他们从哪儿进的山西?石家庄进山西的山路都在太行山纵队手里……不过,就算他们从北边绕过来,走大同的话……那么这一路也都在我们侦察机航程之内,没道理从我们眼皮底下就溜到太原啊!”

    十四格格也沉吟着说道:

    “这个,情报里没说那么细。估计瓜德新在旁边听上几句已经不错了,不可能连前因后果也听了来。除非……瓜德新耍我们。”

    向小强狠狠抽了一口烟,喷着烟雾说道:

    “不,瓜德新不敢耍我们。……他要是敢耍我们,就得有带着全家老小成功逃到外国去、并且后半辈子生活在高级戒备之中的觉悟。”

    十四格格点点头,说道:

    “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就得接受清军20个师出现在太原北边的事实。……小强,航空兵那边没出岔子吧?”

    向小强马上抓起身边的一部电话机,命令接通李国梁。很快,他当着十四格格的面,跟李国梁通了一通电话。

    “没有,”向小强挂上电话,凝重地对十四格格说道,“李国梁拍胸脯保证,这些天一直都对战线以北300公里范围实施不间断侦查飞行。包括山西北部。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然后,他低下头,难以置信地喃喃道:

    “那就是说……这二十个师……三四十万人……那么多的重装备……就这么昼伏夜出,依托山西的茂密山林,硬是躲过了我们的空中侦察,摸到了太原北边……一旦谈判桌上拖延不下去了,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占领太原,把住太原山口,和我们对峙,让我们难以进攻山西北部……”

    他突然抬起头来,不敢相信地问道:

    “但是这么长的距离,这么大的部队,他们是怎么保住秘密的?怎么就没让沿途的百姓发现?”

    十四格格沉吟道:

    “两个原因。第一,这支部队都是精兵强将,八旗师的比例很高。——虽然从师的数量上八旗师只有五个,但是八旗师的编制比较大,每个师有两万人左右,而汉军师只有一万二左右。而且,其中的汉军师也必定是抽调的精锐部分。第二,沿途就算被老百姓看到了又怎么样,我们只有在大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里才有情报员,一般的乡下是盲区的。北边又是施行区域封锁的,没有路条不能离开本地。就算某处的老百姓看到了,消息也传不出去。”

    向小强思考着,点点头。他把手放在电话上,犹豫了一下,然后拿起听筒,又让接通了李国梁。

    “李司令,是我。有个任务交给你们陆航,你亲自安排,一定要严守秘密……派两架侦察机到山西北部侦查,沿着太原到大同的公路仔细侦查,飞得低一些、慢一些,查看路面痕迹,查看公路到旁边山林之间的土地,看是否有大部队、重装备开过的迹象……对,对,我是怀疑,很有可能……事不宜迟,尽快安排……一定要保守秘密!好,辛苦了。”

    然后挂上电话,两人相视呆坐。

    ……

    经过一上午各怀鬼胎的谈判,中午休息时间,吃过饭,肚子疼找到向小强,悄悄把李国梁的空中侦察报告送给他看。

    李国梁选派了两个分队的王牌飞行员调到临汾机场,然后从临汾机场起飞,分成四波、八架飞机轮番对太原到大同公路进行侦察。他特地选派了老式的开敞座舱双翼飞机,因此可以把速度控制得很慢。这都是王牌飞行员,不但有本事把飞机速度几乎控制在失速临界点上,而且也是“零高度飞行”,也就是十来米的高度,高度表上显示的是“0”。

    驾驶员把飞机开的并不比汽车快多少,而且机腹几乎擦着树梢。后座的机枪手就把身子探出去,朝着十来米的下方拍照。

    之前的例行飞行侦察,都是侦察机高高的飞在天上,看下面有没有敌军部队调动就可以了,从没扑下来专门找这些蛛丝马迹。但是今天这一次,根本都不用回去洗照片,飞行员当场自己就发现了无数的“蛛丝马迹”。

    劣质的柏油马路上,布满了重炮的轮胎痕迹、大型车辆的轮胎痕迹、坦克履带的痕迹、甚至还有很窄的类似37小炮轮子的痕迹。

    而且这一路上,每到了公路和山林比较接近的地方,公路下的土地上就遍布了更深的各种车辙、压痕,靠近山林的边缘,偶尔还能发现不少垃圾、成批的大便。

    这一切东西,都是以往的正常空中侦察完全看不到的。

    向小强看完了报告,又看着厚厚的一摞大照片,也亲眼看到了这无数的“蛛丝马迹”。

    “干得好,”他拍拍肚子疼的肩膀,然后吩咐道,“叫胡炯来,给我备车,我要去要塞。”

    然后他看看表,说道:

    “午休时间还有不到一小时,来不及了。回头就说我身体不舒服,看医生了,下午谈判推迟一下。”

    ……

    统帅部的一间会议室里,一圈最高层的将领坐在桌旁,都惊骇地聆听向小强的报告,看着向小强在地图前拿着杆子指手画脚。

    向小强指着地图,口沫横飞了一番之后,然后命令关灯,用幻灯机把照片放给各位大人看,让大家亲眼看一看山西北部地面上的东西。

    放幻灯片的时候,他也没忘了分一份功劳给李国梁,毕竟是陆航亲自去拍的照片。

    几十张照片看完之后,向小强命令打开灯。众位将领立刻激烈地讨论起来。

    有人主张在谈判桌上对清方发出质问,同时对新闻界公布这些照片,在政治上拿北清一把。有人主张不管那些,调集轰炸机编队突然袭击,对太原城北可能藏匿清军的山林来个地毯式轰炸,说这叫“管他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随后,发动山西明军向太原猛攻,争取一举夺下太原,打开进入北山西的通道。

    初步意见形成了,一派主张打政治牌,一派主张打军事牌。主张打政治牌的,意思是把这次事件作为在国际上抹黑北清的一个机会,争取把美国的军购步骤往前推一下。但是主张打军事牌的,认为这么好的机会,就为了打这一下政治牌,似乎有些可惜。美国那边的事不见得因为这件事就有多大的转机。

    李国梁的意见最坚决。他请求总参谋部批准他筹划一次火攻行动,一次出动两三百架轰炸机,装满了燃烧弹,把太原北边周围的山林全给点着。现在十一月份,山西天干物燥的,一颗火星就能燃起山林大火。这么二十个师的清军精锐藏在树林中,和藏在柴火堆里没区别。就算不能全部烧死,哪怕烧死三分之一也是大赚了。

    但是“政治派”的将领又提出,这样太过残忍,在道义上失分太大。日内瓦公约明令禁止使用燃烧武器的,平时辅助用用就算了,现在一下活活烧死几万人,立刻就是众矢之的。况且,现在天干物燥,山西北风凛冽,太原周围也是群山连绵,东边连着太行山脉,西边连着吕梁山脉,火势根本没法控制。要是因此酿成巨灾,那我们就成了罪人。

    还是老规矩,众将争论,张照先、唐云生、向小强都没有参与,只是听着。

    可是向小强的心已经被“军事派”给拉过去了。尤其是李国梁的“火攻计划”,简直是太邪恶、太解恨了,一下就说到了向小强的心坎里。要不是“政治派”提出的山林大火因素,他几乎就要出言赞成了。

    向小强竖着耳朵,仔细听着谈判桌上的每一句发言,努力从中捕捉能够支持“火攻计划”的依据。他也瞪大了眼睛,盯着地图,努力从太原周围的山地环境上,找出反驳“火灾论”的依据。

    同时,他的心中一个声音不断大喊着:

    烧!烧!!烧!!!烧死那帮狗日的!!!

    ====================================================================================================

    (关于武炎彬的军衔,有书友提出来士官太低,不可能担任副连长。老猫惊觉,犯这种低级错误很是汗颜,现在声明修改成:武炎彬原来在紫禁城中军衔为少尉,担任乔中楚的副官。后来因为参与政变被撸掉军衔,贬为二等兵。现在向小强把他弄到身边,又是“坐火箭”提升为少尉,担任自己警卫连副连长。)

    '  '

    第87集 不是火攻的火攻

    众将领相持不下,向小强便悄悄向张照先建议,鉴于这件事涉及到是否重新终止谈判、重新开战的问题,那就已经不是纯军事问题了。'}恐怕应该通知内阁,开军政联席会议。

    张照先点点头,也是这么认为。这件事军方的确自己兜不了。

    于是军方上报朱佑榕,然后由朱佑榕告诉沈荣轩这件事,接着由沈荣轩挑选几位必要的大臣进统帅部,参加会议。

    于是,上午这次会议就变成了军政联席会议,沈荣轩和几位大臣也来参加了。一旦变成了军政联席会议,那么按照惯例,朱佑榕也来出席了。

    ……那么,向小强想见见朱佑榕的目的,也算达到了。

    朱佑榕依然像平常一样,穿着洋装小礼服,围着开司米披肩,戴着一个轻巧的小钻石头冠,端着架子正坐在首席。

    女皇陛下出席会议,会议桌上的讨论顿时激烈了好多。在陛下目光的注视下,每位大臣或将领都在踊跃发言,有意无意地炫耀着自己的口才和才华,也都想压别人一头……

    但是,只有一人除外。那就是向小强。

    在这一群浮躁、浅薄的文官武将中,向小强显得是那样的深沉、冷静。

    向小强……他很少说话,但是每每简单的谈吐,总是直抓要害,一句话就说出别人一大段说不出来的……这种感觉是什么?

    哦对了,是犀利……

    但是,每到向小强说话的时候,朱佑榕不是望着地图就是盯着自己面前,总是躲避着对面射来的一道火热、犀利的目光。……那是向小强的目光。

    向小强俨然已经成了军方这边、除了张照先和唐云生之外、说话最有分量的人了。

    他现在听完了几位军政要员发言过后,简练地说道:

    “总的来说,我支持把这作为一次进攻的机会。但是目的,并不为了多杀死几万或十几万的清军,而是为了进行第二次闪击战。清军在山西只有这支部队,我们如果能闪电般地将这支部队击溃、打散,那就能够一举打通太原向北的咽喉,占领整个山西。诸位大人,请记住,我主张武力解决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多消灭几万清军,而是为了击穿这把山西中央的锁匙——太原,一举拿下整个山西。这个,才应该是我们的战略决心。诸位大人,我的话完了。”

    说完,他向两边微微欠了欠身子,目光锐利地扫视一圈,最后落在朱佑榕脸上,一下把朱佑榕“烫”得不轻,赶紧若无其事地垂下目光,然后又去看地图了。

    向小强这样明确表态,无论是军方还是内阁,很多军事派一下都感到底气足了很多,更加积极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