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第193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呵呵,从四川盆地直接进关中,起码比贵军现在的补给线——从江汉平原到襄樊平原、南阳、再到豫西平原、再从郑州西进洛阳、西进函谷关、潼关——这么一大圈要近得多吧?”

    向小强笑道:

    “远是远了点,不过那可是有铁路的啊,我的永大人!”

    永贵没有反驳,只是说道:

    “只要贵军现在能在山西原地停步,我方可以立刻命令秦岭、汉中的守军投降,为贵方省下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的时间换取贵军立刻在山西停步,不过分吧?”

    永贵话音落定,明方这边的几个人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意思是说:北清终于拿出点干货来了。

    明方这边几个人交头接耳商量了几句,然后向小强笑道:

    “暂时休会,永大人这个提议我方确实没有想到过,永大人可以先休息一下,我们把这个提议拿到统帅部里议一议。”

    永贵顿时心中窃喜,但仍不动声色地站起来,忧虑地道:

    “唉,还请贵方不要耽搁太久。我就恭候贵方结果了。”

    ……

    休会后,永贵回去休息,向小强带着谈判团来到一间会议室,首先说道:

    “大家有什么看法?”

    十四格格首先说道:

    “我们应该拖,拖上半个下午,同时让山西的部队加紧前进。再谈判的时候不论是否接受条件,我们都不吃亏。”

    她一句话说出来,立刻得到了谈判团大部分人的赞同。

    但是宋如海没有说话。向小强觉得他有不同意见,便转向他问道:

    “海公怎么看?……没关系的,这里都是自己人,这时候了就不必有所保留了。”

    宋如海笑道:

    “既然如此,老朽就直言了。老朽看法和公主殿下有点不同。老朽认为我们还是不要耽搁太久。假如北清真有诚意拿好处换我们停军的话,我们不妨尽快回话,只是要利用这个‘停军’,换取更多的好处来。陕北、秦岭和汉中已经是我们嘴里的肉,我们不能让人家拿来当筹码。我们可以提出公平的要求:如果要让我们在山西停军,你清军就要在东部停止构筑防御阵地。谈判期间,要停大家都停。”

    宋如海一句话,立刻又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连十四格格也笑着赞同。

    向小强听到这里,点点头,打定主意,便让人拿进来一部电话,往山上的紫金山要塞里打电话。

    ……

    统帅部高层正等着清方的条件送过来呢,这时候听到向小强的讲述,张照先沉吟了一会儿,问道:

    “挺之,按道理说,清方提出的这个条件,不能说不公平。但问题是……宋大人说的那个附加条件,挺之你认为是否妥当?”

    “是否妥当?”向小强一怔,“就是那个让清军中原兵团停止构筑防御阵地?明公的意思是……”

    张照先反问道:

    “挺之,我们当初决定在东部实行长时间战线静止,听任清军中原兵团构筑阵地,并不加打扰,目的是什么?”

    “啊!”向小强一下子明白了,说道,“对了,正是让防御阵地束缚住中原兵团!中原兵团修筑的阵地越坚强、越精良,他们就越不愿意轻易离开驻防地,对西部战场的威胁也就越小……”

    张照先说道:

    “是啊,挺之,在第一阶段的江淮战役里,清军吃尽了我们装甲军团的亏,现在他们视运动战如同送死,根本不愿意在没有固定堑壕阵地保护的情况下,和我军对阵。这也就是我军能在中原兵团左侧顺利作战的原因。如果他们愿意放弃堑壕,敢于出来和我们野战,那么我军在进攻豫西、入关的时候,后背可能就会受到很大威胁。现在我军通往关中的补给线,全靠郑州到南阳的铁路支撑。如果中原兵团在这个时候突然向西扑过来,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左路集团军群现在是很薄弱的。”

    “我明白了,”向小强说道,“明公的意思,现在不但不能让清军停止挖战壕,反而要让他们好好挖,他们阵地构筑得越精良,我们通向关中的补给线就越安全,我们的左路就越安全。”

    张照先笑道:

    “是这个意思。”

    向小强越想越有道理,顺着往下说道:

    “明公,学生明白了,现在我们不要多废话,清方既然愿意用秦岭和汉中投降,来换取我军在山西停步,那我们大可以先答应下来,不管怎么说,先把秦岭和汉中实实在在攥到手里再说。至于山西,可以先行停军,待拿到了秦岭汉中,是继续进军还是原地谈判,岂不是全在我们?”

    “呵呵,是这个意思。”

    “对了,”向小强笑道,“只要我们立刻拿下了秦岭和汉中,也就拿下了除了豫西之外、另两条通往关中的公路补给线——武关道和大散关道。那样即使是豫西又成了战场、郑州到南阳的铁路线被掐断了,关中军队也不至于立即失去补给。”

    “呵呵,”张照先一怔,然后笑道,“小伙子悟性很高啊。”

    说实话,向小强说的后一条,张照先自己都没有想到。

    向小强虽然不知道,但已经是很得意了:

    “哈哈,明公过奖了。”

    ':'

    '  '

    第58集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29日晚上,南京统帅部电令山西的明军,暂停行军,原地设防待命。{)

    其实,就算没有南京统帅部的命令,这个时候山西的明军也该“暂停行军,原地设防”了。因为很简单,天黑了,要扎营过夜了。按道理说机械化部队和摩托化部队,是有日夜兼程的能力的。但是那是指普通的行军、调兵,而不是进攻。机械化兵团在敌方的占领区内夜间推进,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发动机的轰鸣、长串的车灯,这在夜间都会让行军队列成为最好的靶子。而且黑暗中一旦遭到攻击,难以还击。

    现在明军虽说也是“立刻命令部队停止前进”,但打了个时间差,等于是“白赚了”一夜的时间。

    现在,该明军盯紧了清方,逼着清方兑现诺言了。

    清方也清楚得很,明方之所以先行停军,并不是信任清方,而是本来就该停下来过夜了。所以北京反倒开始磨磨蹭蹭起来了。

    南京吴王山庄,当晚,向小强带着几个人,泡着茶、喝着咖啡,自己也不打算睡觉了,也不让永贵睡觉了,就在会议室里盯着他,让他不停地往北京发电催促。

    永贵晚饭上喝了不少酒,晕晕乎乎的,哈欠连天的,胳膊肘支在桌子上,脑袋一下一下地往下倒,苦苦支撑着。

    “永大人!”向小强一巴掌拍在他面前的桌子上,大喊道,“醒来!醒来!秦岭汉中的贵军投降了没有?”

    永贵一脸苦相扬起脑袋,靠在椅子里,长叹道:

    “向大人啊……我好歹也是谈判大使,贵方这是哪门子待客之道啊!……请马上给我安排房间,我睡醒了,秦岭的清军也就投降了……”

    向小强又是猛一拍桌子,把他吓了一大跳,然后大喊道:

    “来啊,再给永大人沏一杯咖啡!我看永大人还是没睡醒!”

    “向大人啊……”永贵打个哈欠,摇头苦笑道,“您放心好了,我们朝廷这一夜不会闲着的,什么不干,也得安排着秦岭汉中的清军投降……唉,向大人,虽说兵不多,也有好几万人的,分散在那么多地方,有的地方有电台,有的地方连电台都没有,还得靠传令兵……不是北京一个电报,几万人就齐刷刷投降的……我的向大人!”

    “啊?不能一个电报就投降?”向小强瞪着眼睛道,“噢,你现在开始说这个话了,白天谈判的时候怎么不说这个话?”

    永贵现在被逼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哀求道:

    “我的向大人啊……这还用专门说吗?您想啊,就那么几万人,还分得那么散,都是大山……想想也能像出来啊!不是那么快的!向大人,算我永贵求你了好不好?放我去睡觉吧,要不然明天也没法谈判啊!要耽误更重要的事情啊!”

    向小强看他又昏昏欲睡了,又“啪”地猛拍了一下桌子,把他吓醒,大喊道:

    “没法谈判?没法谈判就没法谈判!明天谈什么我不管,我现在就要秦岭和汉中,今夜就要!豁出去明天不谈判了,今晚也要秦岭和汉中!永大人我跟你说,今天夜里我们拿不到秦岭和汉中,你就别想睡觉!明天上午还拿不到,你明天上午也别睡觉了!我们什么时候拿到,你什么时候睡觉!”

    永贵好像没听到一样,脑袋歪向一边,呼呼大睡了。

    “咦?”向小强火了,抓着他的肩膀使劲儿摇着,喊道,“醒来!醒来!给我往北京打电报!喂!……我告诉你啊,明天要是拿不下秦岭汉中,我就命令大军照常推进,只要再推进一天就到太原了!看你主子饶得了你?……明天秦岭汉中不投降,我们就要对中原清军发动猛烈轰炸,先炸死几万人再说!醒来!醒来!……我们明天就轰炸黄河大桥,只要把桥炸断,两百万中原兵团就交代在黄河以南了!还睡,你回去就可以长眠了!”

    向小强看着永贵依旧如故,半死不活的,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咬牙道:

    “妈的,耍死狗?”

    他转脸冲门口喊道:

    “来啊!”

    秀秀进来了,劝道:

    “大人,都一点多了,您去睡吧,我在这儿盯着就行了。”

    向小强摆摆手:

    “不用,我不困!那什么,你去到厨房,给永大人找点提神的东西来!辣椒,洋葱,大蒜,胡椒粉,越厉害越好!”

    秀秀看看永贵这副模样,点点头,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秀秀拿了一只小瓶子进来了。她端过桌上的一杯咖啡,打开小瓶子,用勺子从里面戳了一勺糊状物甩进咖啡里,然后搅拌均匀。

    房间里渐渐弥漫起一股刺激性的气味。

    向小强拿起小瓶子,看了看标签,明白了。他点点头,对秀秀找来的东西非常满意。

    “来来来,永大人,”他抓着永贵的肩膀,把他扶正,然后晃晃他的头,“喝杯咖啡,提提神!”

    说着对秀秀使了个眼色,两人一个捏着永贵的鼻子,一个端着咖啡,不由分说,“咚咚咚咚”地强行给永贵灌下了大半杯。

    永贵仿佛被电击到了一般,“嗷”地跳起来,鼻子里、下巴上呛得全是咖啡,但他甚至都顾不得咳嗽,只是嚎叫着,像只猩猩一样蹲在地上原地跳着,两手上下挥舞,拼命拍着地面,满脸通红,眼泪鼻涕大把的流出来,叫声越来越凄惨,就像杀猪。

    看着永贵如此惨状,向小强有点没底了,他靠近秀秀,小声问道:

    “喂,你就放了那么一勺,怎么那么大反应?”

    秀秀也有点紧张,又拿起瓶子,看了一下说道:

    “嗯,是……是特浓的。”

    “特浓的?行,就要这个效果!”

    向小强看着地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永贵,咬着牙说道:

    “叫你给我耍死狗,妈的……”

    过了片刻,永贵满脸眼泪鼻涕地爬起来,抱着桌上的一杯茶就灌下去。灌完了扔掉茶杯,又扑向桌子的另一端,抱起另一杯茶灌下去。

    两杯茶灌下去,永贵这才算喘过气来,脸上眼泪鼻涕横流,一边咳嗽一边对向小强吼道:

    “你给我喝的什么!”

    向小强冷冷说道:

    “给你喝的不是咖啡,是芥末。”

    “什么?寂寞?”

    “对,也叫寂寞,”向小强做了个手势,叫秀秀把芥末拿走,然后说道,“现在先让你清醒一下,马上给我往北京发报!要是再不识相,你就不光喝咖啡是寂寞了,我让你抽烟、喝茶、吃泡面都是寂寞!”

    ……

    这一整夜,向小强、秀秀、肚子疼三个人跟永贵车**战,愣是没让他睡成一个觉,逼着他不停的往北京发报询问、催促,总之一定要让秦岭和汉中的清军在天亮前全部投降。

    在电报里,向小强不断给广武重申“最后通牒”:30号上午六点天一亮,明军就会派兵去同时接受汉中和秦岭。要是遇到了一点抵抗,那明军就会宣布这个协定无效,会命令山西的军队照常推进。

    广武和谈的目的本来就是争取时间,那自然要抓住一切机会拖时间。他本来定好的,今天夜里先不用管它,先拖着再说,等到明天上午再开始陆续让出汉中。让出汉中肯定要拖上一两天的,让出秦岭再要拖上一两天。其中的精髓就在于:并不是我不让出,而是有个陆陆续续的过程。这样山西的明军就推进也不是,不推进也不是,这样扯皮的过程中,时间就出来了。

    但是谁都没想到明军高层竟然这么较真,那个向小强竟然不睡觉也要逼着永贵整夜发电报,还一定要在天亮前就要接手整个秦岭和汉中。永贵已经在电报里往北京发出求救了,说请务必要叫醒皇上,要不然奴才就活不到明天了……

    看着永贵大人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北京统帅部的值班官员只好去叫醒广武了。

    广武凌晨三点钟被叫起来,火冒三丈,看了永贵的好几封电报之后,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权衡了半天,最后觉得明军不是说着玩的,要是天亮前按他们得不到一点实际性的东西,真的会让山西军队继续推进的。那样自己先让明军停步、继而用谈判拖延时间的计划,整个就要夭折。那时候再想让明军停步,就难了。明军非得把大半个山西占领了再说不可。

    他又掂量了一下,在台灯下看了看地图,当即传旨:向汉中传令,让那里的清军放下武器,天亮向明军投降。至于秦岭的清军,他还打算先拖着,暂不让他们投降。天亮了明军能拿到汉中,也算是能暂时填住他们的嘴了。光接管汉中盆地,就够明军花上两天的时间。在这期间,他们不至于再翻脸,让山西的明军继续推进。

    同时,广武又问道:

    “我军到了哪里了?”

    旁边的参谋当然明白皇上问的是哪支部队。他小声答道:

    “回皇上,已经进了山西了……明天夜里,就能到大同了……”

    “嗯,”广武点点头,“夜间行军,速度慢一点可以容忍,但是一定要保密,不能让沿途市镇上的人察觉。”

    “嗻。”

    “白天,部队一定要注意隐蔽,要全部撤下公路,到旁边的山林中扎营……不能让明军的飞机侦察到一个兵。”

    “嗻。”

    “行了,退下吧。有重要事情再来叫朕。”

    广武搓搓脸,打了个哈欠,打发走了那个参谋,重新躺回床上,关掉了台灯。他脑中想着:

    这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你们南明不仁,别怪我大清不义。只要你明军的摩步师不能彻夜行军,我大清的步兵师就可以在夜里秘密行军,白天宿营……虽然速度慢,但是只要谈判谈上十天八天的,你山西明军一觉醒来,我大清军队已经把你对面所有地方都占领了……

    ':'

    '  '

    第59集 黄金级情报

    10月的最后一天,30日上午九点半,汉中清军向明军正式投降,明军的车队浩浩荡荡,从四川广元山口,向北开进了汉中盆地。<]

    汉中四面环山,也算个易守难攻之地。本来汉中的师长还想把住广元山口、跟明军好好讨价还价一番呢。10万明洋的赏钱固然很多,但是他想更多。但是现在突然接到了北京的令其投降的命令,顿觉天塌地陷,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被迫投降,这样一来,别说讨价还价,连“主动投诚”的10万明洋也没有了。

    但是他还不敢不投降。这可是圣旨命令投降的。皇上的圣旨里没有细说原因,但提到了“和谈”这个词。汉中清军师长明白,这个时候自己只是个棋子,要是为了讨价还价坚持不投降,那是要坏了皇上和谈的好事的,那自己的满门老幼都还在北边,这个旨可抗不得。

    汉中地区是由一大一小两个盆地组成的,西边的大盆地是汉中盆地,中心是汉中市。东边的一个小盆地是安康盆地,中心是安康市。两个盆地中间有几十公里的山地阻隔,只有山间的盘山公路相连。到了30日上午,明军四川的部队已经往汉中盆地里开了,但是东边的安康盆地还没有动静。

    向小强折腾了永贵一整夜,把他整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连芥末酱都用上了,到了上午才算拿下汉中盆地。这也算是个实质性的结果了,永贵现在也是半死不活的了,用正常的手段已经维持不了他的清醒了,再下去就要动用那种上百小时不间断审讯的“刑侦手段”了。现在显然不行,人家怎么说还是谈判代表,不能太过分。用芥末酱可以解释成“善意的恶作剧”,但要是再进一步,那就要撕破脸皮了。

    所以在接到汉中盆地投降的消息后,向小强不情愿的“放”永贵去睡觉了。

    至于安康,向小强开始把功夫都下在永贵的三个助手上。永贵那三个助手知道向小强昨晚是怎么“残酷折磨”永贵的,都紧张得不得了,也不用向小强威逼,就接连往北京发电报,询问安康进展。北京的回话都是“正在安排中”、“正在协调中”,让他们请明方稍安毋躁,那种分散的守备部队不是那么快就能令行禁止的,大清中央政府正在努力协调中。

    十四格格一眼就看出,这是广武玩的拖延手段。她让向小强提醒统帅部,绝对不能放松,一定要咬紧了不放。前边还有秦岭呢,要是让安康盆地拖上一天两天的,那等到拿下秦岭,没准一个礼拜都过去了。

    向小强也觉得有道理,也觉得广武干的出这种事,但他和统帅部一样,觉得现在做不了什么。他倒是这么提醒统帅部了,统帅部那几个老头倒是比他还好说话,他们对现状已经很满意了,看到只花了十来个小时,就没费一枪一旦拿下了汉中盆地,觉得已经不错了。而且他们还比较理解北京政府,认为广武还是信守承诺的。毕竟嘛,将心比心,那么大的汉中地区,总不能这边说交给你,那边马上就交在你手里吧?

    向小强觉得很无奈,十四格格更是坚持广武在戏耍南京。但是他们两个人现在却做不了什么。——最棘手的是,北清并没有公然违背协议嘛,人家正在把汉中地区和秦岭地区交给你,不过是有个过程罢了。

    向小强熬了一夜,现在也撑不住了,看自己也做不了什么,只是吩咐十四格格、肚子疼、秀秀盯紧这件事,自己睡觉去了。

    ……

    到了现在,明清谈判“纸里包不住火”了。当然,仅仅是指在大明这一边。从全球来讲,除了北清、苏联、德国、意大利等几块新闻封闭区域之外的全世界,很快也都将知道这个消息。

    最先做出反应的,就是山西明军中的随军记者们。

    这些随军记者嗅觉最是灵敏,这几天每天都是跟随车队不断推进的,唯独今天早上起来,发现部队并没有在准备拔营,而是在加固防御阵地、继续深挖战壕、装沙袋垒工事、加固防空炮阵地、拉铁丝网、占领附近制高点、布置机枪阵地、修筑前线机场……一副准备转入防守的样子。

    他们立刻明白,要么是前面有了清军主力,要么是明军的战略部署有了重大转变。抢占山西的重要性,随军记者们也是很清楚的。现在明军先头部队距离太原只有第一反应,就是认为前面的太原接近地,遇到了强大的清军守军,现在明军正在巩固阵地,和清军对峙,准备下一阶段的太原战役。

    记者们立刻找所有能找得到的长官,采访他们,想方设法从他们口中掏到内幕。但是大部分的记者都只能找到那些营长、团长,再往上的师长军长就不太好见了。因为一个师的前进队列是很长的,随军记者一般都是在基层部队,随时报道战场见闻的,从他们的驻地到师部,十几公里的距离都很正常。

    偶尔有一些比较“有办法”的随军记者,不管搭乘传令兵的摩托也好、弄自行车也好、租老百姓的驴也好,总算找到了师部,甚至是军司令部。但他们不是被挡在外面,就是被一连串“无可奉告”打发了。

    这种结果,肯定满足不了这些敬业的记者。他们用人民卫队政工队提供的“媒体专用电台”把消息发回了各自的报馆。几乎是立刻的,在南京和大明内地,各大报纸上都组织了“山西王师突然停止前进、原地驻防,原因不明”之类的稿件,准备在当天的报纸上刊发出来。

    同时,上紫金山要塞的盘山公路下面,在“军事禁区”的检查哨卡子口,围聚了大群的记者,抓住一切机会,采访进出的军官。只是最近的这些大明“中央”军官们嘴巴都变得很言,基本上都是摇头笑笑,说一句“无可奉告”,要不就是说一些大家本就知道的东西。或者碰到某位脾气大的长官,还会不顾媒体面子,拿出架子横眉竖眼地训斥几句。

    除了紫金山要塞的统帅部,首辅大臣官邸、陆军部、东厂、陆军总参谋部、人民卫队司令部、甚至皇宫,也都成了媒体围堵的地方。

    面对官方的“无视”,南京的媒体不干了。到了晚上,广播电台里就反映出来了。

    金陵广播公司号称“大明的bbc”,立场一贯比较官方,还只是较平和地报道了山西明军停军、以及南京媒体和民众的猜测。但是另一个竞争对手《华夏之声》就没那么客气了。这是个纯民间投资的广播公司,一贯是金陵广播公司的竞争对手,言语更犀利,抨击更大胆,更善于吸引市民大众。有时候,金陵广播公司试图为政府抹点脂粉的时候,华夏广播公司总是毫不客气地大加揭露,把刚抹上的脂粉刮下来。在这样一正一反的反复交锋中,民众也有了兼听、比较的机会,很多事情都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也保持了清醒的头脑。

    此刻,《华夏之声》里的一个声音正在不紧不慢地说着:

    “……我们纳税养活军队,我们纳税养活政府,我们纳税养活大臣,我们纳税养活沈阁老,我们纳税养活张照先,我们纳税养活向小强……包括现在这场战争,花的每一分钱、打掉的每一颗子弹、烧掉的每一升汽油,都是我们纳税人在买单……可是呢?当我们纳税人想知道他们为什么停下不前进了的时候,当记者们替我们去问个究竟的时候,那些被我们养活的老爷们什么反应呢?他们鼻孔朝天,官气十足地说道:无可奉告!

    “……我想问一下,他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们正在吃的晚饭都是我们纳税人在买单呢?……那些人吃着我们的、穿着我们的、花着我们发给他们的工资,当他们面对我们质询的时候,拜托可不可以……怎么说呢,至少不要这么傲慢呢?”

    ……

    今天下午,明清双方又就安康投降问题协调了一下午,现在正在吃晚饭。餐厅里照例开着收音机,收听新闻。现在明清双方的代表都是一边吃饭,一边听着《华夏之声》主播的声音。

    永贵是粘杆处次长,呆在北京,而北京是收不到南明国内的中波节目的,只能收到对清广播的短波节目。粘杆处原来在江淮城市都有专门收听南明国内广播的部门,收听后记录在纸上,经过分析筛选出认为有用的,运到北京。

    但是,直接从收音机喇叭里听到活生生的声音,这对永贵来说还是第一次。

    虽说有过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他仍不免听得心惊肉跳。虽说传统上也有“君轻民重”这一说,但那不过是圣贤书上的漂亮话,说说就算的。但看来在南明这里,人家当真了。平民不光拥有报纸和电台,而且还能在报纸电台里指着朝廷的鼻子责难,俨然就是一副“雇主”的姿态……天,在俺们大清,“朝廷养活百姓”已经是那么深入人心,那么自然,因为摊上个好朝廷就能吃饱饭,摊上个孬朝廷就吃不饱饭,老百姓能不能吃饱饭全看“摊上”个什么朝廷,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合着在南明,人家整个给倒过来了……

    不过,有同样感觉的,好像还不止他一人。

    “吃饱了撑的,”向小强喝着果汁,嗤之以鼻道,“这帮记者,什么都想打听,恨不得把我军下一步的军事计划搞到手,然后在报上发表出来,他们就舒服了……政府透明,也得分什么事,这种军事机密也是好随便披露的?子腾你说对不对。”

    肚子疼看了他一眼,又看了永贵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笑道:

    “呵呵……大人,也不全是……现在这种情况,我们山西军队里安排了随军记者的,随时向国内报道战场动向,那就不能视为军事机密了……呵呵……”

    向小强一阵尴尬,刚不知道该怎么说,胡炯进来,悄悄对他说道:

    “大人,请您来一下。”

    向小强不知是什么事,不过借机遁走。到了外面,胡炯告诉他两件事。第一件事是,?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