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第142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均可凭身份证尾号,上街买菜了!

    详细规定是这样的:每个汉族市民都可以在自己身份证最后一位数所对应的日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到规定的菜市场、按照规定的价格,自由自在地购买规定的粮油菜品u如张三的身份证号组后一位数是“7”,那从今往后,他都可以在每个月的7号、7号、27号三天出去采购。当然,要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一般都不能超过一个小时。

    北京城内的满族市民只需要排“单双号”上街即可。也就是身份证号的最后一位是单数,就可以在单数的日期上街采购,双数的话就在双数的日期出门。

    北京城内的外国人不在戒严令的范围之内。只要是外国人,都可以自由出行,不受限制。

    ……

    之前分散在全北京城的若干个小菜场,现在几乎被关闭殆尽。只留下四个最大的菜市场,由官方统一控制,统购统销,按照官方价格出售。

    广武这是一举两得。一来维持了戒严的基本状态,二来也能最大限度的搜刮民间的金银≈在,广武对于保住大清基业已经不抱消了,他已经在筹划外出流亡了≈在,他要尽可能地把整个大清的财富搜刮干净,然后转移到衡。

    最大限度的搜刮民间,这也是下面朝廷官员的共同需求。他们虽不一定要像广武一样流亡衡,但是南明承诺只要主动投降,就保证北清官员的既得利益。那么现在能多捞一点是一点。南明来了就没法捞了。

    《大清日报》像往常一样塞到了每一家的报箱里。大街上的宣传车也缓缓开动着,大喇叭里播放着皇帝陛下的“爱民德政”。除了内容本身,还有若干封在北京的“外国友人”的来信,都是热情洋溢地盛赞皇帝陛下的这一伟大的爱民举措。他们“羡慕地”说,即使是在欧美,这种戒严中还能允许百姓上街的情况,也是十分罕见的。“外国友人”们劝告大清的百姓,一定要怀着感恩的心、幸给平静地生活。因为要不是皇帝陛下,大家怎么可能有机会上街买菜▲他们亲眼所见,南明的百姓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活活饿死……是大清广武皇帝陛下救了全城的百姓……

    北京城的百姓们本来都不太鸟这份《大清日报》的。经常是好几天才打开报箱,取出一大摞报纸,然后往那儿一扔,该糊窗户糊窗户,该擦屁股擦屁股,反正一般没有病的都不会去看。送报纸的差人也不管,反正只要交钱了就行。但是今天,满大街的大喇叭广播不停传进窗户,好像说的还是报纸上的事。这一下,报箱里积攒多天的报纸,都被人们取出来翻看了。

    被关在家里十几天、就要断粮的北京老百姓们,这一下仿佛是久旱逢甘霖,全城顿时一片欢腾。很多老年人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直接在家中对着皇宫的方向跪下,颤巍巍地叩头,口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还有很多人从窗口向外喊着“皇上万岁”。

    当然,那些老年人大部分是真情实感▲趴在窗口向外喊“万岁”的,有多少是被安排好、喊给街上的外国人看的,就不得而知了。

    2日中午,大街腥逍∷低上出现了第一批被准许上街采购的市民。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打着整齐的横幅,喊着整齐的口号。横幅上写着:

    “恩同再造”、“吃水不忘挖井人”、“叩谢吾皇,叩谢朝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买菜”、“国有广武,生活不苦”、“吃上荤腥,全靠大清”……

    大街上,零星的外国人和外国记者站在路边,用复杂的眼神望着这种队伍♀国记者的拍照收到了严格的管制,别的不能拍,只能拍这种打着感谢横幅的队伍。如果拍了不该拍的,则旁边一定会冲出来“流氓”,抢掉他们的照相机。

    ……

    各路市民渐渐的都行进到了四个大菜场内。菜场内一共有十种商品:葱、姜、蒜、大白菜、白面、玉米面、高粱面、盐、豆油、蜂窝煤。其他的一样没有▲且价格也是由官府定的:玉米面两角一斤,白面七角五分一斤,大白菜一元一斤,盐两元一斤,豆油四块五一斤。

    当然,这里说的几元几角都是指清洋,是银元。“一元”就是那种七钱四分的一枚银元。“一角钱”就是指一角银毫子,是一种小银元,十枚毫子等于一块大洋▲且,菜场里的官商明确规定:不收纸币,只收现大洋。

    刚刚欢天喜地到这里的老百姓们,现在开始叫苦不迭。官商不收纸币这在他们意料之中,可既然用现大洋,竟还是那么高的价格一斤豆油等于原来全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最近一年,京师造币厂开足马力日夜印刷钞票,清洋的纸币不断贬值,吃穿兹逍∷低等一切东西的价格都在飞涨。但要是按现洋算价的话,涨幅则很有限。很多地方都或明或暗地开始拒收纸币u其是各大垄断官商,虽然名义上仍然接受纸币,可一般没背景的小老百姓,谁也没那个本事用纸币从官商那里买来东西,一律得拿现大洋▲且官商找钱的时候,如果买者是老百姓,则一定会找给他纸币,不收还不行。

    因为广武政变上台之后,深感根基不稳,生怕下面的统治机器不稳…定,不忠于自己,于是除了大撒特务、半公开默许卖官鬻爵、用腐败拉拢军政官员之外,还使出了一条各大独…裁者维护统治的最后手段:用印钞票的方法从老百姓手里抢掠财富,然后补贴给统治阶层。

    具体手段就是多印钞票,然后把这些钞票用各种名目优先发给政府官员、军警系统等统治阶层〕治阶层花这些钞票的时候,这些大量钞票就会流入市场,使纸币贬值,同时拉高各行各业的价格。但是这时候,统治阶层的钞票已经花出去了,而且换回了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他们只赚不赔▲损失会转嫁到底层百姓身上。因为老百姓手里的钞票会同时贬值,而他们什么也没得到。这个过程等于从老百姓口袋里直接拿钱、然后分给统治阶层,使全社会财富快速往统治阶层集中。和明抢唯一的区别,就是中间用了“货币贬值”这个障眼法而已▲缺乏信息的老百姓,也只会把这归咎于“自己命不好”、“自己没本事”上去。

    ……

    北京紫禁城的西侧,从北到南分布着三个相连的环湖皇家苑囿:北海、中海、南海。其中在南海的湖心有一座圆形的岛。这个岛很小,直径不过一百多米。岛上绿树葱葱,中间有几间宫殿。在后世,这个岛可是大大的有名瀛台。

    但是在这个时空里,光绪戊戌变法取得成功,并没有像标准历史里那样,被慈禧太后幽禁在瀛台。所以现在“瀛台”这两个字并没什么特殊意义,不过是皇家园林中无数景点名称中的一个罢了。

    但是就在广武上台之后,瀛台里还是住进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个“客人”的身份一点也不比光绪皇帝逊色。他就是被废黜掉的嘉德皇帝,现在的“庆国公”。

    广武政变之后,原皇帝嘉德就在朝野上下的视野中消失了。不管是“嘉德”这两个字也好、“庆国公”这三个字也好,都像“十四格格”这四个字一样,成为了大清的众多违禁字眼之一,被吸进黑洞,彻底从广播、印刷品、以及人们的公开谈论中消失了。很多人都在猜测,先帝大概已经被杀死了。

    但是实际上,广武并没有直接杀死嘉德。他只是把嘉德秘密囚禁在瀛台上。那个时空的慈禧和这个时空的广武都选中了瀛台,并不是巧合。瀛台作为幽禁重要人物的地方,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四面环水,离岸最近的北侧也有百米左右的湖面,另外的东西南三侧,湖面更是宽达两百多米。进出都要乘船。另外瀛台的面积大小正合适,一万多平方米,既能够安排下必要的人员和卫兵,又不至于大得监控不过来。最重要的是,瀛台处在南海皇家园林里,警卫森严,安全性没的说,而且隔壁就是皇宫,宫内的手握大权者可以随时掌握瀛台囚犯的情况。

    自从广武上位之后,整个南海园林就被重兵封闭起来。湖心那个腥逍∷低的圆形岛,更是成了最最神秘的禁地。整个大清帝国准许踏上瀛台的人,一共不超过三十个。周围湖岸上的禁卫军重兵把守,如临大敌,但是那些官兵们握着荷枪实弹,整天眺望着碧波远处的那一座绿树簇拥的小岛,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把守这座岛,不知道岛上发生了什么。

    ……

    瀛台的中央盖起了一座结实低矮的水泥房子,没有窗户,只有一个黑幽幽的门洞,像一座碉堡,和周围的玉砌雕栏很不相符。门洞上一扇又厚又小的铁门,锁的非常结实。

    门口,两个高大的士兵面容冷酷,守在两旁。铁门上有一扇小窗,小窗上装着几根粗钢条〓月份的天气,北京的寒风嗖嗖的渗进去。里面刺鼻的臭味不时地散发出来,有时还伴随着几声虚弱的咳嗽。

    铁门上钉了一个木牌,上面四个小字:

    庆国公府。

    '  '

    第164集 东方的施道芬伯格

    一个近卫军提着篮子,走到这座“庆国公府”门口,和另两个站岗的卫兵打声招呼,让他们开门。这两个卫兵也认得他,知道他是送饭来的,也点点头,回身打开小铁门。

    小铁门洞开,里面腐臭刺鼻的气息扑面而来,简直能把人熏得退避三舍。两个站岗的卫兵都捏着鼻子,站到了几步开外。送饭的卫兵提着篮子,猫着腰钻了进去。

    小水泥屋子里一团漆黑,地上稻草堆里,有什么东西在蠕动,伴着咳嗽,发出“悉悉索索”的声音。

    这个送饭的卫兵高声唱道:

    “公爷用膳喽”

    然后把篮子放下,打开篮子盖,端出两只碗放在地上,然后又抹黑把地上的两只空碗装回篮子。手上一连串动作不停,口中飞快地低声说出几句话:

    “皇上您龙体怎么样?奴才是恭王爷和沐大人派来的……”

    稻草堆里一阵加紧的咳嗽,明显草堆里的人想说什么话却没说出来。

    但是送饭的卫兵嘴上却没停,一边收碗,一边继续低声说道:

    “皇上您落难这一年多,大清让那罪人毓畦搞得乌烟瘴气,现在江山都丢了大半,眼看就要被南明打到北京了……现在恭王爷和沐大人,还有好几位大人都串好了,准备发动近卫军勤王,把毓畦搞下去,重尊皇上出来主持大计,挽救大清……那毓畦不好亲手杀您,就是像这样折辱您,让您郁郁而终的……恭王爷和沐大人让奴才给皇上带话,让皇上在里边好好保重身子,好好吃饭……您还能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稻草堆里的咳嗽更剧烈了,伴随着泣不成声的沙哑声音,想说什么东西,但是连哭带咳嗽,竟是一团含糊,什么也听不出来。

    送饭的卫兵收完毕,小声说道:

    “皇上保重,奴才告退了……”

    说着提着篮子出来了。几步外的另两个卫兵这才过来,重新锁上了门。

    ……

    广武在35年底的政变,把大清十二个铁帽子王斩尽杀绝了六个,其中就包括十四格格家。事没动的,只有多罗克勤郡王、多罗顺承郡王、和硕怡亲王、和硕恭亲王、和硕醇亲王、和硕庆亲王六个。其中醇王府因为和当今皇帝有直系血缘关系(广武的父亲溥仪就是醇亲王载沣的儿子),地位还比较安全,枢五个那个都是整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其中最有胆色的,就是恭亲王。这老头虽然也和其他五个王一样,整日深居简出、只是玩一些古董字画、修身养性,但对于广武的所作所为和自己及个铁帽子王的处境,却是相当的不平。93年整整一年,他都在隐忍,寻觅机会,物色合适的人。一直到了3年底、大清丢失了整个黄河以南、亡国握迫在眉睫、而且广武对几个王的监视开始稍微松懈的时候,恭亲王才果断出击,开始冒险联络别人了。

    他物色了整整一年的人选,前后排除过好几个≡方不是缺乏胆量,就是手上的量太弱,或者就是和广武的关系太近。直到这最后一个人,恭亲王觉得可以了。

    这个人就是现任近卫军的副司令:佟佳…沐虎。

    广武虽然让他的两个弟弟分别当了近卫军和八旗军的司令,但是那毕竟是两个小王爷,都是年轻公子哥,根本不会带部队。他们连部队里都很少去,连下边的师长、旅长、团长的名字都叫不全,更别说怎么指挥、调动部队了≈在他们身为正司令、能对这两支部队说一不二,完全是因为他们的亲哥哥是皇帝的缘故。

    所以说,这两支部队的实权,都在他们的副职手里。

    但是广武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自己的两个弟弟带部队的本事不能跟那些老将比。所以他把下面的副职都增设了。近卫军原有一个副司令,现在增加到了两个,八旗军原有两个副司令,现在增加到了四个。广武就是让这些副职相互勾心斗角,好抵消掉他们的能力,让自己的两个弟弟处于超然的地位。

    恭亲王原本的最理想计划,是联络八旗军的将领,政变时让八旗军进北京,包围皇宫,控制局势。因为八旗师兵力比近卫军强得多,战斗力也要更强,可以较轻易的压制住近卫师。但是广武的预防措施起了很大作用≈在八旗军的副司令一共有四个,权力分得很散。恭亲王搞定一个没有用,而搞定四个又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所以恭亲王退而求其次,把最佳人选锁定在了近卫军的两个副司令之一佟佳…沐虎的身上″虎一个人就拥有近卫师二分之一的控制权。只要临时搞掉另一个副司令,他就可以控制整个近卫军。

    现在经过了近一个月的试探、沟通,恭亲王已经和副司令沐虎达成了初步的相互信任。两人都不忍看着大清的基业就这么毁掉,又都有搞掉广武的利益需求。恭亲王这边有地位、皇室正统的招牌、还有老谋深算的头脑″虎这边则有拳头,也就是枪杆子。因此,在光武政变的一年多后,在大清高层,一个真正有威胁的密谋集团组成了。

    ……

    当天晚上,沐虎的心腹副官化装成玉器店送货的,再次混入了恭王府≈在虽然戒严,但那是对老百姓而言。只要是权贵们有需要,还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送上门的″虎和恭亲王虽然联系了一个月有余,但是为了安全,他们都是派自己的心腹互相联系的。他们本人都是重量级的人物,见一次面动静太大了,无论如何腥逍∷低,也很难不走漏风声。

    恭亲王的书房里,昏黄的白炽灯泡下,化装成店伙计的副官打开包袱,把里面的玉器一件一件地摆放在黑丝绒垫上。恭亲王坐在台灯下,拿着放大镜,用挑剔地目光审视着这一件件温润的和田白玉。

    副官一边腥逍∷低摆放玉器,一边用蚊子般的低声说道:

    “在事成之后……大人的意思,还是拥戴王爷……大人觉得这样比较实际……王爷先前主张拥戴先帝复位,大人觉得,这似乎多此一举……大人还是愿意拥戴王爷继承大统……”

    恭亲王手里把玩着一只仿汉白玉壁,然后放下,又拿起一块仿宋青玉执莲童子,用放大镜对着灯光端详着,一边从牙缝从中渗出几乎难以辨听的声音:

    “告诉你家大人,多谢他了……本王也明白他的心意,但是现在还没有‘事成’,我们不能就想着‘之后’怎么样……我们还得想着事前的事,怎么样成功把握更大……我们要说当今‘上边’是逆贼,是罪人,那很好,很得人心……可要想接着得人心,自立就不行……我们还得推出正牌的才行……告诉你家大人,本王也不是不想成大事的人……先帝的健康,我差人去看过了……大行不远了……告诉你家大人,还是那句话,只要他有这份儿心意,这也都是早晚的事……真到了那一天,本王自会记着他出的力……”

    副官小声恭敬地道:

    “,奴才记下了……”

    片刻后,恭亲王又低声说道:

    “告诉你家大人,这件事得抓紧和南边联系。这么大一件事,南边不点头,我们就算搞成了也没用【王被盯得紧,不便与外边多联系,所以这件事还得让他抓紧……南边已经打到唐山了,没几天了……真到了北京城下的时候,我们再去媾和,人家也没兴趣了……趁着现在,南边也有兴趣少死点人,大家还可能谈得拢……”

    副官点头小声道:

    “,奴才记下了……王爷,我家大人也准备和南边接触呢……只是想请王爷拿个主意,和南边的哪位接触比较妥当呢?”

    恭亲王沉吟片刻,问道:

    “你家大人考虑的和谁接触?先说来我听听。”

    “,”副官小声道,“回王爷,我家大人想请王爷参谋一下,和……和……”

    他转过头,下意识地四下望望,然后又压低了好些声音,凑近恭亲王,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小声吐出:

    “……和那肃王爷之女……十……十四格格联系,是否妥当?我家大人考虑到,她好歹也是咱们旗人,和王爷是自家人,也都是阖家遭难的……另外现在在南边也挺得势,手里还有人民卫队,方便接触……她和咱大清的感情总归比跟南明深,不会忍心看着大清就这么亡了的……她要想出力的话,在南边也能出的上力……”

    恭亲王微微点头,说道:

    “嗯,可以。和本王想的一样……让他去联系吧。这样,可以跟十四说……只要这事儿成了,那十四就是咱家里最有出息的女子……大清和硕肃亲王的那顶铁帽子,本王给她留着呢。跟她说,别以为自己是个女子,就戴不上……肃王家就剩她一个了,不给她戴给谁戴?”

    副官有些惊讶,但仍是点点头,口称“”。

    然后,他又想起来了,连忙从玉器包里拿出一只小布包,腥逍∷低地拆开。

    这是一只墨玉烟嘴。

    恭亲王皱起眉头。他是收藏老手,知道烟嘴一般都用白玉、翡翠、玛瑙等料子做,一般没有用墨玉做的。

    墨玉透明度很低……难道这里面藏有玄机?

    果然。副官很腥逍∷低地从烟嘴里面掏出一只小纸棍,展开了递给他。

    恭亲王接过来,放在灯下,用放大镜端详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字。

    看着看着,他的眉头皱起来了:

    “这是什么?”

    “回王爷,”副官腥逍∷低答道,“这是……是那南明女皇3号的演讲。我家大人那里有收音机,这是他让人一字不拉的记下来的。”

    “他是什么意思?”

    副官低声道:

    “王爷,我家大人的意思是,南明女皇在最近一次的演讲中,反复强调满人当年对汉人干的事情,那意思,好像将来还要报复咱们满人……我家大人的意思,一定要把这一点考虑进去……”

    “怎么考虑进去?”

    “就是说……媾和条件一定不能少了一条,就是必须善待旗人,不能搞民族报复……要不然,一切都甭谈了,咱么豁出去打到底。”

    “胡闹!”恭亲王不满地叱道,“现在是人家已经打到咱家门口了,已经算是兵临城下了……咱现在是城下之盟,人家有兴趣跟咱谈,咱就得谢天谢地了……怎么还那么不知好歹?告诉你家大人,眼下这个局面,我们求的只有一条:请大明手下留情,别把大清彻底灭了……只要大清不灭,哪怕只有一个北京城叫‘大清’,那都能谈!其他的条件,我们什么都能答应!……人家是赢家,咱们现在已经管不了人家怎么对待治下旗人了……”

    副官显得很为难,明显来的时候,沐大人很强调这一条。他吞吐着说:

    “王爷……我家大人的意思,民族和解这一条,大明必须把它以国策的形式提出来……我家大人说,我们冒着杀头的风险干这事,一半是拼个终生富贵,一般就是为咱旗人拼个安全太平……要是咱旗人到头来落得跟德国犹太人一样,那咱们几个就算后半辈子荣华富贵,那也没多少意思……”

    恭亲王眼中闪过轻蔑的光,嘴角微微上扬,兴笑,摇摇头。

    “没想到我大清到了今日,还有沐大人这样的人v……大概这也是大清不该亡吧。也罢,先让他和南边接触一下再看吧。”

    '  '

    第166集 让女皇赐婚的好办法

    937年2月4日情人节,也是向小强和秋湫秀秀结婚一周年纪念日。昨天3日,明军主力刚刚跨过黄河攻入直隶,今天是最忙的一天◎小强在徐州也要“两线作战”了,既要指挥北线的五个重装甲师作战,又要指挥南线的五个机步师配合陆军作战。但即便如此,向小强仍没忘了这个重要的日子。他是个多情的人,现在事业蒸蒸日上,却没忘记当初来大明的首要目的。

    向小强一大早就给两位夫人“发”了结婚周年礼物。秀秀得到的是一套名贵的钻石首饰,而秋湫的礼物就拉风多了。

    当秋秋一眼看到庭院中站立的骏马时,第一个反忧发出一声尖叫,第二个反忧脱口而出:

    “大宛马!!!”

    然后第三个反应,就是兴奋地抱兹逍∷低小强,拼命的吻。

    行了……

    向小强心中也乐开了花效果达到了。那三万多明洋总算花的值了。

    他感叹着,男人费尽血汗追求功名利禄,有时候所图的不就是这个么?一掷千金,哪怕能博得心上人的片刻幸福,也是值得的啊!

    ……

    自从上次在德国亚琛的森林里,向小强见识了秋湫优美的骑术后,就一直琢磨着送她一匹好马。但是他不懂马,而且大明在南方,本身不产良马,上流社会玩马的风气也不盛,弄好马的机会不多。前段时间全歼清军中原兵团,俘获到了一批名马。中原兵团司令淤喜欢玩马,于是上行下效,下边的军长v长为了逢迎司令大人的爱好,也都成了“马友”,不少人豪宅的马厩里都有一到几匹名马不等。

    现在这些名马统统被缴获,一共几十匹⌒最高雅美丽的阿拉伯马、速度最快的英国纯血马、最神秘的中亚阿克塔…塔克马,还有德国汉诺威马、丹麦腓特烈斯堡马、美国傲卢莎马、法国塞拉…法兰西马、内蒙古乌珠木沁马、甚至还有外蒙古野马……就差非洲斑马了。这些清军官员的马厩,几乎就是世界名马博览会▲按照他们账面上的薪俸,一百年也买不起一条马腿。

    最好的几匹都被运到南京进献给朱榕了。事的几十匹,朱榕发话让就地拍卖,所得款项就补充到赈济款里去。所以这次拍卖就又有了慈善性质◎小强当仁不让,派武炎彬到现场去举牌子,拍下了一匹。这是一匹中亚阿克塔…塔克马,中国传统叫它“大宛马”,也叫“汗血马”≈在这种马只有苏联的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才出产。苏联每年都要出口一些,换取紧缺的黄金和外汇。

    当向小强得知那几匹“阿克塔…塔克马”就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之后,便吩咐武炎彬,不管多少钱都要买到手。中学时代的《射雕英雄传》情结,现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还好拍卖现场是在北方,大明除了一些爱马到“发烧级”的富豪专门乘火车前去买马,大多数富豪都不远千里迢迢的只为了几匹马▲原北清的很多阔佬正惶惶不可终日,根本不敢露富◎小强以三万多明洋的合适价格就拍到手了。

    和有着美丽曲线的阿拉伯马不同,中亚大宛马有着中等的身材,瘦削如同刀削出来的脖子,充满着一种直线条美。再加上枣红的毛色,雪白的四蹄,无怪乎当年汉武帝为它而倾倒,为得到它竟宁可发动战争远征中亚。

    幸好朱榕那妮子是在英国受的熏陶,也只喜欢纯种阿拉伯马和英国马,对东方的马兴趣不大。要不然这几匹大宛马少不得也要被她搜刮了去。

    虽然秀秀的那套珠宝价格将近五万明洋,要比这匹马还贵重不少,但显然这匹马对秋湫起的作用要明显得多◎小强估计秋湫起码得高兴几个月。

    ……

    经过了早上的“发礼物”,在这个结婚周年纪念日里,哪怕向小强再忙碌、再没空浪漫,两位夫人心里也都像喝了酒和蜜糖一般,晕陶陶,甜蜜蜜。她们跟在向小强的身后,带着幸福的笑容,如两朵旋风般地工作着……就算没有浪漫的烛光晚餐、中午和晚上都只能吃盒饭,但她们的心,也早已被夫君的浪漫彻底征服了。

    漂亮的珠宝、漂亮的马儿……还有比这更浪漫的吗?

    5日,人民卫队在京津唐战场展开的部队,已经达到了三个重装甲师。后两个还在陆续上岸、卸装备。前三个装甲师还在唐山和清军八旗师激战▲在南线战场,明军陆军主力在人民卫队五个机步师的先导下,摧枯拉朽,又恢复了战争初期那种如入无人之境的气势。5日一天,全线平均推进了80公里,最远处推进了05公里,已经逼近了德州。

    但是日晚?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