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第100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大明首辅大臣官邸前,高喊着“公民的生命和自…由神圣不可侵犯”了。

    而他们从俘虏营中放出来、真正融入大明的社会生活,最长的不过只有三个月而已。“被改造”之快、之彻底,让很多人都意想不到▲这时候,他们很多人都还是大字不识一个呢。

    何况,他们的诉求点选的还很准。不是强调我们多么热爱大明,也不是强调我们被送回去后会多可怜,而是紧紧抓住《大明宪法》这一点,抓住自己已经是大明公民的事实:我们不管我们半年前是什么人,反正我们只知道自己现在就是大明公民。在北清被关押的那几千明军战俘是大明公民,我们也是大明公民,谁也不比谁命贱。我们什么法也没犯,zf如果把我们强迫送出境,那就是违反宪法。

    而是否尊重宪法,关系到大明是否还能在君主立宪的道路上走下去。这也是聚集在集会者周围的不少民间政治精英、社会活动家们的共同声音。

    ……

    u逍∷低小强对这件事很关注,但他觉得这件事自己不适合掺和进去。这件事标标准准的属于“政务”,也就是内阁zf的处理范围◎小强是军队这边的,而且还是女皇的亲军统帅。无论是军方,还是女皇,对这件事都是不好插手的。

    何况向小强自己也是北方人,虽然在大明高层,他的背景是前英国情报官,但是对外默认的背景,还是大明在北清发展的特工,上次救了蚱蜢号的成员之后,就跟着逃过来了。所以他这个位置就比较尴尬了。自己位高权重,对陛下有巨大影响力,又是“江北帮”的,和那些前清俘虏怎么说还是老乡。所以帮他们说话也不是,不帮他们说话也不是。

    但是这两天,向小强都让肚子疼和十四格格派人去现场观察局势,并且搜集各种相关报道,密切关注u其是十四格格,简直就是把这个当成她自己的事,这两天甚至都有点神经兮兮的了◎小强也明白她的立场:那就是坚决不能把这些前战俘交出去的。因为她自己就是个“南逃者”,无非是地位高点罢了。在她看来,广武皇帝这次要是能挟持几千大明子弟、从大明手里成功要回几万个“南逃者”,那么广武下次完全可能再挟持什么人,把她十四格格也要回去。那样的话,她的下场就很悲惨了。

    也有大批的记者围堵在人民卫队司令部门口,要求采访向小强,采访十四格格。主要是想采访十四格格。但是向小强严令,人民卫队的所有人员,包括十四格格,不得私自对媒体表达观点◎小强有这个权力,而且军政等公职人员不擅自对媒体表达个人观点,这也符合传统惯例,记者们也没有办法。

    这也是向小强听从了秀秀和岳母尚小君的告诫,做出的决定。这件事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他向小强都要保持低调,最好能远离大家的注意力。因为这是个看沈荣轩好戏的机会。

    但是秋湫的观点是旗帜鲜明的:那就是一定要把满清手里的几千大明子弟兵换回来。在她看来,不管什么宪法不宪法,那几千大明子弟兵虽然人少,但却是为了保家卫国、抵抗清虏而被俘的▲这几万“新公民”虽然人多,但他们几个月前还是“清虏”,是为了南侵大明而来的,不是我大明好客、把他们八抬大轿请来的。他们不少人手上还沾满了大明将士百姓的血呢。他们刚过来几个月,对大明什么贡献没有,大明反倒每人发了他们00明洋,他们凭什么和那几千大明子弟兵同命同价?

    秋湫这个观点也代表了大明不少“草根”阶层的看法。他们没有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和上层“精英”们那么强的“宪政意识”,多半种把这些“前清虏”交出去,把大明自己的几千子弟兵换回来。

    u逍∷低小强虽然不让人民卫队的军官对媒体表达观点,但是他自己却悄悄的在司令部里高了个调查,让肚子疼派人打探了一番,得知司令部里大多数军官都主张,不匣切代价,一定要把自己的士兵换回来◎小强这些天也是一直参加统帅部的战争策划的,统帅部的军官食堂里,军官们这两天也是都议论这个事◎小强听了军官普遍观点,发现大多数人都想要把这几万“前俘虏”送出去,把自己的几千士兵换回来。大家似乎都有一个观点:

    那几千大明官兵都是为了保家卫国被俘的,如果这次我们有机会把他们换回来而不换,而让他们永远在北清的地狱里,永远不能和家人团聚,那么今后谁还愿意再保家卫国、再冒着当俘虏的握冲锋陷阵。

    u逍∷低小强很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说这种观点在中高级军官中都如此流行的话,那么下级军官、普通士兵们就不用说了。那也就是说,不论是人民卫队还是大明陆军,反正军队这边的人心都是要不匣切代价、把那几千大明官兵换回来的。不然就会打击士气。

    ……

    8月2号下午统帅部例行战争计划会议的时候,一个副官进来,悄声把张照先叫出去了。回来的时候,张照先看了大家一圈,说道:

    “诸位,看来我们需要对战争期限作出一个比较明确的预期了≈在zf需要我们给出一个大致的开战时间,以决定这次战俘危机的外交策略。内阁那边的意思是,我们越早开战,外交上处理这件事就越有利。诸位,尽管对这个问题我们有诸多分歧,但是也不能再搁置了。我建议今天下午就做出决定,确定战争的大致开战时间。”

    会议室里诸位将领相互看看,表示赞同。

    u逍∷低小强本来是主张37年春天开战的。这样能够多准备几个月的时间,而且也季节上也合适发动进攻。顺利的话能够在严冬到来之前结束战争。最好是在四月下旬,因为那个时候刚好是黄淮、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农作物播种完毕的时候。这个时候打仗,不会对下半年的收成影响很大,不会造成大面积的饥荒。

    但是早一点北伐,毕竟是向小强消的≈在因为战俘危机这件事,很多将领又倾向于在今年就进行北伐。和向小强想置身事外不同,参与制定战争计划的一些核心将领们都有个“阴谋”,那就是想借着这次战俘危机大加炒作一番,把国民、把全军同仇敌忾的精神鼓动起来,对清进行一场“总体战”。

    一个分权的、中产阶级占大多数的国家,是不太容易把国民的战争情绪鼓动起来的。一个集…权的、贫苦的愚民占大多数的国家,相反倒比较容易把国民都鼓动起来,勒紧肚皮搞“总体战”。因此对大明来说,此次战俘危机,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总之不管是大明zf选择哪一条,一定要让全国上下都对北清人神共愤,最好能达到年初南京保卫战那种程度。当然,不太容易。不过有总比没有好的多。

    张照先笑道:

    “呵呵……都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看来诸位真的是都有很好的政治眼光……沈阁老说因为这件事,越早北伐越有利,应该也就是这个意思……”

    ……

    经过了一下午的讨论,最后基本确定,对北清的战争应该于3年0月份,也就是两个月后开始。这将面临冬季作战。但是这对明军来说也有个好处。在冬季,华北、西北一人多高的“青纱帐”没有了,真正实现了“一马平川”,而且公路以外的土地也基本硬化。这对明军的机械化、摩托化军团的优势发挥将是不可估量的▲因为所有的田地里都是光秃秃的,地面的清军无处藏身,明军的空中优势也可以发挥到最大。

    说起来只有两个月,但是大明帝国实际上从去年十二月份就在战争准备,一直没有停。到了现在,大半年战时经济体制和扩军备战,已经能够峙帝国搏一下的了。况且两个月后,长江防线会加固得更加坚不可摧。这也是种大多数将领决定搏一把的原因。

    我军占绝对机动优势,最多进攻不顺利,不太可能被清军大面积围而歼之◎一真的发现短期之内达不到战略目的、有拖成持久战的可能,那么退回来就是。反正清军不太可能突破长江防线打到家里来。

    大致时间定下来了‰到两个月之后就要收复故国、北定中原了,祖祖辈辈没能实现的梦想有可能在自己手里完成,每个将领都显得非常兴奋,同时肩上也感到沉甸甸的。无论是老将领张照先,还是年轻将领如向小强,都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

    我们就这样决定了?这是真的么?

    '  '

    第153集 两大阵营

    从8月3号开始,南京首辅大臣官邸前,出现了另一股集会者,并且迅速壮大。到了8月4号,人数已经接近一万。虽然只有“前清俘虏”人数的三分之一,但是这股集会者的气势、以及人气,都远远盖过了他们。

    这些都是那几千明军战俘的家人。他们在前两天的时间里在各地组织起来,乘火车汽车开往南京,为了自己的儿子、兄弟、丈夫、父亲而泣血请…愿。

    这些“亲友团”们到底是在大明土生土长的人,对公众集会的游戏规则也非常熟悉,一来到就先去了警察局注册。只不过这个注册并不是为了让警察局批准,而是一旦注册之后,警察就会为你这个集会提供全程保护,在你申报的时间段和地段内,就只有你这个团体可以集会,你的反对者或者其他主题的集会都不允许了。这也能够防止不同派别的集会者打群架,引发街头暴力。

    但是那些初来乍到的“新公民”不懂得这些,什么都准备了,就是没想到去警察局注册,结果自己是先来的,地盘却被人家“抢注”了。

    警察们也明显地站在“大明士兵亲友团”一边,很不客气地把“新公民”们往一边驱赶,要求他们至少让出一半地方来,给“大明士兵亲友团”坐。那些前清大兵们骄傲地直着脖子,振振有词,拿着《大明宪法》在警察眼前晃,问警察们想干什么,懂不懂规矩,竟敢践踏大明公民集会的神圣权利。

    但是人家警察直接拿出一本《大明公民游…行集会法》,告诉他们:本来该把你们全部撵走的,现在看你们是先来的,只让你们腾出一半地方已经不错了,不懂还唧唧歪歪的。

    三言两语就把这些粗大兵噎得直翻白眼。不少爆脾气的当时就想干架,但马上就被同伴按住了。他们知道,现在大明上上下下都在看着他们呢,一定要让大家都接受他们就是大明公民,而不是愚昧蛮横的北清大兵≈在是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候,自己不占理,要再跟警察干起架来的话,那对自己更不利。一旦大明上下还把他们看作北清大兵,那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他们送出去,换自己人回来。

    三万多“新公民”抱怨着,抬起屁股往东移动了一百多米,坐得更挤了,而且离首辅大臣官邸大门更远了≡面的“大明士兵亲友团”便很有秩序地开过来,占领了空出来的地方。

    由于两边的人数都十分众多,而且情绪明显对立,所以更多的警察调派过来了。几百个警察拿着警棍,在“新公民”和“亲友团”之间站成了两道人墙,并且中间拉起了绳索~区消防局的几台水车也灌足了水,停在车库里整装待发。一旦这边出现暴力、警察控制不了的话,这几台水车马上能赶到现场,用高压水龙冲开人群。

    ……

    那些“新公民”们都是清一色的大老爷们儿,而且集会的时候除了整齐的喊口号,大多时候都是坐在一起说心天,有不少人还嘻嘻哈哈的。但是“亲友团”可完全不一样,大部分都是妇孺,老人‘人和孩子▲且他们完全都是真情流露,哭泣、悲伤,对旁观者的感染力不是对面的那些“前清兵”们能比拟的。他们一出现,公众同情的天平立刻倾向了他们。

    在镁光灯的镜头下,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哭成了泪人,哽咽着说道:

    “……我哥哥是为了保家卫国才被俘虏的……他是我父母唯一的儿子,而且我也没有堂兄弟,按条件他可以免服役的,但我哥哥还是志愿参军了……当时,我和我妈妈都哭着问他为什么,怎么想的,是不是不打算要这个家了……我哥哥说,现在清虏即百万大军已经在长江防线对面集结了,随时会大举南侵,而我们大明兵力又不够……

    “他说,我们大明像他这样的独子很多,大家都符合条件免役……但是,正是因为大家都不服役,我们大明军队兵力才这么紧张的……他还说,他去参军,就算牺牲了,只要清虏打不过来,那大明zf都会把我们一家照顾得很好的……可要是清虏打过来了,那我们大明什么都完了,我们都要做奴隶,那时候他活着也没什么用了……如果他去参军的话,虽然他一个人的量很小,但是清虏打过来的可能性好歹会小一点……”

    这个少女一边说一边哭,说到这儿已经哭得喘不过气来:

    “……现在,我哥哥的话真的实现了……清虏被打了回去,大明保住了,我们的家,还有好多人的家都保住了……可是,哥哥却回不来了……”

    周围的镁光灯此起彼伏地闪着,记者们埋头速记。还有一个摄影师也过来了,扛着摄影机,摇柄“咔咔”地转动着。周围的市民听者无不动容,一些太太小姐也都感动的擦眼泪了。

    一个民间社团的组织者牵了一只话筒过来,伸到她面前,鼓励道:

    “来,小姐,你用这个说,这个说的能让更多人听见,首辅大人也能听见呢。”

    那少女接过话筒,哽咽着说道:

    “……现在我不想别的,就消首辅大人能救救我哥哥……让他回家……我,还有妈妈,还有妹妹,都在家里盼着他……”

    少女凄凄哀哀的声音被一架大喇叭放出来,在官邸前的上空回荡。喇叭的声音很大,不但集会的两边人都听到了,连官邸里的沈荣轩也听的很清楚。

    紧接着,话筒又到了另一个年轻少*妇手里。这少*妇二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面容穿着都很是端庄,好像是个中学教师的样子。她丈夫是个军官,也被俘虏到北清去了。

    她倒显得很坚强,只是脸色很白,悲愤地说道:

    “伪清广武皇帝接见外国记者的时候已经说了,如果大明拒绝换俘虏的话,那么我大明的全部俘虏就要被送进劳动营去!大家也都知道北清的劳动营是怎么回事!那就是在矿山、采石场、砖…窑等地方做苦力!那根本不是什么生产性劳动,而纯粹就是惩罚性折磨人的!连衣服都没有,一年四季就是披着破麻布片,一到冬天就会大批的冻死人!吃得是垃圾一样的东西,而且一天只有一顿!

    “饥饿、疾病、毒打、过度劳累、冬天严寒、夏天暴晒,还有矿井隔三差五的塌…方、透…水、瓦…斯爆…炸……国际红十字会早已有定论,满清的劳动营,比苏联的西伯利亚劳动营还要残酷!人送到里面,平均生命还不到五年!女人和孩子一般活不过第一年,就是最健康的男子,寿命也就是七八年!

    “我就想问问沈荣轩,对面的那些人几个月前还是清虏,还是要过来屠杀我们~役我们的,可能还在那些最悲惨的劳动营里当过守军……怎么这么快就成了大明公民了?沈荣轩,这就是你的zf做的决定吗?你真的准备把这些手上的血还没洗干净的家伙留下,让他们玷污‘大明公民’这个词荣耀?还是准备让那些真正为保卫中华文明流血的将士们、悲惨地在劳动营中死去?你的zf是打算这样做的吗?……好,你要是真这么做了,我们这些孤儿寡母自然不能把你怎么样……但是你要腥逍∷低,清虏再度南侵的时候,还有没有人愿意为了保卫‘大明公民’这个神圣的字眼而去流血牺牲!”

    这个女教师说完后,原先惨白的脸上已经激动得通红了。上万的“明军亲友团”和周围围观的市民们,爆发了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对面的“新公民方阵”受不了了,周围市民看自己的眼神也都不那么友好了。这些前北清大兵们每人都感到了莫大的压力,一种恐惧感从背后窜起,好像明天就要被押着送回北清了。一旦尝到了当“大明公民”的挺起胸膛、有尊严的滋味儿,再回北清当“屁…民”,那可真是生不如死了。何况,他们这些自愿留在大明、拿过大明“绿卡”的人回到北清后,不进“劳动营”的可能性有多大?

    一个前清大兵一下站到凳子上,挥动手臂讲起来了。但是他一个人的声音太小,根本传不出来≮是,马上就又有一个很有眼色的记者,拖着一条话筒向他挤过来,把话筒给他,让他讲话。

    这个前清大兵二十五六岁,也是脸涨得通红,拿过话筒,一口山东腔立刻回荡在官邸上空:

    “……俺说大姐咧,话可不能这么说!俺们以前是对不住你们,可那时候……那时候俺们也不知道你们这么好哇!俺那时候要知道你们这边的人都那么好,官也那么好,民也那么好,俺就算豁出脑袋跑他娘的,也不能跟着来打你们啊!俺们也想安生过日子,也不想打仗,俺也知道打仗要死人,对不对啊!谁不是爹妈生父母养的嘛!咱们好歹也是……不打不相识嘛!大姐你说对不。

    “……别人不说,就说俺吧,俺也是过来以后才知道大明这边有多么好,以前在北边,报纸广播上都说你们这边怎么不好怎么不好,老百姓啥事不干,整天上街闹事,乱得跟茅窝一样……俺还觉得那些往南边跑的人傻哩!敢情过来才知道,过去在北边那么些年都白活了!你们的兵好歹还知道为啥打仗,俺们连为啥打仗都不知道哩!你说谁可怜?……就是长官让俺怎么打,俺就怎么打,就这么着,都成天有那么多人逃跑的!要不是长官们许愿,说打进南京就能抢钱抢媳妇,跑的人还多哩!

    “嗨,瞧俺这嘴……不过话说回来,大姐你说俺们手上有你们的血,那可真冤枉俺们了!大姐你摸摸良心,俺们手上有你们的血吗?俺们当你们俘虏的时候不还在江北边吗?俺们连南京成啥样子都没看见哩,手上咋沾你们的血?倒是你们的飞机呜呜叫,把我们弟兄炸得腿断胳膊折倒是真的!大姐咧,要说手上有血的,都是八旗师那些王八操的,那些龟玩意儿别说你们,连俺们都恨不得把他们给……”

    他这么一通嚷嚷,话糙理不糙,倒很是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鸣u逍∷低拉拉的掌声响起,很快就扩散开来,“新公民”这边的掌声、叫好声也震天响了,一点不亚于“亲友团”那边的。

    ……

    正在这个时候,几辆小轿车突然停在马路边,后边跟着一辆军车也吐了。十几个荷枪实弹的士兵跳下来,站成一排。

    慢慢的,周围沸腾的声音静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几辆车▲且不少人看到,这些士兵简章都是人民卫队的。

    中间的一辆小轿车打开,两边的士兵立正敬礼。

    一个年轻的将领跨出车来,环视了一溶围的人≠时,镁光灯密密麻麻地闪烁起来了,无数团白烟升上天空。

    这个人是向小强。

    '  '

    第154集 务实的精神

    u逍∷低小强站在汽车顶上,双手挥了挥,请求众人安静下来。很快,四周的欢呼声平静了下去◎小强拿着话筒,仍然用家乡话大声说道:

    “诸位!诸位!!大家知道清虏皇帝为什么提出这么个换俘虏的要求吗?用我们手里的七万清军俘虏、加上八万新公民,去换清虏手里的六千大明将士,清虏皇帝提出这么个疯狂的要求,是因为他能得到什么好处吗?他什么好处都得不到!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十几万俘虏死活,就算要回去他也不会再补充进军队里了,只会把他们扔进劳动营里任其自生自灭!那么清虏皇帝为什么还提出这种要求?

    “很简单,想必大家也都明白:他就是消我们这样自己人争得不可开交!最好能打起来!……现在身陷清虏之手的六千大明子弟兵毫无疑问,他们都是我们大明的血肉,是我们大明血肉之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不用说了,我们绝不可能放弃他们!但是,新加入我大明的八万个兄弟,不管他们以前是什么身份,现在已经成了我大明的合法公民,那也就是我大明血肉之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虏皇帝之所以搞这么一出,就是想让我们陷入这样一个境地:要么砍掉左手,要么砍掉右手!……当然,如果是清虏砍的话,那我们没说的,除了痛彻心扉之外,还会同仇敌忾。但是清虏让我们自己选择,是要左手还是要右手!这样和我们自己砍掉自己的手没什么区别!这样的话,我们依然会痛彻心扉,但却不会再同仇敌忾!因为我们自己就会相互猜疑、相互敌视!

    “今天,我们大家聚集在这里,竟然在争论舍弃谁、保留谁?我想,大家坐在这里,不应该是相互争吵!我们应该督促zf不匣切代价,把我们的亲人接回来!这才是我们应该争取的!这也是zf应该做的h逍∷低在北清就像一个绑票的,手里扣了我们的亲人,勒索我们。好,如果绑匪只是要赎金的话,那没说的,只要他开出价来,我们为了亲人平安回来,多高的价都好商量!但是他是要我们拿别的亲人去换!让我们拿几万名大明公民去换!这是什么概念?

    “有人说这几万大明公民新加入不久,不能算亲人。好,那我是也加入大明不久,也就是比他们多几个月而已h逍∷低到这里我就很害怕,清虏恨我向小强恨的是牙痒痒的,如果这都可以换的话,那清虏哪天再绑架了大明什么人,然后要大明拿我向小强去换的话,那我是不是也会被这么给‘换’过去了?那我向小强岂不是很惨?”

    u逍∷低小强说到这里,周围市民已经一片笑声了。“新公民方阵”里的人笑得更厉害。他们都很开心,因为他们觉得向小强到底是自己老乡,到底帮自己这边说话了。

    u逍∷低小强继续说道:

    “我们掰着手指头算一下,清虏绑架几千大明官兵,就能让大明把几万个自己的公民交出去,这么高的比例,那我向小强只有一个人,清虏岂不是只要想法绑架一个大明士兵,就可以让大明把我向小强交出去了?照此说来,此例一开的话,清虏当绑匪肯定会当上瘾!它会隔三差五的过来绑架我们的人,然后要挟我们,让我们交出它不顺眼的人!那么,流亡大明的反清志士、写文章结露北清黑暗→判北清的作家、组织领导北清抵抗组织的东厂专员、甚至我们的内阁大臣、辽阳公主、甚至首辅大臣和陛下本人……只要清虏绑架的人数够多、够分量,又有什么人勒索不到呢?……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可以谈的事情!

    “所以我今天来这讲这几句话,一来是一吐几天来的胸中块垒,跟大家聊一下,二来也是想在这个公开场合,对北清广武皇帝陛下说两句话:

    “皇帝陛下,这样没意思,真的没意思。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干着有什么好处呢?除了发泄一下你南侵不成的郁闷、让我们也痛苦一下,你还能得到什么呢?对于我们大明这样的国家来说,把自己的几万个公民亲手交给敌人,这是不可想象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真的这么做了,那么我们的zf就不配再做我们的zf,甚至我们的大明王朝,也会瞬间失去合法性。一个可以亲手把几万个公民交出去任人宰割的国家,今后还怎么正常的呆在这个世界上?说白了就是:今后还怎么混?!

    “皇帝陛下,如果我是你就会想一想,手上有一副这么好的牌,就应该好好打,不要浪费了。如果图一时之快而失去了更好利用的机会,那岂不是太可惜。不错,现在我们的亲人是被你捏在手上,我们是有求与你,给你低个头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要逼我们做做不到的事情⊙几万公民交出去任敌宰割,也许大清做得到,但我们大明做不到。

    “真的,皇帝陛下,务实一点吧。如果大家都务实一点的话,这次事情应该能得到双方都很满意的结果。我相信以皇帝陛下之英明,不会固执地认为只有逼着我们把几万个公民交给你投进劳动营,才是最令你满意的结果吧?一定还会有千万种会让你更满意的结果的。我想,大清需要的东西肯定还有很多,但唯独不缺几万张吃饭的嘴。如果我们两边都能拿出年初默契停火的那种务实精神来,有什么问题不能满意地解决呢?

    “以上这些,就是我要说的。”

    u逍∷低小强说完后,弯腰跳下车来≠时,四周镁光灯疯狂地闪动着,寂静的广场上瞬间沸腾起来。他的讲话犹如在滚烫的油锅中滴了一滴冷水,顿时炸锅了。

    无数个记者叫喊着,朝向小强蜂拥挤来,同时大喊着:

    “向将军,你的讲话是否代表了大明zf的官方态度?”

    “向将军,你的讲话能?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