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第25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所有其它军队都截然不同的军队!这不同不仅仅体现在武器装备上,更多的是体现在思想认知和战术战法以及训练上。

    发现田石头对步三师和炮三团的行军速度不太满意,顾明劝道:“师长,军长给我们的预定时间是六天,按照现在的速度,六天之后应该能够准时抵达东至一带!而且,一旦我部东进速度快了,就有可能导致太平军林启容部掉头北上、缩回东至一带设防,那我军的作战计划可就全乱了。”

    田石头道:“不能小看太平军林启容部,这支太平军的战士大都出身贫苦,又经过无数战火的铁血洗礼,是一支真正的雄师!据我估计,步二师要抢在他们前头赶到景德镇,难度不小!从安庆到东至,强行军两天即过!根据时间来计算,眼下的林启容部应该已经通过东至了。东至一带乃战略要地,太平军不可能毫无准备,我军行军时日越久,留给他们的准备时间就越充分,相信对我军的困难就会越大,所以我决定……”

    顾明心下一动,凝声道:“师长的意思是,让步三师先行挺进,抢在太平军准备充分之前抢占战略要地,炮三团随后跟进,协助反击太平军后续的反击?”

    田石头道:“大致如此,不过让炮三团独立行动太过危险,如果没有步兵保护,一旦遭受太平军偷袭,炮三团的战斗力还顶不上一个步兵连!我决定亲率一团和二团加快行军,争取在三天之内抢占东至,由顾参谋长率领三团和炮团加紧跟进,如何?”

    顾明疑惑地说道:“师长,这件事非同小可,是不是把炮三团的潘岳团长叫来一起商议一下?”

    “不必了!”田石头断然道,“以一个步兵团随行保护炮团,莫非还担心太平军的偷袭不成?以我军火炮的威力,以一个团的兵力结成方形防御阵形,将炮团护在中央,就算太平军以数万大军来攻,只怕也难以讨好。”

    顾明心中仍有疑虑,劝道:“话虽如此,可这是建立在我军有所准备的前提下,一旦我军没有足够的准备,或者地形不利于炮队的展开,太平军以绝对优势之兵力在黑夜发动偷袭,一个步兵团只怕也很难坚持得住哇。”

    田石头冷然道:“这么多不利因素有可能同时出现吗?”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行了,你这是杞人忧天!”田石头一意孤行。

    顾明急道:“师长,如果非要分兵,卑职恳请率一团先行,师长您率二团、三团以及炮团后续后跟进,卑职向你担保,一定圆满完成夺取东至的任务,并且死守到师长前来。”

    “你……”

    田石头不料顾明如此固执,不由得有些着急起来。

    正在两人争执不下时,一骑快马从前面如飞而至,然后一名士兵气喘吁吁地跑到了两人跟前,急声道:“师……师长,侦……侦察连急报。”

    田石头神色一动,吼道:“拿来。”

    伸手从士兵手里夺过军报,田石头两下看罢,旋即将军报递给顾明,沉声道:“你看,太平军往东至城里大肆运送物资,往来的车队足有两百多辆,摆明了是要把东至当成战略据点来经营了!而运粮队的随行保护步兵也多达两三千人,规模很大啊,只去一个步兵团,怕有些力不从心,顾参谋长,你就不要争了,这事就主么定了。”

    顾明疑惑地说道:“师长,这事是不是有些蹊跷啊,东至一带原本并无太平军的战略据点啊,主些物资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是从安庆运来的,林启运的精兵也才过东至,他们的粮队来得也太快了些吧?如果不是从安庆运来的,那么这两百多车的粮草又是从何而来?”

    田石头道:“刑连长不是在军报里说了吗,粮车负担极重,在道上留下的辙痕清晰可辨,不可能是空车!至于这些粮草从何而来,侦察连正在加紧侦察,据我估计,太平军在东至附近很可能建有专门储藏军粮的秘密要寨。”

    顾明心中一动,不再分辩,已经有些相信田石头的分析了,因为太平军一向就有修筑秘密要寨、偷偷储藏军粮物资的传统。

    “顾参谋长,潘岳团长那,你就替本师长传达命令吧,我率一团和二团即刻加紧行军。”

    顾明再无力劝阻田石头,只能勉励道:“如此,卑职预祝师长马到功成了。”

    ****

    桥山大寨,太平军大营。

    李世贤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大声道:“殿下,情况有变!”

    江海洋正在专心地察看地图,闻言抬起头来,关切地看着李世贤,问道:“世贤将军如此行色匆匆,可是发生了什么要紧之事?”

    李世贤吸了口气,沉声道:“殿下,刚刚收到探马传回来的消息,前来进攻东至的是护国军田石头所部,共一个步兵师加一个炮兵团!尤其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护国军的行军速度已经脱节,前锋两个步兵团已经距离东至不足一天路程,而后续的一个步兵团和炮兵团还远在半路,与前部拉开了足有两天的路程。”

    江海洋眉头一耸,说道:“这倒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情报,世贤将军有什么想法?”

    李世贤道:“护国军前后部脱节,步炮分开行军,可以说是出乎我军的预料,如果我军仍然采用既定策略,只怕要坏了大事!以重兵偷袭敌炮队的战略有可能要流产啊!”

    江海洋失色道:“此话怎讲?”

    李世贤道:“殿下,我军的既定策略是将护国军吸引到桥山一带对峙并伺机歼灭他们的炮队,但那是假设在护国军步炮协同一致的前提下的!眼下护国军的两个步兵团来得如此迅速,我军主力尚在赶来桥山的路上啊,换句话说,护国军可能抢在我军主力赶到之前围住桥山大寨,也就是说我军主力可能根本无法进入桥山大寨,更别提进入藏军洞埋伏了!还谈什么奇兵突出,偷袭护国军炮队呢?”

    江海洋失声道:“唉呀,这可怎么办才好?”

    李世贤脸上却并无多少惊慌之色,定声道:“殿下,在前来的路上,末将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我军的既定策略怕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了!”

    江海洋急问:“世贤将军真是小诸葛啊,有什么办法快说出来本王听听。”

    李世贤道:“殿下,以末将浅见,我军主力不必赶来桥山大寨了,只需让一部偏师前来增援桥山,牵制护国军前锋两个步兵团即可,其余四万精锐可偃旗息鼓,改道奔袭护国军的后部,于半途设伏将敌后部一个步兵团连同炮队一口吞掉。”

    江海洋道:“这个,事起仓促,怕没那么容易吧?”

    李世贤道:“殿下,有可能的!只要时间、地点、时机都选择得恰到好处,这一战完全有获胜的可能!”

    第四十四章 前奏

    “报告参谋长,前方有紧急情况。”

    一骑快马如飞而至,向顾明禀报。

    顾明道:“讲!”

    士兵沉声道:“有一支两千人的太平军部队正在追杀一支几百人的友军部队。”

    顾明两眼一瞪,厉声道:“乱讲,前面只有师长率领的一团和二团,哪来几百人规模的友军?”

    士兵道:“我看得很清楚,确实是我们的友军,看番号他们应该是属于第五师的。”

    “第五师的?”顾明心中一动,蹙眉道,“第五师不是在河南吗,怎么跑这儿来了?这不可能吧……”

    正在不远处指挥部队行军的炮团团长潘岳纵马靠了过来,问道:“顾参谋长,发生什么事了?看你愁眉苦脸的。”

    顾明答道:“潘团长,侦察兵回报,前方发现第五师的一支友军,有几百人,正在遭受两千太平军的追杀!”

    潘岳脸色一变,急道:“那还想什么,赶紧带兵前去救援哪,大家都是护国军的兄弟,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可是……”顾明犹豫道,“这会不会是太平军的阴谋呢?”

    “唉呀,这世界上哪来这么多阴谋?”潘岳道,“我说老顾,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有些过于谨慎了!你想,那支部队要真是护国军的兄弟部队,这见死不救可是犯了军纪第一条,论罪是要枪毙的。”

    顾明脸色一变,沉声道:“那好吧,我带一个营去救援,留下两个营保护炮团。”

    “得了,还是救人要紧!”潘岳道,“太平军也不是省油的灯,以一个营去对付两千太平军是不是人太少了点?整个团都去吧,只要快点办完事,早点回来和炮团汇合就啥事没有。”

    顾明想了想,说道:“要不这样吧,炮团就地驻扎,我把一营留下协助警戒,等我解救了兄弟部队,再继续前进如何?”

    “行,就这么说定了,快去吧。”

    顾明点点头,猛地一勒马头,长驱赶到队伍的最前头,扯着嗓子厉声吼道:“一营留下!二营、三营跟我来!”

    ****

    山岗上,李世贤正气定神闲地站在一方巨石上翘首眺望,一名太平军士兵便已经急匆匆地从山脚下跑了上来。

    “将军,有紧急情况!”

    “讲!”

    “护国军步兵团大部已经中计离开,现在负责保护炮团的步兵已经只剩下不足千人!”

    士兵话音方落,簇拥在李世贤身边的一群太平军将领早已经神情振奋,纷纷摩拳擦掌,一付急不可耐的模样,李世贤的眸子里也禁不住流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很好,现在,是时候让护国军尝尝我们太平军的厉害了!”李世贤高举右臂,厉声道,“论武器、我们或者不如他们先进,但是论战斗经验,他们跟我们相比,那还差太远了!传我军令,时候一到,左、前、右三军齐出,后军负责阻击敌军回援,中军为预备队。记住,行动一定要快,这一个炮队要完整无缺地给本帅缴获过来!”

    ****

    就地扎营的命令很快被传达下去。

    按照护国军的传统,每到一地凡逗留时间超过一个时辰,那就必须扎营,修筑防御工事。潘岳虽然不认为会在这里遭到太平军的攻击,但对于护国军的一贯传统,他却也和其它所有从湘楚军校毕业的学员一样,不折不扣地予以执行。

    大炮的架设和拆卸装车虽然麻烦,但潘岳也不知道会在这里逗留多久,本着平时多训练战时少流血的精神,他还是下令修筑炮阵。

    战士们迅速开始忙碌起来,有的搬运炮弹,有的拖拉骡车,有的挖掘暂壕,有的则忙着平整夯紧地面,以便承受大炮的重量,跟随炮团一起行军的游学勤等人本不属于军队,自然也不会有人来命令他修筑工事。

    看着别的战士们忙得热火朝天,就游学勤这十几个科技司来的人站着没事做,自然也就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虽然是科技司的人,但游学勤他们多少也还知道一些军事常识,对机枪的性能更是了解不少,这玩意虽然威力巨大,但必须保证视野开阔,在射击的前方不能有什么射击死角,否则,这玩意也很难发挥什么作用。

    游学勤看了看附近的地形,都是一望无垠的平地,应该说非常适合机枪作战,尤其是前后各一块凸起的小高坡,更是理想至极的机枪阵地!如果将机枪架在小高坡上,前后一堵,就算有成千上万的敌人来进攻,只要机枪子弹没打光,枪管没打变形,包管敌人来多少死多少。

    游学勤就跑去找潘岳,要求在两个小高坡上修筑机枪阵地。

    对于机枪的威力,潘岳早在在九江指挥部的时候就已经见识过了,这玩意战时能派大用场,在行军路上抓紧时机多训练训练也没什么坏处,便派了一个后勤连给游学勤,帮助修筑机枪阵地以及搬运子弹什么的。

    正在紧张地修筑防御工事的护国军将士自然不知道,本来只是例行公事的野外扎营作业,却彻底地改变了一场战争的胜负,从更远更广的意义上讲,甚至改变了整场护国战争的胜负!因为就在这个时候,就在十几里外,一支庞大的太平军正在向着这里气势汹汹地猛扑而来!

    ****

    韩山重在太平军中是一名老兵了,金田起义的时候他就已经追随在杨秀清身边东征西讨了,从广西一路杀出来,经历过的大小战斗足有三百余次,光是身上留下的伤痕就有一百多处,真正堪称身经百战的老兵了!

    以韩山重的资历和战功,早应该当上丞相、检点,至少也应该是指挥了,可事实上,到现在为止,他也仅仅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而已!但是,他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可在战士们心中的威望,却远远地超过所在部队的卒师、旅师甚至是师帅。

    韩山重身上的每一道伤痕,就代表着一场残酷的战争、一个悲壮的故事!

    “小子,你知道老子脸上这道疤是怎么来的吗?”

    沉闷的行军途中,韩山重炸雷一样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震得已经有些气喘吁吁的战士们瞬时提起精神,竖起了耳朵,因为他们知道,韩山重又要向大家讲他身上伤疤的来历了!一道伤疤就是一个故事。

    “1853年永安突围前,老子已经是指挥一百多人的两司马了!可突围之后,老子却又成了跟你们一样了。”

    前后左右的太平军将士们哄然大笑,这人一放松,因为长时期急行军带来的疲劳顿时就减轻了不少,脚步也轻快了起来,这一股太平军加快了行军速度,别的部队不甘落后,自然奋力跟上,不经意之间,韩山重便让太平军的急行军速度又提升了不少。

    ****

    天色渐渐地黑了下来,派在三里开外的护国军哨兵却是不敢有任何放松,不停地凝目搜视四周寂静的旷野,任何可疑的情况都要仔细分辨上半天,直到确定没有可疑情况后,才敢移开视线。

    在距离哨兵百米开外的一颗树上,浓密的树冠里,正有一双灼灼的眼神盯着他!

    这也是护国军的哨兵,前面是明哨后面是暗哨,这也是护国军军规里明文规定的一贯传统,有时候,区区一个暗哨却足以挽救整整一支军队!在湘楚军校军事历史课上,教官跟学员们讲过的类似战例不下十个。

    旷野上的哨兵转了个身,将端在手里的步枪背在肩上,抱住双肩跺了跺脚,这晚风吹过来竟然还有些凉谅的,早知道就多穿些衣服了!在哨兵没有留意到的背后不远处,有两条紧紧贴着地面的模糊黑影正在向他缓缓蠕动。

    那是两名太平军士兵。

    他们手里叼着锋利的尖刀,谨慎地缓慢地向前移动着身躯,沉沉的黑暗很好地隐蔽了他们的身影,将他们的身影融入了整个大地,如果不是刻意去搜索,根本难以发现他们的存在。

    正在懊恼的护国军士兵似乎听到了什么动静,迅速转过身来。

    就在他转过身来的刹那,两道人影已经平地暴起,几乎是同一时刻,两道寒芒同时射进了他的咽喉,护国军战士迅即死死地卡住自己的咽喉,身躯佝偻起来,缓缓地栽倒在地,开始剧烈地抽搐起来,然后窒息而死……

    一击得手的两名太平军士兵舒了口气,正欲发信号指引后续部队前进,一声凄厉的哨子声突然刺破了宁静的长空,同时枪响,一发子弹从百米外的一颗树的树冠里射出,准确地洞穿了其中一名太平军士兵的脑袋。

    第四十五章 悲壮

    ps:有读者说,五架机枪只能压制1000人,是不对的,马克沁机枪刚发明不久,英国人的50名步兵凭借四架机枪打败了5000祖鲁人猛烈的进攻,并且将其中的3000人杀死,不是杀伤,是杀死!

    当凄厉的哨子声骤然响起时,太平军前军主将李世仁就知道趁夜偷袭已经不可能了!

    李世仁是李世贤的堂兄,身高八尺,孔武有力,在太平军中是有名的勇将,李世贤还在童子军里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杀人如麻的大将了!不过现在,他却成了堂弟麾下的前军主将,指挥前军所部八千人为先导。

    当李世仁发觉偷袭计划失败之后,却做了个错误的决定,他命令将士们燃起火把,鼓噪而进!其实,在之前无数次战斗中,太平军也都是这么做的,燃起火把可以照亮敌我,鼓噪而起的声音可以极大地鼓舞士气!但那是在和绿营军交战的时候,而不是现在……

    凄厉的哨声刚落,排山倒海的呐喊声便从北方石破天惊传来。

    当时的护国军正准备用晚餐,刚端起一碗小米粥准备享用的游学勤听到这突然暴起的喊杀声,骤然吃了一惊,手里的大碗已经打翻在地,黄黄的小米粥洒了一地。游学勤木然地转过头来,坐在小高坡上往北看去,只见五里之外,原本黑沉沉的夜空下,突然燃起了漫无边际的火把阵,从五里之外一直往远处延伸,仿佛一直延伸到无穷远处……

    步三师和炮三团的战士却没有显示出多少惊慌,各级指挥官迅速做出了反应,指挥各自的部队进入防御阵地,原本向着东方的大炮也在炮手的紧张操作下被拆卸下来,护国军的火炮虽然增大了口径,增强了威力,但机动性却变得更差,如果要转移阵地或者调整炮击方向,必须先拆卸再组装,十分麻烦费事。

    负责掩护机枪阵地的步兵也迅速放下手里的餐具,动作敏捷地抄起靠在肩上的步枪,狸猫一般窜进了事先挖掘好的暂壕里,有几个战士还把悬挂在腰间的投掷弹扯了几颗下来,在面前伸手可及的位置仔细放好。

    游学勤突然感到一阵窒息,他虽然对战争久有耳闻,但真正参加实战却还是破天荒头一回,环顾左右,跟他一样来自科技司的十几名同僚也都是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显然,他们也是被吓坏了。

    直到激烈的枪声骤然响起,游学勤和他的同僚才齐齐打了个冷颤,从迷茫中惊醒,惊低头,发现太平军的火把阵已经潮水般汹涌而来,距离护国军阵地不足三百米之遥了!游学勤甚至还能够清晰地看到太平军奋不顾身前冲的矫健英姿。

    发现太平军的攻势仅仅来自北方,潘岳在留下少量步兵警戒其余三个方向之外,将几乎所有的步兵都投入北线的防御,大炮的调整方向需要不短的时间,可太平军的前锋却冲到了护国军阵地跟前,现在,只能寄希望留下的这个步兵营能够顶住太平军猛烈的进攻,直到,大炮重新架好。

    可潘岳不认为留下的步兵营能够做到!

    兵力相差太悬殊了,护国军步兵仅仅只有一个营,其中一个连还被他派去保护机枪阵地了!负责正面防御的士兵只有区区五百人,而太平军看起来至少有五千人以上,就算护国军将士个个枪法如神,在敌人冲过步枪射程之前的极短时间里,也不可能射出十发子弹。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行得十分惨烈,对于护国军强大的火力,太平军将士似乎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无论伤亡如何惨重,他们都舍生忘死地向前猛冲,前面的士兵倒下了,后面的士兵继续冲锋……

    短短的不到三分钟时间,护国军阵地前已经倒下了一大片横七竖八的尸体,情状凄惨无比!可太平军不计牺牲的冲锋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已经有几个幸运的太平军战士冲到了护国军的阵地跟前,虽然很快就倒在了寒晃晃的刺刀下,但他们的英勇格斗拖延了护国军战士的射击,替后续太平军的前进扫平了道路。

    战斗仅仅进行了不到五分钟,护国军的阵地便已经险象环生。

    冲到阵地跟前的太平军战士已经越来越多,在近身白刃战中,护国军战士开始暴露出劣势,无论他们怎样刻苦训练,都不可能打得过身经百战、从血雨腥风中走过来的太平军老兵!情势已经十分危急,护国军的伤亡正在急剧增加……

    好在,游学勤他们终于回过神来,一片空白的大脑也终于恢复了清明。在游学勤的指挥下,左侧阵地上的三架机枪率先开火,激烈的枪声骤然响起,轻而易举地便掩盖了护国军阵地上步兵零星而又散乱的枪声。

    几乎是在同时,另一侧阵地上的机枪也响了。

    密集的子弹从机枪阵地上呼啸而来,交织在太平军向前冲锋的必经之路上,编织起一道死亡的罗网,首当其冲的太平军将士就像被割倒的野草般倒了下去,一片片,一群群,原本厚实而密集的步兵冲击阵形顷刻间变得稀疏残缺起来。

    随着机枪火力的延伸,太平军的步兵阵形就像被死神用镰刀梳理了一遍,收割的却是血淋淋的生命!除了阵前已经和护国军缠斗在一起的太平军战士之外,但凡在机枪射程之内的太平军战士,最终还能够站着的只有十几个。

    这十几个幸存的太平军战士仍然嗷嗷叫着往前冲锋,但终究已经人孤势单,连同阵前陷入混战的那一百多名太平军,很快就倒在了护国军战士的刺刀阵下。黑夜里,看不到殷红的血液,但浓烈的血腥味已经弥漫战场,甚至掩盖了刺鼻的硝烟味。

    太平军奋不顾身的冲锋仍在继续,他们呐喊着,挥舞着钢刀漫山遍野而来,红通通的火把映亮了他们面容,巨大的伤亡已经扭曲了他们的面目,让他们看起来格外地狰狞可怖。李世仁挥舞着七十二斤重的厚背大砍刀,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李世仁已经气暴了头,就这么片刻功夫,两千儿郎的性命就灰飞烟灭了!看着这些风里雨里走过来的精锐老兵,这么轻易地就无声无息地倒在了战场上,李世仁几乎咬碎了钢牙,瞪裂了眼珠。

    ****

    顾明神色阴沉地盯着前面,在他前面的草地上,躺卧着两名护国军的侦察兵。他们的脖子上有一道深深的伤痕,殷红的鲜血已经染红了他们身下的草地,显然,他们是被人用利器突然间割断了颈总运脉,失血而死。

    侦察连连长神色苍白,他本能地感到情况不妙。失去了被追杀的兄弟部队踪影事小,更让他隐隐感到不安的是,这件事看起来,似乎真是太平军的阴谋!要说,远在河南战场的兄弟部队,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安徽境内呢?现在想想,这事果然透着蹊跷。

    顾明也已经感到事情的非同寻常,他本来就不赞成这次行动,若不是护国军军规里那条见死不救论罪当毙的条令,他根本就不想前来救援这支“可疑”的兄弟部队,现在负责跟踪的侦察兵惨死,“兄弟”部队下落不明,这场救援似乎也没有必要再继续了。

    无论如何,保护好炮团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传我命令,全军回撤,和炮团汇合。”

    ****

    距离护国军炮团扎营地十里之外,另一支太平军正在加急行军,前面传来的激烈枪声已经令这支太平军主将心急如焚!由于李世仁率领的前军突然加快行军速度,致使他的左军和前军拉开了一段不小的距离。原本应该统一行动的,可现在前军已经和护国军打上了,他的左军还远在十里开外。

    这位左军主将倒不是担心李世仁的前军会战败,毕竟李世仁在太平军中是有名的虎将,他的前军也是战功彪炳的虎狼之师,对付一支毫无防备的护国军小部队应该是手到擒来!让他不爽的是,这番功劳又要被李世仁的前军独吞了。

    耳听着原本激烈的枪声逐渐稀疏了下来,前方的战事似乎已经结束了!看来,这功劳果然没他什么事了……

    然而,令这位太平军左军主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前方的战事结果却竟然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结局!

    ****

    李世仁木然地站在战场上,沉重的厚背砍刀已经无力地柱在了地上!一颗子弹已经穿透了他的右腿,若不是靠着砍刀的支撑,他已经再无法站立!但肉体上的创痛根本就比不上他心灵上的巨痛。

    在李世仁的前后左右,尸山尸海!八千将士,八千虎狼之师哪!没有一个逃跑的,让李世仁感到一股凄惨的自豪!

    霍然抬头,李世仁眸子里流露出强烈的仇恨,死死地盯着前面不远处的小山坡!小山坡上的情景清晰可见,李世仁的目光死死地落在那几架黑乎乎的鸟玩意上,熊熊的烈焰从他的眸子里、胸口里激起,他猛地高举砍刀,厉吼一声踏前一步。

    “平!”

    一声脆响,一颗子弹准确无误地洞穿了他的眉心。

    在距离李世仁百米开外,一名护国军战士冷血地扣动板机,一枪毙命!

    第四十六章 覆灭

    太平军战术指导思想的整体落后,最终导致了巨大的伤亡,而太平军英勇不屈的顽强战斗作风,却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全军覆灭。

    如果,太平军不是盲目地只从一个方向发起进攻,能够分兵数路,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发动进攻,那么就可以避免护国军炮火的杀伤!而一旦护国军的炮火不能发挥威力,以护国军仅有的五架机枪,是不可能顶住数万太平军前赴后继的猛烈冲锋的。

    如果,太平军能够放弃密集阵形,采用散兵阵形进行冲锋,就能把自身的伤亡减到最低限度,?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