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第7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如何扩编、人员如何变更,只要他的骨架仍然存在,那么灵魂就永远存在。

    在塔齐布看来,经过武昌城下一役之后,秦汉的第六营已经完全称得上虎狼之师了,所以旧话重提,考虑扩编的事。站在湖广总督的高位上,塔齐布的想法是完全准确的,秦汉的第六营虽然骁勇,但人数毕竟太少了,难以左右一场大战役的胜负。

    对于刚刚发生的斗殴事件,塔齐布非但不生气,反而心下窃喜。他虽然早有把两千楚勇编入六营的打算,但楚勇毕竟是贵武的兵,贵武名义上也受他的节制,但他还真有些难以开口提及此事,可眼下发生了这件事,事情就变得简单许多了。

    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用查都已经很清楚了,明显是楚勇仗着人多先惹事。只要自己在皇上那儿参一本,楚勇的编制能否保住先不讲,治个带兵无方的罪就够他贵武喝一壶的了。这样一来,贵武也就不可能再替楚勇说什么话了,除非他不打算要什么前程了。

    “大人,你找卑将?”秦汉龙行虎步,昂然走进总督衙门。

    “秦汉,你来了?”

    塔齐布从大椅上站了起来,他对这位心腹爱将是日见倚重。秦汉不但带兵有方、打仗勇敢,而且脑袋瓜子灵活,虽然是粗人一个,但却总能想出些十分管用的好点子来帮他度过难关,更重要的是这人没什么野心,只对行军打仗感兴趣。

    “秦汉,楚勇入编六营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秦汉想也不想便答道:“大人,单从训练和战术素养来讲,楚勇是要强于六营的,但大人也看见了,两军拉出来进行徒手搏斗,他们两千人却不是六营五百人的对手,这里有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塔齐布忍不住也问了一句,他对这个问题也十分好奇。

    秦汉厉声道:“因为楚勇缺乏一股狠劲!楚勇在创建之初也许被灌输了严格的军纪,但绝没有被灌输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狠劲。”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塔齐布双目顿时一亮,大声道,“说得好啊!”

    “所以……”秦汉鹰隼一般盯着塔齐布,厉声道,“楚勇入编六营可以,但两千楚勇一定要经历一次大动作,必须裁汰所有把总以上军官!否则,卑将坚决拒绝楚勇入编六营,强行入编只能降低六营的战斗力。”

    第十章 备战

    塔齐布心下吃了一惊,裁汰楚勇千总以上将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便劝秦汉道:“秦汉,裁汰千总以上将领,当然没什么不可以,皇上也一定会准旨,可问题是这支楚勇乃是百战精兵,多少生死场面都见过了,心气高得很!他们可不比什么都不知道的农民兵。依本督看,你这样做只会激起楚勇的反感,把你自己置于将士们的对立面,很难获得他们的认可。”

    秦汉冷眼瞪着塔齐布,说道:“因为裁汰千总以上将领,而跟卑将对立的只有那些遭到裁汰的将领,而不是普通的士卒!大人,只要伙房敞开了提供酒肉,卑将向你担保,在十天之内,让两千楚勇将士变得和六营将士一样,也成为一群嗷嗷叫的野狼。”

    “好!”塔齐布闻言心动,大声道,“如今大战在即,朝廷和发逆都在酝酿一次大规模的行动,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你如果能在十天之内把楚勇变成六营将士一样,别说是酒肉,就是十倍的饷银,本督照样支给。”

    “这话可是大人您说的。”秦汉大声道,“十倍饷银,卑将记下了。”

    塔齐布气得差点没一吐口唾沫把秦汉给淹死,指着骂道:“我说你小子还来真的了?我这只是比喻一下表示本督支持你的决心,并非真要支付十倍饷银。”

    “军中无戏言,大人既然说了话就得算数,卑将告辞。”秦汉大喝一声,转身而去。

    “嘿,你小这不是变相讹诈吗你?”塔齐布急得差点没上吊,十倍饷银,张亮基刚刚送来的十万两银子怕是架不住两月花销啊……

    ****

    就在塔齐布忙着给秦汉的六营护编,准备即将到来的大战之际,对面的太平军将领们也没有闲着,太平军也早已经嗅到了大战的硝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了。

    韦俊已经将他的左路军大本营从通城前出到了鄂州,距离武昌城是更近了。

    这会儿,左路军主将韦俊请来了右路军主将石祥祯和水军主将周国虞,还有部将罗大纲和林绍璋,五人正聚集一起,商议目前的局势。

    石达开临上天京之前,和韦俊等三员主将是通过气的,所以韦俊他们都知道石达开天京之行的目的,是请求天皇洪秀全改变既定的国策,兵分三路,北伐中原、南下闽浙以及西进湘楚。此时距离石达开从九江动身已经半月有余,天京方向却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天京方面迟迟没有消息,湖北战事却不能无限期拖下去,是战还是继续等待观望?西征军里分成了观点截然相左的两派。

    林绍璋和石祥祯建议立即进攻,不等天京方面的确切消息,趁湖北绿林人员更迭、军心未稳之际一鼓作气拿下武昌!一旦等塔齐布稳住阵角,控制了局势,再要攻打武昌,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了。况且石达开临行前,也有过吩咐,战场态势瞬息万变,西征军有便宜行事的权力,只要三员主将协商通过,便可付诸行动,并非定要报奏天京批准。

    部将罗大纲却坚决反对立即进攻。

    罗大纲的观点很明确,翼王殿下的计划对天国的命运至关重要,西征军绝不能擅自发起进攻而扰乱了翼王殿下的全盘计划,乃至损害整个天国的命运。这样苍白的理由自然很难服众,但罗大纲却有苦难言,无法向林、石二人解释深层次的原因。

    罗大纲的眼光要比林绍璋和石祥祯两人深远得多,他已经和石达开一样,看到了天国表面的兴盛下隐藏的危急!虽然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北战场,但他仍然可以闻到天京城内传来的危险气息,在这样局势不明的情况下贸然发起进攻,对西征军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在罗大纲看来,如果天京城爆发内讧,天国势必元气大伤,清妖必然趁虚反扑,届时西征军最佳的选择再不是向西进攻经略武北了,能够守住江西,扼守天国西大门已经是托天之幸了,因此,现在能够多保存一分实力就多保存一分。

    如果石达开的计划被天皇采纳,并且付诸实施,那么西征军就更不能轻易发起进攻了。

    虽然从兵力上讲,西征军五万对湖北清兵两万,占有一定扰势,从战斗力上讲也是天国将士占优,但这优势毕竟不是十分明显。如果清兵据守武昌城,凭借天险固守,西征军要想短时间内攻克是十分困难的,所付出的代价更是不小。

    罗大纲在常年累月的战争里,已经逐渐成长为一名纯粹的军人。在军人的眼里,花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永远都是追高追求。如果石达开的计划付诸实施,无论最终是哪位王爷前来主持西征战事,都将带来一支强大的生力军,那时候,太平军对湖北清兵将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攻取武昌所要付出的牺牲自然也会小上许多,甚至有可能不攻而克,就像上次东王殿下亲自指挥的武昌战役。

    韦俊心里是赞成罗大纲的,并且他比罗大纲更清楚天京城里的危险局势。

    罗大纲只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在判断,韦俊却是有确切的消息,因为他就是韦昌辉的弟弟。韦昌辉、韦俊兄弟和石达开、石祥祯兄弟不一样。石祥祯是员骁将,却没什么文化,石达开有什么事一般也不跟他商量。韦昌辉和韦俊却出身于地主家庭,兄弟俩自幼饱读诗兵,尤其韦俊虽然年轻却深通韬略,韦昌辉对这个弟弟向来十分器重,一有什么事情便总要与他商量。

    所以,韦俊对天京城里的风吹草动是一清二楚,对乃兄的野心也是心知肚明。

    从理智上讲,韦俊不认为乃兄的野心有实现的可能,但从感情上讲,他却希望韦家的人能够坐上天皇的宝座。所以他也一直在观望,等待天京方面的消息以决定下一步的行止。但他的观望和罗大纲的观望性质却是截然不同的。

    罗大纲是设身处地替天国着想,而韦俊更多地却是替他韦家的利益考虑。

    虽然两人各怀心思,但在一个问题上却是想到了一块,两人都认为龟缩在武昌城里的清妖在近期必将倾巢而出、大举进攻,而且从时间上说,定然就在这十日之内。

    第十一章 料敌

    “石帅,林帅,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战与不战,而在于是战还是退?”韦俊明亮的眸子灼灼地盯着两人,大手在军用地图上重重一拍,大声道,“龟缩在武昌城里的清妖在十天之内必然会倾巢来犯。”

    除了罗大纲,太平军其余的高级将领脸上尽皆露出不信之色。

    石祥祯问道:“韦帅,我西征军五万对武昌清妖两万,兵力上战据绝对优势,虽然清妖的武器装备要精良一些,但我军将士的血勇足以弥补这些不足,我不认为清妖会在这样的劣势下选择出城野战。”

    林绍璋也附和道:“对,我也这样认为,除非塔齐布的脑袋是夜壶做的,否则他不可能做出这样近乎自杀的决定。”

    “哈哈……”韦俊爽朗一笑,年轻俊逸的脸上尽是自信之色,说道,“塔齐布的脑袋是否夜壶做的,我们不去管他,本帅只想问诸位一句,如果清妖选择出城与我西征军野战,我军是战还是撤?如果撤,那我们就不必再在湖北逗留了,会议一结束马上就回师江西,退回武穴一带驻守,待翼王殿下从天京回返之后再行定夺。”

    “撤回武穴?”石祥祯一皱眉头,沉声道,“那怎么行?弟兄们先前打下的这些城池岂非又要落入清妖手里,万万不行。”

    “打。”林绍璋也坚决地道,“坚决不撤,弟兄们打下来的土地,一寸都不能退让。”

    周国虞也沉声道:“如果野战,我军占据绝对优势,没有不胜的道理,打吧。”

    韦俊最后把目光投向罗大纲,罗大纲点头说道:“既然一战可定湖北,这仗断无不打之理。”

    “好!”韦俊猛地双掌互击,大声道,“既然诸位都赞成打这一仗,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打好这一仗,选个好地形争取一战歼灭湖北清妖全部。只要打好了这一仗,放眼整个湘楚将再无清妖经制之军,我军定可一举而下。”

    “等等。”林绍璋蹙眉问道,“韦帅还没有说,清妖为何会弃城而出,选择与我军野战呢?”

    韦俊自信地笑道:“诚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前番我前锋将康禄阵亡,所率二千余前锋精兵大败而归,极大地挫伤了我军士气。但现在看起来,这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诸位可还记得庐州名将江忠源?”

    “江忠源?”石祥祯森然道,“庐州恶战,此人以两千残兵抵挡我五万精兵,死守两月不破,斩杀我军将士无算,堪称一员虎将。”

    “不错,江忠源堪称虎将。”韦俊冷然道,“但遗憾的是,他在咸丰妖头眼里,只是个小小的奴才罢了!为了满足咸丰妖头的好大喜功,江忠源被迫率孤军进兵九江,在九江城下兵败被围,落得投江自杀的悲惨下场。”

    周国虞似乎听出了些味道,双目顿时一亮,霍地起身道:“韦帅是说,塔齐布将会成为第二个江忠源?”

    “不错。”韦俊重重地一拍地图,沉声道,“塔齐布一定会成为第二个江忠源,他的坟墓本帅都已经选好了,就在这儿!”

    石祥祯等人顺着韦俊所指的方位看去,脸上尽皆露出钦佩的神色。

    罗大纲抚须大笑道:“韦帅前出鄂州果然是别有所图呀,末将佩服,现在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真希望咸丰妖头的圣旨能够早日下来呀,哈哈……”

    ****

    事情与韦俊预料的基本没多少出入。

    就在三天前,塔齐布收到了咸丰皇帝传下的八百里加急圣旨,督促他率军主动出击,即日克复湖北全境,然后顺江东进,直捣江宁,协同江南、江北大营彻底扑灭发逆。塔齐布感到事情十分棘手,特地把湖北巡抚张亮基、湖北水陆提督贵武以及湖北布政使司、学政等大员请来商议,张亮基十分信任左宗棠的才能,便带着他一同前来总督衙门。

    塔齐布还在前年太平军围攻长沙时,便已经听说了左宗棠的大名,对此人设下鸿门宴逼迫长沙富豪捐银一事十分佩服,但一直就没机会结识。

    “这位是?”塔齐布疑惑地望着跟在张亮基身后左宗棠,心中暗忖,这个张亮基好不更事,这等重要的军机大事,怎可随便带外人前来参加?

    张亮基却是满脸笑容,将那人拉到跟前,介绍说:“总督大人,此人乃湘阴左季高也。”

    塔齐布双目一亮,热情地握住左宗棠双手,欣然道:“原来竟是季高兄,真是久仰,来来,快快请坐。”

    “总督大人客气了,下官哪里敢当。”左宗棠照例又客气一番,最后在张亮基下首落座。

    塔齐布行伍出身,办事素来讲究效率,便拿出咸丰的圣旨给众人传阅,叹息道:“皇上圣喻,令本督收到圣旨即日率师出战、寻机歼敌,争取早日克复湖北全境。但湖北局势,诸位都十分清楚,长毛势大,我军势弱,坚守尚且不足,何来进攻之力?唉……”

    传阅罢圣旨,张亮基等人的脸色也阴沉下来,皇上的圣旨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抗命不遵那是要掉脑袋的!塔齐布把众人召来商议,其实打的也是小算盘,只要把湖北省主要的大员都拖下水,一旦最后抗旨,也就没人敢偷偷在皇上那打他的小报告了。

    张亮基是湖北巡抚,所以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首先是湖北一省的安全,然后才是其它!湖北之安全,首推武昌,只要武昌还在朝廷手里,湖北就还在朝廷手里,他张亮基就保境有功,一旦武昌陷落,那他张亮基的脑袋明天就得搬家。

    张亮基激烈反对出城与长毛决战,布政司和学政也都赞同张亮基的看法,都认为皇上不清楚湖北的实情,建议塔齐布上折子将湖北的实际据实相告,请求皇上撤回圣命。唯独湖北水陆提督贵武和左宗棠默然不语。

    塔齐布的目光最终落在左宗棠脸上,他久闻左宗棠大名,有心想看看这位湘楚大才对这件事的看法,考考他是否担得起他身负的盛名。

    左宗棠脸带冷笑,对塔齐布的心思洞若观火,却也不点破,轻轻的却是说出一番石破天惊的话来……

    第十二章 告状

    送走张亮基等人,塔齐布满脑子仍是左宗棠那句石破天惊的话。虽然他怎么也不信左宗棠说的那句话,但如今已经别无选择,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信上一次了!当今皇上的性格,好大喜功又能力平平,最是容不得下面大臣抗命不遵。如果上表陈请避战,只怕没什么好果子吃,换一个总督来主持湖广军务,结局只怕不会比他更好。

    正在患得患失之际,一名将领哭丧着脸跑了进来,叫道:“大帅,你倒是快去看看吧,秦汉他都快要把军械库里的火枪给搬光了,卑将说什么也拦他不住,刚说几句还被他爆打了一顿!你看我这……哎哟……”

    塔齐布一瞪来将,果然发现他鼻青脸肿,说话漏风敢情还掉了一颗门牙。

    “这是怎么回事呀?”塔齐布心情本来就不好,这下更是没好脸色,沉声道,“没有本督的命令,秦汉他敢动军械库里的火枪?”

    军械库里的火枪可是塔齐布的宝贝,是他花了十万两银子从香港托人买来的,一百两白银换一支火枪外加一百发子弹,真***贵!他准备把这一千支火枪平均分成十分,分发给每个营,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塔齐布他还来得及分呢,秦汉这***居然就给他来个先斩后奏,这下可把塔齐布气得不轻。

    “这***,真是无法无天了,他还真敢?”塔齐布一生气,便把气撒到了军械库守备身上,“你小子真是没用,连个军械库都管不住,你说你还能干什么呀?秦汉那***横抢,你就不会阻止他?”

    军械库守备哭丧着脸道:“他带着人来,而且他……他还有大人你的口头令谕。”

    “你说什么!”塔齐布两眼一瞪,厉声道,“本督什么时给过他口头令谕了,本督都没想好这一千火枪什么时候分呢,什么时候说过给他六营了。这***,他怎么说的?”

    守备战战兢兢地说道:“他说……他说大人您有吩咐,从今天起,军械库、物资库还有伙房都要敞开了向他的第六营供应,任何要求都必须无条件满足。”

    “这是他的原话?”塔齐布瞪大双眼,以吃人的眼光瞪着军械库守备,“这真是秦汉这***说的?”

    军械库守备又惊又惧,轻轻点头。

    “老子非要治冶这***。”塔齐布在签押房内来回踱步,怒气冲冲,门外又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物资他库和伙房的守备都哭丧着脸跑了进来,两人也和军械库守备一样被人打得鼻青脸肿,神色狼狈……

    ****

    而这时候,身为当事人的秦汉却对顶头上司的雷霆之怒一无所知,正忙着整编那两千楚勇。

    秦汉往两千楚勇面前一站,对楚勇们投来的杀人般的目光视而不见,厉声道:“看见前面那玩意了吗?谁能够背着它在一个时辰里跑够四十里地,谁就是带把的,是真好汉!谁若是不敢试,或者跑不够,那他就是娘们,是孬种!趁早领上银子给老子滚蛋。”

    两千楚勇的眸子里露出杀人般的目光,如果眼光可以杀人,估计这时候的秦汉早已经粉身碎骨了。

    但秦汉仍像没事人似的,背负双手来回踱步,继续他挑衅的言论。

    “老子知道你们心里不服,不服没关系,你们只要拿出真本事,让老子输得心服口服!老子二话不说,现在就滚蛋,你们楚营该谁管谁管去!但如果你们拿不出真本事,只会瞎哄哄,那就别怪老子不客气!老子最恨没真本事只会骂骂咧咧的混蛋。”

    一个把总再忍耐不住,昂然踏前一步,厉声道:“三湘儿郎是好样的,武昌城下以少击多打败长毛前锋精兵,咱心服!但咱们楚地男儿也不是纸糊的,更不是孬种,既然将军都这样说了,那你就划下道来吧,咱们正儿八经比一场。”

    “好。”秦汉大喝一声,厉声道,“这***才像个男人!都给老子听着,不论六营还是楚勇,凡是有口气的都领一支枪,一个时辰之内跑够四十里地,看你们楚勇能,还是六营牛!只要楚勇赢了,老子二话不说马上滚蛋!但话说回来,要是你们楚勇输了,哼哼,那从今天开始就得乖乖地听老子的,不然的话,老子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比就比。”那把总回头振臂一呼,厉声道,“自打咱生下之日起,还不知道怕是啥玩意呢。”

    “比了!”

    “拼他爷爷的!”

    “不比的是娘们!”

    ……

    两千楚勇群情激愤,热血沸腾。

    秦汉向计时官一点头,厉声道:“计时开始,出发!”

    秦汉一声令下,六营的将士虎狼般冲出阵列,每人抢了一支火枪,顺着预定的路线玩命般拔足狂奔。楚勇将士的反应明显慢了一拍,骂骂咧咧地从后面跟上,待他们拿起枪,六营的将士早已经一阵风似地跑远了,腾起的尘土呛了他们满头满脸……

    “爷爷的,咱绝不能输啊。”漫天飞舞的尘土里,有楚勇士兵扯开嗓子呼喊,“追他***,不信就赢不了他。”

    望着两支精兵风卷残云般远去,秦汉眸子里掠过一丝精芒,迅速翻身回到驻地,拿出军用地形图仔细研究起来。地图上标出许多密密麻麻的圈圈点点,以及纵横交错的多色箭头,将太平军和湖北清军的态势表示得清清楚楚。

    这全是狗娃的功劳。

    凭借不起眼的长相,飞快的脚力,还有秦汉刻意的培养,狗娃在实战中迅速成长起来,现在已经堪称战场侦察高手了。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居然将整个太平军西征军在湖北的兵力配置结构摸了个八九分……

    秦汉用炭笔在地图上用力画下一笔,终于将两段断开的曲线连成了一条完整的线条。秦汉猛地将炭笔掷于地下,眸子里已经涌起森然厉色。

    第十三章 忠告

    营门被人一把推开,庞清高大的身影赫然出现,后面跟着乐骁勇和德福隆。

    庞清本来就和秦汉是死党,德福隆在和秦汉打了一架之后也成了秦汉的铁哥们,唯独这个乐骁勇,却是对秦汉的带兵能力心服口服,两人惺惺相惜成了好朋友。这三人联袂找上门来,且脸色都不太好看。

    “唉哟,这是哪阵风把三位给吹我这小庙来了?”秦汉堆起笑脸,拉过椅子,让座,“坐坐坐,别站着,把我这地儿都给站破了。”

    “你小子气色不错啊,一个人在琢磨啥呢?”庞清落座,斜眼盯着秦汉,“是不是又想着欺负哪家闺女了?”

    秦汉咧嘴笑,忙着给三人倒茶:“三位联袂而来,看这架势似乎是问罪来了?得,小弟哪里得罪了三位,就直说。”

    “那我就直说了吧。”庞清老实不客气,接过茶杯一口喝干,大声道,“军械库里那一千支火枪,是不是你小子带人给抢了?”

    秦汉斜了庞清一眼,轻描淡写地说道:“这事儿啊,是有,咱这不是没办法吗?咱也不想吃独食,做得罪人的屁事不是,可这是总督大人的命令,我敢违抗吗?他老人家说要组建一支火枪营,非把这事摊我六营头上。天地良心,小弟当时可是再三推辞不受。”

    秦汉空口白话,不禁把乐骁勇给逗乐了。

    德福隆却是信以为真,瞪着牛眼吃声道:“总督大人真他***偏心眼,这一千支火枪就都给你六营了?咱连根枪毛都没见着。”

    “行了。”庞清没好气地说道,“你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少拿总督大人压人。你要分我两百支火枪,这事就算完了,你若不答应,哼哼,老子跟你没完。”

    “你这不是明抢吗?”秦汉叫起来,“你是官军还是土匪?咱是大清朝的经制军,可不兴这一套啊,庞清你以后可要注意。”

    “得。”庞清哭笑不得,“这活土匪赖上别人了,我倒成了抢东西的土匪了。”

    秦汉咧嘴一笑,笑道:“实话明说吧,要枪没有,要命……咱也不给,我就不信了,你能把我怎么着吧。”

    乐骁勇终于放声大笑起来,德福隆也一边跟着傻笑。

    “秦兄,你可真有一套啊,哈哈……”乐骁勇看着秦汉直摇头,“我说怎么六营的兵平时看起来一个个吊儿郎当的,兵没个兵样,官没个官相,敢情都是学你的呀。行了,老庞啊,你就别想要回这一百支火枪了,权当不小心让土匪给抢喽。”

    庞清忽然叹息道:“秦汉哪,有句话你一定得听。”

    秦汉收起嬉笑之色,肃然说道:“庞大哥请讲,小弟听着。”

    庞清点点头,沉声道:“秦汉,你是块带兵的好料,六营在你手里,在短短几个月里便从一群农民汉成了一支虎狼之师,这个大家都服气!你以六百步兵消灭长毛五百精骑,又用奇计击溃长毛两千前锋精兵,这些大伙都没话说,说起你的带兵打仗能力,都得伸一下大拇指。”

    秦汉默然,知道庞清还有下文。

    “可是你不知道,这官场有多难。”庞清摇了摇头,“眼下总督大人是信任你、倚重你,但往后呢?不是我说你,你这行事的作风真的得改改,这样下去,恐怕不是长久之计。塔督台还算不容易了,换别的总督,就这纵兵抢军械库一事,你就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是啊,庞大哥说得没错。”乐骁勇脸上也浮起深思之色,“替朝廷效力,除了要会带兵打仗,还得懂得为官之道啊,否则……掉脑袋了还是稀里糊涂的。”

    秦汉挺直身躯,向庞清和乐骁勇抱拳一辑,沉声道:“小弟在此谢过两位大哥的教诲,小弟一定谨记在心,往后一定注意。”

    但在心里,秦汉却是淡淡一笑,庞清和乐骁勇的好意他是心领了。身为未来人,他岂能不知满清官场的黑暗?绿营的腐败较之官场亦不稍逊。秦汉之所以要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长远打算,绿营,无论怎么整编,终究只能是绿营!秦汉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替大清朝踏踏实实地效力,更没想过要替爱新觉罗整编一支骁勇善战的绿营军。

    腐朽的满清王朝终究要结束他的生命,秦汉从没想过要逆天改变历史大势。

    ***

    鄂州城。

    虽然刚刚经历了刀兵之灾?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