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阀1909第82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出去遇到什么事,回来总是这样。你说国家这么大,司令他一个人哪能面面俱到,何必事事亲为,一力承担起如此多的担子!”

    戚海晨没有说话,半晌才道,“夫人去美国很久了,本以为总统把朱小姐接去上海的宅院,可以纳一房妾室。但不曾想那朱小姐向佛心思如此坚定,哎!你说总统如此操劳,身边又没有女人照顾,我真是为总统担心啊!”

    孙板似乎极为赞同戚海晨的话,“总统府和参谋部的人都提过无数次,要为司令配备司务员。即使不派女人,派个细心的小战士也可以啊。但是司令担心由此上行下效,败坏军队的风气,严行拒绝,你说怎么办!”

    “哎……”戚海晨唯有一声叹息。

    “来人!”房间内传出华飞的喊声,戚海晨和孙板立即赶过去,他们知道,恐怕华飞的工作终于完成了。

    “把这份草案发给南京办公室,让他们连夜讨论,明天一早把详细的文案交给我审阅。快,速度!”

    戚海晨接过华飞的手稿并没有立即离去,而是小声地道,“总统,你该洗漱,准备休息了!是否让厨房准备点宵夜?”

    “哦!”华飞揉了揉眼睛,随口道,“那就弄点吃的吧,把水送来,我会自己洗的。忙完你们就去睡吧,我再看点文件,也就睡了,你们别等了!”

    戚海晨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终是轻声退下,一边让孙板去安排厨房的事,一边赶去电报房。

    华飞连夜赶出的文稿不是别的,正是有关于文物保护的相关条例。华飞考虑的很多,但是他也不敢说自己的想法就多么的正确完善,所以才需内阁办公室的那些智囊们的意见,并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首先,华飞决定加强海关的监控和海上的巡查力度,严禁所有文物流出国内,并尽快通过一项法律,对于携带走私文物出境的任何人,可以以触犯中国文物走私法处置,以法律的框架,震慑一些不法之徒。

    同时还成立直属于总统府的文物管理局,统查并保护管理全国各地的所有古迹文物,并制定相关的保护等级。鉴于当前国内许多文物设施还缺乏保护,对于文物价值非常之高的地方,例如敦煌等地,立即派驻武警,进行封锁保护。由于政府财政严重紧缺透支,所以这个文物管理局的启动资金完全是华飞个人支出,使用的名义是,个人捐献。

    ……

    正文 308 战争,远未结束

    更新时间:2010…6…3 0:37:05 本章字数:5210

    更加详细的管理办法就是禁止违法的文物古玩背下交易。并出台全国文物合法化登记工作,对于所有私人拥有的收藏在规定的时限内必须进行合法化登记,政府对私人收藏的文物进行隐私保护。超过时限的未登记文物一律视为非法拥有,不仅不能在国内市场流通,拥有非法文物本身更是触犯法律,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同时,对国内的文物交易市场进行规范。所有拥有合法身份登记备案的文物收藏皆可在拥有资质的拍卖行进行拍卖交易。大部分文物收藏可以进行自由交易,但是凡是评定为一级文物的重要文物,不可以对外籍人士拍卖,更不可向境外流通。

    这个工作量巨大,尤其是文物等级的鉴定工作,更是繁重而持久。不过华飞依然决定从自己的私人账户拿出一个亿的新币捐助成立中国文化文物保护协会,并在全省开设博物馆,收集官方收缴的文物。

    第一步全部展开全国文物保护地的保护,并开始加大对一些帝王墓葬展开全面的保护,并在民间大力宣传保护文物的意识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以及私藏文物的违法性质等等。

    第二步是进行文物的合法化登记,其次才是文物的等级鉴定。凡是进入拍卖环节的未鉴定文物优先鉴定,其他文物通过初选,复选,综合选。最终鉴定的复杂环节,逐年逐步为国家的文化宝库,进行一个有序的梳理。

    第三步和第二步则是几乎同时展开,对全国的文物交易市场进行大的整顿,对于继续从事文物贩卖,文物走私的人,进行严厉的处罚。并向联合议会提交增设法律议案,对于进行文物盗掘,文物走私出境的犯罪活动,依照其犯罪的行为进行从重量刑处理,最终者不仅要没收全部家财,死刑更是毫不手软。

    盗掘文物的犯罪虽然不是杀人放火,但是在华飞看来,其性质的恶劣程度和对国家造成的伤害,不易于特大杀人案件。那是对文化的扼杀,对文明传承的掐断。对于这样的犯罪,即使株连九族也不为过。但是如今的社会毕竟不是以往,所以华飞亲自写下的手稿案,提出没收全部家财,并监控子孙三代的财产和活动,也就有着近乎苛刻的惩罚手段了。

    所谓祸不及三代,但是华飞要做的就是,假如你想依靠盗掘国家文物发家致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使你不怕死,想把财富留给子孙,也基本不可能。因为不仅你要被判死刑,你的子孙还要接受国家的监控。财产全部没收。从而让你一切铤而走险的念头,在一开始就面对绝望的深渊。

    当南京第一内阁的那些参谋智囊们收到华飞的电报,看着这新政府组建以来,甚至可以说是华飞掌权后第一严峻的刑法审议案时,所有人都面面相觑,完全出乎了大家的想象。

    台湾之战仍未完全结束,东海大战战火还未完全熄灭,本以为大总统此刻全部关注的应该是军事问题,发来的电报也应该是相关方面的决策。当班的智囊们无比准备着各种工作,甚至在猜想着大总统下一步该做什么,他们好事先准备。

    但是,众人等来的却是一件完全不搭边的手稿案,人们在惊叹‘天威难测’,即使总统名为总统,但他跟帝王有啥两样?这心思可真是难以捉摸啊!

    不过无论大家心中怎么想,无论他们是很早就追随华飞的,还是新近才进入内阁办公室智囊团的,他们对于这个本朝有史以来第一刑罚议案和近来华飞罕见的亲笔大篇幅手稿还是迅速引起重视。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他们都从这二点上看出华飞对此事的极端重视。那些很早就在革命军中服役的人们依稀还记得,当初在华飞实力很弱小的时候,他为了紫禁城文物被窃盗的新闻。竟然神奇地派出一个团,直接掌控紫禁城,引起全国哗然。今天看来,拥有全国最高权力的大总统,更是没有理由对国家的文物不引起重视。

    就在内阁办公室的年轻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全面完善着华飞的手稿,以努力在天亮前,可以把详细的手稿送到华飞的手上审阅。不过就在大家忙的热火朝天,紧张地翻看各种法律资料时,北京的第二封电报又来了。

    负责当班的办公室秘书长席元离拿过电报心中忍不住想道,这次应该是有关战事的部署安排吧,至少对于东海的海战结果,得有个初步的意见吧。如今民间欢腾,看似打了一个胜仗,但是整个上海的海空军联合指挥部内却没有多少欢声笑语。一些高级将领甚至给办公室打来电话,询问总司令到底如何看待这个结果,但是席元离他们怎么会知道。

    可当席元离打开电报一看,他几乎怀疑电报员是不是弄错了,这真的是总统新发来的电报?总统一晚上不睡觉,难道就是为了办这二件事情?该不会是戚海晨他们假借……?不,绝对没有这个可能,但是!这到底是怎么了?

    华飞的第二封电报依然和当前政府绝大多数人关注的重点不同,在这封电报上,华飞交待了二件事情。一是通知银河投资和星空集团,让他们共同出资,收购当前国内最知名的电影公司,涉足电影行业。并通知在美国的投资集团,让他们想办法在美国收购一家电影公司,积极发展电影工业。为中国的电影技术和培养电影人才做出准备。不过这个电影公司的收购尽量做的隐蔽点,与他们当前的所有资本切断联系,独立运营!

    二是通知科学研究院,尤其是尼古拉特斯拉的研究小组关注电视这个新词汇的国际技术跟踪,并展开相关研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向尼古拉特斯拉请教,吸引他的兴趣。

    席元离直有一股冲动,真的想回电北京,确认这到底是不是华飞的意思。不过怎么说他对华飞也有一定的了解,仔细想想,别人或许难说,但是华总统做出这样的举动,还真不是头一回了。这是这次,比较令席元离敏感,反差如此之大罢了。

    次日,上海海空军联合指挥部还是给北京再次回电,这次的报告已经有些冷静,对整个战斗的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战斗情报的失误到战术制定的轻敌再到战时战术运用的不够灵活等等,全面做出深刻的检讨,并主动做出处理意见,主要指挥部领导人都自请处分!

    华飞一早起来,看的第一份文件就是这份报告。窗外明媚的阳光并未让华飞的心情随之变得晴朗。在看这份报告的时候,他甚至还在想。如果自己选择留在上海,是否这样的局面就不会出现?昨天一天,华飞把注意力转移,不愿去想这件事情,何尝不是不敢面对那些阵亡的英烈的灵魂!他们,或许本该可以安然凯旋!

    华飞看似坚强的外表下,其实也有着他的脆弱。他甚至有些后怕,他不知道,假如东海之战出现一丁点的意外,胜利的天平只要向日本倾斜一分毫,那么如今的结局是什么?好不容易积攒的海空军实力和精英。一朝覆灭?

    一将功成万骨枯,只是到了现在,华飞才感到这种万古枯的代价,实在有些难以承受。

    半晌,华飞挥了挥手,对戚海晨道,“回电,同意报告,同意他们的意见。任命雷光炯为海军第一副司令,魏子浩为第二副司令,陈绍宽为第三副司令,全权负责东海的战事。任命方寸为空军第一副司令,张惠长为空军第二副司令,陈庆云为第三副司令。另外,把任鸣空这个人从军校调往空军参谋部担任见习参谋。命令台湾的军队,放弃强攻战术,可以放缓攻击节奏,以最小的损失,完成对台攻略!”

    对于海空军军事高层的变动倒不出戚海晨的意料,毕竟这样的战斗结果付出的代价太大,作为最高指挥官,难辞其咎。所幸战事的结局对于国防军来说倒非不能接受,所以各个指挥官军衔暂未变动,只是职位进行了变更。无论是雷光炯还是方寸,都是非常有资格的将领,唯独这个任鸣空可是北洋军的降将啊,并且极为桀骜不驯,曾在对北洋的战斗中击落国防军空军多架战机。如果不是爱惜人才,才让他去空军龙腾飞行学院教书,恐怕至今还关在军事监狱中吧。这样的人,毫无战功,且毫无资历,难道就因为他在龙腾学院教了几年的书,就可以调往空军参谋部?那可是个无比重要的部门啊,空军所有重大的建设与战斗决策,无不和参谋部息息相关。

    这次戚海晨出口询问了,呆在华飞的身边越久。他就发现华飞对于他的问题从来不会感到厌烦。相反如果有段时间他不提出问题,华飞还会问他最近怎么没问题了。戚海晨知道,总统这是在培养了,无论是他身边的警卫还是助理,走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大部分人如今都在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也算是华飞的核心嫡系。

    只是戚海晨心中无人知道的是,他却不愿意离开这里。因为呆在华飞身边不仅能持续地学习着许多的东西,更因为他无比喜欢现在的工作。除了这里,戚海晨还真的没有愿意去的地方。所以有些可问可不问的问题,戚海晨都愿把他提出来。他把握着提问的节奏,因为他担心,如果有一天他的问题问完了,华总统就会把他派出去,不知道做什么工作去了。

    华飞没有用语言回答他,而是给戚海晨拿来一份简报。戚海晨打开一看,却是一份军事剪报,在剪报上收藏的大多是关于空军的发展建设的意见和设想。戚海晨简单一看,发现大多数的文章都是在提倡建设一支强大的进攻性独立空军。也就是说,空军如今发展的方向出现了严重的错误,空军已经逐渐走向陆军和海军的附庸,不仅逐渐丧失独立性,更可怕的是,空军在丧失独立的战略意识和思考。

    这些简报的文章作者提出,未来的军事建设方向应以空军为主,并且逐渐探索以空军决定战争态势和结局的战术战法。充分发挥空军的巨大优势,做到在不出动陆军和海军或少出动陆军和海军的情况下,逼迫敌人投降,毁灭敌人的战争潜能,并最终取得战争的态势。

    在这些文章中,作者提出大空军和空优制胜论甚至还提出空军的成败决定了一支军队的成败,一支军队的成败,直接关乎一个国家的存亡的惊悚观点。

    虽然戚海晨对于军事并不太懂行,但是看完这些文章,他还是忍不住有些嗤之以鼻。以戚海晨这个外行人的眼光看来,无论哪个国家的军事建设重点都不能脱离陆军的建设,因为这是最根本的核心武装。空军可以没有,但是陆军绝对不能没有。没有陆军,难道能指望飞机去收复东北的失地?全是空军,你需要多少炸药才能把躲藏在防空掩体中的士兵们给炸翻出来。

    再一看这些文章的作者,任鸣空。戚海晨愣住了。他这下完全不懂了,总统为何把这样一位脑子甚至有些不太清楚的人调往空军参谋部?难道是说,总统也是赞成这个人的意见?

    华飞似乎明白戚海晨的困惑,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叠信放在桌子上拍了拍道,“这些都是任鸣空写给我的信,全是他关于对建设强大攻击型空军的设想。你一定会很奇怪,我为什么会把他调进参谋部。毕竟这个人你知道……即使是在龙腾学院,他的人缘也是……一塌糊涂!”

    “不管他说的是对是错,我很欣赏的却是他进取的精神和居安思危的意识。空军发展的时间很长,速度也很快。他们从未遇到过真正强大的对手,这让他们有些固步自封,并开始自傲自大,目中无人起来。才短短的几年时间,日本人追了上来。我无法想象,假如日本人的那一百多架舰载机可以完全起飞,我们派出去的轰炸机还能剩下多少!”

    “十几架战斗机护航,这么强大的轰炸机机群,这么重要的战斗任务,他们竟然派出十几架战斗机护航,你想想……他们……他们自大到何种程度!”

    华飞说着说着,情绪就有些激动起来。意识到这点后,华飞吸了口气,缓缓坐下,放缓语调道,“这次的战斗虽然让空军吃了个亏,但要说警醒,我看还是远远不够。空军需要变革,需要新的观念的更新和冲击。而这个任鸣空,正是我需要的。”

    “如果……如果……”华飞似乎有些不忍道,“如果空军的那帮人还不能领悟到我此举的动机,如果他们再次让我失望,我不排除任命任鸣空为第一副司令,全权负责建设进攻型空军的计划!”

    “海晨,你永远给我记住,空军的作用永远不是用于防御,空军存在的意义和本质,和海军非常类似,他们的使命就是进攻,进攻,进攻性防御。他们的任务,就是让一切入侵和战斗,都在国土,领海之外结束!负责对空防御的,只能是高炮部队!”

    华飞心中继续大声呐喊,还有地空导弹部队……。华飞不能告诉戚海晨,空军在未来战斗中的巨大意义。甚至近到二战时期,空军的作用和意义,已经大到无法替代。虽然技术的制约让目前空军的现实作用的确是作为海陆作战力量的辅助作用,但是华飞需要的,空军在硬件上无法赶超时代,但他们的理念和观念,一定要处在这个时代的前沿。

    “另外,通知军方,关于东海海战的相关信息,不要向媒体透露。关于民间虚假报道的报纸,要进行严格的管理。让军报刊载一篇评论员文章,东海,余波未尽!战争,远未结束!”

    战争,远未结束。是的,这是一次关乎中国与日本未来国运的战役,而东海之战,只是这场不知会持续多久的战役中的一段插曲。而胜利,对于中国来说,依然扑朔迷离。

    如今的台湾,最艰苦的战斗已经结束。目前除了北部一些大城市的日军还在负隅顽抗,南方基本上已经在国防军的控制之下。收到司令部的命令后,平台军放缓攻击节奏,让整支部队全面进入第一次的休整。这还是平台军登陆后的第一次大休整,令无比疲惫的军队,终于得到了喘口气的机会。当然,对于台湾的日军来说,他们也得到了暂时放松的时间。只是他们却并未因此开心,因为原本充满期望的十万援军,如今全部沉尸东海。他们,失去了支援的力量!

    台湾日军不敢把这个消息透露,因为那样,绝望必将蔓延。但是,他们又能隐瞒多久?

    正文 309 严重的财政危机

    更新时间:2010…6…3 0:37:19 本章字数:5194

    有关于东海之战的相关情况从报纸媒体上突然间消失。但是国防军海空军高层将官职位的变更却让不少有心人和军政关注者忍不住猜测起来。难道东海之战发生了什么意外?还是说在国防军眼中,如此损失的胜利,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胜利?不然,为何那些主要指挥官不但没有得到奖赏,反而被实际上降职处置!

    不过这些人的某些猜测很快得到证实,因为国内的报纸虽然对于东海之战绝口不提,但却禁止不了相关报道甚至是详细的战报数据在国外媒体上刊登出来。看完这些战争的数据对比后,人们除了惊叹外只有赞佩。这样的胜利,对于哪个国家的军队来说,即使无功,恐怕也绝对无过吧。但是在国防军中,这绝对是有军史以来损失非常大的一次。

    国防军可以承受失败,但却绝不愿接受惨胜!这样一条新闻评论大标题出来后,整个民间掀起一阵热议的高潮。赞同者有之,持保留意见者有之。只是身为事件的主角国防军,却一直缄口不语。

    东海之战对于日本的刺激绝对不亚于关东大地震,十万日本陆军在东海上几乎全军覆没,无数身经百战的日本陆军战士,却如同不会水的公鸡一般,全部被海洋吞没。此外,日本战斗军舰虽然损失不大。但是他们仅有的四艘飞行母舰就损失三艘,唯一剩下的一架还是无比古老的若宫丸水上飞机母舰,严格说来,根本算不上航母。上百架舰载机全军覆没,这让日本几年来辛苦打造的海上航空力量,几乎损失殆尽,一切优势都回到几年前的境地。

    国联适时地介入此次东亚争端,但是以英法等国为主导力量的国联,对于中日之间的战争显然缺乏调停的积极性。无论是谁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有好处,而很少有损害他们利益的现象。二国争端,必然需要求助外国力量。这让英法等在一战中国力大损的他们来说,在中日的外交分量中必然加深。同时有战争,必然有军火需求。而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完全依靠自有的军工力量补充军队的需求。此外战争的另一个直接结果就是让东亚,尤其是中国的轻重工业产品出口成本和出口压力急剧增大,对于英法等国迅速恢复各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显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不过对于各国军方来说,东海之战给他们带来的冲击,尤其是战法战术的创新带来的观念上的冲击,绝对无法用言语来衡量。尤其是世界军史上第一次的大规模海上空战,更是让各国军方对于空军的性质和任务,产生多方面的思考。

    同时,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舰载机空战,虽然结局是如此的令人失望,但是由此引发的经验和教训,却对以航母为代表的海洋霸主的崛起海战新样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此之后,各国虽然依旧在延续战列舰的建造计划,但都毫无例外地放缓或者缩减建造计划,改而纷纷上马航空母舰的建造。各种新战术的理论研究,纷纷出炉。在这个新的腥风血雨年代之前的安逸中,各种战争准备,丝毫没有停下他们前行的脚步。

    台湾海峡,战争还在延续。日本增援台湾的陆军虽然遭受惨重的损失,但是他们的海军主战实力却并未受到多大的影响。在日本决定采取新的作战计划之前,日本联合舰队被派往台湾附近海域。大量的驱逐舰,专业的反潜舰和防空舰只在台湾与内陆之间的海峡来回游曳,不仅封锁了整个台湾海峡的航路,密集的反潜侦听网还对台湾海峡活动的潜艇构成严重的威胁。

    此外,日本主力舰队则在台湾西海,北海与南海进行活动,严密监控封锁台湾的一切对外海路交通。并且除了各国商船外,中国的货船很难从北部港口出发,外销各国。所幸粤汉铁路通过全力的建设,终于新近完工。使得上海等地的商品可以通过铁路运输南下,从广州港出海南下。

    为此日本也组织了几次对广州出海航线的封锁,并与国防军的舰队展开多次小规模战斗。总奈封锁台湾本身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在缺乏雷达这种先进的侦查扫描装置支持外。仅靠目视望远镜观察监控,很难凭靠有限的军舰,完全大面积水域的封锁。

    当然,日本还可以选择布雷。例如他们就在台湾海峡布下为数不少的雷区。但是他们显然不可能把巴士海峡与巴林塘海峡也封锁起来,因为海路通畅的重要意义,相对中国来说,日本显然更为倚重。并且各国为了商业的利益,显然也不会允许日本这么做。

    新的海空军最高指挥层接管最高指挥权后,迅速改变了作战策略。你日本对我实行封锁战,咱玩这手可不比你差。潜艇,这个偷袭潜伏的猎杀者的真正价值完全地发挥起来。大批潜艇单个或者成对被派遣出去,他们避开台湾海峡,主靠南方的港口补给,甚至停靠高雄港补给。主要针对日本的商船进行拦截。

    不过由于无限制潜艇战毕竟属于一种激进的战术,实在太**人怨,乃无奈之选择。连日本当前封锁海路,根据捕获法则,也只是没收中国的商船和货物,对于商人和船员,一般并不怎么为难。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中国悍然发动残忍的无限制潜艇战,必然会在国际舆论中完全处于被动。

    台湾虽然被临时封锁起来,但是食物补给可以临时就地解决,军火补给有了大量的缴获,暂时也无需忧愁。特别是战争强度放缓后,连药品的补给也不是那样紧张了。即使有啥紧缺我物资,也完全可以通过空中航道进行运输。不仅更为迅速,而且非常安全便捷。唯一的缺点就是运费昂贵,切且不能大量补给诸如粮食。军火这类大宗物资。

    由于没有制空权,台湾海峡的那些驱逐舰,反潜舰,防空舰只能看着从他们头顶高高飞过的运输机干瞪眼。也有不服气的防空舰朝着空中打上几炮,但如此距离之下,效果显然是令人沮丧的。几次下来,他们也基本上开始习惯并无视起天上的运输机群,谁让他们仅有的舰载机群,已经完全成为过去。不然有舰载机对台湾本岛的战争支持,干瞪眼的恐怕就属中国的军人了吧。

    在密布潜艇干扰日方的海上运输线并派出海军第一舰队与日本海军周旋,由于有着雷达的强力支持,第一舰队但凡发现日方的海军主力舰队,立即远远避开。但是发现他们的反潜小分队或者是护航的运输舰队群,那么就不好意思了,冲上去就是一阵炮轰,欺负得你欲哭无泪。以至于有次俘获的一名日本海员憋屈地大骂,你们到底算不算军人?有本事去与帝国联合舰队去打,老是追在咱们屁股后面耀武扬威,白瞎了你们那十四寸的主炮!

    对此,国防军将士们是嗤之以鼻的。你说的倒轻巧,当我们国防军是傻帽啊!不过你日本海军如果真的有胆,咱们一挑一,别冒充你们战舰多。主炮大,就得瑟地挑动我们去与你们决战。有必要伐?

    而空军也拒绝了任鸣空的进攻性建议,任鸣空一到参谋部就建议组成残余的俯冲轰炸机群,甚至把老式的鱼雷机和蓝鸟轰炸机全部派上,对台湾海峡的日本反潜封锁舰队展开强有力的反击,打通海上通道,迅速增兵台湾,最短时间解决台湾的战斗。

    空军拒绝这个建议后,同时也向华飞提交了一份报告。因为任鸣空从一名北洋降兵,到龙腾学院一位不太受欢迎的教官,再到空军参谋部。这样的升迁速度即使是在北洋军的部队。即使他是当年袁世凯的嫡系,恐怕也不会如此坐着火箭般飞升吧。所有人都明白,如果不是华飞,任鸣空绝对不会有今天。任鸣空也非常明白这一点,虽然他无比的狂傲不羁,但是并不是不通人情。他非常清楚华飞重用他的根本原因,就是华司令赞同他建设一支强大进攻型空军的战略构想。所以为了报答华飞的知遇之恩,来到空?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