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阀1909第76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当他收到这份电报,略一考虑后,迅速就签上了同意二字。一个军的军队直插广东心脏,等于是把粤桂军的心脏拿下,那么江西和福建的军队将会很快不战自败。而粤桂军的战败,就会让唐继尧更加的势单力孤。而抽出兵力的李烈钧和蒋百里,也能对湖南进行支援,或者直接进入广东,广西,从而对云贵形成一个半包围圈,全面压过去。

    这是一个大胆的冒险战术,同时也是一个极为厉害的招数。华飞相信,只要蔡锷能够拿下广州,整个南方的战局也就没有什么担忧的了。

    蔡锷率领的是十五军,这是一支较为年轻的部队,军史上也没啥骄人的战绩。军中百分之九十都是新兵,唯有百分之十的战士勉强有着多次战斗的经验。但是这些新兵的服役年数已经不短了,和那些经过几个月新兵训练,刚刚进入部队的二等兵绝然不同。至少在训练上,还有这整体的士气,纪律上,即使是蔡锷用再挑剔的眼光去看,也觉得难以找出多少缺点。

    这样的军队,在国防军中甚至算不上主力,但在国内其他任何一个军阀的手中,那绝对就会是主力中的主力了。即使是以严格著称的日本人,在看见这样的军队后,也定会交口称赞的吧。也正是看见了这样的军队军容和精神状态后,蔡锷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大浪淘沙的筛选过程中,历史最终选择了国防军。每当从普通士兵眼中看到他们对于华飞的崇敬和那令人惊心动魄的狂热,蔡锷对于独自率领这样的军队南下,更加具有信心了。

    三月,北方的大地迎来了初春的阳光,然而越往北去,气温却是越低。但在南方,尤其是广东,这里的气温已和初夏仿佛了。清晨,温度凉爽的让人直想呻吟。一阵春雨过后,大地上青草绿油油的闪耀人眼。空气中都似乎充溢着那醉人的青草的气息。

    武江犁市过去的田野上,大片青绿斑驳的人影出现在清晨的薄雾中。仔细一看,哗,这队伍可不得了,绵延看不到头,而且全是身背枪支,肩扛机枪,迫击炮的军人。从他们发服饰与标志来看,却是分不出他们到底是哪里的部队。

    犁市是一个小镇,镇上除了镇长家有着几杆枪外,根本就没有啥军事武装,连镇上的年轻人都在不久前被征召入伍,全部去江西,福建去打仗去了。对于这点,镇上的人虽然心中悲苦,但是无可奈何啊。当知道他们的孩子是与大总统,曾经有外号华屠夫的国防军司令去打仗时,许多人眼泪都哭干了,家中的牌位都暗暗准备好了,等孩子阵亡的消息一传来,他们就要给孩子们办后事了。孩子们不能埋骨故土,不能让他们在地下吃苦受饿啊。

    就在这时,一个连约百人的部队走进犁市,街上一些早起的商家惊恐地迅速插上门板,躲在门后战战兢兢。完蛋了,完蛋了,这是哪里的军队?不像是陆大帅的军队啊,难道是屠夫总统的部队?这下完蛋了,总统的军队都开到了犁市,你说前线的军队都败到哪里去了。怎么一个溃兵都没看见?难道全被杀了?不知道这些大兵会不会杀百姓,尤其是那些家中有子弟出兵去帮助陆大帅的人。

    这时,成镇长正在被窝中搂着新纳的七姨太睡的正香甜,却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成镇长大怒,坐起喝骂道,“谁在敲门?死了亲娘了?敲死鬼啊你……”

    砰!一声清脆的枪子声不仅中断了胖胖的成镇长的骂声,也让整个犁市陷入了瑟瑟发抖。这时,只听嘭的一声,成镇长的卧室门被人踢开,几名全副武装的军人闯了进来,看着满身白花花肥肉,抖成筛子一般的镇长道,“你就是这里的镇长?快起床,我们的元帅要见你!”

    成镇长只觉被窝里全湿了,不为别的,因为他卧室外的走廊上,一名武装家丁倒在血泊里,被几名同样服装的大兵拖走。而眼前这个充满硝烟味的大兵口中的元帅,更是让成镇长完全晕了,元……元帅?这下完了,难道连中央都知道我资助了陆元帅一千块大洋?

    “给你五分钟,五分钟后,我们元帅如果在客厅看不见你,你就把你的脑壳拿下来称量称量,看看有几分重,够得上我们请二次!”

    正文 289 定粤州

    更新时间:2010…6…3 0:31:24 本章字数:5320

    小小的犁市,在这个初春的清晨,被大量军人入驻的脚步声打乱宁静。在先遣连队进驻犁市后,更多的主力部队纷纷开进,大批全副武装的军人来到这个小镇上,似乎整座城镇都在这支军队的脚步声中颤抖。毫无疑问的,虽然这支军队没有携带任何明显的标识,但是人们都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中央军,想到了国防军。

    看着那整齐的队列,看着他们精良的准备,看着他们虽然疲倦的神情,但眼中的精光就似黑夜中的夜明珠,那样的光芒四耀,在刚刚洒落在大地上的朝阳相映成辉,令人不敢逼视。

    人们把门窗关的更加紧了,有的人已经在家中挖掘地洞,以便把值钱的财物赶紧隐藏起来。那些耳尖的人昨晚就听见北方传来隐隐约约的炮声,没有想到,原来却是中央军攻来,而且速度如此之快!难道说北方的粤军全面溃败?那么说乡中的男儿再也回不来了?

    蔡锷也在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走进犁市,经过数天的奔袭,昨天傍晚是他们来到广东后遇到的第一仗。乐昌驻军不多,仅有一个多团的粤军和数百地方武装,但是乐昌城内囤积了部分准备运往前线的武器弹药,这让乐昌的防守火力十分强大。在蔡锷看来,面对如此攻城战,即使国防军以善于夜战而闻名,想要在一夜之间拿下乐昌,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但是自从率军第十一军,十二军,十三军三个军的军队以来,蔡锷的震动就从未停止过。在以前南方的时候,蔡锷对国防军的战绩就非常钦佩,后来在国外治病的时候,看着国防军在中国越来越强大,并还打败过日本陆军,取代北洋军成为中国的中央军,蔡锷心中已经不仅仅是震惊了,而是夹杂着不相信,不可能的感觉了。

    但当他回国亲眼看见国防。军的训练和军容士气后,尤其是当他亲率三支军队南下平乱后,这种怀疑越来越转为震动和惊骇,继而变成钦佩和感叹。原本认为一晚上时间可以拿下乐昌已算是非常厉害的他,亲眼看见乐昌的战斗在晚上十点前准时结束,而且损失非常有限。这在蔡锷看来,已经不能用满意表达他对这次战斗的看法。但在那些领军的中低层军官看来,还是似乎犯了一个错误。区区小城,竟然让他们打了四五个小时。回去后,都不好意思向其他军的战友说,丢死人了。这些担任中底层军官的战士许多人就是从国防军的嫡系王牌中筛选出来的,如果这个乐昌给第一军攻打,那是绝对不会超过一个小时结束战斗的。这就是差距,也是他们来到这里新部队后拼命训练,也无法短时间内赶上的。

    战斗全部结束后,整个部队在战。后的状态依然高昂,没有那种战后的疲倦和低沉,这让蔡锷终于明白,为什么国防军仅仅凭借几百人起步,竟然可以在短短十年间崛起于中华。论起练兵,他蔡松坡自愧不如华总统啊。

    看见打下乐昌后,整个军队的。状态和情绪依然高涨,于是蔡锷决定继续连夜出发,争取在天亮前抵达韶关城外的犁市,并略作休整后,对韶关发动猛攻,务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韶关。

    韶关,被称为广东的北大门,是中国北方及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战略地位历来重要。对于蔡锷来说,此时的韶关不仅聚集了大量的军火和战争物资,都是前线粤桂联军急需的物资。更重要的是,韶关有火车线直接通往广州,战略意义非常显著。如果拿下韶关,就等于拿下广东的北大门,对于夺取广东的核心城市广州,那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攻打乐昌的时候,相关情报一定传到了韶关。加上。战士们连续作战行军,体能已经开始疲惫,所以蔡锷决定在犁市休整一二天。一方面全面趁此时间调整状态,加强弹药的补充,另一方面强化手中的情报和对韶关的侦查,以做到知己知彼。毕竟韶关身为战略要地,驻扎的军队和乐昌,甚至和广州相比,都是非常中的保护重点。

    本来还待吩咐军队不要扰民,不要随便进驻百。姓的家中,但当走在大街上,看见许多战士就衣服一卷,或坐在地上,或靠在墙角呼呼大睡。而值班的卫兵虽然困倦之极,但还是撑着眼皮,为其他战友站岗。小小的犁市虽然因为涌进大量的士兵而显得有些杂乱,但却没有任何意外状况发生。开阔地炊事班露天支起大锅,路上收集的干柴已经让早饭煮的喷香喷香。有些人正在排队快速吃着早餐,有些人干脆酣睡一觉,醒来再说。

    蔡锷心中轻轻。一叹,睁着已经无比疲倦的眼睛道,“吩咐下去,安排好警戒人员,负责好伙食,今天全天休息。咳咳!”

    “元帅,你该休息了。你身体康复不久,如果你再病倒,司令不会饶过我的!”一名警卫赶紧上前劝道。蔡锷的这些警卫兵全是华飞从他自己的警卫军抽调出来的,并且严加嘱咐。所以一听见蔡锷咳嗽,你看把几名小警卫吓的,就差拖住蔡锷,死活不让他出去巡视了。

    蔡锷轻轻一笑,点了点头,对于手下的这支军队,更具信心。原来国防军成功的秘诀,不仅仅是因为强大的战斗力,还有这严格的纪律,也是他们百战百胜的秘诀之一吧。而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严格的纪律,是锤炼军魂的必要条件,也是一支雄狮的基础。

    蔡锷简直不敢相信,这样一支在他眼中几乎挑不出啥毛病的军队,却还不是国防军的王牌,甚至都算不上主力。那么算来,作为国防军第四到第十军的主力,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三支传说中的王牌军队,又该将是怎样一支强悍呢?蔡锷只觉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好奇,恨不得立即结束南方的战事,回到北方去几个军中转悠转悠。

    韶关的驻军的确不少,陆荣廷也明白韶关对于广东的重要性。所以当他获悉一支不明军队南下的情报后。迅速就调集广州不多的守军,准备去支援韶关。但还没等援军出发,乐昌就传来被攻击的电报,还没等陆荣廷的幕僚们聚齐,乐昌沦陷的电报就传来,让一干国军老将们瞠目结舌,这才几个小时啊。难道乐昌的驻军都在城外戏耍吗?

    广州的守军二话不说,立即乘车运往韶关,幸运的是,当他们到达韶关的时候,中央军还未抵达,据说中央军正在离韶关不远的犁市休整,已经半天了。

    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韶关的侦察兵来报,犁市的中央军依旧停留在那里,似乎短时间内还没有来韶关的打算。这是什么意思?这准备要做什么?

    第三天,犁市镇长成镇长骑着胖嘟嘟的毛驴来到了韶关下,在一番搜身检查后,成镇长痛哭流涕地来到了韶关。韶关的粤军某团团长,正是这成镇长的儿子。成团长看见老父如此惨状,听见犁市依旧在中央军的控制下,当即就想领兵夺回犁市,**中央军。但是他的这个提议没有任何人响应。也不见见对方的将领是谁,蔡锷,蔡松坡将军,那可是南方军的创始人,许多在座的军官,当初还只是他麾下的一名小兵呢。

    再看看对方的军队,中央军,国防军。那可不是杂牌军,正宗的国内战斗力第一的军队。别说他们并不算粤军的主力,即使粤军的主力在此,也不敢轻易发动主攻吧。而且蔡锷送来的是一封劝降信,信中无论是晓以大义,还是就当前的局势,从个人的前途和与中央对抗的后果,以及最终的利益分析来看,得出了绝对不容乐观的结果。蔡锷在最后还说,他们的选择其实很简单,无论是为国家考虑,还是为个人考虑,他们选择站在中央一边,无疑都是极为正确的。而且越早向中央投靠,也就能得到越高的奖励和升职可,也会得到更高的重视。

    蔡锷的分析可谓直击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啊,虽然大家早就明白这一点,但之前没有招降书,你也不好屁颠颠地率军投靠吧,那样毕竟有损军人的气节。但是蔡锷给了他们这个台阶,一来是老上司的招降,二来从大义的角度去说服,让他们感觉到投降并不可耻,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是神圣的。三来最直指人心的还是个人利益的分析,虽然这不太能摆上台面,但大家心知肚明,用信件的方式,私下里传阅,也没啥大碍。

    这么一来,有人心中就有想法了,开始犹豫了。陆荣廷的心腹虽然焦急,但是即使他们有指挥权,让他们调兵去攻打国防军,这显然不符合南方军的军事常识,那些军官就是不鸟他们,在这个时刻,即使是陆荣廷他也不敢把他们怎么样。一旦惹急了他们,集体倒戈,这韶关,不攻自破。

    粤桂军缺乏果断的领导层,不过即使他们在此刻空降一名铁血的将领,在短时间内,也无力回天了。所幸直到第四天早上,中央军还未发动进攻,这也是投降书上的倒数第二天。整个韶关表面上虽然看起来无比的平静,但在这平静下面掩盖的潜流,则是越来越是汹涌。

    韶关到广州有二百多公里,这点路程如果以国防军急行军的速度,三天就能拿下。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粤省境内大部分部队全部调往前线征战,广州仅有的一点部队在获悉有军队攻下乐昌后,急忙增援到韶关。毕竟韶关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一旦有失,则广州朝不保夕。

    这样一来,陆荣廷面临的一个极大问题就是,后线极度空虚。整个广州城除了陆荣廷的警卫部队外,守城军队已经不足一个团。这点军力已算是极限中的极限了,一千余人的军队守护广州城,也等于就是撑撑门面,维持基本的安全秩序了。

    当蔡锷获悉这个情报后,他果断地做出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那就是迷惑韶关的敌人,趁机黑虎掏心,直捣黄龙,拿下广州城。只要广州城一下,蔡锷绝对相信,韶关以及附件,江西境内的各方粤桂军,都将不战自溃。为了这个战术,蔡锷着实周密地安排一番,先是派出犁市镇长带着他的亲笔劝降书去韶关劝降那里的守军,见韶关毫无反应后,他迅速在犁市内调动军队,采用外松内紧的策略,严禁任何犁市居民外出,严格封锁一切外通的消息通道,同时发布宵禁令。

    另外,蔡锷调集二个多师的部队在漆黑的夜里,由可靠的向导带路,从韶关绕过去,直奔连江口火车站。一路上蔡锷派出精兵侦查小分队,尽量避免一切可能遭遇敌人的地点,同时选定合适的隐蔽点,以准备在白天躲避敌人的侦查和外界的视线,以求神不知鬼不觉,达到突袭的效果。

    就在韶关的守军犹豫是战还是降,是出城战还是守城战,他们丝毫不知道,他们对面不远处的犁市镇,仅有一个多团的兵力。国防军发布戒严宵禁令,犁市百姓不但没有丝毫不满,还无比感激地称谢,就差送水送鸡蛋犒劳了。不为啥的,这年头,如此不扰民,不抢夺民间财物的大兵,那可是比金子还稀罕啊。说实在的,如果不是这战事太突然,这些大兵的速度太快了,犁市内的许多富绅早就迁往广州或者香港去避难了。所以即使有人察觉到犁市镇内的异常状况,但绝对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去让好奇心出头,那简直就是在自寻没趣了。

    或许粤军的官兵们还在做着打好阵地防御战的准备,但是对于国防军来说,一大特色就是战法百变,出人意料。阵地战虽然一战时期就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是早已不是什么先进的战术。或许是看见这次中央军没有出动多少坦克,所以粤军还有的一战的心理在支撑着他们顽抗下去,但是却不知蔡锷有意无意间,把华飞的非线性作战的理念,已经运用的炉火纯青。

    连江口也是个小镇,只是和犁市不同的是,韶关到广州的铁路经过这里,所以这里设了个站点。就在蔡锷发给韶关投降期限的最后一天,这里的车站人员还没明白怎么回事,整个站点就迅速被一群身着粤军服装的士兵占领。等那个小站长想问什么的时候,却只能听见一口的北方口音,那名站长瞬间就明白什么,万念俱灰。

    于是,就在这个站的站务们的眼皮底下,一辆辆从广州发往韶关,从韶关撤往广州的火车皮,全在这里被拦下。中午时分,不知从哪冒出大量的全副武装的精兵,达成一辆辆火车开往广州。这时,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就会在心中哀叹,这战争,要结束了。

    是的,战争要结束了,至少这广东省的战争时间不长了。二万多的军队对阵一千多的广州守军。一个是精心策划,一个是毫无准备。一个是全副武装,一个可能还正在开饭。一个乘着火车横冲直撞,直接抵达广州的火车站,也是广州的市中心,一个可能赤着脚,睡眼惺忪,醉眼迷离。你说这仗,还有的啥打?

    和犁市的一样,当广州完全在中央军的控制下,许多广州城内的富绅们根本还没来得及逃往香港,而香港的英军雇佣兵们,甚至还根本没有丝毫防范准备。这国防军如果速度没刹住,一鼓作气直达香港,恐怕香港现在就街面震荡,枪炮声不绝了。

    一千多的广州守军稍作抵抗就全部放弃武装,在汹涌的中央军面前,单这人数对比,已经吓的他们拿不稳手中的枪。唯有在攻打陆荣廷等粤桂军元勋的府邸时,遭遇了顽强的抵抗,让国防军付出了自进入广东以来最沉重的损失。

    蔡锷闻悉报告后,只是略一沉默,随即签署命令,给他们十分钟的最后通牒,如果他们拒不投降,也不用攻打了,直接用迫击炮,把那里炸平吧。

    这个命令强悍啊,即使是习惯了华飞强悍的十一军军官们,也都被狠狠惊了一番。然而,或许是时间不够考虑,或许是他们解不开心中的结,又或许是其他历史永远也不知道的答案,迫击炮无情地把一座豪华的别墅炸成废墟。事后,在废墟中找出尸骸九十三具,无法确认的碎尸若干,金银财宝无数。

    再几十年的后来,有位老兵写回忆录时提到,在最后时间到来的三十秒前,他似乎看见对方庭院里树起了白旗。但是当时他们的团长似乎没有看见,在十秒后,也就是离最后通牒的十分钟还差二十秒的时间,国防军集火摧毁那个别墅。

    此事顿时轰动国内,甚至连军事调查委员会也曾插手此事。但是一来当年的那名团长和当事人皆在后来的战争中牺牲,二来当年的老兵残余无几,且口述极不一致,尤其在有没有看见白旗还是白裤衩又或者飘起的白纸问题上,以及时间的问题上,都极不一致,最后在沸沸扬扬中,不了了之,这是后话了。

    正文 290 要同时打赢二场战争

    更新时间:2010…6…3 0:31:46 本章字数:5305

    广州一下,陆荣廷等粤军首脑在战争中殒命。韶关的数万粤桂联军和江西,福建等地的联军纷纷军心大乱。并且很快,李烈钧率领所部在江西,蒋百里率领所部在福建,几乎同时发动**。大军所至之处,叛军无不望风披靡,不是投降,就是向滇黔方向狂撤。

    由于中央军的速度极快,那些粤军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广州城就已被大军涌至的国防军占领。中央军占领的不仅是广州一个城池,还有粤军从省内各地征集的待运的军晌弹药,全部被当成战利品收缴,那数量还真的不少,在假定粤桂军不溃败的前提下,足够他们打上个半年八月了,还真的是准备非常充足啊。

    广州沦陷,韶关的驻军即使回军攻打广州,成功性也非常低了。尤其是当陆荣廷在战乱中殒命的消息传来,那些陆荣廷的心腹们就如丧家之犬,连犁市区区数千数量的中央军也顾不得了,卷起可以带走的全部财物。用他们的速度极限逃往滇桂。而更多的军官在犹豫后,选择留了下来,向犁市的国防军投去投降书,愿意无条件接受中央的招降,并接受中央的全面改编。

    23年三月,在中央正式发动平叛战争仅仅半个月后,广州即告宣布平定,而广西那里无几的驻军也宣布接受中央的整编,这就意味着南方军的唐陆联军中的粤桂军,正式宣告覆灭。大部分粤桂联军都全面弃械投降,少部分直接直接退往云南,贵州去投奔唐继尧去了。还有少部分直接在南方这片山区落草为寇,似乎还很享受他们无拘无束的生活。

    中央第一内阁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向社会通报了平叛战争的情况,陆荣廷等粤桂军的许多高层军官都在战乱中战死,有的尸体不知下落,属于失踪名单之列。而大部分粤桂军中高级军官都要被羁押南京,接受军事法庭的裁判。许多人都评论说,即使他们被最终判无罪,恐怕今生也与军队无缘了,对抗中央,反叛大罪,这可是任何当权者的大忌,不开动屠刀,那已是大善大仁慈了。而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一切的辩解,都是苍白的。

    大批的粤桂军士兵运气也不像北洋军那般幸运了,毕竟这个时候和国防军与北洋军争天下的时期又不一样了。虽然不存在什么虐待俘虏的事情。但是他们想要获得北洋军降兵的待遇,甚至想进入国防军的编制内,都不是那样的事情了。虽然这些人还有不少堪称为精锐,但是没有规则不成方圆,治理一个国家,当以法治为先,而不能把个人的感情放在法律面前。

    失去粤桂军的支持,唐继尧的压力就空前巨大了。虽然他焦急万分,但是各地的**都几乎同时停下来了。这由不得他,而是他手下的那些大将们的自发举动。平定岭南后,国防军就会集中兵力对付他们,所以摆在唐继尧眼前的一个现实就是他必须收缩防线,万不能像陆荣廷那样,这仗还未开打,老巢就被人端了。要知道他们面对的不仅是战斗力有目共睹的中央军,统帅这支军队的还是他们谁也不能忽视的人物,蔡锷,蔡松坡!

    在唐继尧困恼的时候,他麾下的几员大将龙云、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等全部致电唐继尧,询问意见。听他们的口气,对于战争的结局并不看好。而当初力主开战的那些幕僚们。也纷纷不言了。在明眼人看来,事到如今的局面,可以守住云南和贵州两省,就已经是善中之善了。

    唐继尧也算果断之人,迅速给各军发电,要求全部撤回云贵,加强防守,防止国防军进军。同时派出代表去南京,向南京求和,并要求云贵地区自治,求的当初自治区和北洋中央的地位。因为唐继尧非常明白,想要拿下南京,做主中央的可能性已经破灭了,唯有寻求此退步,意图后来。假若中央执意不需,那么他也只有来个鱼死网破,别无他途了。

    不过唐继尧的想象显然是美好的,他的命令下发后并没有得到下面的积极响应,包括他倚为臂膀的四大干将。很快,唐继尧就感觉到不对劲,因为这样的情况说明,他麾下的大将们已经心生杂念,随时有叛出他的可能性。

    唐继尧估计的不错,虽然他想据地自守,以求自保,但是他麾下的大将显然看不见前景,也没有太大的信心。看看粤桂军,也也算一支强军吧,怎么着也有二十来万的兵力啊。可就是在兵力比他们还要少得多的中央军的攻势下。顷刻间灰飞烟灭,甚至都没组织起有效的大规模反抗。这让这些军事专业出身的他们不仅看不懂,也完全不敢相信。当看到那些在战后投降的粤桂军,境地可不咋的,情况比之北洋军,那可真是天上地下啊。再看看蔡锷送来的劝降书,你说谁不在心中产生点心思。

    可以说唐继尧麾下十个师长团长级别的军官,有九个都悄悄派出心腹去与蔡锷或者国防军接洽,商谈投诚后的安排和待遇条件,以作考虑。这投诚和投降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结果可是相差万里之遥啊。

    于是在广州之战结束后,全国的人们都把视线转移到贵州和云南,估计这里恐怕会发生一场全新的大战吧,不能让国内的热血青年们失望啊。但是跌破无数记者们镜框的是,国防军只是在有条不紊地向广西,湖南等地调动军队,似乎丝毫不急于攻打贵州和云南。而云贵军在收缩防线后也停顿下来,对于缓慢逼近的国防军也无动于衷,似乎根本不担心一般。

    这种状况诡异了,有人评论说,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啊,恐怕一场决定中国命运,关乎国家未来的统一大战。即将拉开。也有犀利的评论家分析说,这仗完了,打不起来了。你们看如今的军事调动,这完全就是属于谈判期间该有的正常军事部署嘛。而且中央军的后勤保?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