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阀1909第13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区一省之地,竟然拥有近十万的兵力,实在是劳民伤财,徒耗军晌之法。”

    “根据总统府陆军部决定,裁撤整编安徽境内军队,配给一个师的编制。望华军长接到此命令。即刻开始执行整编裁撤事宜!”

    张逸地话刚说完。可在华飞地心中激起了不小地波浪。从张逸地口中。华飞可以听出袁世凯对他革命军第一军地自编编制。根本不认可。而一个师地配定编制。仅仅近万人地规模。这个袁世凯。可是胃口不小啊。难道就凭一个命令。让安徽上十万地武装。裁撤到不足一万地规模!

    如果此法换成别人。还真地不得不妥协。因为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以来。就一直面临着严重地经济问题。南京留守府成立后。各地地革命军纷纷依仗革命功劳跑去要晌要枪。南京留守黄兴哪里有钱支付。所以在面对袁世凯地裁军遣散命令下。不得不无奈执行。

    而华飞就没有这个顾忌。你袁世凯给我军晌。我就双手接着。你不给我军晌。我也绝对不会派人跑去北京闹晌。咱们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所以如果华飞就是不裁军。袁世凯除了武力征讨外。还真地没有办法。

    而根据秦满他们初步掌握地情报。自去年武昌起义后。袁世凯手下地北洋六镇兵马死地死。逃地逃。几乎没有一镇是满编制地。也就是说。此时袁世凯真正可以直接调用地军队。不足三万人。这点军马。华飞又有何惧?

    只是华飞一直礼貌接待张逸。自然有他地打算。因为。他也需要裁军!正如张逸所说。区区安徽一省。就有武装力量多达十万。这么多地兵力存在。对于华飞来说。绝对不是件值得高兴地事。

    袁世凯需要裁军地结果。而华飞。却需要裁军这个时机。

    “张参谋官,您所言不差。然安徽一带的军队,我地保卫军暂且不说。无论是北府的淮上军,还是安庆的陆军第一军,无不是革命的元勋,民国的功臣。如今只因一纸裁兵令,就让这些人回家种地?此举不但会引起非议不说,严重的话,恐还会招致兵变!”华飞娓娓道来,不急不迫,声明裁军的最大关键点,那就是要钱。

    袁世凯似乎早就料到这点,所以张逸也没有意外,闻言从怀中掏出一张信封,递了出去道,“交通银行一百万元取款凭证。大总统希望华督军,能在三个月内完成裁军整编计划!”

    华飞当即喜笑颜开,毫不客气地接下袁世凯的大礼,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道,“请张参谋官回去后转告大总统,华某一定尽心尽力,不负大总统之期望!”

    张逸似乎有些意外事情竟然会如此顺利,既然这个华督军不反对裁军,那么他之前为何一直躲着自己?难道真是因为公务繁忙?

    张逸嘴角微动,他此行的任务已经完成,至于这个华督军打得是何算盘,也与他无关了。当下站起告辞,回京复命。

    张逸走后,华飞却拿着交通银行的取款凭证陷入了沉思。他虽不惧袁世凯现在的武力,但对方毕竟为一国大总统,占据了名利和财力。只要缓过几个月,他完全能迅速扩充麾下的部队。达到满编制的规模。

    令华飞犹豫地是,是现在就与袁世凯彻底决裂,甚至攻入北京,谋求更大的利益。还是继续等待二次革命的时机,借势扩展地盘?

    如果华飞敢下决心,凭着自己现在的兵力,突袭攻下北京,不是没有可能。但千里奔袭的后果是什么?华飞丝毫预料不到。而如果借着二次革命的时机,他就能光明正大,瞬时而为地合法扩充地盘。但前提是。他届时将面对羽翼丰满,编制满员的北洋军的强大攻势。

    这些问题,甚至都不能与曹原他们商量。不然你如何向他们解释,二次革命很快就要爆发?袁世凯最终会称帝?

    就在华飞艰难地左右摇摆时。郭通来报,安庆政府秘书长韩衍和财政长史推思来访求见!不用说,他们一定是为了皖南地区乡绅的赋税缴纳问题。

    果然,韩衍一进门,就对着华飞毫不客气地口沫飞溅,“华飞。你要弄清楚你的官职,你是安徽督军,并非安徽都督。你掌管安徽一省军务,这政务和财务,并不归你管!你凭什么要求皖南地地主乡绅,把田租全部交给你?”

    身后有支军队撑腰,这说话的底气都不一样了。不过华飞依然没有动怒。他发觉。能让他生气的事情,可是越来越少了。

    “韩秘书长。明人不说暗话,我想最弄不清楚状况地。应该是你才对!”华飞不无讥讽地道,“我麾下革命第一军自组建以来,安庆政府,南京政府,何曾发给我多少军晌?我们攻安庆,克南京,转战上千里,浴血奋战,也算为民国的新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如今,你难道想让我地这些兵,跟着我喝西北风吗?”

    可能终于想起,他面对的人是华飞,是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华杀神。韩衍的脑袋缩了缩,语气不自禁地转软道,“那……那你也不能擅作主张,越权接管江南地区的财政赋税啊!这样,我这次来,代表柏都督,保证你的军晌按月发送。你率军退回庐州府,不能再干涉皖南地区地任何政务了!”

    可能吗?把自己当成孩子哄了!华飞笑了笑,轻轻摇头道,“韩秘书,我想你弄错了。其实我接管江南一带的赋税,并不完全是因为军晌问题!”

    “哦?那又是因为什么?”这个回答可让韩衍有些意外了,当下好奇地问道。

    “因为贷款,因为我的太平洋银行曾经给南京临时政府贷款一百万银圆。如今南京只剩下个留守府,试问韩秘书,我这贷款去向谁讨要?南京留守府?还是安庆省府?”

    还有这出内因,不过韩衍显然还是不能接受这个理由,他也不能介绍任何理由。“你可以向北京政府申请还款,这没有什么不同!”

    “这样吗?可惜我电报数十封去北京,至今犹如石沉大海,一封未回。韩秘书如能催得这笔贷款,华某感激不尽,自当退回庐州府,不管江南地区一切政务!”

    韩衍咬了咬牙齿,这个华飞摆明了就是耍无赖。反正他就是用这个借口霸占沿江一带的财政赋税。一百万何时能收完?还不在于他那张嘴。

    “华督军此言当真?”韩衍逼问道。

    “某从不语出诳言!”

    “好!”韩衍一拍手掌,“韩某立即赶回安庆,自当为华督军筹集这一百万银圆。还请届时华督军不要食言,否则,安庆的陆军第一军,也非用来摆设的!”

    韩衍丢下这句话,就与一句话未说的史推思快步离去。威胁啊?可惜,这种威胁对于华飞来说,实在是产生不了压力!

    “少爷,难道他凑足一百万银圆,我们真地要退回庐州府?”

    “当然,不过我只说我回庐州府,没说让新军保卫军也随我一起回去啊!”

    郭通愣了愣始才反应过来,然后站在那十分不雅观地……奸笑!

    “郭通,以我安徽督军地名义通电全国,支持袁大总统的裁军令,声明我安徽定会迅速裁军整编,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命令!”

    “电报安徽境内各军队,通告大总统地裁军令,以安徽督军命令各地民军做好裁军准备。待我革命军第一军完成裁撤,各地民军也必须迅速完成裁撤计划,上报督军府!”

    ps:八月,这个月我会努力更新拉月票,试试能不能上得分类月票榜。希望大家可以支持,那样才能每个月都有目标,干劲十足,哈哈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77 环环相扣

    更新时间:2009…8…1 18:55:44 本章字数:3463

    华飞最终还是选择了不改变历史!他现在的实力虽然足以称据一地,但想要控制全国,那还是远远不够的。他最大的依仗就是有支训练和装备水平都达到了这个时代国际标准的新军主力,而他之所以能纵横风云,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对历史的预知。

    所以就算他攻下北京,顺利占领。那么历史就会被他这个蝴蝶引起一个更大的风浪。至于这风浪是会消失,还是会继续扩大,从而引发海啸,都不是华飞所能控制的。

    另外,安徽一带毕竟经营了几年,现在突然率领主力北上,丢下大本营不管,革命党人和倪嗣冲绝对会第一时间填补空白。如果北京攻伐出现意外,那么他可就前无方向,后无退路了。

    这个风险太大,而收获,却并不足以让华飞下定决心,冒这个险。

    六月二十六日,寝电,安徽督军率先响应北京政府裁军令,大举裁编现有军队。袁世凯收到此电报后,虽然心存怀疑,但为了整个江南的裁军大局,还是对华飞此举公开电赞。

    而江南的革命党人在看见华飞的寝电后,却纷纷沉默了。他们不是不明白裁军对于革命事业的危害,然而总统占据名义高位,他们总不能公然违抗总统府的命令吧!就算阳奉阴违,那你也得有钱养军才行吧!

    随着华飞寝电支持袁世凯的裁军,舆论媒体对于南京留守府地攻讦更加猛烈。什么拥兵自卫。什么势同树敌,总是就是采取一切办法对黄兴施加压力。

    安庆柏文蔚收到华飞的寝电后,也很是意外。派去芜湖的韩衍还未回来,华飞的裁军命令却已送到柏文蔚的案头。

    裁军啊!不明白这个华愣子到底在想什么?难道他认为,袁世凯可以把他当成心腹?身为资深革命党人,柏文蔚对于保存属于革命党人自己的军事武装非常看重。出于对华飞的不信任,收到华飞电报开始,他就在揣度华飞的动机。难道他是想借着袁世凯的裁军大势,对革命党人武装进行打压?不过这可是把双刃剑。你把革命党人武装裁撤掉,即使最后保全了自己的实力。一旦袁世凯哪天与你翻脸。你还有盟友联合作战吗?

    就在柏文蔚准备叫来一干幕僚讨论此事时,韩衍终于赶了回来。听完韩衍地叙述后,柏文蔚更加迷惑了。退出长江一带?为什么这个华飞的动作,总是那样令人难以琢磨呢?

    “韩秘书。你不要太乐观。这个华飞,可不是如此轻言放弃的人。你看看这封电报!”柏文蔚把华飞的裁军电报递给韩衍。

    “什么?裁军?要我们安庆仅保留一个团地编制!”韩衍看完电报后大叫。“要是我们地第一军全部裁撤遣散。仅保留一个团地编制。万一他华飞再次来攻安庆。我们拿什么抵抗?”

    韩衍对于华飞当初率领四千新军围攻安庆地场景。至今还是记忆犹新啊!

    “目前还不会!”柏文蔚摇了摇头。皱眉沉思道。“我们最大地困惑。就是一直猜不透。这个华飞到底是抱着怎么样地心思。你说他亲近袁世凯。但他似乎一直保持着与北洋地距离。你说他亲近我们革命党人。可也没见他对革命事业有多么忠诚!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他们为何不见他大肆敛财?甚至还在庐州府推行吃力不讨好地土改法案?”

    “现在已经不是华飞撤不撤出沿江一带地问题了。而是这个裁军令。他到底要如何在安徽推行!要知道。他可是名义上地安徽督军!假如我们拒不裁军。背后有袁世凯支持地他。会不会武力强迫我们裁军!”

    韩衍这才明白。原来最严重地问题已经不是财税问题了。而是能不能保留革命武装地问题!乱世以兵为先。一旦失去兵权。所有地革命理想。都会付诸东流。

    “都督。不然再让我去芜湖一趟!无论如何。只要他华飞不裁军。我们地第一军。无论如何也不能裁撤!”“不必了!我们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就好!这次形势很是错综复杂。南京留守府已经准备向北京妥协。单单以我一省之力。是无法与大潮抗拒地。唯今只是希望。这个华飞并不像表面上看地那样简单。可以允许我们保留尽可能多地军队!”

    芜湖,各国对华飞的大建设招标公告反应极为热烈。尤其对于矿山开采,铁路修筑,更是无比的热情。不仅英法俄美德日等大国纷纷第一时间回复电报,一些西方小国诸如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奥匈等国,也发来电报,表示了参加招标会的意愿。

    华飞在安排了一些相关事宜后,就率领部分主要军官参谋,赶回合肥。军部作战参谋办公室的众学生实习参谋,已经把详细地裁军计划表制定完毕!

    “嗯!中华革命军第一军新军五个团,计划裁撤二个团!仅保留三个团地编制!第一军保卫军十五个团,计划裁撤九个团,仅保留四个团的编制。其他青年军,童子军,嗯?哪来地童子军?”华飞边看边念,突然顿住奇怪道。

    “报告,近月来,许多因战争而流离失所,四处流浪的孤儿聚集合肥。刘管家见这些孩童可怜,于是就救济一些粥饭。谁知因此闻讯赶来地孤儿越来越多,弄得刘管家都不敢私自做主,继续接济这些孤儿了。”

    “本想请示军长,但那时上海正在发生变动,我等不敢打扰军人。华二掌柜和刘管家等人于是前来与参谋部值班实习参谋商议,大家决定把这些孤儿暂时编为童子军。一来方便管理,二来也可让他们做些事情,不致于不劳而获!”

    “很好!”华飞大赞,看向这个年轻的实习参谋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做实习参谋多久了?”

    “报告长官,我乃铁血军校第一期第三班学员张治忠,学号304。”名叫张治忠的实习参谋一副小眼睛微眯,打着一口华飞比较熟悉的腔调。

    “咦,听你口音很熟悉,你是哪里人?”

    “报告长官,我老家巢湖的!”

    “巢湖?张治忠?”如果华飞对历史上的将领熟悉一点,他可能就会明白,这个名字绝对不是耳熟了。心中的奇怪一闪而过,华飞继续了刚才的话题,“童子军的想法不错,这裁军报告上说童子军有三千人,含水分吗?”

    张治忠终于不好意思地扰了挠头道,“报……报告,有水分,其实只有一千来人!”

    “嗯!”华飞点了点头,“抽个时间,我要去见见这批童子军。他们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也是我们的财富,不得马虎。通知后勤保障部门,一定不要饿着这些孩子,饭餐标准就和新军的一样!”

    “是!”张治忠无比郑重地给华飞敬了个军礼。直到此刻,他才深深确定,前来铁血军校读书,是个正确的选择。

    “你们很过分啊,把建设兵团,工业兵团,民军也算入了编制。那样算起来,岂不是令北京的大总统破产不可!这样吧,把我们第一军的裁军计划电报北京,等待批示。至于建设兵团,工业兵团和民军要不要裁撤,就留给袁大总统去头疼吧!”

    “另外无论北京方面提出什么要求,唯有一条,遣散费一分钱不能少!再电报淮上安庆,催一催他们的裁军计划书!”

    “是!”

    张治忠领命而去,而郭通似乎明白华飞的心思,迅速把张治忠的简单资料拿了上来。华飞粗略看完,好奇地咦了一声,“在扬州参加过反清起义啊,原本打算报考陆军第二预备役学堂,最后还是选择了铁血学院。哈哈,这个人的经历,很有趣,我喜欢!”

    对于形势上的编制,华飞一直不是很在乎。即使是中华革命军第一军的称号,也不是还不被北京政府承认嘛!反正他不依赖中央的军费支出,只要手中握有实在的兵力,哪怕就是给他一个团的编制,哪有如何?

    华飞就是要借着袁世凯裁军的机会,一来趁机捞得一些遣散费,另外大肆收编革命党人的军队,从而可以在二次革命发生后,全力与袁世凯周旋。就像革命党人不相信他,他也不相信这个或许可以当做盟军的革命党军队。

    二次革命啊!华飞又不禁想起那位为了革命事业,前后奔波的宋教仁先生。可以说,二次革命的导火索,就是宋教仁被刺杀。刺杀啊,华飞并不陌生。他一直以来,对这个一腔理想,充满共和法治救国的青年,还是报以深深的敬意。只是如果华飞插手此事,会不会导致二次革命就会因此改变呢?而如果二次革命不爆发,华飞又如何借势,在一战前,迅速扩展自己的实力呢?

    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一步错,就会打乱整盘计划!华飞有些犹豫,是救宋教仁,还是不救呢?

    正文 78 童子军

    更新时间:2009…8…2 8:06:28 本章字数:4969

    当华飞的裁军报告送达袁世凯总统府,袁世凯几乎是拿着报告从椅子上跳着起来。

    “什么?他个华愣子,竟然编有如此多的军队?二十多个团,近三万人?还把那什么乱七八糟的青年军,民军,竟然还有童子军报上来。这……这都成什么玩意了嘛!”

    “总统,而且这位华督军所要遣散费之高,的确有漫天要价之嫌。我们原先拨付的一百万元,是给整个安徽的革命军裁撤之用。现在照如此计算,即使这一百万全部给他华督军,也还是不够的!”一名幕僚拿着算盘飞速地计算着,随即抬头向袁世凯禀告。

    袁世凯坐拥北方数省,但真正直接控制的范围,并不是很广,至于南方,就更不要提了。北京政府的财政也一直非常紧张,不过好在洋人把关税等税递解北京,而且还能从洋人的银行贷到款。另外北京政府的两大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也能提供部分财力支持,所以北京政府的财政,才不至于像南京政府当初那么窘迫。

    “总统,如果全国各地的裁军,全部向他华督军一般,那什么都进行不下去了!”另一幕僚建言道。

    “总统!”一直沉默的杨士奇缓缓开口道,“这个华督军,恐将成为总统的心头大患!”

    “哦?怎么说?”袁世凯大奇,立即问道。

    “我看这个华督军,根本无意裁军!”杨士奇捋着胡须,眼睛微眯道,“他的裁军计划,看似粗狂,是为了骗取我们的裁军费,其实不然。我看过那个华飞的资料,要说缺钱,恐怕他是我见过的最不缺钱的军阀了!”

    “你们要知道,上海的太平洋银行可是他的产业。而太平洋银行。不久前贷款五百万银圆给我们。自华飞组建军队以来,大部分军费开支,都是他自筹的资金!所以你们想,这个华飞会贪图那点裁军遣散费,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杨士奇略略停顿,喝了口茶水继续道。“如果我们批准了这个华飞的裁军计划,那么他省革命党人闻知,必定效仿,从而让裁军面临困境!如果我们不批准,那么可以说,这个华飞地目的,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达到。”

    袁世凯立即就明白了杨士奇的意思,也就是说。批准了华飞的裁军计划,那么其他省的革命军也纷纷漫天要价。如果不批准,那么华飞就可以继续维持他的武装。形成拖延甚至默默扩大武装地局面。

    “杏城。有何良策?”既然身边地这个智囊把华飞地一举一动全部分析出来。袁世凯看上去。也没有很担心。

    杨士琦闭上眼睛。沉默约五分钟左右。始才睁开眼睛道。“想要让这个华飞完全裁军。是绝对不可能地!要知道。他当初仅凭二百家丁武装起家。发展到今日地局面。当然会明白实力对他地重要。他可与那些革命党人不同。否则也不会干出那些看似蠢事。实则对他非常有利地冲动之举!”

    “对付这个华飞。最好地方法是拉拢。收为已用。不过谁也不敢肯定。他会不会向总统效忠。如果此法不成。则暂时弃他于不顾。安徽地裁军。可裁北少裁南。另外其他各省大力加快裁军速度。把安徽地问题放到最后处理。”

    “实在……解决不了。我想。最后不免还是要武力解决。当前我们可以做地。就是严防那个华飞私下扩军。不过我想。在全国一片裁军地浪潮声中。他也不会在此时刻逆潮而动。私下里扩军。另外。我们可以派人与革命党人联系。秘密渗透进华飞地部队。尤其是那所铁血军校。可以对里面地学员。暗地里拉拢。拉拢不成。则让给革命党人发展。我想。革命党人最终与华飞。不会是一条心地。我们要让华飞。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好!杏城此法。良策。良策啊!”袁世凯大赞。这可能也是目前。最好地处理办法。裁军需要时间。他华飞企图拖延时间。袁世凯何尝不需要时间?

    其他几名幕僚心中纷纷感叹。毒啊!竟然连人家地军校都盯上了。不过此计虽毒。却绝对不能让那华愣子发觉。否则就不是竹篮子打水了。而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北京的电报一发来,华飞就第一时间看完。然后坐在椅子上,足足沉思半个小时。最好命令把北京批复的裁军计划,分发淮上和安庆。

    北京对华飞的裁军计划做了修改,淮上军全部裁撤,地方防务交由皖北的倪嗣冲部接管。安庆准许保留九个团地陆军,负责皖南一带的军事防务。所需遣散费,皆由先前拨发给华督军的一百万元扣除。

    至于华飞的中华革命军第一军裁编计划,全部批准。至于民军,建设兵团,工业兵团,皆不属军事编制,必须全部裁撤。另外关于遣散费,北京总统府不能承受,望安徽督军体谅国事艰难,重新修改上报。

    华飞才没功夫去与袁世凯扯皮,他们保留安庆一个师的陆军规模,还不是为了牵制自己。这说明,袁世凯已经看出了自己裁军计划的目的,并对他起了戒

    对此华飞也不怕!这个时候,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小动作已经起不了作用,依仗的还是军事实力。你袁世凯现在拿我没有办法,所以我即使不鸟你,你也只能翻着眼睛在那望着。

    八月,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夏季。在这个月,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等党派合并为国公党。提倡政治统一,发展地方自治等纲领口号。

    而此时地华飞,却在合肥郊外的一所临时军营里,和一群身着军装的儿童们,闹的正欢。跟随而来的郭通等警卫员们,面面相觑。他们在少爷身边也算时间不短了,但还从未见过少爷如此童真的一面。看着少爷和孩子们玩的如此开心,郭通等人也不自禁咧嘴笑了起来。

    这群孩子,最大的有十二三岁,最小的仅仅才有五六岁。他们有地眼神呆滞。有地充满灵动和纯真。原本苍白的脸庞,因为近来伙食地改善,也现出一丝动人的潮红来。即使是那些眼神呆滞的孩子,眼睛也一直盯在华飞地身上,一刻也不曾转移。

    “大哥,你是军官吗?”一名七八岁的小男孩毫不生分地拉着华飞问道。

    华飞充满微笑。蹲下身子道,“哦,小家伙,我又没有穿军服,你是怎么知道我是军官?”

    “因为你有警卫员,而且他们似乎都很怕你!”小男孩指着郭通等人,直把郭通这个大男人的一张老脸弄的通红。小屁孩,别胡说。我们家少爷,就是督军大人!”郭通摆出一副恶狠狠的面孔。然而效果,实在令他沮丧。

    华飞本要喝止郭通的话,可却听这小男孩随即问道。“大哥,你是督军大人?督军大人的官职,大不大?”

    华飞噗嗤一声,抱起小男孩,轻轻捏了捏他的嘴巴道,“大哥哥也不知道有多大,不过只要你努力,等长大了,你也可以做个督军大人啊!”

    “好。太好了,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像大哥哥一样,带着警卫员,来这里看望许多许多和我们一样的小孩子!”小男孩高兴地笑着,还给华飞敬了一个颇为标准地军礼。

    “华督军?您就是收留我们,并且给我们吃,给我们穿的华飞华军长吗?”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年突然从远处疾奔几步过来,抓住华飞地手臂激动地道。

    这样的举动令郭通等人的神经一紧。迅速围了上来。这要是刺客,那么少爷可就危险了。不过华飞似乎并未有什么感觉,而是依旧抱着小男孩,低头道,“是啊,我就是华飞!”

    这句话一落,那名少年的泪水就磅礴而落,只见他放声痛哭,猛地跪倒在地。边哭边泣道。“华军长,我……我……我爷爷死了。爷爷是我最后一个亲人。爷爷说,如果不是华军长收留,我也会饿死的。爷爷吩咐我,哪天遇到您,要我给您磕三个响头。”

    少年话一说完,就用头磕地,狠狠地磕起头来。

    华飞极为意外,赶紧放下小男孩,扶起那名少年,看着他额头的血痕,华飞一边轻轻地擦拭着灰土,一边朝郭通喊道,“还愣着干什么,快去拿药棉和酒精!”

    少年这个举动,令周围许多的孩童都明白了,原来这位陪他们玩了半天的大哥哥,竟然是华军长。他们或许不知道华督军是谁,但训练他们的军官,几乎是把华军长天天挂在嘴上。在?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