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阀1909第7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飞课堂上的笔记,寄往各大报社投稿,不曾想等了好久,都没半点声音。

    来自上海的青年军沈贤等同学怒了,私下开始联合一些志同道合之人,借用他们自家的人脉和基础,迅速创办了《铁血军报》,大量刊载他们在华飞课堂中记载下的笔记,并采集一些军事新闻,不定期公开发售。

    沈贤本为上海某世家的子弟,在此思想激荡,革命风潮变革激动的岁月里,被华飞那句因为我们深爱着这片土地,因为我们深爱着我的祖国所感动,被那首‘为了革命’的歌曲感染,毅然离开家庭,奔赴安徽参加革命军。

    听华飞的课越多,他们就对华飞越了解,也深知外界关于他的传言,并不可信。每当看到报纸上污蔑华飞的新闻,沈贤等一干学生军常常愤愤不平,挥笔投稿驳斥,然而总被拒稿。

    这次华飞关于军人荣誉职责使命的演说,更是引起了广大青年学生军广泛的共鸣。他们不是粗鲁的武夫,他们弃笔从戎,就是为了使命,就是为了奉献,就是为了民族的新生。

    他们只是想告诉别人。告诉家人。他们地选择是正确地。然而就是这样漏*点昂扬地演说稿。竟然被许多报社拒退。这让沈贤等许多学生气愤不平。大家聚集一起商议。决定联合学生军中有人脉有能力地同学。筹办铁血军报。每期稿件写出。寄往上海沈家地印刷厂印刷成报纸。再公开发售。

    第一期一千份地铁血军报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上海地街头报亭。咦?铁血军报?新报纸?嗯?头版头条。关于军人地职责。荣誉。使命!作者。铁血军事学院校长华飞!

    华飞。安徽地军政长华愣子?他对于上海人来说。可不陌生。甚至算得上军政界地名人了。光复安庆。募晌演说。攻打南京。逮捕海军部军官等等一系列头版新闻。哪条地主角不是他华飞!

    于是好奇心驱使之下。许多人纷纷掏钱购买。只是第一篇文章。只是几句话。就把许多人看得热血澎湃。激动不已。

    身为军人。我们地职责是战斗。我们地荣誉是战斗……用坚不可摧地武力。重塑我民族地新生。用不可战胜地军队。复兴我中华地崛起。

    一句一句。犹如黄钟大吕。振聋发瞶。看得那些热血年轻人胸中瞬时燃烧起腾腾火焰。看得那些清廷地旧官僚。胆颤心惊。更有白发苍苍地老者拿着报纸不停地叹气。老了。老了。不然我也去参军报考这啥铁血军事学院去。一些本有此想法地青年。更是迅速奔回家边收拾行李。边大喊道。爸妈。我要去合肥。报考铁血军校。

    啊……唉,孩子,你即使要去,也要等明天吧,天都黑了!

    没关系,我们几个同学约定好了,乘货船去安庆,然后转道合肥。

    儿子啊,老爸支持你,带足盘缠。据说这华军长的训练很严格,会吃很多苦头,万一你受不了,就回来哈!

    爸,革命军人,就是奉献,死都不怕,还怕什么苦!

    ……

    一份课堂笔记稿,一张铁血军报,让夕阳下躁动的上海,更添几分狂热。那些歌曲创作者,又在开始构思新的歌曲。那些因为谣言而打消报考铁血军校的青年,看见铁血军报上刊载的文章后那是悔恨不已,差点就把胸口捶烂。

    华飞虽然知道一些学生在捣鼓什么铁血军报,但他并未干涉。深知舆论对于政治,乃至军事影响力的他,早就想拥有自己的宣传渠道。只是限于精力和人手的缺乏,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如果这些学生能做出个什么名堂,对于华飞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所以他背下知会过军校的一干负责人,对于沈贤他们的举动,给予一定的支持。并请求一部分教习加入报纸的编辑组,向普通大众普及一些军事常识。

    最让华飞头疼的,还是秘密安全侦察队的培训。由于没有合适的教官,而国外对此课目教学又极为保密,所以华飞只能用他那道听途说的经历,结合自己的理解,摸索着训练侦查小队。

    枪械军火厂招标已经收到数家国外知名兵工厂的回音,大都表示了兴趣。但对于如何合作,何时投标等具体事务,都避而不谈,更像是一种友好的敷衍。

    难道他们对于赚钱不感兴趣?绝对不是!华飞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因为军事兵工厂机械太敏感所致。虽然华飞与南京政府面和心不合,但表面上,还是隶属于南京革命军政府。由于列强对于南京临时政府的警戒和排斥,导致了华飞的招标计划,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就在华飞等待史密斯等人的消息时,竟然收到南京中央政府的电报。不日,法制局局长宋教仁将要前来三河,商谈有关事务!

    正文 42 大借款

    更新时间:2009…7…24 23:34:18 本章字数:3226

    宋教仁来三河做什么?对于这份电报,华飞还是极为意外的。他分析来分析去,也弄不出个头绪,于是只好等待宋教仁的到来。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机行事罢了!

    宋教仁的确是身负重任前来三河,众所周知,自民国中央政府成立以来,由于国外势力的封锁,扣留关税,拒不承认南京政府的合法性,南京政府很快就面临财政窘迫的危机。当初各省议员选举黄兴为大元帅,而黄兴坚辞不授,很大一个原因,恐怕就是黄兴也明白,这样一个烂摊子,他根本无力接下来。

    孙文从国外回到上海,大受革命党人的欢迎,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传说他在国外募得巨款。在上海刚刚下船,记者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孙先生,不知你这次归来,带回多少资金!

    然而,即使孙文带回了几百万资金,那也绝不够中央政府用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过一月有余,财政即面临困境。于是孙文电告江南各省,请求各省援助。但江南各省虽然纷纷独立,但完全控制在革命党人手中的只有江西和广东。其他各省无不支吾拖延,只求自壮实力。

    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堂堂中央政府,竟然落到无米下锅的窘境,也算前无古人了。于是一干政府官员开始商议解决办法,财政次长王鸿猷赶往上海,企求在上海的钱庄银行能够贷到现银,而宋教仁则立即想到安徽的华飞。

    当初攻打安庆,据说他搬空了安庆的藩库。光复南京,那可是亲眼所见南京的藩银被全部运往三河。而且坊间还传说,当年上海的橡胶股潮,那个华飞很是大赚一笔,积财颇丰。并且他与美国人的关系不错,最近竟然用贷款的方式购买了一批军火。而且有消息称,那个华飞向全世界著名的几家兵工厂邀请招标公告,计划用现银建设一座先进的枪械兵工厂!

    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这个华飞有钱,而且非常有钱!

    在外人眼中,许多人觉得这个华愣子蛮横粗暴不讲理,贪财嚣张无法纪。不过与华飞接触过几次后,宋教仁觉得华飞绝不像外表所看到的那样。他做事虽然出人意料,但总是很有分寸,似乎把一切都控制在可以控制的极限。他虽然嚣张蛮横,但眼中还是有国家,有民族的责任感。

    所以宋教仁相信,只要他晓以大义,深明利害,华飞终究会为了革命事业,而拿出一部分银元救急中央政府。

    从长江乘船,沿裕溪河入巢湖,虽然明知道华飞可能在三河,但宋教仁还是准备先去合肥。近来中华大地传的沸沸扬扬的铁血军事学院,就设在合肥偏郊。虽然自清末以来,中华大地设立无数的陆军学堂。但明确提出军人的职责,荣誉和使命,铁血军校还是首倡此训。

    刚一下船,宋教仁立即就感受到这里和别处的区别。首先路上的行商比别处要多上许多,虽然华飞鼓励工商的经济刺激措施还未吸引到大的商家,但不少小商贾,已经开始纷纷入驻庐州境内。

    另外沿湖码头。重要地关卡路段。都驻有全副武装地保卫军战士。令宋教仁佩服地是。这些保卫军士兵军纪极为严明。别地随处可见地骚扰平民事件。在这里走了许久也不曾见着一出。不少一身白衣地宪兵队正在四处巡视。对于他们地冷酷与铁纪。宋教仁可是早有领教。

    还有。虽然南京中央政府发出禁制蓄辫地政令。但在各地。还是能常常看见留着马尾辫子地百姓。但一入庐州境内。尤其是来到合肥。举目四望。你几乎再难以发现有谁留着辫子。

    铁血军事学院实行封闭化管理。所以宋教仁欲入而不可得。只是外面那些走过地学生。一个个充满了飞扬地漏*点。就让宋教仁留下非常深刻地印象。

    越往三河走。宋教仁就越是吃惊。沿途不断看见载满货物地马车驰骋而去。一队队巡警骑着马匹在路上巡视。许多工厂在三河与合肥之间建设着。无数地工人挥汗如雨。干劲十足。田地里。四处是民夫劳作地身影。所有人地脸上。大都洋溢着淡淡地微笑。这里。朝气蓬勃。这里。充满了无数新鲜地气象。与别处那种死气沉沉。黯淡地灰色相比。这里犹如是另一个世界一般。

    “报。军长。南京政府宋局长来到三河。屋外求见!”

    “哦?宋先生已经来了?快快请进来。不。我亲自去迎!”虽然宋教仁在临时政府中地职位并不高。但华飞对这位为了共和宪法而流血地第一人。一直以来还是抱有极大地敬意。

    见面一番客套自不用提,宋教仁很快就把话题转移到他沿途的所见所闻,边说边大发感慨,意致十足。

    “唉,华军长,宋某今日所见,方知同是革命,宋某远远不及华军长一半啊!这才几月时间,庐州府在华军长的治理之下,已经现出勃勃生机,一派复兴的景象。羞愧,宋某人羞愧难当啊!”宋教仁今天的确是大受刺激,在他想来,如华飞这样的军事莽夫,哪里会懂得什么民生治理。然而今天的所见所闻,彻底颠覆了宋教仁对于华飞的印象。

    “宋先生严重了,如无诸位革命先驱的努力与奉献,又何来十月武昌起义的成功?我中华落后已久,想要复兴,任重而道远。此时,哪敢提什么复兴的景象啊!”

    华飞有些意外宋教仁竟然如此激动,不过他看到的大都是合肥到三河的景象,毕竟三河的发展,早在华飞从上海炒股回来,就已经起步。有了今日的气象,绝对算不得什么。至于庐州府其他几个州县,情况改变基本不大。

    “华军长谦虚了!其实宋某今日来,是有事相求!惭愧惭愧,看到华军长治下如此景象,宋某发觉,此言实在难开!”宋教仁连连摇头,他已经不确定华飞能拿出多少钱了。这些工厂,据说大都可以向庐州军政府申请无息贷款。而且连接合肥到三河的那条水泥马路,恐怕就需耗费不少的资金。

    终于提到正题了,华飞笑着摸了摸铜扣纽子,缓缓道,“宋先生远道而来,有何难处,但说无妨。华某若能办到,无不尽力而为!”

    “这……其实……”宋教仁略一犹豫,还是缓缓把南京中央政府的困境道了出来,最后极为恳切地道,“我知道身为中央政府,向华军长提出如此要求,实在有些不堪。然华军长如能暂借一些资金帮助中央政府度过难关,中国的革命历史,是不会忘记华军长的功勋的!”

    原来是跑来借钱!华飞意外地笑了笑,虽然他早就知道南京政府陷入财政困境,但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借钱借到自己头上了!

    是借还是不借?华飞在脑海中迅速考虑权衡利益得失。这已经成为习惯,至于那什么历史功勋,华飞从来不贪图那种虚名。实实在在的利益和交易,才是推动历史的根本力量。

    “好,我借,借一百万银圆低息贷款与南京中央政府!”

    “咳咳……!”正在喝茶的宋教仁一下子就被呛到了。一来他没有想到华飞竟然如此迅速就给他答复,二来做梦也没有想到,华飞竟然如此大手笔,一借就是一百万银圆。要知道宋教仁来此最多的打算,也只是筹得一二十万银圆,其愿足矣。

    这华飞真的有如此巨款?他哪来这么的钱啊?话说,南京藩库真的只有几十万块银元?

    “怎么?难道宋先生嫌少?”华飞见宋教仁半天不回话,不由纳闷地开口问道。

    “哦,不,不,不,不少了,不少了!”反应过来的宋教仁迅速回道,“华军长如此深明大义,救民国于危急关头。宋某代表大总统,代表千万万中华百姓,感谢华军长如此仁义之举!”

    “别!”华飞一挥手,“我是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虽然宋教仁也明白天上不可能掉下馅饼,但他还是有些害怕地问道,生怕华飞的条件太苛刻,那这一百万银圆不等于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了嘛!

    ps:今天是丫头的生日,虽然存稿即将告罄,但还是会加更一章,祝我的公主生日快乐,永远开心美丽:)

    正文 43 土地改革

    更新时间:2009…7…24 23:34:18 本章字数:3740

    “土地改革!”华飞一语惊人,“我需要南京中央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法案,实行土地改革措施。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修改完善相关法案措施,把革命胜利的成果,惠及更多的普通民众,并解放巨大的生产力!”

    土地改革,可以说自华飞在自家的土地上减租开始,他就无数次地思考过。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无不是土地所有权的一次大变革。对于中国这个传统的巨大农业国家来说,某种意义上,革命事业的成功与否,就要看能否解决土地改革的问题。

    如果不能让占据大对数群体的农民,感受到革命所带来的实惠,那么革命成功与否,跟他们又有什么干系呢?那么新的中华民国,和原先的清王朝,又有什么不同呢?仅仅只是剪掉个辫子吗?

    土地改革,能让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动出来,解放巨大的生产力。更能让拥有丰厚资金的土豪,不再把目光局限在土地上,逼着他们把闲余的资本投入工业生产,而不是无休无止境地进行土地兼并,客观上提供个加速整个社会工业变革的可能性!

    宋教仁想过华飞会提出各种条件,但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竟然提出如此对他似乎毫无直接利益的要求。当初孙文在创立同盟会时,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其中民生主义的重要部分,就是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土地增值,则归国家所有。

    但此条土改措施明显不具备可操作性,且民国初建,也根本没有精力关注这个事情。不过身为同盟会元勋,宋教仁等一干革命党人还是身怀国家民族,一心变革图强的志士。华飞的条件,其实更多的还是中央政府的责任,也是他法制局局长的责任。

    宋教仁不仅口头上,心中也无比诚恳地请教道,“华军长,你既然提出此事,必定对于土地改革,有着自己的见解。不知可否畅所欲言,让宋某一听为快?”

    华飞求之不得,当下滔滔道来,“个人认为,土地属于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但一些大土豪,坐拥上千乃至几万亩良田,并依旧在无休止境地继续兼并土地,造成无数的失地农民变为流民。这对整个社会乃说,是一种不稳定的因素,毕竟土地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财产和生产资料。”

    “对此,可采用立法的方式,平均估算设定出一个临界值。拥有土地高出临界值的多余土地,政府可采用赎买的方式,收购回地主们手上多出的土地。临界值内的土地,依法享受土地法的保护。至于赎买土地所需巨额资金,无需用现银支付。可尝试使用土地债券,此债券既可由国家分期偿还,也可用此债券,抵消各种工商地租赋税。”

    “对于不愿接受赎买的地主,也不需强行赎买。宋局长可在土改法案上制定高额的赋税,对于那些超出临界值的土地,征收巨额的土地赋税。如果土地赋税会让他们无利可图,相比之下,得不偿失,会让更多的地主倾向于第一种选择!”

    “收购回的土地,可按人口按户分配给无土地的在籍农户。农户拥有土地的自由使用权,在偿付完土地的价值金后,合法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和买卖权!也就是说,考虑到大多数农户并没有余财购买土地,政府可以把赎买来的土地租用给农户。待到农户偿还完土地的赎买价值金后,才能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为了防止土地兼并地事情再次发生。对于所有交易出售地土地。在同等条件下。政府具有优先购买权。”

    “对于购买来地地土地。即可重新出售给农户用于耕作。也可由政府成立农场公司。集中机械化管理。提高粮食地产量!”

    “……”

    华飞把他对于土地改革地见解。细细向宋教仁陈述道来。主要观点就是采用柔和中庸地方式。在尽量尊重个人财产所有权地基础上。采用改革法案。完成大多数土地地重新合理规划。也就是说。这个法案更多地是反对土地被极少数人控制垄断地一种反土地垄断法。相较于历史上激烈地土地变革。在华飞看来。虽然当时付出地社会成本会较低。但从历史成本来看。孰轻孰重。还真是不好定论。

    土地改革对于华飞有着显而易见地好处。首先享受土改所带来利益地农户。必然会对华飞报以巨大地支持。这样。对于华飞推行他地民团计划有着极大地便利。部分土地消除地主地田租分成。解放了农户地劳动积极性。还会迅速增加华飞地田赋赋税。提高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地主们失去了继续购买扩大土地地权利。必然会逼着他们投资工商业。转而变为新兴地资产阶级。将迅速地扩大工商业规模。加快整个社会地工业化进程。解放生产力地农民。将可能会增加收入。产生积蓄。从而产生一定地购买力。而购买力。更是一个商品市场繁荣与否地关键点!

    好处是巨大地。危险也是相伴相生地。无需置疑。即使是如此温和中庸地土改措施。也必然会引起许多顽固地主。尤其是大地主土豪们地激烈反抗。这也是华飞筹谋已久。但一直没有在庐州府。甚至在合肥推行改革地重要原因。

    但宋教仁的到来,却提供了这样的契机。如果南京中央政府制定颁布土改法令,那么华飞就等于拿了把尚方宝剑。可以光明正大,词严义正地推行土改法案了。

    什么?你不满?我明白,你去找临时政府诉说去,咱只是依法办事,也做不了中央政府的主不是!什么?你不服?其实我也不服,我家也有几百亩良田呢,一半的土地不是照样要被赎买!什么?你要反抗?那就不行了,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一切的反抗行为,都将被压制!

    至于那什么土地债券,是临时政府发行的。别的地方承认不承认我不管,不过只要有我庐州军政府的签章,一般情况下在本地还是管使的!

    土改是要进行的,不过土改所来带的一切黑锅和怨念,就让临时政府去承担吧!反正华飞知道,南京临时政府极为短命,想必他们也不会在乎背上这么一个大大的黑锅。这就是华飞为什么不惜代价,愿意出资一百万银圆援助即将破产的南京临时政府的根本原因!

    宋教仁显然不会想到,华飞竟然有如此多的心思。获得一百万银圆承诺的他,当晚就赶回南京,全力投入土改法案的制定!毫无障碍的,或者说一百万银圆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只用了三天的时间,中华民国土地改革法案草案颁布施行。在完善了华飞一系列的建议后,该法案还在最后添加了这么一条规定。各省视其自身情况,量力而为,逐步推行改革条令!

    临时参议院的议员们也明白,临时中央政府连各省赋税都征收不上来,更别提推行此项敏感的改革措施了。为了让各省参议员代表通过此项法案,所以添加了最后这么一条。意思就是说,这个法案实行不实行,完全由各省自行做主,中央不强行要求,避免遭到各省的强烈反对。

    毫无意外的,这个法案虽然在报纸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讨论,但各省几乎都没有行动,一致保持沉默。唯独庐州府的华飞在收到土改法案颁布施行后,迅速电报上海的太平洋银行,贷款一百万银圆给南京中央政府。另外迅速在各州县张贴告示,正式推行土改措施!

    华飞的告示立即就在庐州府境内引起轩然大波,当初华飞仅仅是在自家的地上减租,就引起了附近地主几乎一致的排斥。如今他竟然还要用那些纸一般的所谓的债券,来抢他们的土地。即使说这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但也没见其他地区实行啊,就你个华愣子急吼吼的,真不知安得是啥心思。

    原本就与华家有些恩怨的势力,尤其是那些大地主土豪们借机开始伺机而动,默默地开始扩建武装。而更多的小地主,中富农们则大都保持沉默。因为这项土改法案几乎对他们没有什么损害。除了不能继续购买增加土地和在出售土地时需要接受政府的监督外,对他们的利益和现在的生活,几乎没有影响。

    当然,无论是那些蠢蠢欲动的大地主土豪们,还是保持沉默的小地主富农们,对华飞的土地改革告示不约而同地采取既不理会也不公开反对的态度。唯有合肥李家等一些和华家关系较为亲密的望绅,纷纷前来三河劝说华飞。李家七十多岁的老族长,更是不辞辛苦赶来华家,亲自求见华飞,力劝华飞不能鲁莽行事。

    你说你华飞如今执掌一省军权,也算功成名就了。合肥三河地区在你的影响下,的确日新月异,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对你的评价也逐日见高。但你不能志得意满,昏了头脑啊!要知道,土地,可是这些望族豪绅们的命根子啊。你把他们的土地夺去,虽说是赎买,但这些可都是他们家多年的积累,谁愿意轻易出售?这些人会善罢甘休?这些人会是轻易服软的人?一旦出现骚乱,于国于民,包括对你华飞来说,都不是好事情!

    华飞对于这一干友好的乡绅,还是极为客气地接待,并不停地诉苦,这也是南京政府的法令啊。在众豪绅劝说他的同时,他也不吝口沫,极力劝说一干望绅土改的好处。并极其详尽地描述,投资工商业,乃是大势所趋,乃是整个历史发展的潮流。

    眼见华飞如此执迷不悟,死不悔改,众人无不愤愤离去。并丢下断言,一个人,终究不能与整个社会对抗,土地改革,必会无疾而终!

    (第三次修改!)

    正文 44 乱变

    更新时间:2009…7…24 23:34:21 本章字数:2838

    一个人对抗的了社会?一个人对抗的了历史吗?华飞不知道,他只知道,他并没有在与历史对抗!

    看见望绅土豪们反应如此激烈,华飞的动作开始放缓,也更加小心。他把所有情报人员秘密派了出去,重点监督庐州府各大望绅豪族的动态。甚至连培训未完结的秘密安全侦察队也派了出去,重点监察庐州府周围的势力反应。

    同时,不动声色地从保卫军抽选那些在光复南京战斗中表现优异和平时训练考核成绩突出的士兵,入编革命新军,组成革命新军第三团,原保卫团第一团团长李乾玉担任革命新军第三团团长。

    不过由于春田903枪支的不足,第三团士兵基本上装备的还是毛瑟快利等各式步枪。而限于财力和枪支的不足,保卫团没有继续增扩,加上合肥巡防营改变的一团保卫军,依旧保持四团保卫军的规模,总的军力除了增加一团主力新军,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

    无论土改的结果如何,那都是可以协商和平解决的。如果借机发生骚乱,乃至暴动,那可绝对是华飞所不能容忍的!

    合肥土豪马家,马家族长马士海脸色极度阴沉,盯着三儿子马铁冷声问道,“马铁,联络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爸,一切顺利。庐州境内许多乡绅都对那华家杂种的举动极度不满,愿意出力协助我们的计划!大兴的陈家,上派的刘家,店埠的吴家都愿意派出一千人马。另外巢县,无为,庐江,舒城等地的豪绅都已经联络上,秘密而动,就等我们合肥率先起事!”

    “从阜阳弄来的枪支弹药足够充足,倪督办更是派出二百名精锐的亲信,协助我们的行动!”

    马士海的脸色依旧不见好转,喃喃道,“今日庐州府已经派来公员,催促我马家尽快去合肥州政厅办理土地赎买手续。哼,为何不见他华飞派出公员去李家,王家,张家催促,独独针对我马家?他这是……假公济私,借机公报私仇啊!”

    “爸,我马家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我们已经暗中聚集了近二万的人马,加上阜阳倪督办的背后支持,只要一举拿下三河,擒住华飞,看他还能如何蹦跶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