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之钢铁雄心第55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是小瞧了日本军部那些人的智慧,事实上在龙口湾遭到惨痛的损失后,日本军部已经在考虑应该如何应对来是中国的空中威胁。

    而这时,日本远征舰队的残余舰只也已经返回了旅顺军港。在返回了旅顺后,加藤友三郎中将根据自己的亲身遭遇,提出了几项防范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替日本的全部舰只加装防空火力。

    当然,考虑到现在还没有“高射炮”这种武器,所以最好的防空装备就只有哈奇开斯重机枪了。好在这时的飞机还相当简陋,再加上这个时代的鱼雷等武器的射程也很短,使得空军部队在攻击时必须要相当接近目标才行,所以日军装备的哈奇开斯重机枪已经足够对付可能出现的空中威胁了。

    而在将自己的几项防范措施提交到日本军部后,大隈内阁很快就同意了加藤友三郎提出的这些措施。而且还让在朝鲜和东北驻守的几个陆军师团,将师团内装备的哈奇开斯重机枪全部交给远征舰队。

    到如今,日本远征舰队内的主力舰,几乎个个都被武装的和刺猬差不多。

    就算这个时候国防空军再对远征舰队发动空袭,恐怕也造成不了多少效果了。

    而在加藤友三郎对远征舰队的防空火力加强时,神尾光臣和秋山好古的联名电报也已经发回了东京。

    在接到两人的联名电报后,大隈重信在对日军的伤亡感到吃惊的同时也没犹豫,在将电报叫给岡市之助看过后,就已经决定再派遣三个师团支援神尾光臣………………………………当然,严格的讲也可以说是两个半师团,因为其中的半个师团就是第三师团,而这时在山东半岛,第三师团恰好有一个第二十九旅团在神尾光臣的管辖之下…

    眼下日军在山东已经有两个师团外加一个旅团的兵力,就算减去倒在莱阳的两千多人,但还是有五万的兵力。而在算上后续增援的两个半师团后,日军在山东的兵力将达到十万人以上。

    这也是日本已经对几个师团完成了初步的动员,不然的话…

    不过虽然兵力好调动,但还是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那究竟是应该由谁来领导在山东的五个师团。现在在山东的五万多远征军虽然是由神尾光臣领导,但实际上这五万多人也就是两个师团外加一个旅团,那个旅团长自然是该到哪玩就到哪玩去,剩下的事情两个师团长之间互相解决也就是了。

    可如今要一下子在山东安排五个师团,在让神尾光臣负责指挥就不太好了,毕竟神尾光臣只是一个中将,而剩下四个师团的师团长,每个都是中将…

    由一个中将指挥四个中将,就算大隈他们愿意任命,那四个中将也未必会听…

    所以现在大隈重信他们最为烦恼的不是应该派哪些部队去山东,而是应该由谁来指挥这些部队…

    ……………………………………………………

    “根据军情局在东京分部获得的情报,这次日军将会派遣至少三个师团的兵力增援在山东的第十七和第十八师团,不过现在大隈内阁正在考虑应该由谁来担任这支远征军的指挥官,目前出任指挥官呼声最高的是日本陆军大将寺内正毅…”

    “寺内正毅?”

    严光打断了军情局局长的话,略带疑惑的道。

    “这个家伙是干什么的?”

    姚文清想了想后回答道。

    “此人曾经担任过桂太郎内阁的陆军大臣,并且在西园寺内阁和第二次桂太郎内阁留任,同时还是朝鲜的第一任总督,现任陆军大将军衔…”

    事实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1916年的时候,寺内正毅还会晋升元帅军衔,并且担任日本首相…

    “这样…”

    严光点点头,然后看向了已经返回北京的王耀武和蒋百里…

    “三个师团,你们说松坡在山东能抗的住吗?”。

    王耀武和蔡锷的关系虽然不错,但是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对蔡锷的了解也不是很深因此没有发言。

    不过蒋百里和蔡锷的关系很好,而且还曾经一同在日本留学,因此开口道替严光分析道。

    “现如今在山东境内我军一共有八个步兵师和两个炮兵旅的兵力。就人数而言,我军并不占劣势,不过我军在青岛要塞必须要留守一到两个步兵师,在潍坊和济南,也必须留守一个步兵旅到一个步兵师的兵力。而日军除了在龙口湾留下必要的守备部队外,剩下的却可以全不做考虑,因此在兵力上松坡还是比较吃亏的…”

    严光点了点头,他明白蒋百里的意思。

    以眼下国防军在山东的兵力,就算蔡锷再怎么厉害,想要打胜仗也是件很难的事情,何况人家寺内正毅不管怎么看也不像是个鱼腩…

    不过…

    严光也很担心,要是日本人在山东的损失过大的话,最后很可能会发飙,到那个时候恐怕整个沿海都在日本人的攻击范围之内。

    至于朱尔典当初提出的保障?当初英国人是把自己当成弱者来看待的,那些个保障也都是为了防止日本人在中国扩大自己的利益而设置出来的障碍…

    而如今?不管怎么看都是日本人的损失比较惨重,到了这个时候,英国人的保障究竟还有没有用真的很难说。

    “既然这样,那就从北京军区还有南京军区各调一个师到山东,同时再从四川抽调两个师到北京和南京…”

    在四川好歹也还有近十个师的预备役,虽然这些预备役是没办法和当初的国社军主力相比,但是单看战斗力的话,绝对要强于地方上的那些杂牌师。所以这个时候,严光对他们的信心还是比较充足的。

    至于地方部队?

    还是继续让他们剿山贼土匪吧…

    对严光来说,只要他们不扰民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

    日本军部决定派遣三个师团增援日本远征军的消息,很快就到了蔡锷的手中。和这个消息一起到蔡锷手中的,还有严光决定派遣两个步兵师增援的消息…

    而在消息传到蔡锷手中的同时,蔡锷也已经和对面的神尾光臣和秋山好古再次交锋了几次。

    当然这次和昨天不同,昨天的时候只是单纯的你攻我守,蔡锷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看看日军的战斗力如何。

    如今日军的战斗力已经试探出来了,蔡锷自然就不需要在继续守下去了。毕竟单是防守是无法击败日本人的,最重要的还是进攻…

    所以在第二日,双方是有来有往。

    而凭借着远强于日军的装备,和还算不错的单兵素质,国防军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几次,国防军甚至拿下了日军的两道防线。只不过最后都被日军悍不畏死的给夺了回去,在争夺的过程中日军出现了很大的伤亡,而国防军也同样如此。

    毕竟到了拼白刃战的地步,除非国防军每个人都配着一件金丝甲,不然不可能全都是刀枪不入的。

    至于手枪…

    手枪在国防军的装备率相当的高,这一点哪怕是在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的。不过在国防军中,只有那些原国社军的主力师,才会将手枪配备到班一级,剩下的如新投诚的北洋军等,则全都只是装备到了排级…

    严光也是无奈,毕竟现在国防军家大业大,严光就是再有钱也不可能每个士兵都给配上一把手枪。

    要知道哪怕是在后世,号称最有钱的美国也没有为自己的每个士兵都配上手枪………………………………因为在后世,一般士兵配备的手枪都是自己掏钱买的…

    所以当一天的血战结束后,日军伤亡了近五千,其中当场阵亡的就有两千多,而国防军也阵亡了一千多。毕竟装备再好也不是刀枪不入,顶多就是临死前还能拖带一个罢了。

    不过伤亡惨重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至少在连拼两日,两日都是日军损失更大后,莱阳的几万国防军对日军的心理恐惧都消除了不少。而且经过了两日的血战也让国防军的将士们明白,其实对面的日本人,虽然挂着一个列强的称号,但是也和他们一样都是两条胳膊一个脑袋,不会像脑海的哪吒一样有个三头六臂…

    而在稍后,蔡锷嘉奖了几个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的部队后,在莱阳的国防军士气更是上升了不少。

    反到是对面的日军,因为接连两日伤亡惨重却未有寸进,再加上当初亲眼目睹了龙口湾的惨剧,因此士气反而降低了不少。不过就算这样,在上了战场后这些日军依然是一副相当凶狠的模样。不但是对敌人狠,而且也对自己狠…

    尤其是在攻防战的时候,不少的日军士兵在陷入绝境时,居然会拉着手榴弹和国防军的将士同归于尽…

    那副狠劲,真的有些让人毛骨悚然。

    第二百九十六章 援军

    第二百九十六章援军

    “真热啊…”

    背靠在战壕里,一个日军对着同伴道。

    只是他还好一些,他现在坐着的那个地方恰好有一块大石头,背靠着的话总算是能凉快一些,可是他的那些同伴却已经连回答他的力气都没有了。

    不止是日军,在炙热的阳光下,日军、国防军一律平等。

    此刻在各自的防线上,无论是日军还是国防军,都像是一群死狗一样躲在战壕里。好在山东没有干旱,水源也不缺乏,不然还真容易热晕一些。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官兵都是这样的,只有那些执行守备任务的部队才会如此。没有任务的那些部队,此刻几乎全部都躲在坑道里。

    往日里总是觉得有些阴湿的坑道,到了这个时候,对普通官兵们而言却宛如仙境一般…

    当然也有不是躲在坑道里避暑的,比如说蔡锷…

    虽说冷气这种东西在这个时代还很罕见,尤其是在中国更是件稀罕玩意。不过处于严光对蔡锷的重视,同时也是考虑到蔡锷的身体,所以严光还是给蔡锷备了几套。

    也因此,在这个时候的国防军中,如果能够在蔡锷身边任职的话,绝对是一份优差。空调是由威利斯?哈维兰德?卡里尔于1902年7月17日发明的,但最初发明冷气机的目的,并不是为人们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而是为一些死物服务。在空调发明后的20年,享受空调的一直都是机器而不是人。直到1924年,底特律的一家商场因为天气闷热有不少人晕倒,于是首先安装了三台中央空调,此举大获成功,凉爽的环境使得人们的消费意欲大增,自此,空调成为商家吸引顾客的有力工具,空调为人们服务的时代,正式来临了。

    而严光现在做的,就是让这个时代提前来临。

    毕竟天气炎热,放着好好的空调不给人用给机器用,这实在是一件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所以现在的总统府,几乎已经布满了空调,甚至就连卫生间里也有一台…

    而因为经常有官员出入总统府的缘故,空调的好处他们也有了切身的体会。所以现在在天津的两家空调厂,哪怕是实行三班倒的制度也忙不过来——————必须说明的是,那两家空调厂也都是严光造的。

    毕竟让这个时代的商人去做,他们也只会做一些火柴厂、纺织厂什么的,绝不会想到开办一家高科技工厂的…

    ——————————

    “整个大队就连一个生还者都没有吗…”

    听着刚刚传回来的消息,秋山好古的脸色变得相当难看。

    神尾光臣到前线视察去了,眼下远征军的司令部里就只有秋山好古一个人主持,所以一切事情无论大小,都需要向秋山好古汇报。事实上远征军的军官们也更愿意向秋山好古汇报,哪怕是那些少壮派的军官也同样如此。毕竟神尾光臣的脾气太过暴躁,稍微有那么一点问题,都有可能会遭到神尾光臣的惩罚和责骂,相比之下秋山好古就要温和的多了——————顺带一提,虽然秋山好古也有一个副司令的职位,不过秋山好古的这个远征军司令部可就没有蔡锷的那个舒适了。

    不要说空调冷机器,为了提高隐蔽性,免得被国防军的重炮和飞机给覆盖了,整个远征军司令部都身处于一个极深的山洞里。

    在这么一个炎热的天气,虽然山洞绝对是够阴凉,可是舒适性…

    “行了,你们先下去吧…”

    虽然很想发泄一下火气,但最后秋山好古还是摆了摆手道。

    “是…”

    听秋山好古这么说,那几个军官也都松了口气。毕竟一整个大队的辎重队在后方被敌人弄的全军覆没,真要追究的话,就是让十几个人切腹都够了。

    等到几个军官松了口气走出秋山好古的洞穴后,秋山好古的副官站了出来道。

    “师团长阁下,中国人的骑兵已经越来越胆大妄为,现在连团级规模的骑兵都派到了我们的后方,现在究竟该怎么办………钥匙在不想想办法的话,我们的后勤线恐怕就…”

    虽然龙口和莱阳的距离并不是很远,但以目前的道路水平,走上个两三天还是没问题的。真要是后勤线被断,说不定在莱阳的日军都将遭到重创。

    不过听到副官的话,秋山好古却苦笑着什么也没说。

    “骑兵吗…”

    秋山好古又何尝不想解决掉这些破坏后勤线的国防骑兵,只是…

    “我们哪有那么多的骑兵呢…”

    防御骑兵最好的武器是机枪,重机枪,可是对付骑兵最好的武器是什么?如果放在一百年后的话,恐怕随便一个人都能说出十几样来,可是在这个时代就只有一样。

    “骑兵”

    在这个时代,道路建设相当简陋,汽车等交通工具也都处于初始阶段。所以虽然科技依然日新月异,但是在路上机动性最好的兵种依然是骑兵,而如果想对付骑兵的话,最好的手段也只有一样,那就是骑兵。

    只是这次远征军登陆中国,因为运送不便的关系,并没有携带太多的骑兵过来,而对面的国社军,随便一个师就有至少一个团的骑兵——————这么看来的话,就算带了骑兵也没用,因为在日俄战争前的日本陆军编制中,一个骑兵联队就只有700多人,而清末新军编制中的骑兵团却是1100多人…

    不过这也难怪,当时列强的骑兵尤其是配属在步兵部队中的骑兵大多采用小团大连的编制。师属骑兵团辖三至四个骑兵连,五六百人,这种编制的简化使骑兵连具有单独进行战斗行动的能力。使骑兵团单独行动时被发现的情况大大降低,团长官更加容易掌握部队,同时使骑兵团编制内的消耗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作战效率。

    而北洋军骑兵编制恰恰与此相反,采用的是属于大标(团)小队(连)的编制,属于典型的由冷兵器时代向热兵器时代过渡的性质。究其原因,估计此时的中**官们对骑兵在战场上的认识还处在拿破仑时代,甚至和僧格林沁相比都没有明显的进步。

    现在的国防军继承的是清末新军编制,在骑兵的编制上延续的是清末标准,所以虽然日军的每个师团在经过动员后都有两万多人,而国防军的步兵师就只有一万两千多,但是拼骑兵的话,日军未必会是国防军的对手…

    “真希望寺内大将能够早些到…”

    寺内正毅这次带着两个半师团来山东,他到了,那两个半师团自然也就到了。到那个时候,或许他能解决眼前的困局也说不定,而且………将来再有什么事情的话,也就不是他的责任了。

    眼下的日本远征军在排除掉伤员后,剩下还能用的就只有三万多人,而且兵力还处于越来越少的趋势当中。与此同时对面的国防军反到是越聚越多,在考虑到原本日军才是攻方的尴尬局面…

    要是自啊这么下去的话,秋山好古和神尾光臣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要撤回黄县了。

    不然在后勤频频受扰,而兵力又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秋山好古实在是没有信心打赢这场仗。

    秋山好古也不是没有想过用其他方式摆脱眼前的困境,可受限于兵力不足,秋山好古也想不出什么好的计谋来。何况真要是分兵到其他位置,被对面的国防军给发现了,恐怕国防军一日之内就能拿下日军的阵地。

    眼下天上到处都是国防军的飞机,到了晚上的时候也是照明弹不断,秋山好古可没信心瞒过对面的国防军。

    “唉…”

    就在秋山好古坐在椅子上叹气的时候,神尾光臣突然大步走了进来。

    “怎么了?秋山君?怎么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秋山好古摇摇头道。

    “没什么。”说着看了神尾光臣一眼。“怎么,神尾君,你已经视察完了吗?”

    “完了。”说着神尾光臣坐到邻近的位置上,取过一杯水后就咕嘟咕嘟的喝了起来,半响才继续道。“外面还真是热啊,我才刚出去一会已经有些受不了了,真是难为下面的士兵了。”

    等到神尾光臣说完后,秋山好古才将刚刚的报告交给了他。

    神尾光臣刚开始还在好奇究竟是什么事,不过等到他看到上面的内容后立马勃然大怒道。

    “这些该死的支那人…”

    那可是一整个辎重大队啊,现在在山东的远征军一共才多少人来着?

    何况现在还是山东战事最激烈的时候,在这么下去的话,他们就只能从黄县的第二十九旅团那里抽调兵力了…

    “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是多余的,还是尽快给东京那边发份电报吧,让寺内大将尽早将增援部队带上来…”

    听了秋山好古的话,神尾光臣也点了点头。

    如果说在登陆山东前,神尾光臣还很看不起山东的守军,那么最近一段时间的交战已经让他明白。在山东的国防军,绝不是他们几万远征军就能解决的了的。

    “好,我这就发份电报回东京…”

    ——————————

    神尾光臣和秋山好古的电报很快就传回了东京,在接到电报后,岡市之助只是看了一眼就将这份电报扔到了一边。

    到不是岡市之助不重视电报上的内容,而是最近一段时间秋山好古两人发回来的电报太多了,岡市之助就算着急也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海军那边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在将电报放到一边后,岡市之助一脸正色的看着陆军参政官“真鍋斌”

    真鍋斌道。“阁下请放心,海军方面已经开始再各港口装运…”

    “我问的是防空方面的…”

    “防空…”真鍋斌苦笑了一下。“根据加藤友三郎中将的提议,海军方面已经为全部的大型舰艇和运兵舰装备上了重机枪等武器,相信应该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希望如此…”

    不是岡市之助瞎担心,实在是上次的事情太邪门了,一次居然就让人给击沉了四艘战列舰和两艘战巡。

    而且这次和上次不同,上次沉的只是海军的舰艇,不管怎么沉岡市之助都不心疼。可这次海军的舰艇上装着的是陆军的人,而且还是两个半师团五万多人,真要是沉了,岡市之助吐血的心都有了。

    何况这两个师团,还是山东那边神尾光臣等人等着救命的…

    就在岡市之助还在担心的时候,经过了几日的准备后,远征舰队的残余舰艇也已经返回了日本各港,将港口上已经等待多时的陆军师团装上军舰,然后在北海汇合一同驶向龙口湾。

    负责担任舰队司令职位的,依然是加藤友三郎中将。

    上次的事情,加藤友三郎受到了很大的责难,毕竟四艘战列舰和两艘战巡的沉没,已经让家底不是很厚的日本海军伤筋动骨了。只是考虑到加藤友三郎是日本海军当中唯一有经验的,大隈重信和海军大臣八代六郎才决定让加藤友三郎戴罪立功。

    当然,即使加藤友三郎顺利的将陆军运上了岸,功也绝对是抵不过过的,不过至少,加藤友三郎不需要在面对切腹的命运了…

    而加藤友三郎本人,在经过了上次的事情后,也对整个远征舰队进行了征询。不但为主要的舰艇加装了重机枪等防空火力,而且还在前往日本各港的途中,趁着陆军还在集结的功夫,在途中演练了一下规避动作,免得到了实战的时候,因为规避的太过慌张结果自己人挤成了一团。

    “加藤君,你说中国人这次回来吗…”

    在北海汇合后,登上加藤友三郎的旗舰“河内”号,第二舰队的舰队司令加藤定吉悄声道。

    上次的事情实在是把他震撼的不轻,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加藤定吉真的不希望在面对国防空军,哪怕这时的日本海军已经做好了能做的全部准备。

    而在听到加藤定吉的话后,加藤友三郎却摇头道。

    “中国人有句话,叫做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们也只能看运气了,不过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次中国人绝对会来…”

    当然知道,虽然军情局在日本的分部过去的任务主要是监视在东京设立总部的同盟会。不过在欧战爆发后,军情局已经将任务目标转移到了日本人的身上,再加上调动两个半师团这么大的动作,日本人的舰队刚刚离港,军情局就已经将消息传到了北京。

    至于远征舰队的航行路线,这个军情局到是不清楚。

    不过也不必清楚,因为蔡锷根本不需要知道他们从哪来,只需要知道他们到哪去就可以了。

    所以当日本的远征舰队距离龙口湾还有二十多海里的时候,蹲点很久的国防空军就已经将这一情况通知了司令部。同时在空军部长徐天川的命令下,已经准备多时的六十多架轰炸机也已经飞向了龙口湾。

    目的就是在日军登陆的时候,将远征舰队的主力舰再击沉几艘。

    只是当轰炸机编队飞临远征舰队所在的海域时,知道他们回来的加藤友三郎已经命令各舰做机动规避。同时在轰炸机编队飞临舰队头顶的时候,军舰上密布的重机枪也齐齐开火…

    压根没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国防空军,不但投下的航弹和鱼雷没命中几个目标,轰炸机编队中的几架轰炸机还被当场打了三架下来,至于伴飞的福克飞机就更多了。

    没能达成目标的轰炸机编队,最后再将全部的航弹和鱼雷投下后,也只能略微狼狈的离开了这片海域。

    而看着狼狈离开的轰炸机编队,军舰上的海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