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第46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然善待于他。

    管宁见到曹植,果然很是开心,但对李晟等人却极为无理,正眼都不肯看上一眼,李晟知他大儒脾气,却也不放在心下,向他施礼罢,将一切说清,说自己算不得学者,不配入芒洁谷,当下施礼分别。

    关索有些生气:“这个管宁,对我们居然是这付样子,陛下花那么多明珠买地来送给他,就算不说远来是客,可咱们也算得地方,进谷又能如何?”

    李晟笑道:“他是前辈高人,自然是这个样子。”

    牵弘也道:“是啊,这位老先生,魏帝亲自下旨征召多少次,要封他为太中大夫,后来要封他为太尉,他都不肯。对了,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他的床啊。他常坐一木榻之上(也就是跪着),历时积五十多年未尝箕踞(其实这才是坐着),榻上靠近膝盖的地方都穿透了。他老先生对百姓比对官员好,对文字又比对人好,肯拿白眼看咱们这些军人,就算是给咱们面子了。”

    三人皆笑。

    虽然曹植不可收买,但曹植身边地人却不一定不可收买,李晟等人在分兵时,把曹植的真正亲信还是留了三个,又悄悄留了曹植的印信。曹植逃出生天,哪里还会在乎什么印信,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自然也想不到,他们会用他的名声去祸害曹魏去,眼下几人一齐同到襄平城,拜望辽东太守公了恭。公孙恭是故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子,公孙康之弟。建安十二年,曹操追袁尚,未到辽东,公孙康斩袁尚首级献操,操封康为襄平侯;后公孙康病死,遗有二子;长子公孙晃,次子公孙渊(其实是私生子),皆幼;康弟公孙恭继职。曹丕时封恭为车骑将军,襄平侯。

    公孙恭自来体弱多病,但听说季汉使者前来,却还是亲自接见,笑道:“真巧,眼下季汉还有几位使者也在。”说话间,旁边一人青衫飘飘,走了出来。

    李晟一愣,叫道:“大哥。”正是李昴。

    。。。。。。。

    与李昴一起回到下久,几个人重新见礼。眼下李昴是正牌的中郎将,御封的铁骑王,论官位自然远在诸人之上,但他自归汉后,就不再如原来那样距人千里,反变得十分随和,简单的问了一下几人路上情况,又问及曹植的情况。听几人说起管宁的样子,不由笑起来:“这位老先生是真正的智者,看透天下,了悟玄机,不是我等风夫俗子可比。”

    李晟听李晟话中有话,不由问道:“大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昴道:“他早在数年前就看出地问题,你们才发现么?这辽东,要乱了。”

    几个人不由大惊,齐问道:“为什么?”

    第三部天回北斗照中州第三十四章变生

    更新时间:2007…1…1911:06:00本章字数:4544

    公孙恭任辽东太守之时,公孙晃,公孙渊兄弟还小,此时两人长大,公孙恭无后,公孙晃为第一顺位断承人。但是公孙晃的脾气与公孙恭差不多,都是较为温和。而公孙渊却不同,他才俱文武,性情刚烈,在军中很有威望,征杀四夷,杀敌染血,斩尽杀绝,不会有任何放松,这一点极似他那个同族不同支的长辈公孙瓒。眼下辽东之乱,就是要起自之个公孙渊。对此,有识之士自然是洞若观火。但是天下事就是这样奇怪,反倒是至亲之人居然无所察觉。公孙恭对公孙渊这个侄子还是爱护备至,不加防范。其实说起来,若说公孙恭一点觉察也没有,也并不可能,但是公孙恭却并没有放在心上,他觉得,自己这个侄儿,性情刚烈些是有的,但却不至于伤害自己,毕竟是自己将他一手带大。他既然如此想,疏不间亲,旁人自然也无从置喙。

    此时听李昴将此事说出,李晟,关索和牵弘都是吃惊不小,齐问该当如何。

    李昴一笑,取出酒囊,自倒了一碗马奶酒,问道:“你们可用?”李昴生在西疆,点头说要,牵弘随父在北疆长大,自然也不怕马奶酒的腥膻之气,关索见状,虽然闻着气息并不好闻,但却不肯示弱,道:“我也来一碗。”李昴左臂执囊,信手挥酒,那酒从囊中一泄如注,恰恰倒满。却并不溢出半滴,口中道:“这有什么,辽东之地。位置偏僻,民风强悍,公孙世家多年经营,根基自成。眼下我军直逼涿郡,曹魏无力顾及辽东,此时实是他们扩张实力的大好时机,但此时他们生了内乱,简直是天助我季汉,何必在意?眼下我的想的。却不是如何避免这场争端,反是如何让他们打得热闹些。”说罢,端起酒碗一口喝尽,接着再次倒满。

    李昴大摇其头:“哥哥,我总以为自己够坏地了,哪知和你一比,才知道我简直是一个大善人。”

    关索正强屏着气饮下半碗马奶酒,听得此言,扑得一声,酒水从鼻子间喷出,连连大咳不止。却犹自道:“你也算善人,那我就成仙了。”

    牵弘却道:“公孙家虽然自立,却毕竟是汉人苗裔,也抵挡着北面的鲜卑,扶余,柔然等部,若伤得太厉害了,只怕辽东会再遭胡人进逼。”

    李昴一笑,很有深意的多看了牵弘一眼:“牵小将军说得不错。不过你误解了地意思,这辽东之乱,我们要的大乱不是乱军队,而是乱襄平公孙世家。何况他们也不是傻子,也不会平白把全部的兵力都拼在这个权位上。眼下的争端,不会轻易出襄平城。”

    “眼下辽东军队,一部在西面的徒河,以挡曹魏,由将军杨祚率领,一部在北面的侯城,以挡高句丽和鲜卑等胡部,由将军卑衍率领。这两部皆是精兵,但此次辽东之乱,他们不会参与其中。他们会等着公孙家打到最后,谁是最后的胜利者,他们才会服从谁。这辽东风谷,在这方面与大漠相差无几。其余几部皆在襄平,实力最强的当然还是非曲直公孙恭的亲兵义从,大约一万五千人,其次是公孙渊这几年发展起来地铁骑营,听起来与我地铁骑军倒有几分相似,我曾看过,论起嗜血来大约不在我的铁骑之下,但论起纪律来只是一盘散沙。不过在辽东,他们地战力已得得最强的了。”

    “那么,谁会赢呢?”关索终于止住了咳声,用袖子擦着脸上的酒水,赤红着小脸问道。

    “正面相抗,自然是公孙恭势大,但公孙渊身在暗处,所以当是五五之数。”李昴笑着,又一大碗马奶酒喝了下去,他似乎饮的不快,倏忽之间一碗便尽,却并不滴酒半点。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如何介入这场内乱呢?”李晟问道。

    “我们什么也不用做,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来求我们,虽然此来辽东,我只带了入百铁骑,但凭这些铁骑,足矣决定胜负之数了。至于眼下么,我们且喝酒。”

    铁骑军驻在襄平城外,芳洁谷旁不远,保护芳洁谷也方便,无论襄平城如何乱,也不能让乱兵惊了谷中之人,一群大儒也就罢了,何况还有管宁和曹植在。

    李昴猜对了,公孙恭虽然没有动静,但公孙渊却派人前来,对李昴很是表达了一番敬仰之情,并送上宝石物若干,拉扰感情。李昴笑着收下。

    不久,公孙晃也来了,公孙晃一来,就要求驻在汉军不走了。李要昴问他缘故,他说怕被其弟所杀。眼下公孙渊已现反意,而公孙恭却不信自己这个侄子会造反,公孙晃去提醒,却被骂了出来。李昴笑着摇头:“我为宾客,非公孙氏族人,不可能帮你。”公孙晃央求道:“辽东已降季汉,自然是季汉的臣属,王爷身为中朗将,总督北疆,可不能不管啊。”

    李昴笑道:“辽东之事,自然是与季汉相关,但若是你的家事,我便不好插手了。除非……”

    公孙晃心念已灰,忽听又有转机,连忙问道:“除非什么?只要公孙晃能做到的,自然无不应允。”

    李昴笑道:“没有那么麻烦,我只要占在理上就可以了。一旦有事,你可以退到芒洁谷来……”

    。。。。。。。。。。

    这一天来的好快,似乎只是眨眼之间,襄平城中就乱了起来。

    公孙渊奏请公孙恭,说城中多有流言,说自己欲不利于叔父,实在是天大地冤狂,自己为了避嫌,准备在其幼子公孙修弥月宴后。引军到侯城区抗击异族,守护辽东的北大门。公孙恭见公孙渊一个昂藏的大汉在自己面前悲悲戚戚,凄凄惶惶。也不由心生怜惜。好生安慰了半日。哪知道,这本是公孙渊欲擒故纵之计,他一面大肆宣扬自己要离开襄平,一面以以弥月宴地机会大肆宴请城中各处官长。襄平城中,一片喜气洋洋,平静详和的景象。

    公孙渊威名素著,城中自长史王建,司马柳甫以下官员,无不到场致贺。只有公孙恍害怕乃弟。接贴之后。心生疑虑,不敢赴宴。只说不得自己疾得厉害,派子前去。

    果然不出所料,公孙渊在席间突然动手了,他一举扣下了与宴的所有官吏,逼众人归顺,王建成与柳甫被扣押,公孙恭手下副将贾范,参军伦直效忠归顺。他得此强助。心下更定,当下下令府兵强攻太守府。

    公孙恭不及防范,何部他地部属多年未曾打仗,如何是公孙渊手下这些久练之师地对手。公孙恭见危急,亲自出府,要与公孙渊对话,问他为何如此。老头子说到痛处。老泪纵横滚滚,太守府内府外士兵尽皆无语,公孙渊一言不答,抬手一箭,射穿了公孙恭的咽喉。

    公孙渊攻下太守府,差不擒拿其兄公孙晃,公孙晃虽知其弟有所动,但无奈势力还是勇气,都远远及不上乃弟,虽早准备数百府兵,可只在一个冲锋之下,便被击溃。他与亲信百余人从南门逃走,发李昴所说之地救助。公孙渊闻报,令亲信率五百人马进行追击,公孙晃舍命奔逃,幸得众护卫拼死相护,在折损大半的情况下,逃到李昴说的地方。

    这个地方,正是芳洁谷的界石所在。界石旁边,盖了一间小房子,房中只有三两个农夫在那里停留。

    这样一个地方,自然不会使追兵有任何的警惕,事实上,他们连太守都敢杀,怎么会在乎一个小小的村落,就算这个材落是别人买下的,但与这些兵爷又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当公孙晃逃入那间小房子,那几个农夫出来阻挡并说什么这里不算辽东地界,不得越境追杀时,追来地军司马只一挥手,乱箭齐发,登时把那农夫射死了两个,而公孙悄晃属下们地尸体更是遍地都是。红色的血染在白色地雪上,导常醒目。那些农夫在小房子的窗口里向外放箭,箭法竟是极精,登时射死了十来个兵士。辽东人反击回去,那小房子外面泥土掉落,竟然是坚石所筑,射不进去。军司马大怒,下令数十骑一起冲上,堵了门窗,又下令砍倒一颗树,几个有力的兵士抬了,用树杆猛冲,只几下就将这个房子撞塌了。

    眼见除去公孙晃,这个军司马舒了口气,正要下令离开,忽听得地面似乎在颤抖,他惊疑的一抬头号,前方数百步的树林转角处,突然涌出一队火红色的骑兵。他们人如虎,马如龙,高举弯刀,势不可挡。

    季汉的的铁骑!

    “上马!上马!备战!”军司马大叫起来,可是已经晚了。他们在围攻这间小房子地时候,都以取乐的心态,下马近战,队形散乱,成一个圆圈。此时敌人突然涌出,哪里来得及重新整队上马。更何况,此时他才发现,这个小房子正处于一片洼地,敌人不论有多少人马,藏在林后都无从发觉,敌人冲来,居高临下,如飞瀑流湍,倒转银河,根本无法抵敌。

    “上当了!”这是军司马唯一一个念头。

    还没等辽东人反应过来,那铁骑已经排山倒海般涌了过来,这些铁骑都是百战精兵,又是出其不意,突然出现,弯马挥处,人头滚滚,辽东人便如鸡豚一般,根本连反抗之力都没有,除了几十个逃走的,其余都诛杀一净。

    李昴微笑着策马来到近前,有亲兵把那军司马的人头捧上,李昴冷笑一声:“这个蠢材,追击敌人时连地形都不知道看一看,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就敢胡做非为,实乃自寻死路。”他转身向和身边的人说道:“你等日后引兵,万万不可如此,知道了么?”众人皆称是。

    李昴道:“打扫战场,你等重回林后,我在此等那公孙渊亲来!”

    此时公孙渊闻报,又惊又怒,当下令贾范伦直守城,安定城中诸事,自己亲提五千劲族,来见李昴。此时公孙渊杀了叔叔和兄长,已是公孙家唯一继承人,就算是旁人有多少意见,也无法动摇他的地位,自觉一声令下,整个辽东都是自己的,听说李昴居然敢杀他地人,当下亲自前来质问。他一见这满地鲜血已是吃惊,再看李昴与十余骑立于前面,不知是何意图,当下问道:“铁骑王,前些时你我相见,你曾答应于我,必不干涉辽东之事,今日里出尔反尔,是何道理?”

    李昴面容转肃:“公孙将军,辽东虽降季汉,但季汉从来对辽东待以藩之礼,容你公孙家自行管辖,可征兵,可筹赋,无需向朝庭上缴一文,已是仁至义尽,你虽叛乱,以侄杀叔,我也未曾干涉,但今天你的人马无故越界,毁房杀了,是何道理?今天要你给我一个交待!”

    公孙渊一愣,没着李昴手指的方向看去,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所留之地,下是前些时季汉以大秦明珠换来的那片土地。那些明珠极为不错,自己还曾讨得几颗,此时竟忽略了。

    “可是,就算他们做的错了,你也不该将他们五百来人全数杀了,那些人可都是我的精锐之士。”

    李昴淡然一笑:“他们攻入此间,便如攻击季汉无异,况当时季汉与辽东相约,谁敢进攻此处,季汉与辽东兵将同计之,公孙将军继任了公孙太守,难道便不信前帐了么?”

    公孙渊听李易叫公孙太守,不由心中一跳,这些时间他日思夜想都是夺此太守之位,此时夺了,又怕旁人不认可,李昴乃季汉中郎将,铁骑王,年纪轻轻手握得兵,威镇大漠,他若代表季汉承认自己之位,那还有辽东还有何人能够动摇自己的位置,反正自己的兄长已死,再无旁人能够争夺此位,这五百兵马,虽然丢的心痛,但毕竟李昴师出有名,自己怪不得他,就算是怪得,以李昴的本领和季汉的强势,也只得忍了。

    当下笑道:“铁骑王说笑了,在下无论身处何职,对季汉,对王爷都是别无二意,这些人既然是失礼在先,地死也就死了。他若不死,我也要亲手处置了他们,以给铁骑王一个交待。”

    李昴放声大笑:“好,将军果然是守信之人,既如此,我要可以何证,只要将军守信,无论襄平城中如何,我必袖手旁观。”

    公孙渊点头称谢,自引军回城。

    第三部天回北斗照中州第三十五章平乱

    更新时间:2007…1…1917:36:00本章字数:3655

    公孙渊与李昴分手而去,李昴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微微冷笑。

    “自今日起,辽东,便不只是公孙氏的辽东了。”

    此前三个时辰。

    公孙晃钻入石屋,里面立即有人打开一块地板,现出一个地道来。公孙晃想也不想,一头钻了下去,前面有人带路,也不知行了多久,前面之人推开一处阻挡,天光射入,眼前用是一片平川,几匹备好鞍鞯的快马正拴在树上,声声嘶鸣。

    前面那人回头笑道:“大公子,请。”

    公孙晃一抬头,陡然认出来:“你,你不是李小将军么?”

    李晟笑道:“正是在下。不过眼下,我是大公子的仆人,护送大公子回城。”

    “回城?”

    “正是。”

    “那我岂不是自寻死路?我二弟杀了叔叔,正在搜拿于我,我逃还来不及,怎么能再去?”

    李晟看公孙晃这付窝囊样子,心想难怪你斗不过你的弟弟,不过你若不是这样,我兄长也不会想把你扶上太守之位,笑道:“我大哥此时大约已将那五百来名追兵全部杀了,事涉季汉,你二弟肯定会亲自前来协调,你若还想保命,乘他离开之际,夺取襄平还来得及,否则的话,你二弟立足襄平,你再无处存身。”

    公孙晃心知此地事是实,可一想那城中纷乱情形,竟然心生寒意,片刻方道:“此事着实危险,小将军能不能带我前往中原,我二弟就算本领再强,也不敢跑到季汉去害我吧。”

    李晟又好气又好笑,当下道:“大公子。你不用担心,无论如何,你才是真正的继承人,军心民心,皆在于你,公孙渊横行无忌,杀叔害兄,天理不容,何况此时他不在城中。襄平诸臣,大都可用。只因你二弟办宴会,将他们骗囚于府中。群龙无首,诸军不敢轻动,这才由你二弟胡为,只要你解救下他们,登高一呼,自然响者云涌,更有何惧。”

    公孙晃听着此语,心中有些动摇,李晟乘热打铁,道:“更何况,城中尚有副将贾范,参军伦直入千军马,你怕公孙渊何来?”

    公孙晃一愣:“机范,伦直,不是已降我二弟了么?怎么会……”

    李晟笑道:“那不过是他们因势而动,骗你二弟罢了。”

    “他们骗我二弟?然则小将军怎么会知道?”公孙晃突然醒悟,跪倒在地:“小将军。公孙晃得你兄弟活命之恩,必誓死以报,此生决不敢有二心,如违此誓,天诛地灭。”

    李晟见公孙晃说这些话时,神色间充满恐惧之色心道,此人到还不是笨到了家,狂到了机范伦直已降季汉,而襄平的整个乱局不间,季汉决不是袖手旁观,而是推波助澜了,不过猜到又如何,猜到了,他只能是更加配合,事到如今,他已经没有了旁的出路,当下伸手相扶,笑道:“大公子请起,如今襄平城,实已由大公子掌控,如何对付二公子,还请大公子示下。”

    公孙晃站起身来,咬牙半晌,说道:“杀。”

    李晟淡然一笑:“诚如君命。”

    。。。。。。。。。。

    参军贾范,乃是大芳洁谷大儒管宁的记名弟子,在辽东,也算是一个名士,如同管宁一样,他自来以汉臣自居,辽东归汉,他心中甚是开心,所以,当李晟前来辽东的时候,他对对之好生亲近。当李晟告诉他辽东将乱,辽东的兴衰之间,他毫不犹豫的返择了后者,并将好友伦直说动,两人有意识的靠近公孙渊。终于公孙渊发动之时,投降归顺,被公孙渊视为亲信,加以重用,可是公孙渊一离开,他们立即杀死公孙渊的城门守卫,封了城门,反手处置城中叛乱,此时,关索和牵弘都已悄悄来到城中,协助这两人平叛,时间不久,李晟与公孙晃赶回,几个人整军杀往公孙渊府中。

    公孙渊的几个属下正在处置善后之事,听说城中再次大乱也是吃惊不小,正打算出去查看,突然间府第被围,据说已死的大公子公孙晃大摇大摆出现在眼前,都是吃惊非小。

    公孙晃此时下定决心,一挥手:“一个不留!”贾范的精兵立时冲了上去,同样的钢刀舞动生风,同样的衣甲铮铮作响,辽东兵士为着不同地继承者,拼死相斗。此时关索和牵弘都扮为贾范手下将士,向前冲去,这两人都有万夫不挡之勇,捡着对方的将领冲上去,三两下就解决战斗,然后更换对手。公孙渊手下这些人哪里是他们地对手,转眼间死杀狼籍,这次准备充分,以有备攻无备,迅速救出了府中诸大臣,将叛乱荡平。

    这一天时间里,所有一切变化太快,让人目不暇接,诸大臣俱都傻了,但是公孙渊囚禁他们,诛杀太守乃是实情,此时太守死了,公孙晃就是继承人,自然也都诚……公孙晃下令,各大臣各回各宅,武将归营,准备迎战。

    。。。。。。。。。。

    公孙渊离开李晟回城,心情大畅,虽然未曾给那些手下报仇,但得到李昴的支持,却实在是意外之喜。如今公孙恭,公孙晃皆死,再无人可阻自己称辽东太守,辽东偏远,军力强盛,百姓富足,与中原远隔重山,过得几年,自己在这里称王称帝,自在逍遥,岂不快哉。

    眼见回到襄平,天花板色已经昏黑,城中犹自火光冲天。

    公孙渊不疑有他,只以为自己的手下不害杀人,笑骂道:“这帮兔崽子,一杀人放火就收不住手,在襄平城里也敢这么干!”

    旁边副将笑道:“太守何必在意,城里那些富户平时作威作福。趾高气扬,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今天弟兄们立了大功,也该快活快活。”

    走到城前,却见城门已闭,公孙渊令人叫城,城上门问道:“什么人?”公孙渊骂道:“老子回来了,告诉贾范,打开城门!”

    不多时,城门出现贾范的身影:“原来是太守回来了,快快打开城门,请太守入城。”

    公孙渊骂道:“你关节城门做什么?”

    贾范道:“太守不在,未将怕城中出了什么意外。”

    公孙渊道:“什么意外,老子把所有的事情都平了。”

    贾范一边令开城头,一边道:“是,未将自然远不及太守英明神武。”

    吊桥放下,城头开放,千斤闸缓缓提起,公孙渊一马当先,进入城内。大队正行之间,只听一声巨响,轰的一声,千斤闸突然落了下来。正在闸下行走的军士立即被砸成肉泥,城内城外被封死。化孙渊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会生此变故,大骂道:“贾范,你做什么?”

    可是喊杀连天,伏兵四起,眨眼间将公孙渊部不足百人围在当中。

    公孙渊破口大骂道:“贾范,你敢背叛于我!”

    人群闪开。却见公孙晃策马闪出,在卫士之后高声叫道:“公孙渊,你杀叔害兄,该当何罪?”

    公孙渊大惊:“你不是死了么?”

    公孙晃道:“你这奸赋,自然是盼着我死了。”

    公孙渊不等他说完,一咬牙,策马冲上,突然抽弓搭箭:“那你就再死一次吧!”弓如霹雳,箭似流星,向公孙晃射去。

    公孙晃从来畏惧乃弟,见他冲上,吓得一个跟头从马上摔下来,关索在公孙晃之前,大刀一挥。那支箭被挡地飞了开去。

    公孙晃狼狈爬起,才相屋自己不用怕他,心意稍定,恨满心头,大喝一声:“拿过来。”自从人手中抓过一个包袱,高举过头,向其弟公孙渊狰狞叫道:“公孙渊,你看这是什么?”将手一抖,那包袱中登时发出一阵婴儿啼声,公孙渊大惊,那居然正是自己满月地儿子公孙修。

    公孙渊叫道:“你,你要做什么?”

    公孙晃狞笑道:“做什么,就做这个!”说罢将那婴儿摔在地上,登时摔成肉泥。

    公孙渊狂叫一声,纵马向前,公孙晃大叫:“杀!杀!杀!乱箭射死他!”

    四面八方,城上城下,辽东兵箭齐发,可怜公孙渊等人被堵在城门洞口,逃无可逃。避无可避,纷纷中箭。公孙渊连人带马身中数百箭,有如刺猬,死于当地。入城辽兵,尽皆被诛,城外在马失了主将,又破不开城门,听说公孙渊已死,知道大事已去,竟然一轰而散,各寻出路。

    公孙晃上太守之位,重用贾范伦直等人,又下令给芳洁谷增地三千亩,下令任何人不得骚扰此处,又主动对季汉献上质子,表示永不背叛。

    辽东之乱,至此平息。

    。。。。。。。。。

    离开辽东,关索一路无言。李晟见他的样子,问道,“怎么了你?有什么心事么?”

    关索叹了口气:“不知怎么,我总是不舒服,一想到公孙晃摔死亲侄地那一幕,就觉得自己帮了这样一个人,是一个大错误。可是,公孙恭是夺的兄长基业,公孙渊又杀叔害兄,公孙晃……权力这东西,就那么好么?为了权力,就连亲情都不要了?”

    李晟笑道:“这些士家里,都是这样,关兄弟何必替他人担扰。他越是如此作,说明他的本事越差,我们就可以越放心些。”

    关索一声长啸,纵马上前:“反正我就是不舒服。”

    一行人穿过孙东郡,辽东属国,辽西郡过长城进入右北平郡,此地已是曹魏的地界,不过这些人都是在曹魏腹地穿越自如的人物,加上有牵弘这个生长地幽州的人物,一路上行的无惊无险,赶到渔阳的季汉驻地。

    第三部天回北斗照中州第三十六章王雄的刺客

    更新时间:2007…1…2410:53:00本章字数:4377

    几年来,季汉讨西羌,平南蛮,征漠北,定辽西,通西域,和东吴,四夷安抚,百业兴旺,手中掌控司,雍,凉,益,并,幽六州之地。进入季汉建兴八年之后,天下只剩下汉,魏,吴,三国。汉吴联盟由于吴主孙权的称帝和季汉的进一步强盛,联盟关系出现了松动,曹魏乘虚而入,准备与东吴盟好,但东吴考虑与季汉的关系,没有答应他,不过,三国间还是出现了一种十分微妙的形势,彼此间有合作,和防范,互相制约,各自寻找着自己的机会。

    对于季汉来说,由于攻击太快,需要好好消化一下眼下的几下州郡,司州和并州都是要好好经营的,而部队虽然连胜,但必要的休整,粮草的调播,军械的补,都需要时间,所以季汉只在幽州和并州保持了对曹魏小规模的攻势,而并没有大规范的出兵进攻,在幽州,是李昴关凤与幽州刺史王雄交战。

    王雄今年四十多岁,论本领自然远远比不上原来负责幽州军事的田豫。本来他通过种种手段把田豫弄走,打算大有所为的,谁知道先是司马懿这个靠山?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