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宛妃传第13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论她是怎么离开重华宫的,抗命一罪是无疑的,这要是让皇上看到,以他脾气铁定会重罚的,更有可能会被处死。常喜想到这里心有不忍,正欲再劝,却被看穿了他心思的清如打断道:“常公公,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更知道这一去有可能会送命,但我今天一定要见皇上,不论结果如何我都要见皇上一面,求你让我进去行吗?”清如原也未曾想到常喜会守在这里,她本还想蒙混进去呢。瞧她态度如此坚决,显然心中早有了打算,可就算如此,常喜还是不能让她进去,因为福临早说过不许任何人进去。正当一个哀求,一个为难时,一个温和沉稳的声音插了进来:“让她进去吧!”“太后?!”看到来人,常喜与清如齐齐惊呼出声,不错,来者正是孝庄太后。“奴才常喜给太后请安,太后万福!”常喜回过神来赶紧捋袖请安。“起来吧!”孝庄说着,目光却一直停留在清如身上,也许是太久未见太后,清如一时竟忘了请安,犹自站在原地,孝庄原就与清如比较投缘,对她一时的失礼并未怪罪。一阵打量后,孝庄收回搭在苏墨尔臂上的手,抚上清如细嫩白皙的脸颊,冰凉的护甲与温润的手指一并在她脸上抚过,如羽毛一般轻柔,还有些微的痒:“你似乎比以胆更漂亮了,看来这半年的禁足并没有白过,哀家原先还担心你会一蹶不振呢!”

    第二十五章 宛如心(4)

    一阵打量后,孝庄收回搭在苏墨尔臂上的手,抚上清如细嫩白皙的脸颊,冰凉的护甲与温润的手指一并在她脸上抚过,如羽毛一般轻柔,还有些微的痒:“你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看来这半年的禁足并没有白过,学会了很多,哀家原先还担心你会一蹶不振再无争胜之心,现在看来是多虑了,你没有让哀家失望!”一句话,仅凭这一句话清如就知道太后已经看穿了她心中的一切,不过她并不害怕,太后待她一向都是很好的。“太后,以前是如儿糊涂,不过以后不会了!”她如是说着。孝庄很高兴看到清如而今的转变,这才是她要的样子,她点点头道:“哀家相信你!”能让孝庄太后说一声相信,并不是件简单的事。“让她进去!”她再一次对常喜说着。“可皇上那儿……”一个是皇上,一个是太后,不论哪一个他都不敢得罪。孝庄淡淡地瞥了他一眼:“皇上怪罪下来有哀家担着,不会要你脑袋的!”太后既然发了这样的话,常喜再不敢阻拦,侧身让开了路,让清如进去。朱红色的宫门在她手下缓缓打开,发出“吱呀”的轻响,里面所有的门窗都关得紧紧的,昏暗的光线让人瞧不清里面的一切,清如等眼睛适应些后,才拭探着往前走了几步。一直以来的静谧顿时被她鞋子踩在青砖地上的声音打破,也惊醒了一直将自己困锁在悲伤与回忆中的福临:“谁?”他发出一声如野兽般的咆哮,显示着他内心极度的烦燥与愤怒。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清如终于看到了足足有半年未见的福临,心再次被狠狠地扎了一下,不是因为想起他曾对自己的不好,而是因为她看到了福临那颓废的模样,何苦,真的是何苦!与她一样,福临也瞧见了她,他眯起几夜未阖的眼睛:“是你?!”他认出了来人,眼在一瞬间阴沉到底。“皇上……”还没等清如把话说下去,一个花瓶已经在她身侧摔成粉碎。“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滚!朕不想看到你,滚出去!”他暴戾的表情没有吓倒清如,早在她来之前就知道会这样了。抚定了心,她抬步跨过碎片,直直的朝福临走去,眼中流露的是比福临更深的哀伤,一点点堆砌成山:“皇上,您这又是何苦!”其实她自己又何尝不是,何苦……这句话踩到了福临的痛处,他撑起身,脸上的肌肉被扭曲的变了表,如一头狰狞的怪兽:“你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朕,是谁放你进来?是常喜对不对,好!好!好!”他连说了三个好字,表情越来越恐怖,杀机逐渐在他身上升腾。“是谁放我进来的重要吗?您若是要杀人能才痛快的话,就杀了我吧,反正我在这世上也没什么好留恋的!”说罢,她真的闭上了眼,俨然一副等死的样子。福临怒极反笑:“你以为朕就不会杀你?”清如没有睁眼,只是静静地道:“人活在世上总会有一死,能死在自己喜欢的人手里,是一种悲哀,同样也是一种幸福,再怎样都好过皇上您这样折磨自己!”“哈!好!那朕就看看你是不是真的不怕死!”说着他抄起桌上的砚台朝清如劈头盖脸的扔去,带起呼呼的破空声。让福临没有想到的是,清如真的没有躲开,甚至连的表情都没有。“咚!”砚台狠狠地砸在了清如物额头上,由于福临是含怒出手,力道之大可想而知,当下清如光洁的额头就被砸开了一个口子,血很快涌了出来,流到闭起的眼睛里,然后又往下流,直到那半张脸上都布满了血迹,直到血顺着下巴滴到了地上……血色在彼此间漫延成河,时间的长河亦恍若出现了一瞬间的停顿!触目的血,惊心的红,终于再一次触动了福临以为自己再也不会痛的心,心底最坚硬的某个地方正被这无暇的血逐渐溶解。清如忍住晕眩,慢慢睁开了双眼,清澈见底,什么都没有,又什么都有,她低头看了眼地上的血,然后伸手在自己的脸上抚过,立时,手上亦沾满了温热的血,淡淡的血腥气钻入鼻中。直到睁开的眼亦被流下的血覆上一层红色时,她才开了口道:“原来我的血也是红色的呢!”她发着莫名的感慨,却一句也不说疼,甚至连哼一声都没有,仿佛这流血的是旁人,她只是一个无关痛痒的旁观者。“为什么不躲?”福临怔怔地望着伫立在血色中的清如,心中是难言的复杂,为什么不躲,她明明就可以躲开的,难道她真的不怕死?女子向来将容貌视逾生命,她现在这样定然会留下疤痕,何以她竟一点也不难过。“若清如的血能让皇上开心一些,即使流尽又有何妨,皇上是清如的皇上,也是清如的夫君,没有哪个做妻子会希望看到皇上现在这个样子!”她说的都实话,没有一句虚言,这一点福临从她眼中清楚的看到,尘封的记忆突然跃出来,自动在心底一一回放,从酒楼相遇,到进宫冷落,再到禁足,桩桩件件晃如昨日,连福临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记得这么清楚。“你真的喜欢朕吗?”迟疑的神色,怀疑的语气,却已刺痛不了清如的心,是啊,她早已习惯了这样多疑的福临,而今的自己又何尝不是在对他用计谋权术!“清如喜欢乃至于所爱的是自己的夫君,那个在酒楼上猜对清如名字的夫君,从那一天起,他就印在了清如的心中挥之不去,我以为我已经寻觅到了自己的缘份,可是上天和我开了一个玩笑,他是皇上,是君临天下的皇上,然最最可笑的是,就在我找到他的时候,他亦找到了自己所爱的人,但那个人不是我,我于他什么都不是!”分不清是泪还是血,只是不停地流着,止不住,也不想止,清如心里清楚,如果这一次还不能打动福临,那她以后再不会有机会了,若真是这样,倒还不如就此死了干净。“喜欢?爱?只凭这几个字你就有理由去害人吗?仅仅就因为朕爱她?”福临还是怒的,即使心里有悸动的感觉存在。清如忽地笑了,唇角绽放出惊人的唯美笑容,然发自内心的哀楚却渗透在笑中,怎么也抹不去:“不论您信不信,我确实没有想过要害先皇后,那日观星楼上是有人从背后把我推出去撞先皇后的!”她走了上去,离福临好近好近,近到只要一触手就可以碰到,她甚少有机会离他这么近:“你瘦了!”她痴痴地望着那张憔悴的脸,话不由自己控制就说了出来。虽然瘦了,可五官还是那么英挺,他还是那个意气纷发的少年天子,只要他愿意!手不自学地伸了出去,想去触摸他的脸,福临不知为何竟没有躲避,也没有呵斥她,手慢慢靠近,然在仅余一线的时候停住了,清如终于发现自己在做什么了,手蜷握,然后缩回,红色的血迹缠绕在洁白的手上,却因她的缩手而没有缠绕到福临的脸上。

    第二十五章 宛如心(5)

    手不自觉地伸了出去,想去触摸他的脸,福临不知为何竟没有躲避,也没有呵斥她,手慢慢靠近,然在仅余一线的时候停住了,清如终于发现自己在做什么了,手蜷握,然后缩回,红色的血迹缠绕在洁白的手上,却因她的缩手而没有缠绕到福临的脸上。不知怎的,福临的心中竟涌起一丝不痛快,她为什么要缩手?莲子清如水,这句暗合她名字的诗一下子从他脑海中蹦了出来:“你……你当时为什么不说?”这句话问得是这样的疲软而无用,亦激起了清如一直不愿去回想的怨怼。“你何曾给过我机会说!“一直维持着的冷静有些微的打破,她诚然依旧有怨有恨,恨福临不分清红皂白冤枉自己,恨董鄂香澜为何要插在他们中间,更恨自己为甚偏偏要喜欢上福临。福临静望于她,忽然长长叹了口气,身子如被抽干了力气一般倒在椅子中,喃喃地道:“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香澜死了,她再也不会回来了,朕宁可不要这个皇位,不要这个江山,可是换不得!换不得!”说到伤心处,他双手捂着脸,将一切的伤心掩盖在指颊间。福临不知,他越是伤心,对近在咫尺的清如来讲就越是讽刺,他宁愿去思念一个死去的人也不愿看她。清如突然用沾血的手拉下福临蒙在脸上的手,柔软而坚定,她流泪,却又笑,声音哽咽地道:“皇上,先皇后其实并没有走啊!她一直都陪在您身边的,这宫里每一寸地方都有她的足迹踏过,每一处都留着她的气息,不是吗?“福临一怔似被她说动了,可转眼又更伤心,狠狠地甩开清如的手大声道:“那又如何,香澜还是走了,朕再也见不到她了,你不懂!你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朕有多爱香澜,朕不可以没有她的你明白吗?!”最后一句他几乎是用最大的音量吼出来的,接着他又撑起身子摇摇晃晃地走到一边,背对着清如,似乎是不愿再看到她。清如无言地看着因被福临甩在桌上而磕出红印来的手,不知今天还要受多少伤才算完,又或者是要死在这里?她扶着桌子凄然一笑,眼睛已经开始有点模糊了,她摇着沉重的头犹自说道:“我怎么会不懂,清如对皇上与皇上对先皇后是一样的!!是皇上您不懂,先皇后不曾走,她将对皇上的牵挂留在了这里,我相信,她绝不会想看到今时今日的您!”气一下子接不上来,缓了下继续道:“皇上,先皇后虽死却宛如生啊!只要皇上您愿意,清如愿永远陪在您身边,一生一世,永远都不离开皇上!”说到最后她已没了力气,眼泪还在不停的流,因为她没了力气阻止,只能任由它流着。“一生一世?”福临的身子微微震了一下,只是看不到他的表情。“是!”清如晃了几下发浑的脑袋,努力将焦点集聚在那穿着织金龙袍的身上:“清如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替代先皇后在皇上心中的位置,只是希望能陪伴在您身边,能看到您走出乾清宫!相信这也是先皇后希望看到的,她那么善良绝不会希望您为了她而这么痛苦!”好晕,她真的快支撑不住了!她之所以句句不离先皇后,为的就是希望可以凭此打动他,让他不要将自己困在这方寸之地,天知道她每说一句心都会痛一下!福临抬头,却非望穿描金雕花的殿梁,而是望向不知明的深处。香澜,这真是你所希望看到的吗?宛如生……宛如生……香澜你听到了吗?有人正说着当初你曾说过的话,一生一世……可是你却未曾做到,不!你不可以毁约,一生一世,朕定要与你做到!宛如生,对!宛如生!!想到这儿福临突然笑出了声,仿佛是一个绝处缝生的人,笑意冉冉,不再是悲悲切切,更不再是无望无生,这亦是董鄂香澜死后福临笑得最真心自在的一次!“好!朕答应你,你……”他边说边回身,不想竟看到清如倒在地上人事不醒的情形。“你怎么样了?”他奔过去扶起她,此时此刻他已经完全相信了清如对自己的真心,亦明白当初确是自己误会了她,这样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绝不会是贪慕虚荣之人,只是这一点他晚明白了好久。清如昏厥乃是因为流血过多,再加上心力交瘁的缘故,福临一时找不到止血的东西,就从自己的衣袍上撕了一片下来,堵住那还在流血的伤口,心里更为自己适才的鲁莽暴躁后悔不忆,这么深的伤口说不定就要留下疤痕了。清如自昏迷中醒过来时,见到的正是福临一脸关切为她处理伤口的模样,看到这里她就知道自己成功了,成功的趁空虚之际用情打动了这位皇帝,在这场用性命以及将来做赌注的赌局中她赢了,是喜是悦,当真说不出……然她在心底却深深地叹了口气,这场戏中,计虽用了三分,情却有七分,情在计上!她到底还是抛不却根植于心底的情愫,这样的她,在后宫争斗中终是有些不如无情之人,不过她只要能得到福临的宠爱,能够保住自己不倒就够了!“皇上……”她刚要说话就被福临制止了:“不要说话,你失血过多,朕暂时帮你止住了,待会让太医医治,只是可惜……这疤怕是去不掉了!”说到这里,他眼中充满了愧疚。清如浅笑道:“有皇上的龙袍为我包扎伤口,区区一道疤也值了!”“女子以悦已者荣,你不在乎吗?”“相貌是生来给夫君看的,只要皇上不嫌弃,清如又有什么好难过的呢?”她停了一下迎上他的目光问道:“皇上,您肯走出乾清宫了吗?”福临抿着嘴没有回答,清如心下立刻急了起来,深怕刚才那些话都白说了,正在想着,福临突然将她紧紧拥怀中,并将头埋在她的颈窝间,闷闷的声音从中传出:“老天虽然带走了香澜,却也将你带到了朕的身边,它要你代香澜活下去,继续这个一生一世的诺言,为你,朕可以走出乾清宫!但是你必须要答应朕一件事:一生一世,永远都不要离开朕!朕再也经不起第二次的生离死别!”福临似乎在哭,闷闷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不会,只要皇上不离开清如,清如就永远不会离开皇上,一生一世,永恒不改!”她对着福临许下一辈子的诺言,垂在身侧的手亦慢慢环上福临的背,然后收紧。两个同样怕冷的人,汲取交换着彼此的体温。好一会儿,福临才抬起头:“朕抱你去看太医!”血虽然已经没再流了,可伤口并未处理,时间拖得长了就不好了。不想清如却不要他抱:“清如说要要和皇上一起走出这乾清宫大门的!”福临不料她还记着这句话,愣了一会儿突然笑得很开心,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日子,他大声道:“好!陪朕一起走出去!”清如在福临的搀扶下一步步走向那扇差一点就困住福临一辈子的大门,身后留下的是血与泪,是前尘旧梦,可这些真的只是梦吗?于福临,于清如,真的不会再有想起这个梦的时候吗?一切恐怕只有天才知道!

    第二十六章 帝之宛卿(1)

    门在他们的手中缓缓打开,一缕阳光从门中射了进来,洒在他们的身上,照出两个浅浅的影子,福临下意识的用手挡了下眼睛,虽然现在的天色不是太刺眼,可他已经很久没再见过了。当他们相伴跨出门槛的时候,常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到了什么?皇上……皇上……他他居然出来了,还有如答应,怎么满头是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过最让他震惊的还是如答应居然能把皇上给劝了出来,真是奇迹啊!常喜在心里一个劲地健康情况着阿弥陀佛,当真是老天保佑,幸亏刚才太后出现,让如答应进去了,否则哪可能看到皇上出来,他差点就犯下无可挽回的大错了!常喜还在那里胡思乱想,目瞪口呆之际,福临已不耐烦地发话了:“还愣着干什么,没见有人受伤吗,快去宣太医到养心殿,快去!”“喳!”常喜这才想到如答应还受着伤呢,正待离去时又被福临叫住了,只见他微一沉吟后道:“另外派人把乾清宫收拾一下,最近这段时间朕先住到养心殿去,一些要紧的东西记得拿过去!”“遵旨!”常喜恭恭敬敬地打了个千,只要皇上不折磨自己把宫里上上下下的人吓的半死,搬到哪里去都行,就算把这乾清宫拆了,估计太后都不会皱一下眉头,等会请完了太医,他得马上去慈宁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太后。待常喜走远后,福临见没了旁人便侧过头对清如道:“养心殿离这里还有老远一段路,你失血过多,刚刚已经昏厥过一次,还是朕抱你过去吧,免得路上又晕了。”柔情与幸福来的如此突然,一切恍若置身于未醒的美梦之中!清如本应该得意的,因为一切都在朝着她的预想前进,可为何心中还有不安,似乎这拿命换来的一切是从谁那里偷来的一样,叫人无法安心享受。清如的情感与理智如掐架的二人,互不相让,亦不肯认输,可实际上理智是在慢慢沦陷,只是她自己尚未发现而已,女人……为何总是一次又一次的管不住自己的感情,即使聪明如她!清如压却心中的困扰道:“不了,清如还是想和皇上……”未等她说完,福临已伸指抵在她的唇上不让她继续说下去:“你已经陪朕走出来了,不论是乾清宫还是朕自己画定的牢笼,都已经走出来了,接下来的路让朕抱着你走,永远的走下去!”说着他不待清如答允,弯腰将清如打横抱起,清如的身子出乎他意料的轻,福临自小练功习武,近日虽憔悴了些,但要抱起清如还是很轻松的。倚在这个迟到了整整一年半的胸膛上,耳边传来似远实近的心跳声,清如没有再说话,而是静静地闭上了眼,他身上龙涎香的味道索绕在鼻间,以后她要记这气味一生一世,就像适才他与她一道许下的诺言!幸福的微笑第一次这么明显地爬上她垂了许久的唇角,苦尽甘来,指的大抵就是这样吧……清如未曾抬过头,自然不会瞧见福临的眼,那里掩藏着极深的悲切与迷茫,即使她看见了又如何,它们埋得那么深,哪里能瞧见,甚至于连福临自己都不知道吧!清如衣上散开的衣带与福临辫子上的明黄穗子一并随风飘飞在他们身后,和合如仙,又翻飞如舞,如枯叶之蝶!枯,荣,不过一线之隔,明日种种皆因今日种种而起,实怨不得他人,只是众人皆身在红尘之中,如何能看的透!清如窝在福临的怀中,随着他的脚步一摇一晃,如在荡秋千一般,舒服至极,再加上她刚才劳心费神,还未等养心殿她就已经昏昏沉沉睡了过去,而且还做了一个梦,那是一个很奇怪的梦。梦里,她来到了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四周入眼皆是纷繁的杏花,一株连一株,竟是连天也遮住了,美的不似人间景象。这绝不是在宫中,清如不知所然的走着,突然在她面前出现一副缠着花蔓的秋千,那秋千就挂在两棵杏花树间,清如刚坐上去,后面就似乎被人推了一把,秋千高高的飞了起来,每次都荡起好高。她伸出穿着绣花软鞋的脚踢那繁密如云的杏花,惊起鸟雀飞纵,飘起花去无数。“咯咯!”清如大声的笑了起来,她好久没笑得这么开心了,如回到了从前无忧的日子,看她笑的那么高兴,身后的人推得更用力了。清如只听到一个男人的笑声,却始终看不清他的脸,头怎么也回不过去。正好奇间,前方的林中又产生了变化,逐渐幻化出两个男子的身影来,同是一身轻袍缓带,长身玉立,一执萧于唇间,一覆指于琴上,唇动,指起,一缕琴萧合鸣之声悠然响起,合奏之声如仙乐,如梵唱,直入心霏!声,相伴升空,划落杏花无数,落在他们身上更凭添几分诗情画意,清如心中突然升起一种共鸣之感,知音?伴侣?前世?今生?未等她明白这共鸣所为何意,本在身后推秋千的男子也走了过去,伸手在虚空中一抹,一把寒光四身的剑出现在他手里,剑随乐而起,于琴萧,于杏花中起剑而舞,三人配合的天衣无缝。可不论清如怎么睁大眼都无法看清他们三人的模样,始终如雾中看花,水中望月,她下了秋千提裙往他们走去,然她每进一步,双方的距离就拉开十步,最终那三人离她越来越远。清如着急的伸出手道:“不要走,不要走!”她真得很想看清他们的样子啊,为何她的梦中会有他们的存在,为什么?然她越是叫,三人就离她越是远,最终只剩下袅袅的余音还在耳边回旋。“相思成泪……相遇成空……相爱成恨……”似只是一个人在说,又似很多人在说,她听不真切,只知道说话的人很悲伤很悲伤……“不要!不要!”清如大叫着,忽然有个人握住了她的手,同时耳边响起温柔的声音:“朕不走,朕就在你身边!”朕?是皇上?为什么会出现皇上的声音,尚在转念间,她从杏花林中掉入了一个黑暗的地方,借着手中传来的力量她努力睁开了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福临那张放大的脸,她顿时明白自己已从梦中醒了过来,心中涌起一阵轻轻的失落感。清如此刻躺在养心殿的暖阁里,太医已经来了,就坐在旁边,伸指搭在她覆着素白丝锦的手腕上。“你刚才怎么了,是不是做恶梦了?”福临脸脸关切地问。清如微一低头,正好看到两人十指交握的手,想起这里还有太医与宫人在,立刻羞红了脸,手一缩,从福临手中抽了出来,她面红耳赤地道:“清如没事,只是刚刚做梦,梦到皇上离清如而去,不论清如怎么叫,皇上都不理我,我好怕,真的好怕!”啼声婉转,眼中更泛起迷蒙的雾水,那模样当真是惹人怜爱至极。她扯了谎,却是无可奈何,与皇帝说真心话,需要三思再三思!她这样一说既可掩了缘由也可趁机激起了福临的不舍,果然福临听后大为感动怜惜,他拉起清如的手放在下巴摩挲着,目光深沉似海,清如几乎要迷失在那里:“朕不会离开你,不会的!”

    第二十六章 帝之宛卿(2)

    “皇上……”清如不好意思地唤着,同时眼睛瞟向已经诊完脉等着向福临回禀的太医。福临命人取了鹅绒软枕来让清如靠在背上后才转头对太医道:“如何,可有大碍?”他敛嘴不笑的时候,多年帝王生涯磨练出来的慑人气势便由内而外散了出来,叫人看了心里打颤,太医脚一软跪下回道:“回皇上,如答应只是失血而已,并无大碍,且如答应身体底子很好,只要休养一阵就没事了,只是这疤……”“疤怎么样?”福临一瞪眼,脸骤然沉了下来,他在等着太医的回答,可很显然他不想听到不中听的话,比如说治不好之类的话。太医偷偷抹了把头上的汁,他亦知道皇上不想听到一个“不”字,只是他实在没办法啊:”回皇上,如答应头上的疤……疤,微臣无能为力。”最后几个字说得艰难无比。“消不了?什么意思?宫里这么多珍贵的药材任你予取予用,难道连一个小小的疤也除不了吗,你这么多年的医术都学到哪里去了啊?”福临拧眉喝道,这些太医真是一个比一个没用,尽是些光吃饭没本事的人。“微臣无能,请皇上降罪!”见福临语气不善,太医赶紧请罪。他们的对话,清如一字不拉的听在了耳中,她倒不太在意这个,只要不是太大,放下些许刘海就可以遮住了,影响并不大,她此刻想的乃是另一件事。秦观,这个唯一肯在她落魄受病之时替她来诊治的人,虽说是因水吟去请,但并不能抹杀他的医德,前几日有消息说他和其他几个太医因受董鄂香澜一事牵连,此刻被关在天牢里,只待秋后处决。这个年轻的太医,一身医术不凡,若就此死了未免有些可惜,想至此她细声道:“皇上!”“嗯?何事?”福临停止了对太医的责问,重在床沿边坐下。“皇上,这疤留着就留着吧,何必那么在意呢!”柔和的笑容绽开在她苍白的脸上,如绽放在寒冬中的梅花,叫人看得舍不得移开眼,福临愣愣地瞧了她良久方道:“那样你叫朕如何能释怀!”他到底还是在意的,在意不再完美的容貌,更在意自己一手铸成的错与遗憾,他希望可以补全,哪怕仅仅是表面上。清如散漫地弯下眼:“皇上若在意的话,臣妾倒可以向皇上推荐一人,这人便是太医院里的秦太医,此人医术十分高超,昔日臣妾患病的时候就是他为臣妾瞧的病,确是药到病除,不如就让他来试试,若真能治好,那臣妾就不用天天顶着一张陋颜来见皇上了!”这一次,清如不在是自称名字而是改称臣妾,记忆中她似乎还是第一次这样在福临面前这样称呼自己。臣妾?后宫女子专用的称呼,那也表示她将全身的投入到暗波汹涌的后宫中去。“秦太医?”福临眯起了眼,他当然记得那个曾胆大到敢用银针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