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第43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有缘分我们会再见面的,谢谢你的帮助!”许如云又朝沈阳伸出手,只不过这一次是告别的手,沈阳定定地看着这位自己一见倾心的女子,紧紧地握住许如云的手道:“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

    黄包车终天消失在沈阳的视线外,这时候沈阳才张开自己的手,手上在一张纸条,是许如云刚才告别的时候塞过来的。沈阳没办法忘记那告别的时刻,许如云摘下面纱,让沈阳完全地看清楚自己后眼神,沈阳知道,自己已经没办法忘记这张脸。

    纸条上有字“4636,霞飞路156号”。很明显,是电话号码和地址。

    提起自己的行李,这时候码头已经变得空旷许多,叫来一辆黄包车,沈阳对着车夫说道:“火车站。”别人的旅途结束了,沈阳的旅途还没结束,北京才是自己的家啊。

    两天之后,一路风尘的沈阳终于踏上了北京的土地。

    “对不起,请出示您的证件!”说话和客气的警卫把沈阳挡在了自己的家门口。

    “证件?什么证件?这是我家!”沈阳下意识地问答。

    两个警卫警惕地看着沈阳道:“你说是你家就是了?我们又没见过你!你还是拿证件来吧。”警卫们也有点怀疑,这毕竟是总统家,一般人哪敢冒充,更何况沈阳一身的军装。警卫们几乎就想放沈阳进去,可是规定就是规定,没有证件不放人。

    沈阳哪来的证件,在德国三年,走的时候也没用过证件啊,自己只有毕业证,这东西也不能说明身份啊。沈阳突然笑了,突然想起了什么的沈阳把手指放进嘴角里,响亮地吹了个呼哨,把两个警卫都吓了一跳。

    只见一道黑影从大门内猛地窜了出来,朝沈阳猛仆了过来,原来是一只高大的德国牧羊犬。沈阳一把抱住那只牧羊犬道:“花点,你长大了,也壮实多了。”花点亲热地扑在沈阳身上,不停地伸出舌头来舔沈阳,舔得沈阳求饶道:“花点,你看你,把我衣服都弄脏了。”花点才不管这些,继续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继续用舌头在沈阳的脸上舔着,两只前爪牢牢地搭在沈阳身上。

    这下两个警卫知道沈阳是谁了,这只牧羊犬可是家里的宝贝,是杨一的小少爷最喜欢的狗,平时除了管家和沈清霜能接近之外,别人根本不搭理,他们都知道“花点”是小少爷的爱犬,现在这场面一看就明白了,来的正是小少爷。只是警卫们也纳闷了,少爷回来怎么也不通知一下家里啊?

    花点是沈阳18岁时杨一送给沈阳的生日礼物,沈阳带着它的时候它才三个月大。这畜生叼的紧,以前只认得沈阳和沈清霜,连杨一的帐也不买。沈阳离开的时候把花点交给管家胡声,交代他好好地照顾。

    这时候门里头又出来一个人,一边跑一边气喘吁吁地叫道:“花点,你上哪去,给我站住。”不用问,这是管家胡声。

    看见花点在和沈阳亲热,胡声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赶紧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再仔细看了几下。没错,是沈阳,是沈阳回来了。

    “你、你、你、……天啊!”胡声看着沈阳话都说不清楚了,只是激动地看着眼前的沈阳。

    “没错,是我,胡伯,我回家了。”沈阳站起身子,朝胡声微笑着,亲切地说道。

    “天啊!我的妈呀!这、这、这……”胡声冲着两个警卫就叫了起来“你们还傻楞着做什么?赶紧帮少爷拿行李啊。”说着上前一把抓住沈阳的手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胡声一把抓住沈阳就往里去,边走还边叫着:“夫人!夫人!小少爷回来了,小少爷回来了!”

    胡声口中的夫人,无疑是沈阳的母亲沈清霜了。

    杨一的书房内一片死寂,沈阳的三个姐姐正在被杨一用来历的眼神在瞪着,很少看杨一这样对待子女。

    毫无疑问,杨一来到这个时代后,可以说是一个称职的国家元首,杨一来自未来,也知道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只可惜杨一没有多少时间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国家事大,杨一有多少事情要值得操心。教育子女的事情都交给孩子们的母亲去做了。

    杨一有三个儿子,杨一并没有什么子承父业,杨家江山千秋万代的意思,他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开心地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杨一的大儿子齐京生是齐横波生的,今年也有三十二岁了。也许是受了母亲的影响,齐京生一直很喜欢绘画,大学的时候读的是美院,毕业后四处弄钱给自己办画展。不能说齐京生的喜好有什么不好,只是他的特殊身份摆在那,他出去弄钱给自己办画展,又有多少是凭了自己的本事。

    二儿子李庆出生的时候,正好新疆叛乱被平定,李香柔在全国一片欢庆的形势下,给儿子取了个庆字为名。李庆玩的又不一样,他是个京剧迷,从小就好这一口,还到处拜师,想学花旦。玩得和靠京剧吃饭不一样,只是李庆玩的有点过,大学毕业后干脆就没去找事情做,整日里混迹在戏班之间。

    第四部第二章家

    更新时间:2007…8…713:58:00本章字数:3495

    看着眼前低头等着听训的三个女儿,杨一从心里感觉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杨一从小历尽苦难,懂事开始就没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在前世,杨一最羡慕的就是那些有父母陪着,在街上玩的孩子。杨一认为,对一个孩子来说,那样就是幸福的。长大后杨一一直奔忙于各个任务之间,看起来很像正常人,实际上杨一内心却觉得,这种整日精神必须高度集中的日子,实在是一种煎熬。

    上天让杨一来到这个世界,虽然摆脱了那种煎熬,但是又把一种责任压在杨一身上。作为中国人,有幸来到这个年代,不为中国做点什么,实在对不起自己血管里流淌的中华血。

    对于自己的子女,杨一心里总希望他(她)们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过上他们自己喜欢的生活。从这个出发点来看,杨一对自己子女的约束并不多,大多数时候是让他们自己选择。

    问题出现了,杨一没有多少时间来陪孩子们,这么多孩子,杨一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来对他们的成长给以帮助。孩子们多少出现了一点放任自流的意思。杨一唯一告诫自己孩子们的是,作为杨一的孩子,他们不要太招摇。可总统的孩子就是总统的孩子,更何况杨一这个总统根本就是元首,根本就几乎是独裁者,杨一的孩子们就算不刻意去张扬,但其他人会怎么看,又会怎么看待他们?

    “说吧,是谁出的主意,模仿我的签名,去银行贷款炒股票?”杨一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可三个女儿都知道,这里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除了杨一,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发言。

    “你们不说吗?那我来说,说说你们这些看都干了些什么好事。”杨一的眼睛从周倚云、许美美、沈依依的脸上掠过,看的三人赶紧把头低得更厉害。

    一晃来到这个世界已经40看过去了,眼前的杨一按照实际年龄来说,也有64岁了。岁月催人老啊,尽管杨一脸上依旧红光满面,身板依旧挺拔,但两鬓已依稀能看见白发了。

    杨一指着周倚云道:“先说说你,你是家里的老大,应该是姐妹们的榜样。你倒好,结婚半年就离婚……”杨一正说到这,猛得朝门外大声喊道:“进来吧,趴在那偷听多累啊。”

    沈筱菊一直是杨一最喜欢的,所以现在即使再生气,看见沈筱菊也就去了三分火,只是平淡地说道:“你还笑得出来,勾结几个姐姐,模仿我的签名去银行贷款炒股票,肯定有你一份。”沈筱菊一脸不在乎地对杨一道:“爸爸!人家也是为好玩嘛,我好歹也是学经济的,可妈妈就是不相信我,找她要钱死活不给,没办法才想出这个招。”

    其他三个见沈筱菊出现,杨一的脸色有所缓和,都松了口气。

    “哼!你那是要钱吗?三千万啊,你妈妈能答应你吗?就算你妈妈答应,我也不答应。”杨一说着气又来了,指着其他三个就怒道:“看看他们,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让你们去丽人集团帮忙,没一个愿意去的,要不是银行及时汇报,三个亿就要被你们弄走了。到时候我就得大义灭亲。”杨一越说越来火,想起来就生气,今天一大早就得去银行方面一个电话,说杨一女儿要的贷款已经办好了,要她们去交割,一问把杨一吓了一跳,整整三个亿。

    杨一正要继续说什么,门又被推开了,谢婉莹端着杯参茶进来了,脸上带着笑,看了看几个姐妹,又小声对杨一道:“什么事这么大的火气,我在外面都听的到,怎么连个门也不关好,不怕下人听到笑话。”

    谢婉莹这摆明是要给这几个姐妹开脱,几个姐妹都偷偷对谢婉莹送来感激的笑容,杨一看在眼里,也觉得高兴,毕竟家里的人还算和睦。不过这几个姐妹不能这样算了,所以杨一先把谢婉莹这个详情的说上道:“你也别给她们开脱,你们谢家也有几个不安分的,你那几个堂兄你帮着转告一下,叫他们都给我注意点,手别伸得太长。免得到时候我手下无情。”

    谢家有几个兄弟在最近一直在市场上倒腾钢材,现在正是国际局势紧张的最低点,各强国都在紧张扩军,这用于民用的钢材自然就少了,谢家几个兄弟就趁机四处弄钢材来倒卖,其实这都是仗着杨一的关系。要是在平时杨一也就算了,可目前国际局势不稳定,世界大战随时爆发,杨一正打算对钢材实施管制呢。

    杨一把谢婉莹这一通训,谢婉莹也不生气,本来她就比杨一小不少,跟杨一的时候也就十七岁,在杨一面前谢婉莹更象个学生。几个姐妹见谢婉莹也被牵连,都朝着送来抱歉的笑容。谢婉莹不理会杨一的恶语,只是笑着把参茶往杨一手上一塞道:“消消火,……”

    咣当一声,书房的门猛地被推开了,一脸高兴的胡声一头扎了进来,看得杨一眉头猛皱,冲这胡声就怒道:“胡声,你这管家越做越回去了,进来都不知道敲门吗?”胡声也顾不上杨一一脸的不愉快,兴奋地叫道:“你们看看,是谁回来了。”说着胡声把门彻底推开。

    几个姐妹看见门口站着的沈阳,顿时都乐开了花,姑且不说沈阳这一出现,杨一就顾不上她们了,单说沈阳是这家最小的孩子,一向都是他们最喜欢的对象。当初沈阳出国的时候,哪个姐姐不是哭着送他走的。现在沈阳突然提前回来了,她们也不管杨一在训人了,一起扑了上来,和沈阳拥抱。

    几个姐姐抱着沈阳又是哭又是笑的,个个都有点旁若无人了。杨一看着孩子们在那亲热,再看着自己最小的孩子,也是自己期望最高的孩子,心里头没来由一酸。眼睛就湿润了,只是脸上依旧带着微笑。

    俗话说六十耳顺,杨一如今也六十四了,很多事情都可以放开,可这亲情是最难放开的。沈阳这一出现,杨一也就把几个姐妹的事情丢到脑后了。

    总算和几个姐姐亲热完了,沈阳这才来到杨一和谢婉莹的面前,先对着谢婉莹躬身一笑道:“谢阿姨您更漂亮了。”谢婉莹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对着沈阳说:“小家伙嘴巴越来越甜了,赶紧让你爸爸好好看看。”

    这才转身对着杨一猛的一敬军礼,一个标准的立正后大声说道:“报告总司令,陆军少校沈阳,从德国学成回来,向您报告。”

    杨一对沈阳的表现很满意,毕竟是德国中央陆军学校毕业的啊,身上穿着军装,面对高级升官不论关系如何,先敬军礼,这才像个军人啊。

    “您怎么提前回来了?”杨一对沈阳回来当然很高兴,可对沈阳的学业也很关心,所以先问这个。

    “欧洲局势紧张,我们提前毕业了。”沈阳赶紧解释。

    “你们都先出去吧,我有点话想单独跟沈阳说,你们去准备准备,晚上给沈阳接风。”杨一指着几个姐妹和谢婉莹,让他们先离开。

    女人们出去了,大门也被带上。父子两人长时间互相对着看,都不说话,你看我,我看你,杨一是想好好看看自己最心爱的儿子,沈阳是想看看自己一直最崇拜的父亲和国家元首。在杨一的注视下,沈阳一直挺立着身板,目不斜视,半天杨一这才柔声道:“好小子,你长大了,现在完全像个军人了。”杨一的话语间充满了一种自豪和关爱。

    “爸爸,这些年你老了许多,您都有白头发了。”现在的杨一和沈阳,这才像一对父子。

    “你对目前国际形势有什么看法?欧洲目前具体形势如何?你回来了有什么打算?”杨一一连三个问题,其中有对沈阳的关切,也有对沈阳学成回来的测验,还有对沈阳未来走向表现出来的兴趣。

    “爸爸,你这是在考我吧?”沈阳露出狡猾的笑,这笑容像及了他的母亲沈清霜。

    杨一微微一笑道:“就算是对你的一个测验吧,看看你都学了什么回来。”

    “爸爸,那我就大胆预测了?”沈阳笑着看看杨一,这时候两个人才更像父子了,话语间那种亲密绽露无疑。

    “说吧,我倒想听听你有什么高见。”杨一脸上带着笑容,注视着沈阳,想看看沈阳到底能有什么见地。沈阳不慌不忙地笑道:“依我看来,不出半年,这欧洲必然爆发大战。”沈阳这话在别人听来未必有什么,这不过是预测,可在杨一听来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杨一手头有欧洲第一手的资料,目前欧洲的局势之紧张杨一清楚地很,情报部门的那些专家在综合了各种情报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半年之内,欧洲必将发生大战。而沈阳虽然也是军人,可毕竟还是个低级军官,可居然会有这样的见地,杨一从心里头感觉到一种欣慰,知道自己在这个儿子身上的冀望没有白费。杨一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不露出内心的激动,来自未来的杨一知道,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在二十年后爆发,如今多了中国这个异数,世界市场被急剧压缩,欧洲列强在中国占不到任何好处后,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了。这完全有可能导致世界大战提前爆发,目前世界上由于中国有军事上的崛起,各种新式武器层出不穷,在不断的军事竞赛后,各国的军事力量对比,也比历史上1914年的不差多少,世界大战完全有可能提前爆发。

    第四部第三章逃婚

    更新时间:2007…8…713:58:00本章字数:6857

    很多事件都是必然要发生的,世界大战亦然,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逆转,当人类发展到一个阶段的时候,当人类的野心膨胀到没办法控制的时候,当人类各集团之简的利益冲突不可调和的时候,世界大战必然要爆发。这个世界也许由于杨一的出现改变了许多,但大的趋势仍在,帝国主义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世界大战,或许是一次,或许是两次。

    杨一静静的看着沈阳在地图上指点,他看见了沈阳谈到战争时眼睛里出现的狂热,沈阳在提到战争的时候,整个人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这样的表现让杨一感觉到了一种不安。

    “沈阳,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我更想知道的是,你是如何看待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的,准确的说,你是怎样看待战争的?”

    杨一的问题让沈阳感到了一丝,如何看待战争,这个问题沈阳可以说从没去想过,在沈阳过去的岁月中,一直学的都是如何去赢得战争,而不是如何来分析战争的本质。

    沈阳略作思索后,这才猛的朝杨一做了个立正的动作,然后严肃的看着杨一着:“父亲,请允许我以一个中国陆军少校的身份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也希望您是以中国军队最高统帅的身份来听,而不是以父亲的身份,来看待我的答案。”杨一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好,你说吧。”

    “总司令阁下,在德国留学时,我的导师费瑟尔中将说过,战争是军人展示才能最好的舞台,军人只需要关心战争的结果,并不择手段的去赢取战争。我个人认为。即将发生地战争规模会是空前的,而作为一个军人,我对自己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战争而感到荣幸,当然前提是我们的国家参战。所以总得来说。在经历了多年地军事学习和训练后,我对战争的到来还是很期待的。”

    听了沈阳的答案,杨一忽然感觉到一种寒冷,军人不关心不参与政治,这是自己当初提出的口号,提出这个口号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军队。没想到自己地儿子也是这样地想法。那么全国地军队这么多军官当中。有这样想法的人又有多少?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了。

    自从杨一控制政权以来,在国内还是以民主为治国的根本。开放言论,承认各其他党派的合法性并允许其他党派参政或者监督政府,国内如今虽然各民主党派林立,可实际上掌握政权的还是人民党。可以说中国百分之七十的权利掌握在人民党手上,在军队中就更不用说了,其他势力根本没办法染指军队地指挥权。如今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独裁的中国,杨一作为一个国家元首和民族精神领袖地地位不可动摇。

    有时候杨一也感觉到很无奈,杨一的本意是想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民主政权,可事实上却根本没有可能,中国人在过去的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中,已经习惯了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的存在,要想改变这种观念实在是太艰难了。杨一知道自己可以撒手不管,让国家自己去寻找和适应民主,可的结果必然导致天下大乱,如民国初期,清朝虽然是推翻了,可军阀和派系之间互不承认,各自为政,中国整整乱了几十年,这样的局面是杨一没办法接受的,尤其是在当今世纪交替之际,刚刚站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中国,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无奈的杨一也只有选择了独裁中,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大力宣扬民主,有时候民众的观念要改变,还是要靠政府的引导的。

    沈阳关于战争的答案并没有让杨一感到满意,杨一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来影响一下沈阳的观念,要想彻底改变是不可能的,但多少影响一点也是好的。

    “沈阳,我现在也以一个国家元首和军队总司令的身份来告诉你,战争永远只是一种手段,战争永远都是为政治服务的,这一点你必须要弄清楚。战争从人类出现后就一直伴随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战争对于人类来说永远是一种灾难,虽然战争有时候是作为人类进步的催化剂来出现的,但是战争其根本属性还是一种手段,一种为获得更大利益而使用的手段。战争是人类利益冲突不可调和的时候必然出现的产物,这一点你看看历史就应该明白。”杨一说这番话的时候很严肃,沈阳也一直用一种严肃的耕地聆听。

    虽然杨一说的这些话沈阳并没有完全听明白,但沈阳还是回答道:“是!您的教诲我记下了。”

    杨一明显对沈阳的反应不满意,又加了一句道:“沈阳,作为你的父亲,我希望你能习惯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战争,至少去思考战争背后隐藏的本质。”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可沈阳是怎么想的,杨一现在却根本没有头绪。这沈阳的心目中,杨一并不仅仅是一个父亲那么简单,杨一同时还是国家元首,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沈阳对杨一除了亲情以外,还有一种崇拜。杨一一生的传奇早就被众多好事的文人写成各种传记,沈阳也是这些文章热心的读者。沈阳从这些书上了解了许多关于杨一的传闻,可以说杨一在沈阳心中,不但是父亲,还是导师,是精神领袖,是高不可攀和不可侵犯的。沈阳有这样的想法不奇怪,可以说在军队中有大部分军官都有这样的想法。杨一把沈阳只是当成一个有出息的儿子,这一点上杨一的心态要单纯很多。

    沈阳不知道杨一为什么突然和自己说这些,但处于一贯对父亲的崇拜,沈阳还是把这些话牢牢的记住了。父子间的谈话使时间过的很快,天已经大亮了,太阳也从东边挣扎着爬了起来,早晨的太阳开始用她那微薄的热量来温暖地球上的生命。

    “你们这父子两,大清早的,怎么跑这聚上了,这大冷天的,叫我早上起来一通好找,赶紧给我回屋去,别冻着了。”沈清霜的出现,打断了父子间的这一次对话。也许是由于儿子回来激动的缘故,沈清霜看来昨天晚上睡的并不好,眼圈还有点黑,眼睛里也有不少血丝。

    沈阳心疼的对母亲道:“妈妈,这一大早的你怎么找到这来了,真要把您冻着了,我这罪过就大了,赶紧的,我陪您回屋子里去。”说着沈阳赶紧来搀扶沈清霜。

    杨一是最了解沈清霜的,这一大早沈清霜出现肯定是有事情,沈清霜可是出名的无利不起早。于是杨一便朝着沈清霜调笑道:“我说老三,你这会来不是专门为找我们的吧?应该还有别的事情,说吧!”

    沈清霜白了杨一一眼道:“就你明白,你就不能揣着明白,给我装一回糊涂。都给我回去,我有大事宣布。姐妹们都在等着呢。”

    沈清霜说的大事沈阳是一点都没有头绪,杨一倒是猜出了三分,便拿一种怪异的目光看了看沈阳,沈阳被杨一看的一头雾水,也不知道父亲在和自己打什么哑谜,只好跟着母亲老实的回自己屋子里去了。

    回到屋子里,沈阳快速的梳洗后,吃了点下人准备的早点就匆忙赶到母亲的房间,进了屋子就觉得情况有点不妙,除了杨一,其他的姨娘也全到齐了,看着母亲这么大张旗鼓如临大敌的架势,沈阳也开始有点发毛了,也不知道母亲和这些姨娘们又想怎么玩自己。

    看见沈阳进来,沈蝶衣就冲着沈阳招手道:“来来来,小沈阳坐到小姨身边来,沈阳和小姨最亲了。”沈蝶衣这话说的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准确的说,沈阳是和沈蝶衣屋子里的零食最亲,小时候沈清霜对沈阳管教的最严格。男人是不允许吃零食的,于是乎沈阳在家里基本和零食断绝了来往,就连零花钱沈清霜也是控制的极严格。结果是沈阳每次看见别的姐妹和哥哥吃零食的时候,都在心里谗的不行,后来终于被沈阳找到个好去处,那就是沈蝶衣的房间里,沈蝶衣是从小就好零食的,这习惯一直都没改变过,沈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才发现沈蝶衣这有得吃的,而且在这吃零食还很安全,就算被母亲知道了也不会被责骂,于是沈阳想和沈蝶衣不亲都不行,基本是三天两头往沈蝶衣这跑。

    沈阳当然不会拒绝沈蝶衣这个昔日零食供应商的邀请,赶紧的坐到沈蝶衣身边。沈阳到了,这人也就算到齐了,沈清霜这才清了清嗓子对大家道:“今天我要说件大事,希望听听姐妹们的意见,当然了,沈阳他爸爸的意见也很重要。”

    别看沈清霜说杨一的意见很重要,可那神态看起来根本杨一和沈阳就是来旁听的。

    “好了好了,我的姐姐诶,你就赶紧说,是什么事情吧?”沈蝶衣可没有耐性了,立刻开始催促。

    “是这样的,我替沈阳相了一门亲事,想让大家来参谋参谋。你们说,这不是大事吗?”

    沈阳这时候才明白,杨一早上为什么那样看自己了,那眼神里包含的是一种可怜,沈清霜公布的答案让沈阳觉得这个世界突然变的格外寒冷和灰暗。

    “我说老三,是哪家姑娘有这等福气,被你看上了?赶紧说说。”沈阳没来之前,沈清霜早把大家的胃口钓足了,这会都等着沈清霜公布答案呢。说起杨一这些女人,如今都也上了岁数了,平日里也都没什么好做的,没事就凑在一块说话,平时就闲的发急,如今有这等事情来了,那还不一个个都上杆子的要参合一下?齐横波的话果然代表了广大妇女们的意见,立刻得到大家响应,沈清霜也过足了卖关子的瘾,这才道:“说起来大家都知道,不是别家的女儿,是如今江苏省主席许名的小千金,许名当年和老爷一块血战泰州,说起来和老爷也算是生死之交了,寻常人家的女儿我也不会看上的。”话是这样说,可沈清霜在说起来的时候,还是带了几分居傲的神色,许名家毕竟不论身世和地位,比起杨一家来说也算是高攀了。

    “那姑娘我见过,不错。”沈蝶衣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一点都没有顾及到身边的沈阳眉头都已经皱成了个川字。

    “我说老三,这姑娘好像是庶出的嘛,会不会配不上沈阳啊?”齐横波这话让沈阳看见了希望,巴不得齐横波大力反对才好呢。

    “大姐你这就多虑了,我说的这姑娘是许名的三姨太生的,许名就这么个女儿,宝贝的跟什么似的,据说还送去欧洲留学了,和沈阳正好能配的上。”沈清霜赶紧打消大家的顾虑。

    女人们这才放心,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根本就把沈阳和杨一这两男人当成了透明地。尤其是杨一,眼睛都闭上了,装着在那闭目养神,根本就不理睬沈阳频频送来的求救信号。

    整个现场只有沈阳一个人在那着急,心里头早乱成一团麻了,女人们在说什么几乎是一个字也没能听进去了,只是在那盘算着怎么逃过这一劫。在欧洲呆长的沈阳。又一直接受的是新式教育,对这父母包办的事是极为反感的,就算对方是仙女。沈阳也是心里极力地抵触。

    杨一表面?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