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第25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满了,原因是不断有登陆船只被中国军队那看不见的火炮炸翻,有的还被直接命中,船上的士兵被炸的飞了起采,亚当斯立刻要求所有炮火寻找中国炮兵的位置,全力打击中国军队的炮兵,很快掩藏着中国炮兵的树林就被一片火海笼罩,中国炮兵的炮火也渐渐被压制下去,亚当斯这才满意起来,不过亚当斯要知道中国炮兵不是被他的炮火打击压制下去,而是按照预先的计划,打一下就撤退到后面阵地上去,亚当斯那还不得气死,肯定大骂中国人狡猾。

    不是李鸿章狡猾,而是李鸿章手里就迫击炮团这么一支像样的炮兵,这可是李鸿章手上的宝贝,压根就没打算拿炮兵和联军来拼,打上一个基数的炮弹,捞点便宜,李鸿章就让炮兵撤退下来。

    没有了中国炮兵的压制,联军登陆部队的进展就顺利很多,很快第一批士兵就登上了海滩,开始朝岸边的高地冲了上耒,这一次联军学聪明了,没有排好整齐的队形,而是成散开队形扑了上未。

    联军登陆部队不断靠近中国军队的阵地,进入了步枪的有效射程。

    “打”,一声今下,新军的连队率先打响了第一枪,第一次看见红头毛,绿眼睛的详人,除了新军士兵外,其他士兵都多少有些害怕,不过看见联军士兵不断的倒在了新军的枪口下,其他部队的士兵也明白了,他们手里的家伙也能打死这些妖怪,于是也都拿起步枪,手忙脚乱,也不怎么瞄准,冲着联军就一通乱打。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联军的第一次冲锋被打了下去,登陆的联军丢下了上百具尸体,论起军事素质,李鸿章手里的这些兵明显不如联军士兵,作为防守的一方,刚才的战斗中,除了新军连队把守的阵地,其他阵地都曾经被联军冲了上去,士兵们是拼了命才把联军打下去的,作为防守的一方,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刚才一番战斗也损失了上百人,这不能不说是遗憾的事情。

    亚当斯很快就发现了,由新军把守的正面一百多米阵地,是中国军队防守最严密的地方,中国军队两翼的阵地防守显得明显战斗力不足,亚当斯立刻做出调整,少数炮火对正面阵地进行压制性打击,集中其他火力,猛攻中国军队的两翼。

    亚当斯的调整很快就收到效果,在猛烈炮火的打击下,联军集中五千多士兵朝中国军队的两翼阵地,发起了一轮猛烈的冲锋,尽管台湾士兵也很英勇,但寡不敌众,士兵素质明显低下的情况下,联军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拉锯战后,终于突破了由台湾士兵把守的左翼阵地,并站住了脚。

    阵地被突破后,中国士兵们就暴露出其训练质量不高的毛病,撤退时士兵们几乎是一哄而散,顿时把正面部队的侧翼暴露给联军,整个一线防卸部队都有被联军包围的可能。李鸿章只好下令全面放弃一线阵地,退守到早以布置好的第二道防线。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联军成功的登上了台湾岛,面对撤退的中国军队,联军虽然也想趁胜追击。但很快就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同样的地方中国军队跑过去没事,联军走过去就会掉进一个陷阱,看着同伴们在陷阱里发出杀猪般的惨叫,想想刚才阵地前,中国人挖出陷阱中削尖的毛竹,联军面对不熟悉的地形,只好放弃了快速追击的打算,派出部队排除沿途的陷阱。甚他部队开始巩固阵地,掩护大部队登陆。

    李鸿章指挥和联军战斗第一次的战斗就这样结束了,第二道防线距离第一道防线足足有十几里地,这一次联军舰队的炮火应该打不到了,但李鸿章还是感到了担忧,也第一次感到了自己部队在训练上的严重不足。

    北京,俄国公使亚可夫以和事佬的姿态出观了。朝堂之上中国小皇帝接见了友好邻邦的公使,亚可夫表达了俄国政府对联军动向的关注,并一再表示,俄国军队在边境是在搞演习,由于俄国国土面积有限,故而借用中国的地方举行演习。俄国政府对中国一向是友好的,这一点是不容置疑地。俄国政府一向爱好和平,本着世界和平的愿望,俄国希望为英法中三国调停这一次战争。

    俄国是什么东西,满朝文武不知道,杨一是绝对清楚的很啊,俄国人爱好和平?康熙年间在中国边境搞出的事情还少吗?这一百多年来,俄国政府穷兵黩武四处扩张,不是刚在克里米亚和英法两国打完了吗?这些话朝堂之上杨一没有说,但心里跟明镜似的,俄国人的目的杨一很明白,那就是接着说和捞好处。历史的俄国人就是以调停为接口,武力威胁为手段,逼着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爱辉条约》的,来杨一面前玩这套把戏,真是可笑。这年头,一个弱国想要和平,光有美好愿望是不行的,中国作为一个古老而富庶的大国,在欧洲列强眼睛里就好比一块美味的蛋糕,不吃上几口的都是白痴。要想有和平,就得有强大的无力作为保证。不然怎么大谈和平都是空谈。

    杨一虽然把持了朝政,但朝廷上下的官员大多数都是以前遗留下的官员,杨一和手下主要占据了军队系统,其他的就让他们去争吧。兵部尚书由杨一自己兼着。礼部尚书杨一建议让曾国藩来做,只是由于湖南政局还不是很稳定,曾国藩一时还没来上任。

    亚可夫在朝堂上大谈和平,这让满朝的大臣们看见了和平解决和英法之间矛盾的希望,纷纷向皇帝进言,表示可以依靠俄国的调停来寻求和平的可能。杨一不怕联军。可这些个大臣们怕,他们怕联军打过来后自己的身家性命受到威胁。朝堂上杨一没有表态。这些的大臣们也不敢说什么。可他们私底下却动用了一切关系,想尽一切办法在慈禧面前说辞,弄得慈禧也心动了。慈禧把杨一叫进皇宫,把大臣的意见说了,杨一把道理跟慈禧一说,慈禧是个明白人,立刻就知道俄国人在打什么算盘,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虽然知道俄国人没安好心,但为了稳住俄国人。避免两线作战,杨一还是在府邸里亲自接见了俄国公使亚可夫。杨一态度诚恳的请亚可夫去上海,去和联军谈和平的条件,而亚可夫也正打算去和联军商量怎么对付中国,便一口答应了。

    上海,联军分舰队出到达台湾后的第二天,亚可夫就来到了上海,与威尔金森元帅及让!卡尔蒙多元帅进行了会晤。

    “朋友们,我从北京给你们带来了好消息了,中国人害怕了。在我们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中国人开始想和谈了。”亚可夫按耐不住兴奋的向两位元帅说道。

    威尔金森明显对亚可夫的说法持怀疑态度,但就中国人在战场上摆出的架势,哪里有害怕的意思,这根本就是打算和联军拼命,这一点两位元帅已经达成共识。现在听亚可夫这么一说,让!卡尔蒙多元帅立刻就质疑道:“公使先生,你确信中国人想和谈?我们怎么一点也没看出来中国人在害怕?”

    “噢,尊敬的元帅,你们应该相信你们的朋友,这事是千真万确的,他们的中堂大人亲口跟我说的,他们希望和平,让我来调停。”亚可夫拿出杨一来证明自己的话。

    “公使先生,我们更希望看到俄国的军队出现在中国的东北,进而威胁北京,这样我们才能相信中国人想和谈。”威尔金森毫不客气的对亚可夫说,预期中显示出对俄国军队在中国东北停滞不前的不满。

    面对威尔金森的指责,亚可夫脸都没红一下,继续说道:“元帅阁下,您应该知道,中国和俄国交界的地方现在很冷,雪下得很厚,我国军队费了好大得劲才推进了一百公里。”反正英法两国没人在东北,明明是五十公里,亚可夫说一百公里也没人来揭穿他。

    亚可夫得狡辩让威尔金森元帅感到强烈得不满,开什么玩笑,俄国人也会怕冷,西伯利亚够冷了吧?俄国人不照样呆的好好得吗?中国东北算什么?威尔金森元帅冷冷的问道:“公使先生,半年前贵国就在中国边境集结了十万大军,应该说你们早就准备好了,我想知道的是,贵国军队和中国军队进行了几次作战?消灭了多少中国军队?”威尔金森一点也没有给亚可夫留面子,步步进逼过来。

    亚可夫再能胡诌,可俄国军队压根就没和中国军队碰上,俄国前锋距离聂士成的第一道防线还有近百公里呢,还谈什么战斗?亚可夫一时半会也编不出话来回答威尔金森,只好支支吾吾道:“这个……,具体情况我不是很清楚,来的时候太匆忙,没看见军队的战报。”

    让!卡尔蒙多元帅虽说也对俄国人不满,也看不起俄国军队,但眼下大家是盟友,威尔金森元帅说起话来火药味很浓,是想和亚可夫翻脸,这怎么可以,所以让!卡尔蒙多赶紧上来打圆场道:“朋友们,都冷静点。我希望大家都能克制一点。”

    也不能怪威尔金森元帅生气,以中国现在的工业基础,三国联军如果共同发力,虽然不说能灭了中国,至少在战争的初期,两线作战的中国军队肯定很难抵挡联军的进攻。可是观在,联军在广州伤亡近万人,来到上海后,先是海军在长江里损失惨重,后是运输船队在台湾海峡被伏击,联军在沿海一带也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英法联军打的如此辛苦,两国耗费如此之大,可俄国人在做什么?他们观在也许还还在中国东北打猎吧?

    威尔金森虽然生气,但也没办法和亚可夫翻脸,只好顺着让!卡尔蒙多元帅的话道:“公使先生,请原谅我的失态,观在我们采商量一下,三国之间下一步的合作。”

    接下来的谈话中,亚可夫态度老实许多,一再表示会转达两位元帅要求俄国加快军事行动的要求,反正把信送回俄国,至少也得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够他玩的了。

    接着亚可夫要求联军尽快扩大战争,最好能立刻进攻北京,好逼着中国政府让步。两位元帅现在正头疼部队弹药和粮食的运输问题,开战以来,联军弹药消耗巨大,目前全靠海路运输来补充。原采的计划中,到了中国以后,通过就地掠夺来解决大部分粮食的问题,可观在的局面是中国人玩起了坚壁清野,联军取来的粮食少的可怜,带来的粮食也剩的不多了。他们倒是想打北京,可一但在天津登陆以后,补给线拉的更长了,战斗一两个月也结束不了,联军又抢不到粮食,这仗还怎么打?

    虽然打北京有难度,但上海登陆的十万联军可以在附近做文章嘛,经过折中后,两位元帅决定在近期内对附近的苏州城发起进攻,希望能抢到他们所需要的粮食,也算配合亚可夫在北京的话动。

    台湾,联军在基隆登陆后,并没有立刻对李鸿章布置好的第二道防线发起进玫,而是停留在了基隆一线。李鸿章制断联军也汉有其他能登陆的点,高雄虽然能登陆,但距离基隆太远,等联军打过来,李鸿章完全可以利用中部山区复杂的地形进行有效的阻击。联军不着急进攻,李鸿章也乐的和联军消磨时间,专心的继续布置加强他的防线。

    三天以后,李鸿章为自己的错误判断付出了代价,联军兵分四路,分别在高雄、宜兰、新竹三地强行登陆成功,一下对台北形成了包围。消息传来,李鸿章开始动摇了,李鸿章的主力都在台北一带,台北是守还是放弃,李鸿章犹豫不决。放弃台北,趁着联军受地形限制,还没对台北合围前退出台北,进入中部山区坚守,这样固然最安全,可这样一来,联军很容易就能把李鸿章的部队压制在山区里,台湾守军就无法威胁到海峡内的运输船队,台湾保卫战也就失去了意义。

    李鸿章经过权衡,决心死守台北,拖住联军,为大陆的抗击联军战争争取时问。只要台北在中国军队手里,联军主力就不可能离开台湾,这无形中就大大减轻了大陆战场的压力。李鸿章想的很对,但他没想到的是,他选一决定几乎是以生命为代价来实现的。

    李鸿章下定决心坚守台北的时候。联军己径从基隆方向开始向台北压了上来。联军前锋部队已经在第二道防线前,与守军开始进行小观模试探性的接触了。

    台北该怎么守?在这个问题上李鸿章很威激刘铭传。刘铭传支援的两个团的兵力。而这两个团长都是扬一开办的军校里毕业的,他们受过正规的军事理论教育,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材是杨一编写的,里面就有关于如何在城市进行防御战的内容。

    建立坚固的外围防御体系,这种全新的防御理论是李鸿章从没听说过的,以往的城市防御战,哪要什么外围阵地。都是依靠坚固的城墙来抵御敌人的进攻。

    新军炮兵团长王成海提出了在外围建立支点;配合城市防御作战的计划。步兵团长蔡许东大胆的提出了在联军没有合围以前,拉一支部队绕到外围,利用山区有利的地形。从侧后骚扰联军,配夺城市防御。李鸿章手上的两万部队,都在台北了。就这样,李鸿章还是感到了兵力的不足,毕竟面对的是五万训练有素的联军。

    基隆方向的外围阵地是现成的,第二道防线本来距离台北就没多远,茬王成海的建议下,前几天李鸿章利用联军停止进攻的时间,给第二道防战又增加了纵深,现在就等于是外围阵地了。

    蔡许东在李鸿章同意后,带了两个营七百多人的部队撤出台北,进入山区,目的是在联军的侧后频繁话动,使联军不敢全力攻打台北。

    李鸿章还要感谢的是老天爷和原来的贪官污吏们,联军在其他地方登陆后,台湾普降大雨,台湾岛上的官们,平日都想着弄钱。哪有心思修跆,大雨一下,道路实在难于行走,联军对台北的合围。被大雨耽搁了两天。也就在这两天。在众多志愿留下未帮肋李鸿章守台北百姓的帮助下。李鸿章在其他方向也挖出了一道由战壕构成地防线。尽管战壕里积水很多,但它毕竟是挖出来了。天晴后才把水舀出去,就是初步的防御工事。

    基隆方向,台北西北方向一里左右,有一高地,高地上多有无主乱坟。当地人称之乱坟岗。乱坟岗海拔虽然只有二百多米,但是台北附近唯一的制高点。登顶以后。可以鸟瞰整个台北。此岗一旦失守,联军就可以在上面架起大炮。到时候整个台北所有重要目标都会暴露在联军的炮火之下。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李鸿章更相信白己的亲人。李鸿名。李鸿章未出五服地族弟,自李鸿章入闽以来,一直跟随其后剿灭起义农民,屡立战功,现为李鸿章手下千总。

    大战在即,李鸿章召开了最后的一次军事会仪。李鸿章对所有营级以上军官做战前的最后动员。

    “诸位兄弟,我很抱歉,本来我们可以撤退到山上的。是我选择了坚守台北,也算拖累大家了,各位大多是跟随我在福建打出来地,我李鸿章把大家带到这里,陷入死地,在这里我向各位的妻子老小说一声抱歉了。”

    “大人,出来当兵吃粮。脑袋早就悬在裤腰带上了,如今能为杀洋鬼子而死,值得!”一军官站起。朝李鸿章行礼后说到。

    这人李鸿章知道,是老师曾国藩派出,负责率领三干湘勇的。叫曾义全。这时候他站出来表态,说明了三干湘勇的态度。从来无湘不成军。湖南人性情坚韧,勇武好斗,历朝都涌现出不少名臣猛将。如今有这三千湘勇加入,无疑大大的增强了李鸿章部队的战斗力。

    “说的好,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台北不守。则台湾对海峡的威胁就不大,不守台北,我们来到台湾的意义也就不大。如今国难当头,外敌入侵之际,我两万勇士如置台北于不顾。对朝廷是为不忠,对百姓是为不义。守住台北。拖住联军,就是为内地的决战做贡献,为了能减轻内地的压力。只要能为战胜洋鬼子。把洋鬼子赶出中国去,我李鸿章带着大家在这里牺牲也就值得了。”说到这。李鸿章环视在座的各位。发现众军官皆神情肃穆,李鸿章继续说到:“诸位,台北一战也许就是你我大家的最后一战,所有阵地,不经允许。绝对不能后退,一定要打到最后一个人。拜托诸位了。”

    五日后,杨一在北京得知台湾情况后,道:“李鸿章糊涂,我让他守台湾,不过是希望台湾不要成为联军的战略跳板,死守台北意义虽大,但大可不必。”即而,杨一又道:“我没有想到啊,李鸿章居然有这份豪气,通知下去,以最快的办法通知李鸿章,台北不必死守,立刻突围。李鸿章是个人才,死在台湾可惜了。”台北战斗开始后的第十五天,杨一地命令才被传到李鸿章手上。

    1860年6月8日,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台北保卫战开始,也就是在这一天,广东的陈玉成接到了杨一的回信,上面说到:“虎门一战,打出我军威风,你虽不尊我将令,我先撒你的两广总督,但总督一职还是暂时由你代替,战争结束后,看你的表观在定。”

    也就是在这一天,陈玉成下决心启动著名的英德伏击战,在抗击联军的入侵史上,写下了亮丽的一笔。

    6月8日,联军对台北的进攻开始,台北保卫战,五万武装到牙齿的联军对阵两万中国军队,而且中国军队中有半数以上都是新兵,士兵素质的差距就不用说了,台北保卫战,前途堪忧。

    乱坟岗的重要位置亚当斯也发现了,首日的战斗就是以乱坟岗的争夺为焦点。联军五千士兵在三十门大炮的配夺下,朝乱坟岗上的一千多中国守军发起疯狂的进攻。乱坟岗守将李鸿名,李鸿章在其临行前只交代了一句:“兄弟,对不起了,准备战死吧。”

    六月的早晨,太阳还没出来,天已经大亮了,树枝上的露水还有没有散去的时候,台湾早晨的沉寂又被联军的大炮声惊醒了。三百门大炮,五万英法联军从北、西、东三个方向向台北发起了进攻。

    乱坟岗上,联军用三十门大地连续轰击了半个小时,然后开始冲锋。守军凭借有利地形,拼死抵抗。面对绝对优势的敌军,中国军队的勇士们表观出了决死一战的勇气。

    首日,乱坟岗上喊杀震天,一干跟随李鸿章从安徽出来的江淮子弟,与联军展开殊死较量。联军猛烈的炮火,疯狂的冲锋都没有吓退他们,一天之内,他们打退了联军三十多次的进攻,每一寸阵地上都撤满了勇士们的鲜血。轻伤者不下火线,重伤着也躺茬阵地上,身上揣着两个手榴弹,待周围的兄弟们都牺牲后,联军冲上阵地时,他们拉响怀里的手榴弹。战况及其激烈,乱坟岗上,前沿阵地几易其手,联军刚刚占领一点阵地,李鸿名就派人发起反冲锋,把阵地又夺回来。双方在阵地上数次形成拉锯战,中固士兵在抵御外辱的战斗中,没有一个人退缩。首日战斗结束,阵地依旧牢牢的在中围军队手里,联军伤亡将近六百人,而阵地上的守军也付出了四百人牺牲的代价,请记住,我说的是牺牲,只有牺牲,没有受伤。

    整个台北的第一天战斗,联军进展不大,除了一部分外围阵地在李鸿章的命令下有意放弃,其他阵地安然无恙。第一天的战斗,联军死伤多达三干,而李鸿章手上的部队也少了两千多人。

    6月9日,亚当斯命今联军向台北发起了更为疯征的进攻,台北各条防线都纷纷告急,一天之内,李鸿章把手上的三千预备队,用的只剩下三百多人,而这三百多人是李鸿章手里的王牌,是刘铭传支援的一团步兵中的第三营,其他两个营座团长蔡许东的带领下绕到外围作战了。

    这一天,联军在乱坟岗上又留下了一开多具尸体,而乱坟岗上也只剩下两百多人,甚中还包括了李鸿章增援的五百预备队。其他方向,守军在让联军付出巨大伤亡后,外围阵地有所损失,联军获得了一些战果。值得一提的是,在宜兰方向的防卸阵地上,三百台湾高山族男儿,在坚守一个阵地时,全部壮烈牺牲,而在他们的阵地前,联军也留下了数量相当的尸体。

    也就是在这一天,新军团长蔡许东,带这七百勇士,利用夜色的掩护,偷袭了联军的炮兵阵地,炸毁联军大炮二十一门,但也付出了一百多人的伤亡。此举无疑令亚当斯很恼火,下令派出三千联军追剿蔡许东部。而蔡许东车领部队带着联军三干多人,一直南撤,等联军追的筋疲力尽的时候,突然绕了个弯,把三千联军甩掉,自己又出现在联军进攻台北部队的侧后。

    6月10日,联军对台北外围阵地的进攻达到高潮,亚当斯甚至让人从一些军舰上卸下大炮,用在了进攻上,乱坟岗的战斗最为激烈,联军动用大炮六十门,士兵一万,集中进攻,妄图一举拿下这个制高点。

    乱坟岗上,天亮以后,又是两个多小时过去了,联军的十一次冲锋都被打下去了,阵地上连同李鸿名在内,一共只剩下八十几个人了,大部分还都带了伤的,距离上次联军的冲锋还不到十分钟,联军的炮火又开始轰击这片不大的山头。联军的又一次进攻开始了。

    从战斗开始的第一天,也不记得多少次阵地被联军突破后,李鸿名亲自率领部队,一次又一次拿着大刀把联军砍了下去,今天两个多小时下来,几乎每一次联军的冲锋。都是被守军用大刀砍下去的。

    派去请求援兵的兄弟一早就回台北了,到现在还没回来,如果再没有援兵,李鸿名知道,自己这一次可能就要死在这了,和新军不同,李鸿章的手下没有拼刺刀的习惯,这些江淮子弟每人几乎都背着一把大刀,肉搏的时候,不用步枪,拿起大刀就砍,两天的战斗对李鸿名来说,也是一种痛苦的经历,以往曾经熟悉的面孔在每一次战斗后,就消失很多,这些一起从江淮大地上出来打拼的兄弟,能平安回家的,不知道能有几个?

    炮火很猛烈,连两天来,每一次炮火准备时,对阵地上的兄弟们来说都是一次煎熬,联军的炮火实在是太猛烈了,有相当一部分兄弟就是被炮火所伤,李鸿名亲自带着士兵们趴在战壕里,静静的等待着联军即将开始的进攻,大刀背在背上,尽管大刀上巳经有很多缺口,李鸿名不知道用它砍倒了多少联军士兵,但这一次战斗,李鸿名估计还是得用它来陪伴自己走过这最后的一刻。

    也许是知道阵地上的守军不多了,联军这一次的冲锋很下了一番本钱,密密麻麻的上来一大片,两天战斗下来,死亡对阵地上的士兵来说已经不是个问题。他们只记得。昨天也是这个时候,一个叫二牛地兄弟,也是在这个阵地上,重伤之后,联军冲上了阵地,二牛拉响怀里的手榴弹,挣扎着滚向敌人的情景,手榴弹是好东西啊,可是数量太少,有人只有两枚,大家都留下最后一枚给白己。

    联军进入射程了,李鸿名带着兄弟们,拼命的用手中的步枪射击,可是人数实在太少,对阻止联军的冲锋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联军已经越来越靠近阵地前,李鸿名已经能清楚的看见,冲在前面的联军士兵,那狰狞的面目和狠毒的蓝眼睛,联军射出的子弹在耳朵边上已经不断在飞舞了,对阵地上的兄弟们来说,这也许就是生命的最后了。

    三十米、二十米、十米、五米,联军已经冲到阵地前了,李鸿名知道,自己的最后时刻也许就要到来,李鸿名摸摸怀里的手榴弹,然后抄起大刀,大吼一声:“兄弟们,大家跟我上,杀洋鬼子啊。”

    “咚、咚、咚。”一片飞行物越过李鸿名他们的头顶,落在了联军的队形中,不断的爆炸声炸的联军鬼哭狼嚎,紧接着一阵密集的射击扑向联军。是快枪,是新军上来了,就在乱坟岗上的兄弟们面临最后一刻的时候,李鸿章派出了手上最后的一张王牌,新军的三百勇士。

    “哒、哒、哒”重机枪发出悦耳的声音。这是新军才有的独门武器,装备虽然不多,一个营也才几挺,但这时候几乎就是联军的催命符,手榴弹、重机枪加上新军快枪快速密集的射击,联军又一次的冲锋被瓦解了,阵地上留下了比以往更多的尸体。

    “兄弟,我没来迟吧。”才打退联军后。同样来自江滩大地的新军营长曹子真问李鸿名。

    “没有,来的正是时候,这阵地下面就要靠你们了。”李鸿名拉着曾子真的手,激动的说。

    连续三天猛烈的进攻,联军死伤惨重,三天伤亡接近六千人,这对亚当斯来说,无疑是一种耻辱,而最关键的乱坟岗还在中国军队手中,拿不下那里,外围阵地的进攻战就不能算结束,也就谈不上对台北发起最后的进攻,亚当斯紧急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要求所有军官,在明天的战斗中,亲自带队冲锋,一定要突破中国军队的外围阵地,帝国军队绝不能在台湾这破地方失败,帝国军人的荣誉也不允许他们失败。

    6月10日,战斗的第四天,联军不顾伤亡,拼命地对外围阵地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守军虽然英勇作战,阵地丢失就意味着阵地上没有活着的士兵了,这一天数个外围阵地相继失守,台北的防线被压缩许多,不过乱坟岗还在中国军队?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