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第10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劲,在联想进城以后唾手可得的财主们的小老婆,想想她们那白花花的胸部和屁股,张八斤激动万分,决定今天晚上就住在这高淳县城了,不对,是现在就住进县城,直到。。。。。。。。。。

    “兄弟们,进城啦。”张八斤突然发现自己的嗓门原来也很大,叫出来的声音也很洪亮。催动屁股下面的毛驴,张八斤带着这帮临时抓来的太平军就要进城。

    来到城门口,张八斤才觉得有点不对,这城门口安静的厉害,一个人都没有,也不知道是从哪个娘们身上扒下来的白色内衣被当成白旗挂在城楼上乱飘。这城里也安静的很,一点都没有应该有的慌乱,张八斤正纳闷呢。

    “呼啦,呼啦‘呼啦。”城墙上突然站起一排人马,一排排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们。

    “哎呀,妈呀。兄弟们快跑啊!!”还算有点意气,张八斤喊了一声就掉转驴头要跑。可还没跑出几步,张八斤就再也不敢跑了。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支部队绕到他们后面来了,当兵的一个个还都骑着高头大马。回头看看城墙上密集的枪口,这再看看前面骑马的队伍,比比自己屁股下面的小毛驴,张八斤慢慢的从毛驴上滑下来,两腿发软跪了下来。

    其实这支所谓的太平军部队,其实是临时拼凑的起来的,其主要成员领导成员张八斤在太平军里面也不过混了那么个把月,一千人里面有九百多都是临时拉来的挑夫,这些平时老实巴交的农民哪见过这样的阵仗。来的时候人多胆大,现在一见对方人更多,连头头都吓的跪下啦,有个个都有样学样,都老实的跪下来手上的家伙也丢的老远,仿佛自己手上不曾拿过家伙一样。一个个连跑的勇气也没0有了。当然也有那么十几二十个胆大的,撒腿就跑的,但很快就骑兵追上,手起刀落,脑袋都搬家了。

    聂士成极度不爽,还没开是打呢对手就都缴械了,要不是有那么几个逃跑的让自己砍几刀,聂士成还真的要郁闷死啦。

    骑着马,拎着还在滴血的马刀,聂士成缓缓的出现在这些太平军面前,环视一圈后大吼一声

    “谁是你们的头。”

    “是他!!!。”一千五、六百支手一起指向张八斤。(有许多双手都用上的。)

    张八斤一见聂士成面露杀气,骑马慢慢的逼近自己,当时就冒着被马蹄践踏的危险,勇敢的扑到聂士成的马腿前跪这。

    “大人啊,我可是老实的良民啊,这都是太平军。。不是,是发贼给逼的啊。你老饶命啊。”说着开始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控诉起太平军的罪行。当初太平军进宣城的时候,他也是靠这招蒙混进太平军队伍的。

    “大人啊,我和这太平军有深仇大恨啊,他们杀了我全家啊(其实这家伙家里人早死光了,就他一个。)我混进发贼那是为了报仇啊。”

    你还别说,这张八斤这么一闹,聂士成还真有点招架不住,别看聂士成打仗的时候杀人不眨眼,可看见别人哭天抹泪的他还真会心软。

    “把他们都给我押回大牢看好了,这***。”聂士成说着指了指张八斤道:“把他带回县衙,我要审问。”

    高淳县衙临时被征用为聂士成的指挥部,大堂上,聂士成开始审问张八斤。

    “叫什么?”

    “张八斤啊,大人。”

    “到这干什么来啦?”

    “收粮食啊,大人。”

    “收粮食?你***不老实,老子马上就砍了你。”聂士成摸起放在桌上那血迹未干的马刀。

    “不敢骗你啊大人,是收粮食啊。”

    “你们来了多少人?”

    “您不都看见了吗?都被你们。。。。”张八斤说着偷偷瞄了聂士成一眼,发现聂士成一脸凶恶的表情,吓话都说不周全。

    “这粮食收了往哪送啊?”

    “芜湖。”

    “芜湖?”聂士成听地站了起来。

    “这芜湖有多少发贼啊?”聂士成也只是随便问问,也指望这家伙能答上。

    “搞不清啊,不过今天会有一百多条船到芜湖装船运粮食。押运的发贼有五百多人。”

    聂士成听的一惊。

    “你个***,不老实老子现在就砍了你。”聂士成又拿起马刀。

    “真地,是真地,前朝从水阳镇送了五十船粮食到芜湖,我请那押运的喝酒,我是听他讲的。”张八斤跪着爬到聂士成面前。

    “大人啊,我讲的都是真的,饶命啊,别杀我啊。”

    “把这***押下去。”说完聂士成也不理会张八斤的求饶声,按捺住心中的喜悦,回到县衙的后院。心里开始盘算,这发贼看来是真的缺粮食,这打芜湖还顺带把粮食给他截了,这洪秀全还不急的跳脚啊?这样预定的计划更容易实现啦。

    想哈一切的聂士成请余薪派人把这一消息送往杨一处。并立刻安排队伍抓紧时间休息,他要偷袭芜湖,截断太平军的粮道。

    而此时,杨一带着步兵团正在金坛,一件让杨一头疼的事情发生了。

    杨一到达金坛后,正准备洗洗休息,才发现给自己端来洗脸水的亲兵不是原来的那个,仔细一看,这亲兵身材苗条,不象是男的,举着蜡烛再仔细看看,才发现居然是二丫。

    “你怎么来了?谁让你跟来的。”杨一当时就急了。

    “姐姐们让我来的,说你一个人出来没人伺候她们不放心。”二丫委屈的说。

    “胡闹,我们在是去打仗,回死人的。谁帮你混进来的,我要处分他。”杨一暴走。

    “将军,这是夫人的意思,对不起,没有事先征求你的意见。”赵本初鬼魅的出现。

    杨一一见是赵本初,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对赵本初他们杨一是很尊敬的,只好说:“女人啊,糊涂啊,糊涂啊。”

    正文奇袭

    更新时间:2006…8…823:43:00本章字数:5183

    天黑了,聂士成带着骑兵团摸黑从高淳出发,在度过水阳江后进入安徽境内,江南水网纵横的地形,给部队的行军带来了很多困难。高淳到芜湖没有相对宽阔的官道,在向导的带领下,部队在黑夜的小路上行进。在天上一弯半月的照亮下,狭窄的田间小路上行军的部队,不断有马匹陷入路边的稻田中,大大的影响了部队的行军速度。

    尽管聂士成命令部队一最快的速度前进,还是没有能按预定的时间到达芜湖。尤其是下半夜,没有月亮照明的道路更加难于行走,天色微微发白的时候,芜湖的城墙终于出现在朦胧的晨曦中。

    聂士成命令部队下马原地休息半刻,稍作恢复后,立刻投入战前的准备,一切就绪后,聂士成摸出腰间的手枪准备下达进攻的命令时,一直默默跟在聂士成身边的余薪伸手按住了打算开枪的聂士成。

    就在聂士成用不理解的眼神看这余薪的时候,余薪从怀中掏出一个烟花,摸出火折点燃烟花,烟花急速的飞向天空,爆炸后绚丽的烟花在空中变幻成一个元宝的形状。少倾,寂静的芜湖城城墙上出现一支火把,火把在城墙上来回摇晃。

    余薪转头对聂士成道:“赶快到城门那。城门就要打开了。”聂士成手一挥,呼啦一下部队快速的赶往城门,一阵吱呀声中,芜湖城的东门缓缓的打开,几个身穿黑衣的人出现在城门口,余薪快步向前对黑衣人说话:“城里情况怎么样?”

    “一切正常,城东城北各有一个兵营,我们这就带你们去。”一个黑衣人回答余薪的问题。

    又一个黑衣人匆匆赶来道:“有情况,好象是巡逻队过来了。”

    “钱远,你带着一营跟着他们,快速占领码头和四个城门,跑了一个发贼我要你的脑袋。”聂士成指了指那些黑衣人。

    “是。一营跟我来。”一营迅速的出动。

    “水根,你的二营去城东,黄三,你的三营去城北,一定要打的快、狠、猛。不发贼堵在兵营里消灭他们。”

    “是。”二营三营也快速的出发,马蹄踏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发出清脆的滴答声,在黎明的街市里回响。

    在一个黑衣人的带领下,聂士成带着警卫连,来到一间民房,迅速成立了临时的团指挥部。

    与此同时,杨一带领着步兵团和机枪连也迎来的黎明。

    “前方是什么地方?”杨一问向导。

    “大人,前面到达溧水县。”

    “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原地休息,吃点东西后立刻上路。”

    “停止前进,原地休息。”命令被不断的向前后两个方向传达开,部队缓缓的停顿。

    芜湖的战斗最先又一营打响,一营长钱远下令一连、二连抢占其他城门,自己带着三连猛扑码头。部队才展开一会,一连就遭遇了按例巡逻的太平军。骑兵的马蹄声在寂静的早晨显得格外刺耳,这也迅速招来了太平军巡逻队。

    “什么人。”巡逻队的太平军话音还没落,一把把明亮的马刀就砍了过来,一阵阵惨叫声在这芜湖的黎明里显得分外的凄厉。

    长江边的芜湖不大也不小,街道由一块块青石板铺就,狭窄的街道旁大多都是一些木制结构的房屋,骑兵在街道上快速的前进,密集的马蹄声在狭小的街道中回响,穿行在街道上的骑兵把一些起早做早点生意的居民吓的目瞪口呆,在一阵呆立后,很快做出第一反应………收摊回家,在他们看来,还是躲在家中最安全。

    就在新军发起进攻的时候,太平军在芜湖的最高指挥官杨秀名并不在兵营里,还沉睡在相好的床上。芜湖相对于太平军占领的其他地方,算的上是后方,一年也难得听到几声枪响。所以一向文弱的杨秀名,向哥哥东王杨秀清讨了个镇守芜湖的差事,到芜湖以后也的确难得和打仗沾边,作为芜湖的最高指挥官,杨秀名古的还算惬意,吃点好的,在弄个标致的妹子做相好。开年以来,太平军在各条战线上连续胜利,清军自顾不暇,这芜湖在杨秀名眼里更是安如泰山,万万没有想到会在这时候遇到清军的攻击。

    城北,长江边的码头上,整齐的停泊着一百多条装满稻谷的货船。看来太平军对这些粮食很重视,码头前设有路障,码头内还不时有巡逻队走动。

    “什么人!!。”路障前的岗哨发现了快速冲来的一营士兵,一营也不答话,一阵枪响后,岗哨倒在血泊中,士兵们纷纷下马步行,搬开路障,冲进码头,听见枪响的巡逻队赶来的时候,很快就被一阵乱枪打倒在地。负责押运船队的太平军也被惊醒,迷糊中拎着刀枪就下船,但等待他们的是马克沁机枪密集的扫射,不到十分钟,毫无戒备的码头落如新军手中,连同那一百多船的稻子。

    随着码头的枪声响起,芜湖城里陆续的响起密集的枪声。

    “砰砰砰”杨秀名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大人,不好了,清军进城了。”门外的亲兵着急的叫到。

    什么?清军怎么打到这来了,杨秀名顿时就傻在床上。在一阵惊恐后,一个念头很快产生,那就是一个字“跑”。还好出来鬼混的时候穿的是便装,就这样,芜湖城太平军的最高领导,在战斗打响后没有回兵营,而是带着两个亲兵化装逃跑。

    相比于杨秀名,群龙无首的太平军在发现新军的进攻后,开始也乱做一团,但很快在兵营里的其他指挥官组织下,凭借军营外的栅栏和前来进攻的新军展开战斗。

    一阵抬枪响后,进攻的北面兵营的新军士兵又倒下十几个,这已经的第三次冲锋了,凭借弋玑山较高的地形,兵营的的太平军组织起了有效的防御。尽管在马克沁机枪在不停的扫射,但由于天还没完全亮起来,前方的视线不好,扫机枪扫射的结果不是很理想,太平军还是凭借手里500多条抬枪和原始的弓箭,又一次打退了新军的进攻。

    见到进攻受阻,三营长黄三气的直跺脚,这时城里其他地方的枪声慢慢的平息下来,看来是战斗结束了。其实也不能全怪三营,这城北的兵营负有守卫码头的责任,太平军在芜湖的三千五百多人,有两千多驻扎在这个兵营,连那五百条抬枪也在这。兵营建在弋玑山上,居高临下防守起来会容易一点。码头打响后,三营正忙着包围兵营,等保卫完成了,这里面的太平军也从混乱中清醒了。几次进攻下来,不但没有突破,还损失了五十多个士兵。

    二营的战斗很顺利,东面的兵营太平军只有一千人,二营到达的时候太平军还都在被窝里睡大觉,兵营前的几个岗哨被士兵们用刺刀悄悄的解决后,二营摸进兵营,往房间里扔几个手榴弹,太平军大都被堵在房间里消灭,二营基本没遭遇什么抵抗战斗就结束了。

    就在三营进攻受阻时,聂士成带着警卫连也赶来,结束战斗的二营留一些人打扫战场,其他的也赶到城北,支援三营。

    一挺挺马克沁机枪从特制运输的马车上卸下来,架在了兵营门口。这时候,天色已经完全亮了。

    匆匆赶到的聂士成没有过多的责怪黄三,立刻命令部队集中二十挺机枪掩护进攻的士兵靠近兵营,在机枪猛烈的扫射下,进攻士兵慢慢的靠近兵营,躲在兵营掩体后的太平军虽然发现了新军在靠近,但苦于被机枪密集的火力压制,根本没办法组织有效的拦截,一些勇敢的士兵试图从掩体后站起来打击前进的新军,但很快就被马克沁机枪喷出的火蛇撕裂,被打成了马蜂窝。

    成功靠近的新军扔出了一个个手榴弹,一阵阵巨响后,兵营的大门被炸开,机枪掩护下的新军蜂拥而入,北面的军营也宣告攻克。芜湖路入新军的手中。

    当天下午,杨一带领的步兵团也及时的赶到芜湖,芜湖奇袭战宣告结束。太平军死一千余,伤一千余,被俘一千余人,首领杨秀名逃逸,下落不明,新军死三十余人,伤六十余人。

    两天后,芜湖被占的消息传到南京,得知粮食没有的洪秀全大怒,加之江南江北两大营加剧了对南京的进攻,芜湖的失陷使南京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洪秀全急忙下昭,命令陈玉成快速回援。

    一个星期后,远在庐州的陈玉成接到了洪秀全的命令。此时的陈玉成正带着部队北上河南,呼应河南的农民起义部队,打击胜保的清军,接到命令的陈玉成犹豫了很久,虽然舍不得放弃北上的计划,但一惯忠心的陈玉成还是回师南下,不过陈玉成并没有按杨一设想的那样奔芜湖而来。

    杨一占领芜湖后的第十天,陈玉成带领七万大军出现在江北大营的背后,在南京城里的太平军前后夹击下,江北大营的清军又一次快速的崩溃,这一次琪善没有逃掉,被围困在扬州,五天以后,扬州被攻克,琪善在乱军中被击毙。陈玉成占领扬州后,紧接着挥师东进,威胁泰州,三天后泰州失陷,南通城外也开始出现太平军活动的迹象。南通是上海北面的门户,留守上海的刘铭传急带部队开往南通,在与太平军发生几次小规模的战斗后,陈玉成的部队连续受挫,慢慢的太平军才逐渐消失在南通城外。

    江南大营的向荣在得知琪善兵败后,迅速的退守常州。清军对南京的围困被解除,唯一在杨一意料中的是胜保的大军把河南伍全带领的起义军,牢牢围困在商丘城内,不日可破。

    另一件杨一没有想到的事情是,石达开对这个杨一对手是格外的惦记,当得知袭击芜湖的是杨一的部队时,立刻放弃了对南昌的进攻,悄悄的带部队走水路,星夜兼程顺长江而下,回师芜湖。而西面的秦日刚李秀成部也在武昌大败湘军彭玉麟部,再克武昌。

    就在四处都打的热闹的时候,惟有芜湖一片安静,这种安静让杨一觉得害怕,尤其是得到琪善被击毙的消息后,杨一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

    转眼杨一占领芜湖已经快一个月了,击溃琪善所部的陈玉成也没有收复芜湖的举动,而是继续留在扬州一线。通过沈清霜传来的情报,杨一得知,石达开出现在了铜零,杨一终于明白,陈玉成在等什么?就在杨一明白一切的时候,传来了陈玉成兵进马鞍山的消息。芜湖,陷入太平军陈玉成和石达开两军的包围中。

    芜湖在新军刚来的时候,城里的居民开始还有些恐慌,但很快发现这支部队军纪严明,当兵的从不在街上乱窜,待人说话也很和气,开始的时候,士兵来买东西有的商家害怕不敢收钱,这些当兵的还把钱硬塞给商家,也从没有发现士兵在城里闹事,慢慢的芜湖城里安静下来,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临江居是芜湖城内最有名的茶楼,楼有三层,一层二层是通座,只有三楼是雅座。这天还是照往常一样,早早坐满了前来用早点的客人,来临江居的客人大都是芜湖城里的有钱人,还有一些自命风流的文人名流。他们来临江居并不是单纯的来出东西,而是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一边喝茶吃东西,一边谈论着相互感兴趣的话题。

    临江居二楼的北面正对着长江,一个靠窗口的座位上,一位年轻的男子正陪着一个貌美的女子一起吃东西,这男子看起来很爱护自己的女人,频频的把好吃的东西夹到女子的碗里。

    “各位,你们知道这芜湖城里来的是什么军队吗?”一个声音从中间的一张桌子上传出。说话是是一个胖子,人胖说起话来嗓门也大,这一楼的客人都听见他说的。同桌坐着的几个人也好奇的问那说话的胖子:“你知道?别又是吹牛吧?上次你说天香楼的雨云姑娘跟人跑了,结果我去了一看,人家姑娘正陪着客人喝酒呢。”一位客人骂道

    “这次我说的是真的,你们知道吗?”胖子突然压低声音,引的周围听的好奇的客人也都侧耳静听“这芜湖城里来的就是在去年在泰州以三千人打败数万太平军的新军。”

    “啊!!!”客人们都纷纷发出惊呼声。

    “你小子不是胡吹吧?”有人表示了置疑。

    “我告诉你们吧,我小叔在上海做买卖,前天才回来,他说这些军队就是新军。”胖子说着又把声音压低许多“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啊。”同桌的几个人都伏耳过去。

    “这新军的老大,江苏巡抚杨一杨大人,就在这芜湖城里,是我小叔亲眼看见的。”

    “啊!!!”客人们又一次发出集体惊呼,弄的这个胖子愈发的得意洋洋。

    这时候靠窗口的年轻人似乎已经吃好,招手叫来小二结帐,正要离开。突然一个人挡在年轻人的前面低声道:“杨大人,真的好雅兴,这芜湖都危机四伏了,您居然还有性情来这。”

    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杨一,今天是陪二丫出来吃早点的。原本是想到三楼雅座的,但二丫舍不得多花钱,所以就在二楼找了个靠窗的位置。

    突然被拦住去路的杨一先是安抚一下身边的二丫。这才抬头打量挡路的人。

    眼前的男人三十余岁,身材不高,面目清秀,下巴下面留了一小擢胡子,一双眼睛格外有神。这三月的天气不热,这人手上却拿着一把折扇,不时的打开不时又合上。

    见杨一被拦住去路,跟在一边余薪和赵本初正准备出手,旋即被杨一的眼神暗示下又退回去。

    “呵呵,这位先生好眼力,找在下有事?”杨一微笑着问眼前的人。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大人要不嫌弃,寒舍就在不远处,到寒舍一聚如何?”这人面对杨一,一付不卑不亢的表情。

    “打扰了,请带路。”杨一拱手道:

    “请。”来人说完在前面带路。

    这人看来是这临江居的熟客,楼上楼下的小二见到他都点头哈腰的打招呼,一些文人样子的客人也纷纷跟客气他打招呼。

    出了临江居,来人把杨一他们带到江边的一座庭院前,看来在就是那人口中的寒舍啦。

    正文第二部第十七章名士

    更新时间:2006…8…823:43:00本章字数:3318

    院子很大,中间有棵老榕树,茂盛的枝叶下摆了一张石桌,几个石凳子环绕。院子里有青砖红瓦搭建的屋子三座,中间最大的看来是正屋,旁边两座小屋也许是下人住的地方。

    众人才进院子,那正屋里就走出来一位女子,女子身体瘦弱,脸色也略显苍白,面貌尚算的上秀美,但她给杨一最深刻的印象还是幽雅,这女子有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幽雅,一举手,一投足都流露出别样的雅致。

    “敏思,怎么才出去就回来了。”那女子迎着众人过来。

    “颂菊,家里来客人了,去把齐老给的那二两黄山茅峰泡上,我要招待客人。”那女子听得此言,不由多看了杨一他们几眼,然后礼貌的笑了一笑,转身回到屋子里。

    那人把杨一他们让进客厅坐下后,指了指站在杨一后面的余薪和赵本初。

    “两位,怎么不坐?”余薪和赵本初似乎没有听到一般,继续站着不动。杨一怕那人尴尬,回头对余赵二人道:“两位先生也坐吧,你们这样站着我不习惯。”两人相互看了一眼,余薪搬张椅子,坐在杨一身后,赵本初找了个靠近门口的位置也坐下。

    杨一见两人坐好,这才开口说话:“这位先生,器宇不凡,杨某失礼了,登堂入室后才想起来,还未请教先生如何称呼?”

    “呵呵,杨大人非寻常人,处世自不能以平常论,在下姓张,单名一个健字,草字敏思,大人叫我敏思就可以了。”说着张健用扇子在桌子上写出自己名字的笔画。

    这话一出,杨一身后的余薪不由脸上表情一动,立刻接过话茬:“敏思先生乃芜湖名士,说是安徽名士也不为过,咸丰元年中安徽省头名解元,后放弃进京科考的机会,自称学问尚不足以济世安民,还应该回家多读书,不知道在下说的对不对。”

    这余薪不是多话的人,平时一天也难得说上一个字,这会突然说这么多,杨一随即明白,余薪是在提醒自己。

    “原来是名士风范,杨一受教了。”杨一赶紧站起来,恭身施礼。

    张健见杨一站起来,也赶紧站起来回礼。

    “大人不必过谦,想那上海平叛,雷厉风行,泰州血战,以一当十,哪一战不是一弱胜强,以寡击众,大人经略江苏,却以身犯险出现在这芜湖小城,胆略之过人,谋略之精妙,张健实在是佩服之致。”张健一口气说完这些后,用一种洞察一切的目光看着杨一。

    杨一正准备说什么,刚才见到的女子从屋子里出来,手上端着一套茶具,放在茶几上后对张健说:“水还没开,请客人多担待。”说完转身对着杨一行了个万福:“贵客登门,小女人有礼了。”

    杨一也赶紧回礼:“来的突然,打扰夫人了。”

    古代女子不能登堂入室的坐陪客人,那女子看看杨一身边的二丫道:“妹妹好俊俏的人物,到里面陪姐姐说会话好吗?”

    其实二丫自己也觉得坐在客厅里浑身不自在,见那女子这样说,感激的站起来道:“姐姐您夸奖了,小妹很乐意能陪姐姐说会话。”说着看杨一一眼,也对张健行个万福,跟着那女子就进去了。

    “拙荆颂菊,蒲柳之资,让大人见笑了。”张健谦虚道,不过表情里却有一份得意。

    “呵呵,嫂夫人清雅端庄,先生好福气。”

    两人客气一番,这才继续坐好说话。

    “先生在临江居出语不凡,一眼看出杨一的身份,先生目光如炬杨一佩服,只是杨一来这芜湖以后也不曾招摇过市,敢问先生是如何看破杨一身份的。”杨一一脸请教的态度。

    张健摆弄了一下手中的折扇,微微一笑道:“我早就听说江苏巡抚杨大人为人不拘常礼,对待妻妾下人都极为尊重,今早在临江居听那胖子说起大人,其他人对胖子的话都很在意,惟有大人不受影响,加之大人对待夫人体贴有致,且大人相貌和年龄与传闻极为吻合,故张健斗胆一试。”

    “原来如此,听先生一席话,杨一受教了。”其实杨一自己就是观言查色的高手,只不过眼下芜湖局势微妙,杨一对下一步的行动还没有下最后的决心,当时正利用早晨的时间在思考,没注意那胖子的话,所以才露出破绽。不过杨一也打心底里佩服眼前的张健观察力的敏锐。

    “先生请杨一来,似乎有话要对杨一说,现在不妨直言。”杨一说完,张健正要说点什么,颂菊从里面出来,拎了一个水壶,看来是刚烧好的开水。颂菊给杨一他们泡上茶后回去。张健做了个请的姿势,端起茶杯喝上一口,待杨一也喝过后,这才继续说道:

    “其实不用我说,大人也察觉到这芜湖非久留之地,可大人滞留芜湖似乎另有深意哦。”

    “请讲。”

    “我观大人眉宇中有王者之气流露。”张健说着看看杨一,见杨一脸色平静,这才继续道:“日后成就不可限量,大人如今位居巡抚,乃朝廷封疆。然江南烟花之地虽然富庶,但民风柔弱,不足以成大事。今发贼陈玉成以南下,大人袭取芜湖目的以基本达到,但大人仍在这芜湖险地久留,是否在等待一个借口。除此之外,我实在找不到别的理由来解释大人的举动。”杨一听罢动容,站起恭身道

    “先生乃经世之才,洞见万里,杨一佩服。”张健看看杨一,见杨一一付大家明白的神情,两人同呵呵一笑。

    张健说的借口,其实正是杨一这些日子所考虑的问题,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杨一这次表面上是帮琪善和向荣的忙,其实是在寻找一个挺进中原的借口,根据沈沈清霜的情报,杨一早知道太平军对芜湖的举动中所蕴涵的阴谋。?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