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第37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因为预警机已经部署到位,所以很快就发现了升空的弹道导弹。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仅有数百公里,离开大气层之前就要转向,因此美军预警机能够及时计算出导弹溅落区,为反导拦截争取时间。

    预警机探测出的结果,让美军万分惊讶。

    导弹没有射向航母战斗群,而是飞向了探测到导弹的预警机。

    结果不言而寓,这些导弹肯定配备了电磁弹头,打击对象就是负责防空指挥、充当防空控制结点的预警机。

    因为预警机的巡逻空域离新浦不到三百公里,所以留给预警机的规避时间不到五分钟。

    五分钟里,预警机能做什么?

    即便以最大速度,也只能飞行七十公里,而电磁弹头的杀伤范围为二十五公里,理论上只需要九枚弹头就能覆盖预警机的规避空域。

    规避不可能,就只能设法寻求保护。

    预警机离元山够近,所以美军首先想到,让预警机进入d的拦截区域,用战区反导系统对付来袭的弹道导弹。

    只是,战区反导系统一定能保护e…3d免受打击吗?

    在攻击航母战斗群的时候,经过改装的弹道导弹成功突破了美国海军的反导系统,而美国空军的战区反导系统并不比海军的先进多少。同时拦截二十枚具备弹体分离、还携带了大量诱饵弹头的弹道导弹,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此之前,美军的反导系统与防空系统还拦截了…6发射的反舰导弹。虽然d没有耗光拦截弹,但是同时对付二十枚弹道导弹,仍然倍感吃力。

    美军明白这一点,所以预警机飞往元山时,也在降低飞行高度。

    如果弹道导弹的弹头仍然设定在二十公里的高空引爆,只要预警机飞得足够低,有就希望避开电磁打击。

    只是这样一来,预警机再也无法为防空战斗机提供支持。

    虽然此时战场上还有几架e…2d,其中部分是美国海军的舰载预警机,能够引导防空战斗机作战,但是e…2d只有四名载员,最多能同时引导四批战斗机,而韩国空军的预警机必须通过联军的地面指挥中心引导美军的防空战斗机。对于已经升空作战的数十架美军防空战斗机来说,仅靠e…2d,很难照顾周全。

    志愿军的空中反击没有因为弹道导弹攻击而终止。

    美军指挥官再笨也能想到,志愿军用配备了电磁弹头的弹道导弹攻击预警机,不是为了击落预警机,而是为了瓦解联军的防空指挥系统,让联军无法照顾到所有方面,从而让志愿军的战斗机突破联军的空中防线,攻击正在飞往航母战斗群的反潜巡逻机,为侍机而动的潜艇创造机会。

    保住预警机很重要,可是保住航母战斗群更加重要。

    在e…2d无法担起重任的情况下,美军指挥官不得不让战斗机自行作战,即让f…22使用火控雷达,搜索志愿军的战斗机。

    打到这个地步,美军也算用尽了全力。

    之前的战斗已经证明,中**队掌握了针对f…22的被动探测手段,即利用f…22火控雷达发出的电磁波,确定f…22的大致方位。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中国战斗机都配备了被动探测设备,但是没有理由怀疑,志愿军不会动用专业的电子战机,专门搜索f…22的踪迹。

    使用火控雷达,将使f…22丧失隐蔽性。

    没有了隐蔽性,f…22只是一种机动性能更加出色的第三代战斗机,在跟j…10与j…11b对抗时,胜算大大降低。

    虽然凭借数量优势,联军仍然掌握着制空权,但是对于防空战斗机所承担的任务,仅仅掌握制空权并不够。

    志愿军的战斗机不会与美军的防空战斗机纠缠,而会趁乱突破美军的防空网,尽一切可能拦截反潜巡逻机。美军战斗机要想阻止志愿军的战斗机到达郁陵岛附近海域,就得尽一切可能击落志愿军的战斗机。

    在此之前,得发现志愿军的战斗机。

    这个时候,f…22成了绝对主力。利用探测能力强大的火控雷达,f…22能在两百公里外发现j…10类型的战斗机,对j…11b的探测距离更是高达二百五十公里,而f…15的火控雷达最多能在一百五十公里外发现j…10。

    美军把能用的都用上了,只是仍然没有掌握主动权。

    在j…第二批进入东朝鲜湾的j…10,以及八架j…11b迅速向外海方向机动,避开了美军战斗机的拦截区域。

    虽然没过多久,美军的e…2d就发现了这两批战斗机,但是收到战场信息,及时向东机动的美军战斗机只有八架f…22。

    用八架f…22拦截二十架敌机,而且没有足够的信息支援,难度非常大。

    美军防空战斗机全力以赴时,第三批发射的二十枚弹道导弹已经返回大气层,进入弹道末段。

    (未完待续,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

    ..

    第一百零八章 海下杀手

    第一百零八章海下杀手

    弹道导弹再入大气层后,e…3d再次计算出了弹头溅落区。

    幸运之神没有眷顾美军,e…3d仍然在弹道导弹的覆盖打击范围之内,而且二十枚导弹中至少有十二枚将落在元山附近。

    在e…3d再次探测到弹道导弹前,反导拦截就已开始。

    拦截效果与美军指挥官预料的一样,d的探测雷达能够锁定导弹,却无法从弹体产生的碎片,以及诱饵弹头中分辨出真弹头。虽然四套d系统在半分钟内,把剩下的四十枚拦截弹全都发射了出去,但是仍然无法保证击落所有弹头,也就无法确保e…3d不会受到攻击。

    此时,e…3d的飞行高度已经降到五千米以下。

    美军指挥官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决策考验,即是否让预警机上的官兵跳伞。如果反导拦截失败,预警机肯定会坠毁。因为预警机上没有弹射逃生系统,所以乘员很难在飞机坠落的过程中跳伞逃生。

    要想逃生,就得提前跳伞。

    美军指挥官没有做出决定,而是把决策权下放给了预警机的机长。

    生死攸关的时候,美军机长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在第一枚弹道导弹弹头爆炸前,他没有下令跳伞逃生。

    二十枚导弹几乎同时发射,接下来的几秒钟之内,又有数枚弹头在高空引爆。

    e…第三枚弹头引爆后,包括飞行控制系统在内的所有电子设备都被烧毁。

    被摧毁的,还有d与“爱国者”防空系统的电子设备。

    此时,美军关注的焦点不在元山,而是在东朝鲜湾上空。

    在e…2d的引导下,f…第一次远程攻击时,击落了五架敌机。只是f…22过早启动火控雷达,暴露了行踪,随即遭到跟在j…10机群后方j…11b机群的攻击。

    进入视距内的时候,只有五架f…22,而j…10还有七架。

    空中拼刺刀,美军飞行员顾不上作战命令。在解决掉纠缠他们的j…10之前,根本无暇他顾。

    乘此机会,j…11b机群顺利突破美军的空中防线。

    情况变得万分紧急,飞在最前面的六架…3已经到达郁陵岛南部海域,正在航母战斗群南面展开搜索。再过二十五分钟,增派的十二架…3也将到达,在航母战斗群的其他方向上拉开反潜网。

    显然,那八架j…11b剩余的燃油肯定能坚持二十五分钟以上。

    别说八架j…11b,即便只有一架,美军的反潜巡逻机也束手无策。时间充足,一架战斗机就能干掉所有反潜巡逻机!

    能够及时拦截j…11b机群吗?

    美军指挥官没有任何把握,因为离j…11b机群最近的防空战斗机还在两百公里外,没有机会赶在j…11b向反潜巡逻机发射l…12之前到达。

    情急之下,美军指挥官只能向反潜巡逻机下达疏散命令。

    与其被志愿军的战斗机击落,还不如暂时离开,等到防空战斗机驱逐了敌机,再返回反潜巡逻海域。

    空中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海面下也不平静。

    海面下,“海龙”号已经逼近美军航母战斗群,但是萨非墨迟迟没有下令攻击。

    战斗打响前,“海龙”号就发现了美军航母战斗群。按照周渝生制订的作战计划,萨非墨没有急着出手,而是在郁陵岛南面大约三十五海里处埋伏下来,用侧舷声纳阵探测周围海域,寻找可疑目标。

    与空军的战斗机一样,“海龙”号也只是整个作战力量中的一员。

    按照周渝生的计划,四艘从关门海峡进入日本海的潜艇都将参与伏击行动,只是参与方式不大一样。

    “海龙”号的位置最靠前,承担最重要的偷袭任务。

    在它后面,三艘潜艇将承担诱敌任务,即在“海龙”号之前发起攻击,吸引联军的反潜兵力。

    计划虽好,但是比不上变化。

    进入伏击阵位后不久,“海龙”号发现了几个可疑目标,随即确认南面的三个目标是协同作战的常规潜艇。只是,出现在北面的一个目标、以及东北方向上的两个目标并非常规潜艇,而是美军的攻击核潜艇。

    为了搞清楚美军潜艇的身份,“海龙”号离开伏击阵位,以低速释放拖拽声纳。

    没花多少功夫,萨非墨就确认,那是三艘“洛杉矶”型攻击核潜艇,只是拖拽声纳发现了第四个可疑目标,一艘在航母战斗群北面游荡,离“海龙”号大约七十五公里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面对“洛杉矶”级,萨非墨还不是很担心。

    虽然无法跟攻击核潜艇比速度,但是“海龙”号的静音性能更加出色。在只使用i系统时,“海龙”号发出的噪声远低于海洋背景噪声。只要距离足够远,被“洛杉矶”级发现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

    只是在“弗吉尼亚”级面前,萨非墨就没有这么自信了。

    深思熟虑后,萨非墨大致推测出了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反潜部署。

    因为之前进入日本海的“海蛇”号去了朝鲜东北的清津港,所以美军把性能最先进的攻击核潜艇放在航母战斗群北面,提防随时有可能离港,或者已经悄悄离港的“海蛇”号。在此之前,两艘佯动的常规潜艇进入了宗谷海峡,还有意在海峡里往返三趟,造成数艘潜艇分批次进入日本海的假象,因此美军把两艘“洛杉矶”级放在航母战斗群东面,提防宗谷海峡方向上的潜在威胁。因为美军航母战斗群在向西航行,所以美军按照常规战术,让一艘攻击核潜艇在前方执行攻势反潜任务。

    也就是说,美军并不知道,已经有四艘潜艇从濑户内海进入日本海!

    这个判断,让萨非墨信心大增。

    既然美军没有察觉到南面的威胁,偷袭得到的机会将大大提高。萨非墨甚至觉得,没有必要让三艘潜艇打掩护。只要把握住机会,“海龙”号就能击沉一艘航母,或者重创多艘大型战舰。

    与其他艇长一样,萨非墨是说做就做的人,在机会面前绝对不会迟疑。

    “海龙”号没有停下,而是悄悄向美军航母战斗群逼近。萨非墨让武器军官准备好了两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与三条五百三十三毫米鱼雷,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发起攻击,让美国佬尝尝中国鱼雷的味道。

    只是,在使用i系统时,“海龙”号的潜航速度不会超过八节。

    因为附近有四艘美军的攻击核潜艇,天上还有美军的反潜巡逻机,所以“海龙”号一直把速度控制在四节以下。

    以这个速度,需要数个小时才能到达发射鱼雷的理想位置。

    在此期间,美军航母战斗群还会航行,因此什么时候能够获得偷袭机会,连萨非墨心里也没底。

    也就在“海龙”号悄悄逼近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时候,战斗打响了。

    潜艇上,萨非墨能够听到美军战舰发射防空导弹时发出的声响,却无法知道得更多,也就无法知道航母战斗群是否遭到重创。

    第一轮导弹攻击后,萨非墨才发现,美军战舰全部瘫痪了!

    对潜艇来说,这绝对是天赐良机。

    攻击瘫痪在海面上的大型战舰,不比打靶困难多少。即便是刚从学院出来的军官也能用直航鱼雷击沉战舰。

    萨非墨甚至不敢相信,运气竟然这么好。

    “海龙”号离战斗群里最南面的航母,即“华盛顿”号不到三十公里,正好在五百三十三毫米鱼雷的射程范围内。因为航母瘫痪在了海面上,所以不用考虑机动航程,可以在最大射程上发射鱼雷。

    虽然周渝生没有发来作战指令,但是萨非墨打算单干。

    真能击沉一艘美国航母,成为二战后,第一个击沉航母的潜艇艇长,付出再带的代价也值得了。

    萨非墨说干就干,立即着手准备发起攻击。

    只是,美军的反应比他快一些。

    “海龙”号还没来得及为鱼雷发射管注水,拖拽声纳就发现了异常情况,首先收到了东面两艘美国潜艇发出的攻击声纳波,随即探测到,另外两艘美军攻击核潜艇也启动了主动攻击声纳。

    美军潜艇主动打破沉默!?

    萨非墨大惊不已,因为在潜艇对抗中,使用主动攻击声纳的机会并不多。美军潜艇要么发现了潜在的威胁,要么受到刺激,正在全力搜寻潜在威胁。

    即便往好的方面考虑,美军潜艇也知道附近有中国潜艇。

    虽然萨非墨不怕牺牲,但是他得为潜艇上的三十多名官兵考虑,并非所有官兵都愿意为了“第一”拿生命冒险。

    终止攻击行动后,萨非墨让“海龙”号收回了拖拽声纳。

    美军攻击潜艇的主动攻击声纳没有锁定“海龙”号,而是在漫无目的的向各个方向发射低频高能声波。

    显然,美军并不知道附近有中国潜艇,或者说还没有发现“海龙”号。

    此事,萨非墨冷静了下来。

    肯定是空中打击得手,美军航母战斗群彻底瘫痪。因为担心受到来自海下的攻击,为航母战斗群护航的攻击核潜艇才以身试法,试图用暴露行踪的方式,吓退那些正在逼近航母战斗群的中国潜艇。

    萨非墨要做的,只是少一些莽撞,多一些耐心,按照周渝生的计划发起攻击。

    (未完待续,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

    ..

    第一百零九章 伏击开始

    第一百零九章伏击开始

    美军攻击核潜艇主动现身,把萨非墨推入两难境地。

    虽然在周渝生的作战计划中,离航母战斗群最近的潜艇负责偷袭,其他三艘潜艇负责引开美军的反潜兵力,但是潜艇部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即采用狼群战术时,首先袭击敌方潜艇。

    攻击美军潜艇,还是瘫痪在海面上的战舰?

    如果攻击战舰,“海龙”号就得考虑如何应付美军潜艇的疯狂反击。虽然按照萨非墨的想法,让鱼雷直航攻击,“海龙”号发射鱼雷后,立即机动规避,但是常规潜艇的最大潜航速度远远比不上攻击核潜艇,同时与四艘攻击核潜艇交战,“海龙”号就算能够及时离开发射鱼雷的海域,生还的可能性也不大。

    首先攻击潜艇,很有可能错过攻击战舰的机会。

    萨非墨别无选择,只能耐住性子,等待周渝生的指示。

    此时,周渝生正在等待航空兵的消息。

    虽然四艘潜艇均已部署到位,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海龙”号已经到达美军航母战斗群附近,随时可以发起攻击。因为美军没有立即增强反潜力量,海军司令部也没有收到参战潜艇发出的战报,所以周渝生有理由相信,潜艇正在按照计划行动,没有出现意外情况。但是在航空兵夺取制空权之前,潜艇的安全得不到保证,甚至无法保证顺利发起攻击,周渝生也就没有急着下达攻击指令。

    作为潜艇艇长,周渝生很有耐心。

    随着第三轮导弹攻击开始,成功击落美军第二架e…3d预警机,战斗机群顺利突破美军的空中防线,开始驱逐进入战场的联军反潜巡逻机,周渝生才联系了海军司令部,用超长波电台发出了简短的作战指令。

    因为超长波电台的带宽非常有限,传输的信息量不会太多,为了缩短通信时间,让参战潜艇及时、准确的理解司令部的作战意图,在潜艇上浮报告行踪的时候,周渝生就用通信卫星给潜艇发送了一套非常简单的编码。

    按照通信联络时的上浮顺序,周渝生用bd给四艘潜艇编号。攻击手段上,也用英文字母作为代码,代表用反舰导弹进行远程攻击、b表示用鱼雷进行攻击。最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注明攻击顺序。

    只需要用两个字母与一个阿拉伯数字,就能让四艘潜艇按照顺序、以恰当的方式发动进攻,而且知道其他潜艇的攻击方式,便于协同作战,以及在攻击完成之后,相互掩护离开交战海域。

    超长波电台发射四组编码,最多只需要数分钟。

    收到作战指令前,“海龙”号的声纳探测到了反潜巡逻机发出的噪声。

    因为位于航母战斗群南面,最先到达的六架…3都是从釜山海峡方向赶来的,所以当时反潜巡逻机就在“海龙”号的头顶上空。

    让萨非墨倍感惊讶的是,反潜巡逻机没有投下声纳浮标,而是在航母战斗群南面散开。

    三架向北飞行,三架向东飞行。

    情况一目了然,美军仍然认为危险来自北面与东面,没有发现潜伏在南面的潜艇。

    萨非墨松了口气,只是紧接着收到的作战指令又让他紧张起来。

    反潜巡逻机还没走远,这个时候发动攻击,不等于自投罗网吗?

    虽然反潜巡逻机无法拦截潜艇发射的鱼雷,但是肯定能够迅速采取反制,甚至能发现逃逸的潜艇。

    与攻击核潜艇配合,联军的反潜巡逻机能够轻而易举的击沉“海龙”号。

    万幸的是,“海龙”号不是首艘发起进攻的潜艇。按照周渝生的安排,将由三艘远离航母战斗群的潜艇首先发起攻击,用潜射反舰导弹攻击航母战斗群里的大型战舰,吸引美军的攻击核潜艇,然后由“海龙”号发动致命打击,用鱼雷攻击美军航母。照此计划,撤退的时候,“海龙”号还有机会偷袭美军攻击核潜艇,掩护三艘友艇离开交战海域。只是命令中没有提到撤退的事情,“海龙”号也可以在完成攻击任务后,单独离开战场。到底怎么做,由艇长决定。

    按照这套作战计划,“海龙”号暴露的可能性并不大。

    萨非墨只需要耐心等待,在三艘友艇发射反舰导弹,引开美军反潜兵力的注意力之后向二十多公里外的航母发射鱼雷就行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再次让萨非墨倍感惊讶。

    六架反潜巡逻机到达后不到十分钟,北上的三架首先转向南下,从“海龙”号所在海域向南飞走了。随后,向东飞行的三架反潜巡逻机也迅速转向,从“海龙”号东南方向上向南撤退。

    美军竟然主动撤走了反潜巡逻机!

    惊讶之余,萨非墨知道,攻击航母战斗群的时机到了。

    潜伏在外围的三艘潜艇首先动手,在三分钟内,各自发射了五枚潜射反舰导弹。

    受鱼雷发射管直径限制,潜射反舰导弹的威力都不大。由040型发射的五枚反舰导弹是从俄罗斯引进的“俱乐部”型,由039型发射的反舰导弹则是国产的…802型。前者的性能稍微先进一些,只是仍然比不上空射反舰导弹。

    此时,反舰导弹的性能并不重要。

    美军航母战斗群已经彻底瘫痪,根本无法拦截来袭的反舰导弹。至于海面下的攻击核潜艇,更加无法对付反舰导弹。

    除非航母战斗群上空有美军的战斗机,不然只能祈祷这些导弹出现故障。

    战场上,没有美军的战斗机。

    如果有战斗机掩护航母战斗群,六架反潜巡逻机就不会急匆匆的离开航母战斗群了。

    三艘常规潜艇此举,就像捅了马蜂窝。

    听到反舰导弹出水时的声响后大约五分钟,“海龙”号的侧舷声纳阵探测到了美军潜艇发射远程反潜导弹时发出的声响。

    首先进行反击的是位于航母战斗群西面的那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

    因为离“海龙”号至少有六十公里,所以萨非墨不需要担心被美军发现。

    紧接着,位于航母战斗群东面的两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开始加速,向“海龙”号南面的三艘常规潜艇逼近。

    大概是距离太远,这两艘攻击核潜艇没有急着发射反潜导弹。

    萨非墨心里非常有数,对“海龙”号威胁最大的是那艘“弗吉尼亚”级,只要那艘潜艇还在航母战斗群附近,“海龙”号就有可能遭到反击。

    既然已经等了数个小时,再等几个小时也无妨。

    潜艇间的战斗不像空战那么迅速,即便是核潜艇与常规潜艇的战斗,也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耐心等待,很快就收到了回报。

    因为三艘常规潜艇发射导弹后就转向规避,而三艘美军的攻击核潜艇又离得太远,所以在可以使用重型反潜鱼雷的时候,交战地点已经向南转移了二十多公里。等美军攻击核潜艇赶到,首先得重新搜索躲藏起来的常规潜艇,然后才能发起攻击。搜索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如果三艘常规潜艇的艇长有点野心,就会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反伏击。

    在这场战斗中,优势不在攻击核潜艇一方,而是在常规舰艇这边。

    三艘美军潜艇为了抓住逃逸的敌艇,必须高速航行,因此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噪声。即便三艘常规潜艇的性能不怎么样,也能发现美军潜艇,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中,选择有利的伏击阵位。

    当然,战斗没有这么简单。

    美军艇长的经验非常丰富,肯定知道高速追击产生的隐患,因此在追击时,三艘攻击核潜艇都在使用主动攻击声纳搜索周围海域,争取先敌发现。只是这仍然不足以确保首先发现敌人,因此三艘潜艇一前两后,由率先从航母战斗群西面南下的那艘充当排头兵,另外两艘紧随其后。如果前面的潜艇遭到攻击,后面两艘潜艇就能进行反击。即便对方首先攻击后面两艘潜艇,前面那艘也能利用速度优势,迅速摆脱对手,在对方鱼雷的射程之外转向,然后发起反击。

    只是,在没有主动权的情况下,美军的劣势仍然非常明显。

    此时,那艘“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与“洛杉矶”级相比,“弗吉尼亚”级的最大速度没有优势,但是最大安静航速超过了二十节,因此能够悄无声息的跟在“洛杉矶”级后面,防止“洛杉矶”级遭到伏击,并且在关键时刻发起攻击。

    萨非墨没有指挥过核潜艇,但是在以前的演习中,多次与核潜艇对抗。

    潜艇战,拼的就是先敌发现与先敌攻击。因为核潜艇拥有非常明显的速度优势,还拥有较为明显的潜深优势,所以在与常规潜艇对抗时,即便没有做到先敌攻击,也能在反击中夺回主动权。

    那艘“弗吉尼亚”级肯定在三艘“洛杉矶”级后面,而且关闭了主动攻击声纳。

    因为“洛杉矶”级全速航行时发出的噪声非常响亮。“海龙”号又收回了拖拽声纳,所以没能发现“弗吉尼亚”级。

    到这一步,萨非墨必须做出选择。

    在友艇遭到攻击前动手,还是在友艇遭到攻击后动手?

    前者,能帮助友艇摆脱困境,却无法保证顺利完成伏击任务。后者,能保证顺利完成伏击任务,却会让友艇陷入险境。

    这是一个困难的选择,又是一个必须立即做出的选择。

    (未完待续,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

    ..

    第一百一十章 爱莫能助

    第一百一十章爱莫能助

    按照美军的作战记录,掩护航母战斗群的n781“加利福尼亚”号攻击核潜艇在当地时间八月二十四日凌晨一点三十七分首次探测到潜射反舰导弹出水时发出的声响,随即向南机动,掩护三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进行反潜作战。

    转向时,“加利福尼亚”号关闭了主动攻击声纳,把航速升高到二十二节。

    这个速度,勉强能跟上全速航行的“洛杉矶”级,到达目标海域时,与东面两艘“洛杉矶”级的距离在二十公里左右,正好在8重型反潜鱼雷的最大射程之内,能为两艘友艇提供有效掩护。

    美军采取的战术非常简单,也非常有效。

    此后三分钟内,“加利福尼亚”号又探测到二十多枚反舰导弹出水时发出的声响,并且用声纳锁定了三个可疑目标。

    不得不承认,“弗吉尼亚”级的性能确实非常出色。

    当时,三艘常规潜艇中,离“加利福尼亚”号最近的040型也在一百公里之外,而且正以最大潜航速度规避。

    因为正在全速航行,所以三艘“洛杉矶”级没有及时发现规避的常规潜艇。

    “加利福尼亚”号发现了敌艇,却因为距离太远,超过了反潜导弹的攻击距离,无法立即发起攻击。

    难题摆在了美军艇长面前,要不要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