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抉择第115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我们一样拥有火炮与火枪。”一旁实在看不下去的捷利亚宁善意的提醒道。

    “那又怎么样。总督大人口中实力超群的汉人,还不是被可汗给打败了。”波雅尔科乌不以为然的说道。在他的眼中连鞑靼土著都对付不了的汉人显然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害怕的。

    “那是因为我们的大汗英明睿智,对汉人的情况十分了解,这才能抓住对方的弱点,给予其最强烈的打击。如果换做是一群不了解情况的无头苍蝇闯入汉人地盘,那结果只能是被人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上校应该还记得失踪的哈巴罗夫队长吧。”捷利亚宁话锋一转道:“所以说上校,如果没有大汗的帮助与保护的话,别说是进军结雅河了,就连现在占领的贝加尔湖也很难保住。”

    给捷利亚宁这么一提醒,波雅尔科乌的态度明显就谨慎了不少。却见他在沉默了半晌之后,当即便收敛起了先前的傲气,欣然改口道:“啊,是,是,总督大人说得是。准葛尔大汗是草原上无可厚非的霸主。如果可以的话,我军当然十分乐意为草原霸主效劳。”

    眼看波雅尔科乌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卓特巴巴图尔何尝不知其心里打的小算盘。虽说他打心底就不信任这些罗刹鬼子,对于波雅尔科乌将贝加尔湖纳入沙俄管辖的做法也心存不满。但是对于此时此刻的准葛尔来说沙俄这个靠山实在是太重要了。特别是在东赛汗一战之后,准葛尔更是彻底与中华帝国形成了水火之势。想到这里卓特巴巴图尔随即大笑着说道:“能得到将军的帮助,对于我军来说真是如虎添翼啊。将军放心,我们蒙古人是绝对不会亏待朋友的。”

    “是啊,草原上谁人不晓我们的大汗的慷慨。波雅尔科乌上校,只要你肯和我们的大汗合作,一不会让你的这次远东之行空手而归的。”捷利亚宁趁热打铁道。

    “能与草原上的勇者并肩作战,当然是我们的荣幸。希望在大汗的指引下,我们日后也能取得像东赛汗山之战这样的胜利。”波雅尔科乌跃跃欲试的应和道。

    “将军此话差矣。”卓特巴巴图尔摆了摆手,回头向坐在一旁的赛音诺颜汗开口道:“若说这一战的功劳嘛。赛音诺颜部才是该记头功的。”

    “大汗过奖了,这一切都是赛音诺颜部应该做的,我等不敢邀功。”赛音诺颜汗低着头顺从的回道。细心的人可以发现此人俨然已经不是那日在达兰扎达加德城下迎接刘宗亮的“赛音诺颜汗”了。

    “那里的话。是功就有功,是过就是过。哪儿有敢与不敢之说。难道说赛音诺颜汗还怕因这次的事得罪了汉人不成。”卓特巴巴图尔横眉一扫冷哼道:“就算是如此,也大可说是底下的奴才自作主张不是吗?”

    给卓特巴巴图尔这么一说,赛音诺颜汗当即被吓得冷汗直冒,跪地发誓道:“长生天明鉴,赛音诺颜部永远忠于准葛尔大汗,如有二心天诸杀地灭。”

    “吾等喀尔喀部誓死效忠大汗!”在场的喀尔喀诸侯赶忙也跟着一起跪地明志道。不可否认,在此之前他们中的不少人确实存有过观望之心。但经过此次的东赛汗山之战后,喀尔喀诸侯心知自己已彻底无退路可言了。

    这样的效果当然是卓特巴巴图尔最希望看到的。深知道草原各部汗王反复脾性的他,心知只有先断了喀尔喀与汉人后路,才能迫使他们真正臣服于自己。否则就连他本人都不敢保证,眼前的这帮人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向自己的背后捅刀子。于是在向众人表现了一番自己的威严之后,卓特巴巴图尔随即便换了一副嘴脸,和声和气的说道:“诸位快起来吧。本汗当然相信喀尔喀诸部是准葛尔汗国最忠实的臣民。有一点想必诸位比本汗要清楚的多,那就是我们现在所要面对的是一个极其强大的敌人。强大到可以让在场的某些人一听到她的名字就感到战栗。不过现在宣战的鸣镝已经放出。而这里是草原,我们蒙古人的草原。无论对方实力有多强,只要有谁敢指染我们的草原,草原上的勇士就绝对不会放过他!”

    卓特巴巴图尔的这番话既像是对中华帝国的宣战誓言,又像是故意说给一旁的波雅尔科乌等人听的。不过不管怎样,这席话语都在现场诸多蒙古王公心中引起了共鸣。一时间现场充满了高昂的士气。可就在此时一个准军小卒跌跌撞撞地跑来报告道:“大汗…不…不,不好了!派…派去布尔干传信的信…信使被马驮回来了…”

    “混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给我好好说话!”底下的一个蒙古将领二话不说便上前给了那小卒一个嘴巴子呵斥道。

    “是,是大人。回大汗,去布尔干传信的信使被人剁了脑袋,栓在马背上给人送了回来。

    “什么!”卓特巴巴图尔豁然起身拽紧了拳头道。在场的蒙古王公们也一个个面面相窥地窃窃私语起来。显然,这个消息在他们看来并不是一个什么好的预兆。

    而站在卓特巴巴图尔身旁的捷利亚宁则赶紧凑上前建议道。“大汗息怒。可能是被发现了吧。如果我们现在赶去布尔干或许还来得及呢。”

    “恩,传令下去。立即起程包围布尔干城!”卓特巴巴图尔听罢,一捶桌子恶狠狠地命令道。

    随着准葛尔大汗的一声令下,数万骑兵在立刻便在太阳落山之前,将布尔干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成了一座铁桶。然而,此时就算有再多的人马进攻布尔干都已经无济于事了。因为当第一批准军抵达布尔干城之时,这里早已是人去楼空。饶是凶神恶煞一般的准军骑兵来回在空荡荡的城池内穿梭了老半天,楞是没有找出半点活物来。显然城内原有的几户零星人家也早已问讯顿逃了。

    此时此刻,眼看着夕阳下冒着缕缕青烟、一片狼籍的空城,马背上的卓特巴巴图尔不由地像毒蛇一般紧缩起了瞳孔,自言自语道:“真没想到,在这当口上还会让条小鱼溜走了。”

    “启禀大汗,城内空无一人。汉人把能烧的东西都烧了。”眼见大汗亲自到场,一个准军将领拨马上前禀告道。

    “那大炮呢?也一起带走了吗?”捷利亚宁关切的追问道。在他看来这一战最有价值的莫过于中华军的数门重炮了。这种大口径的重炮,别说是准葛尔了,就连雅库茨克也不一定有。若是能缴获这些火炮,更能让准葛尔部的战斗力产生质的飞跃。

    “回军师,很抱歉。弟兄们翻便了整座城池都没有找到火炮的踪影。可能是被汉人带着一起跑了吧。”那将领略带难色的说道。

    “若是那样的话。我们可就不用担心了。带着那样笨重的火炮根本就跑不远。”波雅尔科乌语调的轻松的说道。虽然他本人并不相信黄皮肤的东方人会拥有12磅以上的重炮。

    给波雅尔科乌这么一提醒,捷利亚宁似乎是找回了思路。却见他连忙点头附和道:“是啊,大汗,那些汉人带着重炮一定跑不远的。咱们的骑兵很快就能追上那支汉人兵马!大汗您尽可以放心!”

    “大汗,您就让奴才带一队人马去追吧。奴才愿立下军令壮,一定会把那些汉人的人头连同那几门大炮一起给大汗您献上!”

    “大汗,要不让我们赛音诺颜部去吧。我们对这片戈壁比较熟悉。”

    “还是由我们

    众人心知这支逃跑的汉人军队不过三百余人而已,还有重炮拖累。正如那两个罗刹人所言,追击这样一队人马简直是易如反掌。因此面对如此一份美差,众人自然是争先恐后想要去抢这只跑不远的“肥兔子”。然而面对兴致高昂的部下们,卓特巴巴图尔本人却显得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的样子。却见他果断的命令道:“巴彦,追击脱逃汉军的事就交给你了。”

    “遵命大汗。”巴彦在众人羡慕而又嫉妒的目光注视下接过了任务,刚想向卓特巴巴图尔表一下决心。眼前的准葛尔大汗却已一扯缰绳大声命令道:“诸位,不要再去想那只脱逃的兔子了。从这一刻起咱们就得让高傲的汉人好好见识一下草原雄鹰的厉害!”

    第二部156李定国终取叶尔羌张家玉忧心军部事

    更新时间:2007…7…192:29:00本章字数:4697

    当卓特巴巴图尔磨刀霍霍地想要在中华帝国的肚子里大闹一番之时。远在西域的帝国西路军终于突破了难关迎来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胜利。弘武八年农历十月,李定国率部突然调转矛头,突袭和阗六城。玉素甫闻讯后随即调集沿边各部约二万人马阻截李定国部,怎奈为时已晚。兵归神速的李定国部于当年冬月攻克和阗。一时无计可施的玉素甫只得龟缩兵力,固守喀什噶尔和叶尔羌。

    而在另一边,得到补给的李定国部积极备战。于当年腊月初二,由其本人亲率两个旅从和阗出发,进攻叶尔羌。另由阎应元各率一个旅的兵力自乌什出发,进攻喀什噶尔。在两股官军密切协同,步步紧逼的威吓之下,狡兔一般的玉素甫再一次在官军到达之前弃城,率其残部遁逃入巴达克山(今属阿富汗)。玉素甫的主动退出,似乎是昭示了天山南路之战的提前落幕。弘武九年(西历1658年)农历正月初一,迎着天山皑皑的白雪李定国终于得以策马伫立在了叶尔羌城下。

    “报告将军,阎参谋长来信。”匆匆赶来的通信兵打断了李定国的思绪道。

    “念。”回过神来的李定国随口应道。

    “是将军。”通信兵说罢,边打开了信匣,高声念道:“我部已于腊月二十六日,攻克喀什噶尔,共歼敌500人余人。现已查明玉素甫等匪首已遁入巴达克山脉,是否追击,请指示。”

    “哦,应元兄的速度比我们还快呢。”一听喀什噶尔已然到手,李定国的心情越发的轻松起来。却听他当即便果断的命令道:“传信过去,全体就地驻扎待命,没有本将军的命令不得擅自追击残匪。违令者军法处置!”

    “是将军。”

    眼看着传令兵拨马离去,李定国也一撤缰绳在一干部将的陪同下进了叶尔羌城。可谁知才刚一进城,迎面就传来了一片哭哭啼啼声。却见几个头带黑帽的回兵正凶神恶煞似地赶着一群老百姓往城外走。这群百姓之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个个都像是蚂蚱一般被栓在了一条绳子上。见此情形,李定国不由地就皱起了眉头向自己的随从命令道;“去,问问这是怎么一回事情。”

    “是将军。”年轻的军官得令后迅速拨马上前,把为首的一个回兵给带到了李定国的面前。这个刚才还旨高气昂的回兵一见到李定国立刻便犹如哈巴狗一般点头哈腰着行礼道:“尊贵的将军您好。”

    李定国却连正眼都没瞧他一眼,直接指着对面一串垂头丧气的百姓质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回将军,小的们正在按照和卓大人的命令在城内稽查叛匪残余。”那人唯唯诺诺的回答道。

    “稽查叛匪残余?这些女人、孩子也是稽查叛匪吗!”李定国没好气的呵斥道。有关黑山部与白山部之间的宿仇问题,李定国早在开战之前便已有过耳闻。为此女皇还特地嘱咐要他在进入西域作战后要谨慎处理各部间的宗教问题。因此在攻占叶羌之前李定国便曾就此问题向黑山部有过交涉。黑山和卓本人也信誓旦旦地向他做了保证,表示入城之后不会伤害城中的白山百姓。然而眼前的情景显然同莫罕莫德之前的保证背道相弛。

    却见那人给李定国这么一喝,立刻两腿一软跪地讨饶道:“将军息怒。这些人都是白山部的人,当家的随玉素甫一起逃进山里去了。和卓怕留着他们闹事,所以要小的把人先给圈起来。”

    眼看着脚底下哭丧着脸的回兵,李定国心知这种事跟这种小喽罗更本说不清楚。正当他想派人去找黑山和卓来此问话之际,莫罕莫德本人倒是先兴冲冲地找上了门来。只见这位黑山领袖头戴黑色毡帽、身着绣着精美花饰的战袍,脚跨一匹全身漆黑的伊犁战马。那样子与其说是一个宗教领袖,不如说更像是一个西域武者。而其腰间别着的中华军刀以及45式火铳等全副中式装备,更映衬出了他那彪悍的性格。

    “哦,勇猛善战的李将军,您原来在这儿啊。来,来,来,我来向你介绍一位重要的人物。”满面春风的莫罕莫德一边热情地向李定国打着招呼,一边则将一个年约二十来岁,留着两撇小胡子的青年男子推上前道:“这位是叶尔羌王子尧乐巴斯。自从玉素甫那狗贼引准葛尔人攻占叶尔羌之后,王子殿下就一直流落在外。真主保佑,现在恶人总算是被扫地出门,叶尔羌真正的主人终于可以回来了。”

    “李将军你好。我在此代表叶尔羌的臣民感谢天朝给予的帮助。”面相清秀的尧乐巴斯恭敬地向李定国行礼道。

    “世子不必多礼。叶尔羌向来忠于中原朝廷,出兵帮助叶尔羌平定内乱乃是我军的份内之事。等叶尔羌局势安定之后,本将军定会向朝廷请奏朝廷续封世子为叶尔羌汗。”李定国点头保证道。

    “那小的在此就先谢过将军了。”尧乐巴斯眉飞色着拱手告谢道。

    “世子真是太客气了。只要西域百姓的日子能过得安定,那便是朝廷与我等最大的心愿。说实在的,有些事情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太过执着于复仇未必就对自己有利。你说是吧,和卓大人?”李定国有意向一旁黑山和卓莫罕莫德问道。

    莫罕莫德又何尝不知李定国所指之事。却见他当即坦然一笑道:“李将军说得是。所以我们黑山派并没有像白山那帮人那样用屠杀进行报复。但是狼仔终究是狼仔,留在身旁一不小心就会成了祸害。所以我认为就算不对白山的人进行报复,至少也应该将他们赶出叶尔羌城。以免这些亵渎神灵的人玷污这座美丽的城市,或是在暗地里做一些卑鄙的事情来破坏叶尔羌的安宁。”

    面对莫罕莫德一番冠冕堂皇的说辞,李定国不由地回头向那个叶尔羌王子询问道:“哦,世子殿下也是这么认为的吗?据我所知,在叶尔羌还是有数量众多的百姓信仰白山派的。难道要将这些人都赶出叶尔羌吗?”

    “这个…如果能将这些人感化回正途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毕竟大家都是真主的信徒。”尧乐巴斯两边都不敢得罪的回应道。作为叶尔羌汗位的继承者,尧乐巴斯本人并不是一个宗教狂热者。长达四年的战争已经让这片土地付出了太多的生命。因此相比在宗教上的立场,他更关心的是叶尔羌日后如何能从战争的破坏中重建起来,如何让因战争、屠杀而急剧锐减的人口得以恢复。

    “这还不简单,凭我们和卓大人的德行与智慧一定会让这些人迷途知返的。”李定国指着眼前龟缩在角落里的白山百姓,给莫罕莫德戴了顶大大的帽子道。

    给李定国与尧乐巴斯这么一说,莫罕莫德这下也不好再做坚持。只得向自己的手下颔首命令道:“把他们都放了吧。”

    “和卓大人,您真是个大度的人。叶尔羌能有您这样的国师,真是真主赐予叶尔羌的福气。”尧乐巴斯也跟着上前奉承道。图有王子之名的他手上其实没有半点儿兵权。无论是出于谋取叶尔羌汗位,还是为明哲保身,他都需要仰仗眼前这两个男子的帮助。因此在态度上尧乐巴斯始终都表现得异常的顺从。这种低调的态度显然博取了李定国的不少好感。却见他跟着便连连点头笑道:“好,好,好。家和万事兴嘛。”

    然而,此时的莫罕莫德却并没有像李定国那般乐观。却见他忽然把脸一沉,冷峻地警告道:“就怕是有些人贼心不死啊。玉素甫那斯虽然已经逃入了巴达克山,但以他的脾性绝对不会那么轻易认输。或许他现在正躲在角落里静静等待呢。”

    “等待?等待什么?”尧乐巴斯微微一惊道。

    “当然是等李将军这里粮尽退兵。到时候他便可率兵反扑,再重返旧地了。”莫罕莫德说到这里,又向李定国开口道:“李将军,不知朝廷下一批的军粮何时能抵达。这次为了攻打叶尔羌,我军已经向和阗等西域‘粮仓’征集了大量粮草。开春之后,天山南路的粮食势必会出现紧张。到时候再想就地征粮恐怕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莫罕莫德的一番分析让李定国的脸色也跟着沉了下来。确实,部队在进入西域以来所面对的最严峻困难,并不是与敌人的作战问题,而是自身的补给问题。虽然军部在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但支持将近三万人马进入西域大漠作战依旧是给帝国军部的后勤补给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部队的步步深入,恶劣天气和复杂的地形更是让补给供应难上加难。

    正当李定国紧锁起眉头之时,旁边的莫罕莫德却把话锋一转跟着建议道:“其实这种事情将军不必太过忧心。叶尔羌城本就易守难攻,现在配上天朝的无敌大炮更是固若金汤。实在是不用劳烦天朝的大军亲自来此穷山僻壤驻守。这种小事交给……”

    莫罕莫德的话刚说到一半,却不想正对上了李定国那灼人的目光。不得以之下,他只好硬生生地把接下来想要说的话给吞了回去。转而打起哈哈道:“当然天朝大军做事向来是有始有终,我等自然也是以将军马首是瞻。”

    眼看着面前明显口是心非的莫罕莫德,以及不知在想些什么的尧乐巴斯,还有周围那些服色甚至相貌都与中原人迥然不同的当地百姓。一瞬间李定国的心猛地沉了下来。这一刻连他本人也不知晓这场发生在陌生地域的战争究竟还要持续多久。

    *******************************************************************************

    事实上,不仅仅是李定国隐约感觉到战争尚未结束。对于中华帝国的君民来说,发生在西北的这场战争同样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在东赛汗山成功伏击并全歼帝国东路军主力之后,卓特巴巴图尔又在弘武八年农历十一月分兵两路,一路由其亲率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越戈壁,直趋苏尼特,并一度兵临张家口。另一路则由捷利亚宁配合波雅尔科乌部径赴克鲁仑河,兵抵呼伦贝尔草原。

    数月之间,蒙古骑兵连续出现在张家口、归化诸城之外,无疑是给北方诸省的百姓带来了不小的恐慌。加上刘宗亮部不名不白地被全歼,明朝时期连续多次的入口之战,犹如噩梦一般再一次在众人的脑海中显现了出来。而对于帝都南京等南方诸省的百姓来说,如此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更是让他们觉得难以理解。不是说天朝的大军在西域连连大捷了吗?不是说西域诸番王已经向天朝表示臣服了吗?于是乎,那些曾经让人欢心鼓舞的捷报,转眼间都成了人们怀疑的对象。各大报纸之上均陆续刊登了民间对军部信誉的质疑。甚至还有人公开指责军部有谎报军情,贪功做假的嫌疑。在如此局势之下,从西域传来的叶尔羌大捷自然也就不会再像从前那般吸引人眼球了。各种相关的质疑之声音也是此起彼伏。

    面对民间咄咄逼人的态度,军部当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一日清晨,陆军尚书的马车照例在皇城的午门前停了下来。随着车门被打开,一身戎装的张家玉缓缓地走下了马车。显然出于目前北方草原胶着的展示与来自于民间那股无形的压力,让这位曾经弛诧一时的元帅憔悴了不少。正当他埋头忧心于军部尴尬的境地之时,碰巧迎面就遇上了同样刚刚抵达午门的军务尚书萧云。虽说萧云的表情向来没有什么变化,但此刻他的气色也并不比张家玉好到哪儿去。

    “萧尚书早。”张家玉照例礼貌的招呼道。

    “张尚书早。”萧云的回应同样礼貌而又简练。不过似乎出于难兄难弟的处境,两人的态度与口气都比往常缓和了不少。但却又都不知该如何接口下去。就这样两人沉默着穿越了皇城一道又一道的拱门。直到快要接近英武殿之时,张家玉才率先开口道:“萧尚书,西路军的粮草准备得怎样了?这次蒙古那边的事不会影响到西域的补给吧。”

    “西域的补给已经运抵伊犁城了。这些情况本就是军部意料之中的事。”萧云依旧不紧不慢的回答道。

    “咳,话虽如此。可谁曾想到刘宗亮竟会闯下如此大祸。再说老百姓现在眼里只盯着一场战斗的成败,全然不顾大局啊。”张家玉苦笑着摇头道。

    “百姓如何看待战事,不是军部所要考虑的事情。我们只须保证最后帝国能取得胜利就行。人们向来都是只关心结果,不在乎过程的。”萧云冷冷的说道。耳听萧云这么评价眼前的情况,张家玉忍不住就想接口,却不想英武殿外内宫宫女官已然上前传令道:“陛下有令,宣张家玉、萧云两位尚书晋见。”

    第二部157红海畔苏莱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

    更新时间:2007…7…263:05:00本章字数:4534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暖阁之中张家玉与萧云双双躬身行礼道。但两人眼角的余光都无一例外地扫向了在女皇身旁的垂手站着的龚紫轩。正当两人在心中暗自纳闷之际,龚紫轩倒是先行回头向龙椅上的女皇谦身告退道:“陛下,那臣就先回去了。”

    “恩,相关事宜爱卿就以情况而定吧。”孙露颔首嘱咐道。

    眼看着龚紫轩退出了大殿,萧云当即便向女皇直言询问道:“陛下,可是中西那边出事了?”

    “萧尚书的消息还真灵通啊。”孙露宛然一笑道:“刚才龚大人正在向朕禀告有关埃及宣布独立的事。”

    “没想到苏莱曼这么快就动手了。看来殖民司这些年把马木路克人养得挺肥的啊。”萧云眉头一皱戏谑道。在他看来殖民司给予海外他国分裂势力一定的帮助,以达到牵制某些大国的目的,这本无可厚非。但万事都得讲究个度。搞得那些分裂势力直接宣布独立,甚至还可能就此牵连到朝廷,那可就得不尝失了。

    “可能是看穆罕默德四世这些年醉心后宫不问政事,奥斯曼的军队又在与欧洲人的作战中屡屡受挫,所以才会觉得有机可趁的吧。”孙露想了一下说道。埃及的独立同样也让她本人微微吃了一惊。自此中西半岛的局势算是彻底脱离了历史的轨迹。日后的局势将按照什么方向运动她本人亦不敢再打包票。

    “陛下,埃及的问题终究是他国的事务。天朝在相关问题的处理上,还是适可而止的为好。”萧云跟着提醒道。事实上,他确实已在南京城内听到了一些风声。北方战事的重创,让一度退让的“海权派”又开始跃跃欲试起来。据他所知,而今世面上所流传的对陆军的诸多非议,很大程度上都是来自于“海权派”的鼓动。以“海权派”与殖民司之间的关系,埃及独立这样重大的事件,他们不可能不知晓。很难想象在本土与海外的双重诱惑之下,那些向来惟利是图的财阀们不会做出什么更为过激的举动来。而这也正是萧云一直担忧的事情。

    听完萧云意味深长的告戒,孙露低头沉吟了一下之后,点头说道:“此事朕自会有分寸的。既然是他国的问题,咱们在此也不必多加讨论。还是先来说说国内的战事吧。”

    眼看着女皇与萧云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有关埃及独立的问题,张家玉显然听得有些一头雾水。他不清楚那个埃及对天朝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但隐约间也觉察出了这个国家的突然独立与帝国殖民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不明就已的他却也难以插口进行讨论。好在女皇随即就将话题给转了回来。他也跟着将思路又调回了国内战场,三步并作两步的上前告罪道:“此次军部用人不利,致使东路军蒙受惨痛损失,叛军长驱直入至长城一线。还请陛下降罪。”

    “事已至此,现在再懊悔什么都无济于事。朕想知道阿勒泰一战对我军究竟造成了多大的损失?东路军此刻还剩下多少人马?”孙露摇了摇头关切的问道。

    “回陛下,就目前为止东路军只剩下了留守卓彦巴尔城及周遍兵站的约四千人马。刘宗亮部的主力已被证实在阿勒泰山南麓的东赛汗山被全歼。另有一个辎重营和炮兵连与总部失去联系。目前李虎将军已经收接东路军的残部,并着手重整兵马,以备将准葛尔部驱逐回漠北。”张家玉连珠炮似的报告道。事实上,面对东路军的惨败,军部在震惊之余,并没有显得太过手忙脚乱。似乎相比跃马南下的卓特巴巴图尔,国内百姓的质疑声更让军部的将军们觉得难以招架。

    “失去联系?那么说还有生还的可能?”孙露听罢关切的问道。

    “回陛下,可能性很小。只是理论上还有那么一点机会罢了。一支带有重炮的辎重部队在那种情况下是很难撤出大漠的。朝廷就算想派兵救援,也难以找到相应的目标。”萧云跟着补充道:“陛下,东路军这一次的惨败不仅给帝国百姓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同时也影响到了朝廷与蒙古诸侯之间的关系。据悉,鄂尔多斯、土默特、喀喇沁等蒙古诸部之中都有部分头人或是王公在与准葛尔人暗中接触。如果朝廷不尽快采取行动进行补救的话,势必会给我军日后在蒙古的行动带来诸多不便。此外,据归德城的战况来看,准匪阵营中应该还存有一支规?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