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抉择第94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王爷,我们只是来做生意的没别的什么企图。”捷利亚宁连连“澄清”道。

    “做生意?你们身上就带着几包茶叶、两袋盐巴和一些皮毛之类的东西。就这点货色大老远地跑来这儿作生意,恐怕连老本都要赔上了吧。本王可不喜欢有人拿本王当傻瓜。”卓特巴巴图尔冷笑道。

    “王爷,您可要相信我们啊。我们真是为了生意才来这里的。对,这些货物确实值不了几个钱。不过我们这一路是来测绘地图的。回去后再将绘制好的地图转卖给商人,那样能换一大笔钱呢。”捷利亚宁跟着自圆其说道。

    “那么说来,你们是在为你们的军队绘制地图。”卓特巴巴图尔一针见血道。

    “这个,老实说谁出的钱多就给谁咯。”捷利亚宁开诚布公地坦言道。经过一系列的对话他已经了解自己面前座着的这个鞑靼王爷不是泛泛之辈。有些事情大家只是心照不宣罢了。

    “那你开个价。本王买你脑子里的东西需要多少钱?”卓特巴巴图尔傲然地问道。

    “噢,我们现在已经是您的奴仆了。我们脑子里的东西当然就是您的东西。”捷利亚宁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本王说的可不止是地图。本王知道你们罗刹人十分擅长制造火器。不知你们几个会不会造大炮?”卓特巴巴图尔凑上前小声问道。早在之前与土尔扈特部争斗中准噶尔人便已见识了火炮等火器的威力。后经证实那些火器都是来自于西边的罗刹人之手。而眼前的这几个罗刹人对卓特巴巴图尔来说显然是帮助自己提高实力的好机会。

    给卓特巴巴图尔这么一问,捷利亚宁也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却见他连忙跟着凑上前以同样低沉的声音回答道:“会,会,会。王爷您放心。我们这次来土谢图汗就是来商谈卖大炮的事的。可是现在看来与其卖给愚昧的喀尔喀人,还不如献给英明的王爷您。”

    “那好,本王就收你这个奴才了。”卓特巴巴图尔满意的点头道。一瞬间,他觉得自己离汗位又近了一步。而与此同时,卓特巴巴图尔的幼弟噶尔丹却正以一个小喇嘛的身份观察着中华帝国的国都——南京。

    第二部71五世达赖应邀入京中华女皇赐赏屏风

    更新时间:2007…1…2117:31:00本章字数:4407

    弘武五年,西藏五世达赖应中华女皇之邀率员入京朝觐。随行的不但有黄教的诸多高级僧侣,更有不少出家的蒙古王亲贵族陪同左右。场面之宏大、壮观为历年少见。就连见贯了大场面的南京百姓在许多年之后提起此事,亦会神色兴奋地滔滔不绝说上一通。

    事实上,这并不是西藏僧俗领袖第一次来中原朝觐。明朝自接替元朝起,便继承了治理西藏的权力。当时的明朝为保证对西藏管理政策的连续性,对元代官职名称、品秩大部原状保留。故而对西藏主要采取了“因其故俗”的宽松政策。推行卫所制,在西藏中部和东部分别设立“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与“朵甘行都指挥使司”,隶属西安行都指挥使司,相当于行省军区机构,兼理民政。另在阿里设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封搠思公失监为元帅。完善了从指挥使、宣慰使到万户、千户、百户等各级职位及他们的职权和封建义务,僧俗官员均由中央任命。

    此外,明朝鉴于当时西藏佛教各教派势力争雄,各霸一方的现实,一改元朝只推崇萨迦派一派的做法,对西藏各教派采取多封众建,凡有实力的教派首领,都赐加封号,使其为朝廷效忠。明朝先后赐封了噶玛噶举派哈立麻为“大宝法王”,萨迦派昆泽思巴为“大乘法王”,对后来居上的格鲁派(黄教)释迦也失先封为国师,后加封“大慈法王”。这三大法王中以“大宝法王”地位最高,噶玛噶举派最受重视。法王奉朝廷使命,行使地方职权。法王之下还封有“赞善王”、“护教王”、“阐教王”、大国师、国师等等。均各有管辖领地。明朝对赐封过的上层僧俗领袖人物都确立朝贡关系,特发凭证准予进京朝贡。每逢贡期节庆,各地僧俗首领都遣使或亲自来京朝贺,呈贡方物谢恩,朝廷对来使都给予大量回赐,其数量和质量均远远超过朝贡品。致使朝贡使团不绝于途,由此也密切了西藏上层与中原中央的往来关系。

    自中原战事平定,中华朝建立之后,如何接管西藏便成了弘武女皇所关心的重中之重。不过由于明朝后期内乱外患不断无暇顾及西藏。因此,朝中大臣对西藏的现实情况也知之甚少。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还以为西藏至今仍在萨迦派(红教)的控制之下。相比之下,反倒是自二十一世纪的孙露对西藏了解的更深一些。凭着自己的记忆,弘武女皇在即位后便下旨派人携函入藏邀请班禅和达赖。(孙露也只知道这两个喇嘛教领袖。^_^)出乎她意料的是,五世达赖很快就给了她答复,并在两年后欣然应邀赶来了南京。如此顺利就得到西藏方面的响应让孙露欣慰不已。然而她却并不知晓,此刻中华帝国之所以能一针见血地抓住西藏局势的要害,完全是得益于西蒙古人的“帮助”。

    其实在1636年时,西藏的格鲁派(黄教)曾受到过一大威胁,原红教的保护者、西藏第巴藏巴王占据了拉萨。不得已之下,五世达赖喇嘛阿旺&a;罗桑嘉措便向位于青海的,西蒙古和硕特王国的顾实汗寻求帮助。与诸多蒙古王亲一样,顾实汗也是一个忠实的格鲁派教徒。在收到达赖的求救信后,他立即联络了其他西蒙古王公,组成联盟共同入藏救援达赖。该同盟包括了顾实汗的侄儿、斋桑湖地区和塞米巴拉金斯克的鄂齐尔图和阿巴赖台吉;绰罗斯部首领巴图尔洪台吉,他当时统治着乌伦古河流域、黑额尔齐斯河流域和塔尔巴哈台的叶密立河流域;甚至连远在里海的土尔扈特首领和鄂尔勒克也加入了进来。当然真正负责指挥作战的仅是顾实汗与他的兄弟昆都仑乌巴什。

    1639年,顾实汗率领蒙古联军第一次入藏。他很快就打败了红教的支持者和原本教巫师。之后在1642年的第二次战役中,他又捉住了红教领袖第巴藏巴,占领了拉萨,一举推翻了噶玛王朝并建立了以黄教为主体的噶丹颇章政权。自此确立了黄教在西藏三百多年的统治,而达赖喇嘛也从那时起成了西藏至高无上的政教领袖。作为回报,顾实汗得到了喇嘛教上层的承认,并被视做拉萨地区黄教的保护者和世俗权力的代表人,成了名副其实的“西藏可汗”。他的硕特王国也由原先的青海、柴达木地区扩张到了北部西藏。

    然而五世达赖与顾实汗之间的“蜜月期”很快就到了头。有道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和硕特人在入藏后便一直赖着不走。顾实汗除了掌握强大的兵权之外,还实际上操纵着噶丹颇章政权。这就让五世达赖虽然安富尊荣于教主地位,在政治上却成了蒙古人的傀儡。五世达赖当然不甘心就此受制于人,一心企图排挤蒙古部落势力出西藏。而在另一边顾实汗也不甘心失去在西藏的既得利益,想尽力控制噶丹颇章政权。双方在一番明争暗斗之后,当然是没有兵权的五世达赖落了下风。于是他便又故计从施盘算起从外界请来“新神”来赶走这帮蒙古“瘟神”了。

    照理说遇到这种麻烦问题,理应去找作为上国的明庭帮助调停。但当时的朱明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善于审时度势的五世达赖料定明朝必亡,就和实力更大但还未入关的清王室拉上了关系。为此在1642年五世达赖还派特使到盛京朝见皇太极,并受到了清室的优待。可谁知满人崛起的快,覆灭的更快。中原的汉人仅花了五年左右的时间便咸鱼大翻身,又成为了中原的主人。虽然国号变了,皇帝也换成了一个女子。但这在五世达赖看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新政权能否保证黄教及他本人在西藏所享有的特权。能否保护他们不受蒙古人的控制。从中华女皇给他的信中可以看出,汉人是十分乐意介入西藏事务的。而他们能打败凶悍的满人,也证明新朝廷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光凭这两点,就足以让五世达赖翻越终年积雪的大雪山,横穿广漠的戈壁沙滩,历时一年多,行程万里,抵达帝都南京来朝觐中华女皇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英武殿内五世达赖向端座在龙椅上的弘武女皇敬献哈达,跪请圣安道。

    “活佛一路辛苦了。”孙露连忙起身亲自扶起了五世达赖赐座赐茶,问候道。

    “能得陛下的邀请,就算是历经再多的风险,贫僧等也一定要来朝觐啊。藏比苦寒之地不比中原繁华富庶。因此唯有献上些佛宝,保佑吾皇万寿无疆、国泰民安。”五世达赖说罢,便示意身后的喇嘛们将手中所捧的宝物一一向女皇展示起来。

    却见喇嘛们手上捧着的有金铸佛像、有黄金佛器、有藏香、有氆氇等等贵重礼品。此外,殿外还栓着几匹同是礼物的骏马。面对如此众多的珍贵礼品,孙露可算是看花了眼。她本来就对西藏工艺品充满了兴趣。而眼前这些贡品不但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带着一种独特的神秘宗教气息。怎能不让她心花怒放呢。然而在这些贡品之中有一个盘子却又独独吸引住了孙露的视线。这个盘子里装着几棵极不起眼的种子,由一个10岁左右的小喇嘛捧着。与周围金碧辉煌的佛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孙露和蔼地向那个小喇嘛询问道:“小师傅,你手里捧着的是什么?”

    “回陛下,这是无忧树、菩提树和娑罗树的种子。昔日佛祖在无忧树下降生,菩提树下觉悟,娑罗树下成佛。”小喇嘛毫不怕生地抬头回答道。那双可爱的大眼睛,着实是讨人喜欢,却见孙露点了点头,饶有兴趣地问道:“噢,原来如此。小师傅可真博学。你叫什么名字啊?”

    被女皇这么一夸奖,刚才还镇定自若的小喇嘛不由微微脸红了起来。只见他垂下了眼眸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我叫噶尔丹。”

    噶尔丹?这么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呢。正当孙露在脑中回忆相关讯息时,却听一旁的五世达赖跟着解答道:“陛下,这是准噶尔部可汗巴图尔洪台吉的第四个儿子噶尔丹。”

    给五世达赖这么一提醒孙露这才反应过来,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小喇嘛正是后世史书上记载的那个将崛起于天山,将整个西北地区搞得天下大乱的准噶尔王噶尔丹。可他怎么会去做喇嘛了呢?抱着这样的疑问孙露随口就问了一句:“噶尔丹你怎么会去做喇嘛了呢?”

    女皇的问题显然让噶尔丹和五世达赖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来。却听五世达赖试探着向孙露问道:“陛下,您认为噶尔丹出家有什么不妥吗?”

    “啊,没什么。朕只是奇怪噶尔丹身为一个贵族,年纪还这么小,他父亲怎么舍得让他去做喇嘛。”意识到自己说漏嘴的孙露连忙改口解释道。

    “回陛下,正因为噶尔丹是巴图尔洪台吉可汗的最宠爱的儿子,所以可汗才会将他送入寺院侍奉佛祖啊。正如昔年和硕特部的拜巴噶斯巴图尔、绰罗斯部的哈刺忽刺、杜尔伯特部的达赖台吉和土尔扈特部的和鄂尔勒克,等卫拉特首领曾各派遣他们的一个儿子到西藏学习喇嘛教。自那时起将自己的儿子送往拉萨学习佛法便成了草原各部的一向传统。而且噶尔丹天资聪怡,今年才9岁,却已精通多部佛经了。”一提起自己这个年幼的弟子五世达赖言语间也充满了自豪。

    “原来如此,那倒是朕误会了。”孙露欣然点头道。从五世达赖的口气听来此事应该是噶尔丹的父亲心甘情愿之举。如此说来,噶尔丹历史上应该真的当过一段时间的喇嘛。至于他之后如何会成为准噶尔王并起兵造反那都是后话了。至少眼前的他只是一个9岁的孩童罢了。可因为如此就该放过噶尔丹这个可能存在的隐患吗?一瞬间杀机在孙露的心中一闪而过。但她最终还是放弃这念头。转而向噶尔丹微微一笑道:“小师傅给朕的这些种子可是绝佳的礼物啊。朕之前已命人在京师兴建了红山昭庙。这样吧,就将这三种树的种子同时栽于昭庙之中,由小师傅来照料如何?”

    孙露的建议让年幼的噶尔丹不知该如何回答。拉萨和伊犁固然是他的故乡,可中原繁华的世界同样也在吸引着他。这时倒是五世达赖替他答应道:“如此甚好。噶尔丹你能在天朝修行也是佛祖的安排啊。”

    “是,活佛。”噶尔丹必恭必敬的答应道。在他看来达赖活佛的命令就是等同于佛祖的命令。然而此时的他却不知晓,就在他随达赖喇嘛离开西藏的同时,他的父亲已然去世了。无论是继承汗位的新汗格僧,还是他的那些窥视汗位的哥哥们,显然都不希望他从西藏回来。正因为如此五世达赖才会如此爽快地答应孙露的要求。

    “活佛真是开明之人。正所谓礼尚往来,朕也得送份回礼才行啊。”孙露说罢便向身后的董小婉点头示意了一下。

    “这可万万使不得。陛下刚才已经赏赐了诸多礼物。吾等怎好意思再受陛下的赏赐。”五世达赖连连推辞道。正如他所言,孙露先前确实已赏赐了玉制及金制佛像、唐卡、画像、犀角碗碟、裘皮、药物、香料、钟表、瓷器等等众多贵重的礼物。为了接待喇嘛使团还特地在京师外围建造一座喇嘛庙。如此隆重的接待规格让五世达赖也觉得受宠若惊了起来。

    “刚才的赏赐是朝廷的。这是朕自己的一点儿小东西。”孙露摆摆手解释道。

    五世达赖不明白女皇口中朝廷赏赐与皇帝赏赐之间的区别。但既然皇帝坚持要赏赐那当然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咯。正当众人好奇于女皇究竟会赏赐什么东西之时,刚才出去的董小婉又回来了。却见她的身后两个身材魁梧的侍卫正将一个红布遮着,屏风大小的东西搬进了大殿。在博得了女皇的首肯之后,董小婉欣然掀开了红布。与众人猜测的一样这是一个丝制的屏风,周围用上等的紫檀木做框架。从质地到工艺都堪称极品。然而当众人看清这个屏风之时,畏惧之情瞬间替代了惊讶的表情。却听噶尔丹头一个忍不住大叫道:“布达拉宫!”

    第二部72金銮殿女皇造奇迹礼宾司朝宗遇刁民

    更新时间:2007…1…2117:31:00本章字数:4421

    红白相间的宫墙,金碧辉煌的宫顶,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的宫殿。这不正是雪城高原上独一无二的布达拉宫吗。眼前屏风上这副精妙绝伦的苏绣仿佛将众人带到了神秘而又壮观的拉萨城。其逼真的效果让在场的五世达赖等活佛法师们惊愕不已。若说中华女皇找到一个去过拉萨的画师从而制作出这样一副描绘布达拉宫的屏风不足为奇。可让五世达赖等人觉得难以置信的是,屏风上的布达拉宫竟然还包含了不少新近曾加、甚至尚未完成的建筑。难道说眼前的这个女皇帝真有通天的法眼能看到远在万里之遥的布达拉宫吗?想到这儿,五世达赖等人看孙露的眼神亦带上了崇敬之色。

    孙露当然是没有什么通天法眼。但她有来自的三百年后的一件法宝。那就是一张面值五十元的人民币。在这张纸钞的背后赫然画着西藏的布达拉宫。为了给西藏来的活佛们一个惊喜,孙露特地找出了这件“纪年品”。先是让欧洲传教士照着钞票上的小样临摹了一张底稿,再让苏州最灵巧的绣工依照底稿,以苏绣绝技双面绣在屏风的正反两面分别绣出了布达拉宫图和文成公主入藏图。当然人民币上的布达拉宫比起五世达赖时期的布达拉宫来,规模大了不少。其中还包括了壮观的五世达赖灵塔。不过由于这份礼物给达赖等人的冲击过于巨大,他们也就没有仔细在意这些差异。甚至还认为这是佛祖的某种启示。不管达赖等人怎么想。至少孙露的目的已然达到了。却见她扫视了一番尚未从惊讶中恢复过来的众喇嘛,得意的向五世达赖介绍道:“这是朕特地为活佛准备的一件小礼物。希望能令活佛满意。”

    却见这才反应过来的五世达赖猛然起身带领一干喇嘛恭敬地朝孙露叩拜道:“佛祖显灵,女皇万岁!”

    “活佛快快请起。朕不过是命人绘制了一副布达拉宫的画像制成屏风。怎能受如此大礼。”孙露明知故问着上前扶起了五世达赖。

    “陛下有所不知,此画与拉萨的布达拉宫,不,是未来的布达拉宫简直一模一样。许多还在翻修加建的大殿在画中都已然成形。这莫不是佛祖在显灵吗。”五世达赖激动的说道。

    “啊,竟有这事!朕还真没想到呢。”孙露故作惊讶道。

    “陛下,不知那位画师现在身在何处,可否请他过来一叙。”料定这是佛祖显灵的五世达赖赶忙追问起画师的下落来。

    而孙露又怎好意思向五世达赖言明事实,于是便随口敷衍道:“这朕也不知晓了。朕向外征集佛教典籍经画,有一名老者留下了一副草稿声言上面所画为布达拉宫。后经证实此确为布达拉宫。于是朕下令给那老者赏赐,可谁知那老者早已离开无迹可寻了。”

    “佛祖,佛祖,那个老者一定是佛祖。是佛祖显灵了。”一旁的几个喇嘛跟着兴奋地叫嚷出了声。却听其中一个喇嘛不甘心地追问道:“陛下,请问那老者身上有何特征吗?”不过他所能得到的也只是女皇无奈的笑容罢了。

    虽然孙露没有对此做进一步的解释。可越是模糊越是能给人以发挥的空间以及神秘之感。正如在场的喇嘛已然为女皇陛下编织了好几个不同版本佛祖显灵的解释来。这些故事日后随着喇嘛们的传教在藏、蒙等地的喇嘛教信徒中广为流传。而中华帝国的女皇也就此成为了藏民耳熟能详的人物。不过此刻的孙露还不知道自己的突发奇想和随口敷衍经能给自己在藏、蒙等地开创出如此口碑来。但至少她事先想要威慑五世达赖的目的是达到了。于是,害怕多说穿邦的孙露赶忙将话题一转邀请道:“既然连佛祖都显灵了。那朕可得好好款待活佛了。朕已在御花园摆开了宴席搭起了戏台。还请活佛务必赏光。”

    正如孙露所言,就在她向众人展示布达拉宫屏风之时,宫中的女官早已准备好了晚宴和戏台。在琉璃灯的照耀下御花园灯火通明,孙露领协中华朝的文武百官与五世达赖等人把酒言欢。席间作为助兴五世达赖还特意让随行的喇嘛上台表演了一段藏戏。神秘而又诡异的面具,以及犹如魔咒般的唱腔都给中华朝君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了这一良好的开端,五世达赖在南京的访问就更是顺风顺水起来。他们被安置在了新建的红山昭庙。整座庙宇为仿西藏建筑风格,是为接待五世达赖特意建造的。喇嘛教在江南地区的影响虽不及西北地区,但其教众亦不在少数。其中又以俘虏而来的满人和蒙古人居多。因此想要在南京建造一所地道的喇嘛庙并不是件难事。而各阶层的喇嘛脚信众在得知五世达赖莅临的消息后纷纷前来拜遏布施。一时间,红山昭庙门庭若市、香火旺盛。喇嘛们便借此机会在江南广施布道。

    至于五世达赖的行程安排就更为紧凑了。除了接受女皇的接见与宴赏之外,他还游览了众多京师名胜,先后前往栖霞寺、玄奘寺、静海寺献供礼佛,并多次入宫为僧众摩顶传法授戒。甚至还与汤若望等西方传教探讨了天文学、医学。虽然佛事活动频繁,但五世达赖却一点儿都不觉得累。年仅37岁的他既是高僧,同时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乐意与诸多其他宗教的人士进行交流。早年他就曾与汉地佛教的僧人、西宁的伊斯兰教的人士、印度的游方僧有过接触。此次来中原更是让他有机会了解和吸收各种外民族文化,并把它们容纳到藏族文化之中。

    另一方面,孙露在接见五世达赖后,翌日便册封其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恒喇达赖喇嘛”,赐金册、金印。从此,达赖喇嘛的封号和政治宗教地位被确立下来。历世达赖喇嘛由中央册封,遂成为一种定制。至于金瓶掣签制,由于中华朝目前对西藏的控制还仅停留在名义上。因此在中国军队正式进驻西藏之前,孙露并不想过早地提及此事,以免打草惊蛇。

    五世达赖的造访固然让中华朝的官员们忙活了好一阵子。但对于内务部的官员们来说弘武五年的这场盛世仅仅是他们之后一年忙碌的开始而已。时值六月,离中华帝国第一届国会召开的日期还有整整一年的期限。虽是如此,各地方议会已然陆续选举出了各自的国会代表。此外,为了不耽误时间,帝国偏远省份的国会代表已经陆续抵达京师了。介于前两次国会召开的经验,内务部特地组建了一个部门“礼宾司”来接待抵京的国会代表。不仅为他们安排住宿,还得时常陪同代表们游览京师,参观朝廷置办的各种模范工厂。

    此项工作看似烦琐而又无关轻重。但身为礼宾司卿的侯方域却做得兴致昂然。而今在复社四公子中,除了被发配边疆的陈贞惠,侯方域或许是其他三人之中最默默无闻的一个。方以智精通格物、数学、天文、地理,在很早以前便得到了孙露的赏识。冒辟疆则在建筑方面造诣颇深,在不久前也被工部委以了重任,前往北方主持晋察冀栈道工程去了。侯方域显然没有他的俩个兄弟那般多才多艺,有一技之长。绚烂的文辞并不能为他在中华朝打开仕途,又没有合适的职位来让他一展身怀的纵横之术。因此侯方域在儒林名气虽响也为官多年,却只做到了一个四品礼宾司卿。品级虽然上去了,但比起他以前任职的外务部来,此刻所处的内务部显然没有太大的发展前途。况且就连自己老婆的好姐妹董小婉都博得了女皇的赏识,成了与自己同级的四品女官。这又怎能不让他闹心。然而正当侯方域觉得心灰意冷之时,陆续赶来的各省国会代表,却让他发现了另一条仕途希径。

    照理说,这些国会代表只一些对朝政感兴趣又深受百姓推崇的民间布衣而已。其地位自然是不能比拟在朝为官的官僚大臣。但仔细想来国会代表对朝堂的影响力却又是举足轻重的。这些人或是富甲一方的豪绅巨贾,或是名贯儒林的鸿儒,或是告老还乡的勋臣。总之究其背景,不少人都是来头不小,都有各自的一套人脉关系。要想伺候好这帮大老爷,可一点都不比接待五世达赖喇嘛来得轻松。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能拉拢这些国会议员,无疑就是在给自己的仕途攀关系,保不定日后自己便能借此青云直上也不一定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侯方域这些日子当然是干劲十足。他不仅悉心接待来自各地的议员,左右逢源于各个党派。还时常与一些知名的议员把酒畅谈、相邀出游。加之其本来就文才飞扬、博古通今。没过多久“礼宾司的侯大人”便成了诸多国会议员口中有名的“贤吏”。

    这一日,侯方域又像往常一般早早地来衙门上班了。可谁知,马车刚一停下外头就传来了一阵激烈的吵闹之声。觉得有些蹊跷的他不由掀开了帘子望外一瞧,却见衙门口的几个侍卫正推推搡搡着驱赶一个衣衫褴褛的叫花子。那叫花子身材虽消瘦,却异常的固执,无论侍卫怎么驱赶他都抱定了主意不离开。见此情形侯方域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心想这些侍卫真是不懂事,不过是一个叫花子而已,给些钱打发了就是。干嘛搞得在衙门口动手动脚的呢。况且这里出入的国会议员又多,万一给人落个口实,不但礼宾司的脸丢大了,连带着自己也会有大麻烦。想到这儿,侯方域赶忙下车,官腔十足地向侍卫呵斥道:“你们在干什么呢!怎么能对待百姓!”

    “回大人,这个叫花子一大清早就守在了衙门口,大叫大嚷,怎么赶都赶不走。”憋着一肚子火的侍卫队长一个拱手报告道。

    “那也不能当街打人啊!”侯方域没好气地瞪了那侍卫队长一眼道。随即他又从怀里取出了一些碎钱塞到那叫花子的手上安慰道:“这位兄弟你没事吧。这么大清早的饭还没吃吧。这些钱你先拿着,有什么事吃了饭再说罢。”

    原以为给点前就能打发那叫花子的侯方域,却不想对方连看都没看直接便将钱塞了回来,摇头道:“老爷,俺吃过早饭了。这钱俺不能要。”

    不要钱?那你一大清早的来衙门口做什么。难不成自己今天真遇上传说中的刁民了吗。心里虽很是窝火,但侯方域还是挂着和善的笑容向对方耐心解释道:“这位兄弟你来衙门是想打官司吧。你找错地方啦。我们这里是礼宾司衙门,不受理官司。喏,往前笔直走,左手打弯,再走两个路口就到大理寺了。你要打官司到那里去就行了。”

    “老爷,俺知道大理寺往哪儿走。请问老爷这礼宾司里头是不是有许多议员大老爷啊?”叫花子字正腔圆的问道。

    给对方冷不丁这么一问,侯方域便随口回答道:“是啊,礼宾司是接待各地国会议员的地方。”可还未等他反问对方找国会议员有什么事。却见那叫花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热泪盈眶地请求道:“老爷,俺要见国会议员,俺要见国会的青天大?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