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抉择第13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贯作风不符啊。”罗胜皱着眉头问道。

    “孙司令说了卷烟的成本低利润却很大。不控制好的话会给打乱市场次序的。而且经营卷烟的大部分利润都由政务院控制。怎样这下你可满意了吧。”陈邦彦解释道。其实孙露从很早以前就想生产卷烟了毕竟这在二十一世纪可是一门高利润的买卖啊。不过孙露也意识到了如果没有足够强的实力盲目生产卷烟也是会吃大亏的。所以孙露一直等到现在才将她的卷烟计划付诸实施。

    罗胜一听原来还有这么一个计划不禁心中大喜。于是又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陈邦彦桌子上的那个可以生火的小盒子上。

    “咦,陈总理这是什么宝贝啊。该不会又是什么从西洋来的新奇玩意儿吧。”

    “这个啊,这是研究院刘逢庆搞出来的打火机。可别小看这小玩意啊这可比火柴强多了。”说着陈邦彦啪的一甩有点燃了打火机。

    “就是那发明苏女纺车的刘氏兄弟?”刘逢庆与刘逢喜的事迹罗胜也是略有耳闻的。

    “是啊,现在刘逢庆和他的哥哥刘逢喜可是研究院的镇院之宝啊。”关上打火机后陈邦彦又将打火机递给了罗胜继续介绍道:“这打火机由外壳、内壳、棉花、火芯以及打火的燧石组成。用的是煤油。方便而且不会受潮还能防风。”

    “不错,不错。”抚摩着打火机锡制外壳上精美的花纹罗胜觉得这又是条不错的财路。

    就在陈邦彦与罗胜在办公室腾云驾雾时。陈邦彦的秘书田道周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向陈邦彦汇报道:“陈总理。布政使汤大人刚才让人传话来了。说是巡抚沈大人会广州了。”

    “什么!”听到这消息陈邦彦手中烟不禁掉在了地上。

    有些大大希望看些关于女权之类的东西。柳丁想了半天觉得写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毕竟孙露不可能打着招牌大张旗鼓的宣传日后的女权思想。只好给妇女们以更多的机会表现。来唤醒她们的自我意识。哈哈,有些大大喜欢看战争场面。其实柳丁也喜欢写战争场面。(大规模的那种)。以后铁定会有长篇的战争场面的。

    第三章第四节

    更新时间:2006…8…718:55:00本章字数:4339

    映着摇曳的烛光,沈犹龙合上了摆在案牍上有关香江商会、义勇军以及孙露的资料。深深的叹了口气后他起身绕着书房缓缓的渡起了方步。回到广东的沈犹龙怎么都没想到在自己离开几个月后广东竟然会变成这副模样。又是议会,又是人民委员会,又是农村合作社的。还有什么“广州协议”。这些任何一条放在大明律法中都是决不允许的。都是犯上做乱的举动。可是这一切却都偏偏发生在了广东。非但百姓们对于这些措施拍手叫好。让沈犹龙大跌眼镜的是就连广东的官员也对此表示默认。甚至公开支持香江商会的这些举动。象是广东布政使汤来贺和广东监察御史姚奇胤等人。

    想到这里沈犹龙不禁苦笑了一下。这该怪谁呢?还不是该怪自己。怪自己太低估了这些商人们的本事。其实沈犹龙在一开始便注意到了香江商会和桃源山庄。不过他却并没有采取抑制的措施。毕竟在闽粤地区象这样拥有地方势力的商会并不在少数。盲目的采取打压措施往往会事得其反。把这些海商逼成海贼可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当然这个香江商会快速扩充自己势力贿赂当地官员等等这些事沈犹龙也清楚。不过在见识了义勇军的“除草行动”后。他又有了另一番打算。那就是利用广东的义勇军来遏制福建郑芝龙的发展。这些年来福建的郑芝龙可谓是如日中天。俨然一副闽海王的架势。朝廷由于中原流寇肆虐并没这个精力也没这个实力来管边廷的情况。于是利用海商来抑制同为海商出身的郑芝龙当然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沈犹龙就默许了义勇军在海上的所有行动。包括他们的那些严重违反大明律法的战舰。

    可这些个商人还真是鬼精鬼精的。他们并没象沈犹龙想象的那样同郑芝龙起冲突。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极力忍让着郑家。只是在福建海域以南的地区发展自己的势力。并且与其他海商组织不同的是香江商会的义勇军不但大力发展水军。他们在陆上的战斗力同样不容忽视。就象是那次义勇军以300多人剿灭牛头寨的匪帮。足以证明他们的战斗力在官军之上。这当然引起了沈犹龙的极度不安。海上的势力再怎么强也不至于用水军攻城掠地吧。可是陆上民团的势力则是沈犹龙需要提防的。但不久传来新宁仆贼造反的消息又让沈犹龙想到了那驱狼吞虎之计。这次为了保险起见沈犹龙还特地派了广东布政使汤来贺来负责此事。可没想到竟然连一向以公正廉洁著称的佐平(汤来贺的字)都会被这些奸商收买。非但匪没剿成还让人家将整个广东大闹了一番。什么“打土豪,分田地”这与闯贼一伙的做法有什么区别。让沈犹龙哭笑不得的是最后官府还帮着那些仆贼出面签定了什么《广州协议》让那些仆贼都成了自由之身。这不是全乱套了嘛。

    满心以为广东已经天下大乱的沈犹龙回到广东一看却发现广东的治安竟然出奇的好。那些仆贼们在签定了《广州协议》就再也没闹腾。而去年的税收竟也比前几年多了不少。走在大街上人人都精神抖擞。根本不想别处的百姓那样面有菜色。城里商铺云集,郊外的良田望不到边。这些现象都让沈犹龙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还有让他大为吃惊的就是那些商贾们还学起了红毛夷办起了什么议会。而议会所谓的议长竟会是广东名士陈子壮!对于陈子壮沈犹龙还是挺钦佩的。当年奸贼魏忠贤等把持朝政,曾想笼络他,要他写“元勋”二字送给魏;陈子壮对此极为反感,不写。一次典试,他还撰文揭露和论述历代宦官之祸,进呈给皇帝,因此,陈子壮与父亲同时被削职归里,居于广州的盐仓街。就是这样一个清流难道也会被那些商人收买吗?

    沈犹龙知道这一切的关键都在那个叫孙露的女子身上。孙露、孙大善人、桃源山庄的孙庄主、义勇军的孙司令。没有家人、没有后台、甚至连身世都模糊不清。这个谜一样的女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

    大鹏所城,全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明太祖初年即在中国沿海地带布防军事卫所,由于军士和家眷的到来,在沿海地带诞生了一些新的村镇,鹏城所城便是其中之一。此处随为弹丸之地。但却扼守海陆要冲。是新安重要的军事基地。十数米高的南门城楼下孙露带领着一干将领及香江商会代表正等待着广东巡抚沈犹龙的到来。

    看着身边略显紧张的陈邦彦。孙露不禁问道:“陈总理今天不舒服吗?”

    “啊,没什么。”意识到自己有些紧张的陈邦彦不好意思的挺了挺身板。说实话这次广东巡抚沈犹龙突然回广东确实是让陈邦彦吃惊不小。不知道沈犹龙的到来会不会对现在广东的改革工作带来影响。

    象是看透了陈邦彦的心思孙露安慰他道:“总理放心吧。相信沈大人还是比较开明的。”

    “是,是。司令说的是。”嘴上这么说但陈邦彦的心里还是颇为担心的。

    看着陈邦彦的样子孙露只能无奈的笑笑。其实孙露早就知道沈犹龙要回来了。所以才会在收复澳门之后就急匆匆的赶回来。至于事先没通知陈邦彦他们是为了让沈犹龙看看广东地区现在真实的情况。孙露知道到了现在这地步再遮遮掩掩已经没有意义了。相信凭自己的实力无论沈犹龙同不同意,广东的改革都要继续下去。现在就看沈犹龙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了。

    不一会儿远远的就能看见沈犹龙的轿子了。孙露连忙整了整官服带着众人迎了上去。

    “广州府左参将孙露参见巡抚沈大人。”孙露带着众人行礼道。

    此时从轿中走出了一位体态微胖穿红色一品官服的中年人。但见孙露他们跪在面前连忙扶起孙露道:“孙将军不必行此大礼。本官早就听说孙将军乃是巾帼英雄。如今一见果不其然啊。”

    “沈大人过奖了。下官何得何能受此殊荣啊。全凭将士们的努力才能保这一方的平安哪。”孙露一边谦虚着一边将沈犹龙引进了城。

    “孙将军实在太谦虚了。”仔细观察了孙露之后沈犹龙不禁有些失望。虽然这女子有着比男子更稳健果断的气质。但无论从任何一个任何一个角度看她都不过是一个刚满20岁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在过去几年中的香江商会那些计划是出自这个女子之手。难道她的幕后还有高人指点?抑或许她也只是个傀儡?想到这里沈犹龙婉言谢绝了当地商人在酒楼里摆的宴席。而要求同孙露一起先参观一下大鹏守御千户所。孙露当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他的要求。

    在孙露和陈邦彦等人的陪同下沈犹龙观摩了大鹏守御千户所驻军的操练以及新造的炮台。沈犹龙除了对那些新铸造的钢制火炮以及将士们高昂的士气大加赞赏之外。他还对钢筋混凝土工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孙将军,恕本官眼拙。这炮台是用什么石才造的。怎么没有接缝啊。”

    “禀大人,这是钢筋混凝土的。”孙露解释到。自从研制出水泥之后孙露便将广东沿海所有重要的炮台按照欧洲炮台的样式改建成混凝土工事。

    “钢筋混凝土?”这个名词沈犹龙还是第一次听到呢。

    “是的,大人这是由钢筋做骨架再浇上由沙石和水泥混合而成的混凝土做成的。”孙露详细的解释着炮台的构造。

    “希奇希奇啊,不知这叫什么来着?”

    “钢筋混凝土,大人。”孙露连忙提醒道。

    “哦,钢筋混凝土是否牢固呢?”虽然还是听不懂孙露所说的某些名词。但沈犹龙还是隐约的觉得这些工事要比砖土结构的工事牢固得多。

    “这个啊,还是请大人看一下现场演示吧。”孙露觉得解释是解释不清的了。还是来场现场表演比较能说明问题。于是孙露让人在钢筋混凝土墙旁边的空地上搭了一个临时的砖土结构堡垒。让后在两边个放一个炸药包。只听轰得一声巨响。沈犹龙等人只觉得地动山摇。险些站不稳。待到烟尘过后,眼前的情景让沈犹龙觉得自己是在做梦。刚才的那个砖土结构堡垒早已被炸上了天地上只留下一个大大坑洞。而另一边钢筋混凝土墙除了在地上也有个洞外墙体本身并没丝毫的损伤。

    “这,这。孙将军刚才那包东西是什么啊?”好不容易回过神的沈犹龙惊讶的问起了孙露。

    “禀大人。刚才那是炸药包。没伤着大人吧。”孙露一边解释一边帮沈犹龙拍着身上的尘土。刚才见沈犹龙迟迟没有反应孙露还真怕他给吓傻了呢。看着旁边的陈邦彦等人那样子也好不到哪儿去。不过刚才那个炸药包的威力也确实大了些。那该不会是伪劣产品吧。早知如此还真该站得更远一些。

    “啊,没事。没事。”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表现有失官威的沈犹龙。立即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打着官腔问道:“这炸药包。全军配有多少?”

    “禀大人,这炸药包主要是配给工兵使用。当然部队若是攻城的话也可大量的配备。现在大鹏守御千户所的火药库里就有200多个。”

    “哦,不错。不错啊。”沈犹龙抚着胡须赞叹道。早就听说新安的义勇军擅长火器。今日一见果不其然。这炸药包虽然听上去不怎么响亮。可算是大明威力最大的火器了。有它那些砖砌的城墙还和纸糊的一样。而这钢筋混凝土墙则是坚固无比。要是大明边关的城池都用钢筋混凝土造的话那还不是固若金汤。不,最好是整座长城都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若是在一旁的孙露知道这位巡抚大人竟然想把长城也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话。估计她当场就会被这龟壳大计气得吐血。不过沈犹龙倒是越想越激动于是带着颤抖的声音问道:“孙将军,这钢筋混凝土由何人制造?”

    “禀告大人,主要还是由广东官府负责。不过材料什么的一部分由军工厂制造。一部分从各个商户招标而得。”一开始孙露确实想将这些工程通过招标选择相应的商家负责建造。不过转念一想,本国开发商们狂盖烂尾楼的情景孙露还是记忆由新的。于是考虑再三还是建立了专门的军工企业直接由军队负责。

    “什么!你是说钢筋混凝土的配方已经流落民间了吗?”沈犹龙吹胡子瞪眼睛的问。

    “水泥厂和钢铁厂都是民营的。”一旁的陈邦彦连忙接口道。

    “胡闹!如此重要的配方怎能流落民间呢!若是配方流落到敌国可怎么办呢!”沈犹龙大声斥责起来。刚才还觉得这女子是个人才。可谁知商人就是商人只重利益。如此重要的东西竟然也被当作普通商品随意买卖。若是敌国也掌握了这些技术那还得了。

    “大人息怒。那些只是用于普通的民用建筑。至于炮台等防御工事完全是由军方的军工厂来负责的。其中的关键并没流落民间。”见沈犹龙反应如此强烈孙露也只好找个理由敷衍他了。总不成把水泥也当成战略物资吧。

    “哦。是吗。”听孙露这么一解释沈犹龙安心了不少。心想毕竟她还算是识得些大体的。

    见沈犹龙不再过问钢筋混凝土的事了。孙露连忙表示:“既然大人不原去赴宴。那下官就让人通知乡绅们大人今天不舒服不去了。不过天色确实已晚。不如这样吧,下官斗胆就请大人留下同这里的将士们共进晚餐吧。也算大人体察军心啊。”

    仔细打量了孙露一会儿。沈犹龙并从孙露的眼中读到什么。看着孙露诚恳的样子沈犹龙决定留下。他到要看看这女子究竟能有何花招。

    第三章第五节

    更新时间:2006…8…718:55:00本章字数:4675

    一行人在孙露的指引下来到了部队食堂。沈犹龙万万没想到孙露竟然真的让他这个堂堂的一品大员同那些军士们一同吃饭。当然上下级规矩还是要分的。他们被单独的安排在了食堂军官区的一张圆台上。饭菜很简单就四菜一汤,荤素搭配得不错。沈犹龙观察了一下发现周围的军士吃的也是这些。只不过他们这桌加了几坛酒。若以接风酒来说这确实是寒酸了些。但以军营的伙食标准来说这已经超过了京师的京营了。况且看着那些军士崇敬的眼光。沈犹龙也颇感得意毕竟自己这也算是体察军心了。指桌上的饭菜沈犹龙由衷的感叹道:“孙将军,你们这的伙食不错啊。有有鱼有肉的。”

    谁知孙露却突然拜倒在地向沈犹龙请罪道:“下官斗胆私自给这些将士们分发了粮饷。还请大人治罪。”

    “孙将军,此举不但稳定了军心,还为朝廷解决了困难。何罪之有啊。快起来吧。饭菜都快凉了。”通过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沈犹龙深深的感到压是不可能了。那只有靠抚了。

    “多谢大人。”孙露起身又坐回了原来的位置了。其他几人见沈犹龙并没治孙露的罪。也不禁舒了口气。现场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在座的众人轮番给沈犹龙敬酒。对于沈犹龙能来此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更是大加称赞。

    于是在酒足饭饱之后已经有些飘飘然的沈犹龙对着孙露提醒道:“孙将军,本官知道你是商贾出身。但将军现在也是朝廷命官了。有些事情还是要掌握分寸的。”

    “是,是。沈大人教训的是。”

    看着孙露敬尊教诲的样子,沈犹龙觉得这个女子还是孺子可教的。于是继续说道:“朝廷已经严令禁止。禁止广东的商户同澳门来往。将军对此事还是要多多放在心上啊。”

    “哦,朝廷有此禁令吗?可澳门也是大明的国土啊。”孙露故做惊讶道。

    “孙将军就别打哈哈了。这澳门由红毛夷控制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朝廷这么做也是为了外夷滋生事端。”

    “原来如此啊,大人竟可放心。澳门已经由广东官府接管了。所有商务活动也由广州市舶管理。”孙露笑着回答道。

    “什么!此话当真?”沈犹龙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孙露。

    “不瞒大人。孙将军确实在五天前收复了澳门。驱逐了当地的伪总督和葡萄牙军队。”见沈犹龙不怎么相信一旁的陈邦彦和旁边随同的官员连忙证实道。

    “下官未经大人同意便擅自调动军队。还请大人降罪。”孙露见沈犹龙没有反应以为他对自己擅自行动不满。于是马上请罪道。

    “哦,不,不。孙将军并没做错。不过孙将军为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如此的打动干戈还真让本官吃惊呢。”说实话沈犹龙并不能理解孙露为什么会打这么一个蛮荒而偏远的小海港的主意。难道是为了贸易?咳,商人终归是商人啊。

    “大人,无论澳门有多么的荒芜。但她终归是我中华的土地。作为大明的将领下官怎能容忍那些红毛夷在大明的土地上胡作非为呢。况且这些葡萄牙人竟然在澳门设立了总督,使用葡萄牙的法律。试问这不是侵占我大明国土嘛!我国的主权何在!”见沈犹龙对自己收复澳门的行动并不理解。想到日后满清割地赔款孙露不禁愤然述说道。

    听了孙露慷慨激昂的说辞。沈犹龙不禁一楞。虽然他不知道孙露最后所说的主权是什么。但他仍能感受到孙露深深的爱国之情。想起去年的松山之战大明在关外的土地尽矢的情况。于是顿生豪气对孙露说道:“孙将军说得是。所谓一寸山河一寸金!我堂堂天朝上国又怎能被蛮夷欺凌。”

    虽然孙露并不同意沈犹龙天朝上国的想法。不过能让沈犹龙意识到中国在南疆岛屿的重要性也是让孙露感到很欣慰的。想到这里孙露一咬牙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她对沈犹龙单膝下跪抱拳拜道:“大人,下官还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大人成全!”

    见孙露又对着自己跪下了。沈犹龙觉得这个女子还真喜欢给人下跪啊。不过想归想他还是马上扶起了孙露:“孙将军,这是干嘛。有什么请求尽管说吧。本官能办到的一定尽力而为。”

    可这次孙露却没起身而是抬头直视沈犹龙的双眼一字一句的说道:“我要收复台湾!”

    *******************************************************************************

    火辣辣的太阳照在碧蓝色的海面上,腥咸的海风将白色的船帆吹得鼓鼓的。一个面色黝黑,身批红色锦袍的男子正站在船头看着这一望无际的大海。这个男子有着一张轮廓分明的国字脸一双不大的眼睛透着坚毅的眼神。在船头矗立了许久男子突然对身后的一个面色较白的中年人问道:“芝魁,你说说这沈犹龙到底在打什么主意。他怎么就会突然想起要收台湾了呢?”

    “大哥,我看这关键还是在那香江商会的身上。沈犹龙不是说了嘛。要那个什么义勇军同我们一起联合行动。哼,什么联合行动。大哥是福建总兵。而那个叫孙露的女人不过是个参军。竟然还要联合行动。”面色较白的中年人愤愤不平道。

    “芝魁啊,你可别小看这个叫孙露的女人。据我所知那个义勇军乃至于香江商会都这女人一手缔造出来的。从她在广东所作所为来看。这女人可不简单啊。”眼前的这个穿锦袍的男子正是福建海域的无冕之王郑芝龙。而那个面色较白的中年人则是他的三弟郑芝魁。

    见自己的大哥如此的推崇一个女子。郑芝魁颇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自己这个大哥真是官越做越大可胆子却越来越小了。这么个女子能有多大的能耐。她总不成强过当年的海盗刘香,胜过现在的荷兰人吧。说起荷兰人郑芝魁心里总不是滋味。当年大哥将沿海数万饥民迁移至台湾。原本就是想在台湾培植自己的势力的。可没想到却被那些红毛夷给占去了。当然后来他们郑家也与荷兰人多次交手可以说是颇占上风的。这几年郑家俨然就控制了整个东亚海域。可大哥就是不收台湾。虽然在福建做个总兵很威风。可再怎么也没有在这个孤悬在外的海岛上做土皇帝自在啊。

    不只是郑芝魁,就连孙露都很难理解郑芝龙为什么不收回台湾?其实郑芝龙就象是当年荷兰和法国大战期间,法国发生饥荒,把小麦卖给法国人的荷兰商人一样。在他的心中并没什么国家的概念。在他看来商业利益是唯一的尺度,个人是绝对自由的。他和荷兰人做战是为了商业利益,后来与荷兰人达成协议也是为了商业利益。至于国家主权什么的他根本就连想都没想过。不过现在迅速崛起的广东香江商会却让郑芝龙深感不安。虽然香江商会对于郑家的势力一直很礼让。但在郑芝龙看来香江商会的做法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海商和海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更接近于那些红毛夷。但也只是接近而已。因此郑芝龙也一直做不出香江商会是敌是友的判断。看来这次的行动能让郑芝龙该有个了结了。

    就在郑芝龙在心中盘算着义勇军此次的来意时,一个亲兵向他禀告道:“大人,南面发现了一支舰队。”

    “哦!”听到报告后郑芝龙举起望远镜朝着亲兵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的海平面上一支舰队正以人字型的队列快速的向自己这边驶来。不一会儿,郑芝龙便已经能清楚的看清对方军舰上闪亮的红底金龙旗了。

    虽然知道义勇军的战舰是以西洋战舰的规格制造的。但在亲眼看了这些战舰之后郑芝龙仍不得不赞叹这些战舰的庞大。虽然对方只有20艘战舰但在气势上远远的超出了自己所带来的几百条战船。特别是那几条主力战舰竟然比自己的战船大三倍。站在郑芝龙背后的郑芝魁更是惊讶得合不拢嘴。不过惊讶归惊讶郑芝龙仍然注意到了那些战船船舷上的两排暗门。郑芝龙知道那是西洋船炮台所在。若是这样那眼前的这几条战船每条上都装备了不下30门的火炮。想到这里郑芝龙不禁觉得自己的背上已经冒起了冷汗。不过他转而又想到荷兰人也有这样的战舰不也是被自己发明的战术给打败了嘛。想到这里郑芝龙又安心了不少。

    就在郑芝龙上却拜见巡抚沈犹龙时他却发现沈犹龙已经和另几个身穿白色西洋军服的人上了自己的船。其中一个还是个看上去不满20的少女。郑芝龙知道这个女子就是那个义勇军司令孙露了。于是便带着自己的属下迎了上去。众人经过一番客套之后就随着郑芝龙来到了船长室。

    说实话沈犹龙以前也到过郑芝龙的旗舰。那时他觉得这船大得很。可现在的沈犹龙却觉得这船也太小了,在船仓里想要转个身也困难。怎比得上刚才在致远号那船长室那才叫宽敞而且光线又好装饰得也十分华丽。相比之下郑芝龙的船长室就寒酸了些。其实沈犹龙不知道那致远号在舒适程度上是义勇军所有战舰中首屈一指的。虽然义勇军不少的战舰都是仿造葡萄牙人的这艘战舰的。但那也只是在作战功能上仿造。至于舒适度嘛。还是比不上致远号的。于是在按照各自的官衔就坐后沈犹龙开口道:“郑总兵,这次带来了多少兵马啊?”

    “禀大人,下官这次带了10镇人马,战船200艘。共一万五千人。”郑芝龙恭敬的回答道。毕竟沈犹龙是福建巡抚是他名义上的上司。

    “哦,郑总兵这次可带了不少的人马啊。”沈犹龙点头道。他知道这一万五千人马差不多是郑芝龙大部分兵力了。看来郑芝龙对这次的攻台行动也很重视啊。

    “不知,孙将军这次带来了多少兵马啊?”一旁的郑芝魁阴阳怪气的问道。从刚才惊讶的状态中恢复过来的郑芝魁马上意识到义勇军这次只来了20艘战舰。虽然是大了些但在数量上也太少了些吧。也装不了多少人那。这次的攻台行动是他们提出的。没想到只带这点兵力。害得他和大哥为了压过义勇军还把自己的大部分兵力抽调过来了。难道他们想让郑家给他们当炮灰吗。想到这里郑芝魁也变得不客气起来:“好象太少了些吧。”

    看着自己的三弟不礼貌的表现郑芝龙连忙向郑芝魁使眼色。不过孙露却并没理会郑芝魁话里的刺只是照实说道:“大人,这次义勇军出动了第一舰队总共20艘战舰。另有一个陆军旅和一个炮兵连。陆军总共4000人。”

    正如孙露所说的那样这次义勇军除了第一舰队外就只有王兴的一旅以及一个炮兵连了。听了孙露的介绍郑芝魁气得差点没跳起来。但见自己的大哥正向自己狂打眼色他也不好发作。于是只好讽刺道:“孙将军,带得人也不少啊。”

    “郑将军说笑了。下官自知这次带的兵马并不算多。广东是小地方。请将军多多见谅。这样吧,还是先说说台湾岛的情况吧。”说完孙露朝着萧云做了个手势。萧云马上意会的拿出了几张地图。他指着其中一张地图解说道:“台湾本岛地形东高西低,人口会聚西部,以‘澎湖为门户,鹿角为咽喉,七鲲身毗连环护’。荷兰人的主要兵力集中在一鲲身的台湾城和台南的赤嵌城。当然周围还有热堡、乌特利支堡、弗里辛根堡等小型堡垒。现在荷兰人在台的总兵力估计有2800人。以威因克号为首的战舰12?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