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第25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匆匆的安慰了王妃几句,李安回到书房,此刻这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想着自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动手,现在正是紧要关头,可是再想想,其实如何安排夺位根本用不到他出力,凤仪门和鲁敬忠会全盘计划的,自己只要照做就行了,这种事情没有人比他们更擅长,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散散心,也好弥补一下这些日子的心惊胆战呢。

    反复挣扎了很久,李安终于还是忍不住,这些日子又是斋戒,又是软禁,他已经很是苦闷了,回到王府中虽有歌女舞姬,可是他却没有丝毫的兴趣,这一年来的放纵,早就让他对于那些俯首可得的女子失去了兴趣。李安心中揣测着是否会造成麻烦,过了许久,他想起从前淳嫔不也是不愿意,可是自己威胁利诱之后不就屈服了,只要自己许下给他的丈夫加官进爵,害怕这个女子不屈服么,再说,一个官员的妻子,就算父皇知道了也不至于太发怒吧。

    第二天,便收到一张太子妃的帖子,邀请她入府一会,霍氏倒也不觉的奇怪,昨日到太子府上觐见太子妃,就觉得太子妃心情不是很好,据说是因为除了太子的事情之外,她的一个心爱侍女死了,太子妃对霍氏十分亲热,而且很赞赏霍氏送给太子妃的绣品,所以霍氏倒也不觉得奇怪,何况自己的丈夫是东宫侍读,自己若是能够得到太子妃宠爱,那么对于丈夫总是没有坏处的。所以霍氏欣然而往。

    在几名宫女的引领下,霍氏被带进了一间雅致的楼阁,她心中有些奇怪,怎么这里不像是王妃的寝宫,虽然雅致,却少了几分气势,一走进花厅,霍氏顿时吓得惊叫出来,这是一间十分华丽的私室,地上铺着厚厚的毯子,四周都是华丽的陈设,房间一角摆着一张宽大的床榻,四周罩着粉红色的纱帐,而四周墙壁上却都悬挂着精美春宫图,霍氏只是看了一眼便不敢再看,她心中充满了恐惧,正要退出去,却见房门处站着一个一个男子,霍氏认出了那人正是太子殿下,心中一凛,对于太子的事情,虽然还没有沸沸扬扬,可是她还是知道一些风声的,她强忍着恐惧道:“臣妾误闯此地,还请殿下见谅。”

    李安暧昧的一笑道:“是我派人请你来的,怎会不见谅呢。”

    霍氏大惊道:“殿下,这于礼不合。”说着就要向外走去。却被李安一把抱住,李安练过武功,轻而易举的将她拦腰抱住,霍氏还要挣扎,李安突然恶狠狠地道:“你信不信我立刻派人去杀了你的丈夫。”霍氏手一软,眼中闪过惊惧悲哀的神色。李安已经冷冷道:“你若是顺从孤,那么你的丈夫就能够青云直上。”

    霍氏心神已经失守,李安趁机将她拖到床榻之上,粉红罗帐垂下,从里面传来了低低的哭泣声。

    第二天午后,当霍氏上了轿子返回家中的时候,一双眼睛趁着霍氏出入的短暂时刻将她打量的清清楚楚,眼中闪过一丝无情的光芒。

    不久之后,董缺已经回到了寒园,将掩盖身份的伪装卸下之后,冷冷道:“太子已经得手了。”

    我轻轻摇动着折扇,道:“可以肯定么?”

    董缺露出一丝笑容道:“这种事情没人比我更加清楚,这个女子绝对是被太子尽情蹂躏过了。”

    我笑道:“这点我自然是相信你的判断的,你说霍氏会怎么样。”

    董缺露出一丝同情的神色道:“按照太子的习惯,暂时是不会厌倦的,所以霍氏就要想要自杀也不可能,我看到她的神色,欲哭无泪,但是却没有死志,我想她暂时不会寻短见的,而且这个霍氏恐怕不是威武不能屈的女子。”

    我淡淡道:“你说她会告诉丈夫么?”

    董缺摇头道:“这种事情,短期之内她是不会说的,而且劭翰林是个有些古板的读书人,很难原谅这件事情,我想,她不会这么愚蠢的。”

    我微微一叹,道:“其实我是可以告诉这个女子小心的。”

    董缺冷冷道:“公子,这种慈悲心可是没有用的,就是你提醒了他们夫妻,他们也只会当你构陷太子,还会打草惊蛇。”

    我苦笑道:“这道理我也清楚,所以我冷眼旁观这场悲剧。董缺,我现在真的觉得从前给你的任务太残酷了。”

    董缺默然良久道:“这是我自愿的。做出这种事情的是太子,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第三部夺嫡风云第二十一章局势突变

    更新时间:2006…8…812:44:00本章字数:5545

    我微蹙双眉,看着眼前的战报,这是雍王的情报网传回来的消息,正式的军报还要等几日才能到达。

    “七月十六日,齐王巡边至镇州,北汉军叩关,齐王领军出战,初战告捷,七月二十一日,飞虎将军石英兵至,齐王坚守不出,待石英兵退,王出关击敌,遭鬼面将军谭忌伏击,败退。七月二十六日,石英叩关,王示弱于先,诱使敌军一部攻入城池,聚歼之。八月三日,两军战于城关,凤仪门凌羽伪装成敌将侍卫,暴起刺杀谭忌,谭忌重伤,北汉败退。八月十四日,证实北汉已经收兵,齐王上书报捷。”

    我放下情报,忧心忡忡地道:“想不到齐王殿下如此之快的就稳定了边关,看来很快他就会回来了。”

    雍王和昨日刚回到长安的石彧石子攸对视了一眼,石彧说道:“殿下可以上折要求齐王暂时不可回京,随云为何这样忧虑。”

    我叹息道:“齐王这样快就平定了边关局势,凤仪门用了很多心思啊,军中刺杀大将,是何等危险的事情,如今两国敌对,不似从前中原争霸,只要将领一死,兵士多半投降,两军将士皆有效死之心,大将受伤,必然是拼死攻击,凤仪门这个弟子纵然能够逃生,恐怕也是九死一生,凤仪门已经是迫切的需要齐王回来参与兵变了。”

    石彧蹙眉道:“随云是说,如果殿下阻止齐王回来,她们会铤而走险。”

    我苦笑道:“若是她们铤而走险也就罢了,问题是怕她们怀疑皇上目前根本就没有下定决心废黜太子,有一件事情我们双方都清楚,齐王虽然是太子殿下的支持者,可是如果不是皇上心意如此,齐王是不会铁了心支持太子的,齐王,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加是一个忠臣,这也是这次皇上去黄陵带着齐王护驾的一个原因。虽然没有齐王对我们更方便,可是如果我们得到了皇上的支持,那么齐王就不会给我们造成太大的麻烦,所以如果我们坚决阻止齐王回京,凤仪门主是绝对不会想不到这件事情的。”

    雍王眉头深锁道:“本王预计,数日之内,齐王就会轻骑回京,若是我们不能阻拦,那么京中局势就会不可收拾,这样一来只怕军方会损失惨重。”

    我又拿起一张纸道:“还有一件事情,叶天秀通过殿下的渠道,给庆王殿下报了平安,可是庆王殿下大怒,已经派了一些属下前来京城。”

    雍王叹了口气道:“真是麻烦,庆王总是这样冲动,如果当初不是因为那样冲动,怎会被贬斥到东川。”

    我淡淡一笑道:“以臣看来,庆王倒是聪明人,若是留在京中,凤仪门必然处处为难,还不如远走高飞,为一方诸侯镇守的好。”

    雍王和石彧相视一眼,露出一丝尴尬和歉意,我心中一动,道:“可是有什么哲不了解的地方。”

    雍王看了一眼石彧,石彧苦笑道:“有一件事情,殿下和我早有怀疑,庆王的武功有些近似魔宗的路数。”

    我心中一震,道:“难道是北汉魔宗。”

    雍王答道:“事实上,魔门并非是一个整体,据说京无极离开中原的时候,有很多魔门弟子脱离了魔宗滞留在中原,他们擅长隐匿,而且我们也不想过于逼迫魔宗,免得激怒京无极。”

    我淡淡一笑道:“这也是皇上和殿下不敢信任庆王的缘故吧。”

    雍王苦笑道:“正是如此,本王不敢确定他为了复仇可以做到什么地步。”

    我疑惑地道:“若是如此,东川可是要地,皇上和殿下不担心么?”

    雍王微微一笑道:“庆王若是不想谋反,在东川自然是可以为所欲为,可是若是有了反意……”

    雍王含笑不语,我也识趣的不再多问,看来庆王身边有人监视控制,这大概是皇室内部也很少有人知道的秘密了,可是问题还是存在的,我问道:“殿下可否劝阻庆王来京呢?”

    雍王想了一想,道:“本王写封书信,就让苟廉兼程拦阻,他定有法子说服庆王不要进京。”

    我叹息道:“可惜齐王没有那么好打发。”

    过了数日,果然在太子和一些大臣的建议下,齐王奉诏回京述职,这已经是意料中的事情,所以雍王也没有阻止,不过雍王殿下已经下了决心即使引起凤仪门主的怀疑也要阻止齐王进京,我心中已经在盘算一场刺杀,这样一来,可以让齐王暂时不能介入皇储之争,即使有些嫌疑也说不得了,总比让齐王的大军和雍王的军队开战好的多。

    正在我和雍王、石彧商量如何安排刺杀的时候,一名侍卫却进来禀报道:“殿下,齐王遣来密使求见殿下。”我们听了都是一愣,齐王怎会派遣密使来见,无论如何,齐王的使者不能不见,雍王就在书房接见,石彧和我左右侍立。

    不过片刻,一个骁勇的齐王亲卫走了进来,见礼之后,递上一封书信,雍王看后神色一动,将书信递给了我,我一看,却是齐王邀请雍王殿下在八月二日,在距离长安百里之遥的一处佛寺密会。雍王淡淡道:“请转告齐王,本王必定与会。”

    信使走后,石彧犹疑地道:“齐王殿下的举动太不寻常了,殿下真的要去么?”

    雍王道:“若有机会让六弟改变立场,本王冒些险也是值得的。”

    我却一摇折扇道:“殿下,齐王性子不是知难而退的人,恐怕他不会改变立场,不过这倒是一个好机会,若是太子的人知道殿下和齐王私会,那么他们就不敢完全信任齐王了,那么至少可以减轻我们的压力。”

    雍王犹豫了一下,道:“这离间之策用是用得,可是我担心六弟会怀恨本王。”

    我笑道:“齐王本来就是和殿下作对的,就是多些恨意也没有什么,倒是太子和齐王本就有了嫌隙,这样一来,正是损人利己的好法子。”

    雍王意动道:“可是要秘密将消息传出去给太子知道。”

    我淡淡一笑,道:“凭着凤仪门的本事,只要殿下故意装作十分谨慎小心,是一定会有人监视的,到时候我们正可以让她们远远看见,因为不能得知事情,到时候自然是往坏处想了。”

    雍王淡淡一笑道:“若是能够让六弟置身事外,那么就什么都值得了,六弟乃是将才啊。”

    九月二日,黄昏,雍王轻车简从的离开了长安,随行的除了百多名先后出城会合的侍卫之外,还有我和小顺子,我坚持随行实在是有些好奇齐王的用意,而且临机应变也需要我的决断,至于小顺子,要是没有他保护,我怎么能放心这样的远行呢,这种情况下,除了凤仪门主亲自出手,我相信可以确保安全了。

    齐王指定的约会地点是一个十分荒凉的破庙,已经没有人主持,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天明时分,齐王的近卫已经将这里打理的干干净净,四周戒备森严,却是人人便装,除了停在庙旁边的一辆马车之外,毫无引人注意之处。

    雍王的近卫赶到之后迅速布下防线,双方带着敌意的对峙,恰好形成一种力量的平衡,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我看了小顺子一眼,他会意的站到可以将小庙全部收到眼底的位置,这样一来,可以不让有人侵入到可以见到庙中情景的位置。我则随着雍王走进小庙。已经打扫的纤尘不染的庙堂之内,破旧的佛像之前,一个锦衣男子负手而立,傲然仰首,注视着佛像。我停住了脚步,现在的齐王和我从前所见的又不相同,四年之前,南楚的第一次见面,他是霸气凌云的大雍亲王,浑身杀气,令人退避三舍,第二次见面,他身中毒伤,奄奄一息,可是却显露出他豪爽的一面,第三次雍都相见,他是一片热诚,若非有些感动,我怎会准备借他脱身。此后的日子,我在雍王府和太子一方斗得风起云生,齐王虽然是太子一党,可却是备受压抑,不能回到军中,纵然是嚣张霸道,也难脱几分失意,从前的霸气渐渐消退,今日一见,或许是边关大战的洗礼,已至而立之年的齐王殿下也有了一种含蓄雍容的霸气,有些酷似当年的雍王。

    我在这里胡思乱想,雍王已经上前道:“六弟,我来了,不知道你有什么想对我说的?”

    李显缓缓转过身来,面上露出淡淡的微笑道:“二哥如今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是么?”

    李贽神情一凛,没有说话。

    李显背过身去,道:“这九五之位谁不想要,如今大哥自己作孽,现在又是疑神疑鬼,看来这皇位迟早是二哥你的了。”

    李贽缓缓道:“若是你肯真心相从,我待你还如从前一般。”

    “从前一般?”李显哈哈大笑道:“从前我少年时候仰慕于你,进入军旅,若无二哥教导,只怕我没有几日,可是我总是想摆脱二哥的阴影,所以我没有紧跟在二哥后来,而是成了今日的齐王,可是二哥,我或许放荡,或许愚蠢,可是我不是朝秦暮楚之人,既然我扶保了太子,那么就是死也不会背叛。”

    李贽压抑不住怒气道:“若是大哥阴谋叛乱,你也要跟着他胡作非为么?”

    李显神色一愕,转而恍然道:“原来如此,二哥你是想迫使大哥叛乱,这样你才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储君。”

    李贽叹了一口气道:“六弟你一向聪明过人,我是很佩服的,可是你为什么不肯稍做掩饰呢,如今箭在弦上,只怕我不能让你进京了。”

    齐王却是淡淡一笑道:“二哥放心,我不是蠢人,如今的局势我很清楚,你要做什么,我不会阻止,也不会告诉大哥,但是除非大哥真要犯上作乱,否则我是不会背叛他的,若是二哥不信,外面的马车里有一个人,二哥见了他就会相信我不会将今日之事说出去的。”

    雍王神色一动,看了我一眼,始终沉默不语的我退了出去,走到马车前面,掀开车帘,只见车内一坐一卧乃是两个人,坐着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神色恭谨,而躺在那里的是一个相貌清秀的少年,肤色微黑,虽然在昏睡之中,却是神色不安。中年人低声道:“这是我家少主姜海涛。”我呆了一下,笑道:“在下江哲。”

    那个中年人欣喜地道:“您就是江大人,方将军带回您的药,我家少主伤情已经稳定多了。”

    我宽慰道:“阁下放心,现在雍王殿下还在里面等在下回报,请阁下稍侯。”

    回到庙中,我敬佩的看了一眼齐王,走进雍王身边低声道:“是姜侯爷之子。”雍王神色大变,惊讶的看着李显,李显神色冷傲,却是一言不发。雍王神色变得柔和,道:“你可知这件事情你既然已经插了手,那么就有了把柄在我手中,这件事情传出去我还罢了,太子和凤仪门可是不会放过你的。”

    李显冷淡地道:“我不管他们怎么想,这个孩子叫我一声表叔,我若束手旁观,也未免太无情了,不知道二哥有没有这个胆子接手这件事情。”

    雍王突然轻施一礼道:“六弟你的侠义之心本王自愧不如,你放心,既然这个孩子已经到了长安,那么我定然会尽力而为。”

    李显转过身去道:“好了,你带走他吧,等到他毒伤痊愈之后,你若不方便将他送回去,就来告诉我。”

    李贽深深的看了一眼齐王,道:“你真的不肯改变主意么?你可知一旦大局已定,你我就是生死相见的结局。”

    李显微微一笑,笑中满是嘲讽,冷冷道:“多谢二哥美意,就是我投了你,你当真信得过我么?”

    雍王一滞,说不出话来,他是很想说信得过齐王,可是想到齐王多年来和自己屡次作对,想到齐王妃秦铮,终于软弱地道:“我相信六弟会有法子表示自己的诚意。”

    李显侧过身去,低声道:“铮儿虽然有不好之处,可是她总是我的妻子,我孩儿的母亲,李显不才,也不能杀妻以求富贵。”

    李贽深深叹了一口气,道:“那么六弟你好自为之。”说罢转身走出了庙堂。我看了齐王一眼,行礼道:“从前哲只道殿下豪爽,今日才知您敢作敢为,还请殿下今后小心行事,太子昏庸,凤仪门野心勃勃,殿下何必为她们殉葬。”

    李显看了我一眼,淡淡道:“随云之才天下无双,若是我当日狠心杀却,只怕就不会今日的下场。”

    听到这里,我心中有些凄然,只听这句话就知道这个高傲的亲王已经放弃了掌控命运的机会,情愿灭顶在这场血腥的夺嫡之战。可是我却无能为力,到了这种时候,无论齐王是怎样的人,雍王和我都不可能放手了。若非是今日相见已经可以离间齐王和太子,我是绝对不会让齐王返回长安的。

    告辞离开,上了马车,雍王已经是面如寒霜,马车启动,他没有说话,良久,才淡淡道:“齐王可惜了。”

    我心知李贽已经动了杀机,可是也听得出他语气中的深深遗憾,这是前几日我们商量刺杀的时候所没有的,便说道:“殿下放心,齐王看来是不会随着太子谋反了,至少殿下不用担心齐王的大军会发难了。”

    雍王摇头道:“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若是不能确实的控制住老六,本王是绝对不能放心的,随云可有什么什么法子。”

    我心中转了千百个念头,终于遗憾的摇头道:“除非杀了齐王,臣也没有办法可以控制住他。”

    雍王轻轻一叹,不再说话,我这才又道:“除非是让齐王暂时生场重病,没有齐王亲自指挥的军队就如同没有首领的群狼。”

    雍王神色一动,道:“先看一看,不过要做好准备,总不能临阵磨枪。”

    我微微一笑,道:“就不知道凤仪门会怎么想了?”

    雍王的车驾远去之后,齐王的近卫首领走了进来,禀报道:“殿下,我们也该走了,若是这件事情给太子知道,恐怕太子是要生疑的。”

    李显点头道:“这也顾不得了,我已经尽了臣子和兄弟的情义,若是太子生疑,我也是无可奈何。”

    那个近卫突然道:“殿下,属下不敢置疑殿下的决定,可是那个人真的值得您如此忠心么?”

    齐王面色一寒,道:“这不是你该说的话。”

    那个近卫神色惶恐,但是倔强的眼神却是丝毫没有改变,李显看了他一眼,叹息道:“太子本性显露,我也是十分失望,可是如今我已经是骑虎难下,纵然是他无情,我不能无义,无论如何,从前没有太子提携,我绝对没有今天的成就。”

    就在齐王的车驾出发之后不久,从不远处的一座小土山之上,站起一个布衣女子,虽然是荆钗布裙,却是明艳不可方物,她望着齐王的身影,冷冷一笑,可是虽然是如此寒冷的微笑,在她那张如同初升朝阳一般灿烂耀眼的花容之上,却是显得那样动人。

    第三部夺嫡风云第二十二章风仪之谋

    更新时间:2006…8…812:44:00本章字数:5661

    栖霞庵中,当那个明艳无双的女子将自己所见向凤仪门主禀明的时候,凤仪门主淡淡道:“齐王难以控制,这也是本座很早就知道的,若非他没有继位的可能,本座也不会放任他任性妄为,只是如今,他竟然在这个时候和雍王密会,无双,你说齐王会不会在这个时候投向雍王。”

    燕无双犹豫了一下道:“以弟子之见,齐王应该不会完全投向雍王,没有一个背叛者能够得到真正的重视和信任,齐王就是此刻投降雍王,也不过能够在雍王得胜之后保住性命罢了,若是齐王扶保太子登基,那么日后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个道理齐王不会不明白的,师尊,要不要让铮师姐问清楚齐王殿下的心意。”

    凤仪门主摇头道:“不可打草惊蛇,唉,秦铮真是我亲传弟子中最没用的一个,不仅无力约束齐王,更是将自己的心也丢了,当初我教导你们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动了真情,若论聪明机智,才略野心,我们女子不比他们男子差到那里去,唯一的缺点便是我们太容易为了那些廉价的情感而迷失自我。”

    燕无双道:“师尊过虑了,秦师姐虽然无力约束齐王,这也是因为齐王个性独特,身份尊贵,若是师尊下了决心,秦师姐必然能够遵令行事,控制住齐王。”

    凤仪门主神色欣然道:“无双果然是聪明过人,这次羽儿行刺鬼面将军成功,你又探得如此重要情报,本座心中十分欣慰,你们要好好做事,让本座看看你们的努力。”

    燕无双裣衽道:“弟子必定不负师尊厚望。”

    犹豫了一下,燕无双又道:“师尊,这件事情要禀报太子殿下么?”

    凤仪门主冷笑道:“禀报他做什么,让他对齐王也心生怀疑,如今太子殿下只怕是已经草木皆惊,就不要打击他了,何况,若是我们握住了这个把柄,等到日后太子登基之后,我们也可以更好的控制齐王,想来他也会知道如果太子知道他曾经有心叛变的事情,会对他作出什么的。”

    燕无双崇敬地道:“门主谋略深远,弟子钦服,不过弟子有一件事情不明白,长乐公主与朝政并无关系,门主为何要执意逼迫她呢,若是因此引起雍帝不满,只怕是得不偿失。”

    凤仪门主微微一叹道:“这件事情你日后会明白的,可是有一个原因你要知道,长乐公主的心上人是谁,那人虽然才智无双,可是这样的人都是心灵脆弱之人,我们都知道他曾经因为攻蜀之事而心力交瘁,休养数年,本座派人去南楚查过,证实那时他的确情况危急,有名医的诊断,说他心经受伤,濒死多日。上次雍王府本座特意留心,他却是心脉受伤极重。这一年多来,他和长乐公主暗通款曲,必然是已经有了极深的感情,若是这个时候,长乐公主别嫁,以他的身体,必然会因此卧床不起,甚至危及生命也是可能的,这样对我们会有多少帮助你应该很清楚。”

    燕无双眼中闪过惊叹道:“此人一入雍王幕府,我们便处处不顺,如今又不能再次刺杀,若是能够这样铲除了此人,真是值得冒险。”

    凤仪门主淡淡笑道:“其实这对长乐公主也不错,韦膺人品相貌都很不错,能够嫁到这样的佳婿,对她来说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何必还要眷恋一个病弱短命之人呢。”

    燕无双忧心地道:“听闻长乐公主外柔内刚,不知道门主如何施为?”

    凤仪门主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这时,门外传来清越的声音道:“启禀门主,齐王殿下已经入京,太子率百官郊迎。”

    在隆重的郊迎仪式之后,李显被太子邀请同车进宫觐见皇上,这个邀请一出口,李显就是心中冷笑,他不是白痴,太子从前对自己虽然无可奈何,可是除非有了用自己之处,他才会这样礼遇,看来二哥说得不错,太子已经是迫不及待了,要不要说明雍王应该是虚张声势呢?想了一想,李显决定,如果太子诚心询问自己,那么自己便丝毫不会隐瞒。如果他只想利用自己的力量,那么,自己就一言不发吧,只要步迫使自己起兵谋反,那么也就唯唯听命吧。

    太子车驾之上,李安犹豫片刻,道:“六弟,你也知道现在的情况,雍王步步紧逼,父皇暗昧不明,我的储位已经是岌岌可危,六弟,你一向是我的人,如果我失去储位,就是雍王看在父皇的面子上不加罪你,你也别再想带兵出征,到时候不是被软禁起来,也会被免去职务,到那时你恐怕悔之晚矣。”

    李显神色一黯,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是无论如何自己总不能起兵谋反,那样岂不是辜负了父皇的信任。

    李安又道:“六弟,我也不多说什么,你应该明白如今你已经无路可退,若是我能够登基,必然封你为辅政亲王,到时候你就是一人之下,六弟,你意下如何。”

    李显冷冷道:“那么大哥又把凤仪门放在什么地方,她们全力相助是为了什么,大哥应该心知肚明。”

    李安面上露出尴尬之色,道:“她们自然是有些要求,不过我可以处理的,六弟,你我乃是兄弟,将来我们联手,总有法子限制凤仪门的。”

    李显轻轻叹了一口气道:“臣弟知道了,殿下可以放心,只要父皇心意不变,臣弟绝对不容许有人伤害到殿下。”

    李安皱皱眉,这并不是他希望的结果,他更希望李显能够提出助他谋反,可是这种事情是不能由他开口的,一旦说出口,必然后患无穷,犹豫片刻,看到李显冷淡的神情,他终于不愿意再冒险,现在,他已经不能肆意妄为了。

    齐王被雍帝召见之后,走出皇宫的时候,看见一辆华丽的马车等在那里,他犹豫了一下,旁边他的亲信近卫低声道:“殿下,王妃亲来迎接,您若是不见,未免有些过分,还是敷衍一下吧。”

    李显想?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