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龙中华第31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长最后和他说的话让他有些担心,他听说在中国的外籍军团已经解散,由加里波第的儿子朗姆以及德国的小毛奇率领返回意大利。难道他们出了什么事情?按道理丁汝昌是不会伤害他们的。他盘算着过一会给丁汝昌发个电报问问这是怎么回事情,另外提醒他英国人已经开始注意他的行踪了。

    海燕号继续航行,辜紫云从舰首走回船长室,路过舰首一处舱室旁,他用手指敲了敲木质的仓壁,发出“嘣嘣”沉闷的声音,他得意地笑笑。辜鸿铭跟在爸爸身后有样学样,也敲了敲木质的仓壁,同样是“嘣嘣”沉闷的声音。辜鸿铭明白父亲为何得意。

    傍晚的时候,和丁汝昌联系上了,丁汝昌说,朗姆和小毛奇已经平安的返回意大利,并没有遇到任何危险。自己也很安全,只是军舰的煤快用完了,而他的运煤船在中立港口根本无法买到足够的煤。辜紫云告诉他,自己可以给他弄到煤。

    丁汝昌没有想到辜紫云真的开着一艘木质风帆船来到了印度洋,当初在吕宋岛的港口,辜紫云告诉他,他要另外开着一艘船去印度洋一起战斗,并且指着港口内一艘风帆船,说那就是他所需要的船。丁汝昌真的以为辜紫云的脑袋出了问题。

    后来他们在吕宋岛分了手,辜紫云通过他的好朋友,也就是辜鸿铭的义父英国人布朗买下了海燕号。然后辜紫云开着海燕号到台湾接受改造。

    按照辜紫云最初的想法,他能给海燕号合法的身份,这样就可以在暗中帮助丁汝昌。所以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了,结果到了台湾,台湾造船厂那些工程师们在等待搬迁,手上没有活可干,正空得发慌。他们也不管辜紫云能否用上,把好多好东西都装上了海燕号。改造用了整整一个月,以至于延误了和丁汝昌商量好的会合日期。

    辜紫云和丁汝昌约定了会合的地点后,调整航向,驶向印度洋深处。

    在中国海,英国、法国、俄国的军事行动也全面展开。法国人在越南南部登陆,占领了金兰湾作为进攻中国的前进基地,随后他们在香港登陆。但是他们在广州的登陆行动遭到张之洞率领的红军的激烈抵抗未能成功。英国人在台湾北部登陆,对上海等地做了试探性攻击,未敢发动大规模登陆作战。台湾红军退守中部山区,伺机袭击英国登陆部队。俄国人则在日本登陆,以日本为前进基地对中国北方沿海进行袭扰。

    中国在中国海的海军力量很弱,可是陆军却很强大,且士气高昂。红军在整条海岸线上严阵以待,让英、法、俄无从下手。英、法、俄只能采取袭扰战术。

    由于俄国和英国人相继在日本登陆,他们对日本施加了巨大的政治压力。日本内部本来就是纷争不堪,现在就更加复杂起来。

    日本全国大约有大大小小300个藩,政治势力概括来说有4股,朝廷派、幕府派、公武合体派(贵族和武士联合政权,主张改造幕府)、以及尊王攘夷派。而这四股势力内部并不团结,派系繁多,关系错综复杂。

    李健以他自己的认识对日本实施的方略,应该说从未正确过。以前他在教科书上所学的日本历史片面而且简单。一开始李健对日本态度强硬傲慢,后来又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自己帮助幕府派,必然能达到分离日本的目的。等到得知英法即将进攻中国,匆忙的和日本缔结盟约。当然日本从中日《上海条约》中得到了一定的好处,可是鉴于条约的不平等以及签约的时机问题,日本人对条约并不完全满意。

    日本访华使团的人物许多是公武合体派人物,他们渴望借助中国的力量使日本强大起来,实际上在他们看来,中国之行的目的基本是达到了。他们看到了中国的强盛之势,和中国签订了条约,从中国那里得到了大批军事援助。可是李健指定所有军事物资由使团副团长岩苍具视统一接收,并明确表示所有援助均得益于幕府。这让支持天皇的小松亲王大为不满。很明显李健偏帮幕府将军和支持幕府的公武合体派。而尊王攘夷派的西乡隆盛就更加不满意了。这意味着倒幕派将得不到一点好处。这原本正是李健向要达到的目的。然而他对形势的估计出现了错误。回到日本后,岩苍具视有感于中国的发展历程,政治倾向于倒幕派,他开始频繁接触尊王攘夷派人物。因而倒幕派也获得了大批军事物资。从另外一方面讲,李健间接促使日本公武派中的激进派和倒幕派的和解与联合。

    自井伊直弼在纪州派的支持在做了幕府大老之后,采取强硬手段对付倒幕派以及公武合体派。拥立德川庆福做了第十四代幕府将军。狠狠打击了拥立德川庆喜的一桥派。很多人下野,流放甚至被处死。这就是所谓的安政大狱。

    可是1862年,井伊直弼被暗杀之后。倒幕派以及公武合体派重新得势。长州藩再次成为倒幕派的据点。

    一开始,公武合体派掌握了幕府实权,越前福井藩藩主松平庆永担任政事总裁。(因为福井藩是亲藩,按惯例藩主不能担任大老。所以改为政事总裁。)然而尊王攘夷派联络了三条实美等尊攘派公卿进驻京都。一时间京都纷乱复杂,血腥暴力起来,尊攘派天诛组到处暗杀进行天诛行动,公武派与尊攘派的矛盾越来越激烈。终于,在小松亲王访问中国的时候(1863年),公武合体派在京都发动政变将尊攘派驱逐。孝明天皇公开说:“公武合体,携手治国。”表明支持公武派。

    松平庆永在他的政治顾问横井小楠的帮助下提出全面开放日本,学习欧美以及中国,实行政治改革,提出“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口号,主张改造幕府,以达到幕府与各藩联合。在松平庆永的推动下有各藩参加的参与议会召开,会议的焦点便是开港(对外开放港口)问题。

    但是,幕府将军和内部保守势力反对开港政策,幕府和雄藩意见对立,公武合体派出现内斗,松平庆永等主张开港的公卿下野,尊攘派得以卷土重来。幕府却越来越不得人心,衰败之势无可挽回。尊攘派中有远见的人放弃了单纯的攘外思想,主张推翻幕府,开放和改革。这种思想和公武派不谋而合,两派越走越近。岩苍具视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渐渐改变了他的政治主张。

    此时,英法积极介入日本,要求日本脱离中国,支持对中国的战争。至此,日本内部分成两派,一派支持中国,要求按照《中日上海条约》抵制英法,一派则支持英法,要求和中国作战。可笑的是,李健支持的公武合体派大多支持英法。特别是访中的公武派,他们和李健接触后,深感中国必将成为日本的威胁,积极希望能和欧洲列强联合,增强国力抵抗中国。尊攘派本就是借助攘夷来达到推翻幕府的目的,如今李健支持幕府一表无疑,他们自然记恨。所以大多数尊攘派持反对中国的态度。支持中国的只有幕府将军以及保守派。

    主张开放的松平庆永等公卿下野,保守派控制了幕府,加上英法俄的势力大肆侵入日本,引起日本人的反弹,攘夷不可避免的再次爆发。

    3月的时候,长州藩保守派连续在长州藩炮击港口内的英法军舰,攘夷派天诛组四处斩杀外国人。甚至放火焚烧了英国商馆。英法俄为了更好的对中国作战,决定联合打击长州藩保守派势力。

    于是,长州藩和英法俄正式开战,日本全国再次掀起攘夷高潮。

    可是,长州藩的实力终究无法抵抗坚船利炮。很快在英法俄的联合打击下,长州藩被迫投降。长州藩藩主毛利迫于内外压力,只能向英法俄妥协。处死了几名攘夷派家老。派奇兵队领导人高杉晋作和英法俄和谈,承诺放弃攘夷,对英法俄全面开放长州藩的港口。

    港口刚刚开放,便发生了英国水兵上岸观光调戏妇女的事情,还和长州藩的兵士发生冲突,双方大打出手,结果是英兵寡不敌众丢了11条人命。英国人当然是大怒,认为应该好好教训一下日本人,对长州藩发出了最后通牒。长州藩只有陪上笑脸息事宁人,对英国惩凶的要求,满口答应,说凶犯已逮捕,请英国人派代表到光明寺共同处置。英国人以为是要把人犯移交给自己,不想到了光明寺一看,竟是20藩兵一字排开,一个接一个的切腹场面。切腹的藩兵神色不改,甚至剖开腹肚之后掏出肠子掷向英国代表,英国人哪里见过这个世面,数人当众呕吐不已。处置到第11人,英国人神经濒临崩溃,连连摆手说不用继续了,随即掩面而逃,余下的9个藩兵因此保住性命。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日本人已经完全屈服了。

    在英法俄的打击诱惑之下,日本各派逐渐倒向英法俄,公武派开始分化,一些重要人物频繁联络尊攘派,本来相互仇视的两派开始和解,准备共同推翻幕府。英法俄对这种局面的出现自然乐见其成,表示愿意尽力帮助。

    至此,日本政局内忧外患,错综复杂的局面,逐渐分化成旗帜鲜明地两派,保幕派和倒幕派。

    第六章太平洋攻略第十八节茜茜公主(上)

    更新时间:2006…8…58:50:00本章字数:4571

    4月7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市中心广场上,人头攒动。

    由于匈牙利政府出兵帮助奥地利和普鲁士作战,国内兵力空虚。共产国际和匈牙利独立同盟秘密的把武器运送到首都,并发放到起义市民的手中。在起义的当天,起义部队就控制了整个首都,警察和驻防部队全部临阵倒戈。

    起义委员会宣布,匈牙利完全摆脱奥地利的控制,成立真正民族独立的国家。由共产党、民主党以及一部分民主派匈牙利贵族成立联合政府。

    共产党匈牙利革命委员会主席欧文发表演讲,号召同样被奥地利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立即采取行动,争取民族独立,摆脱奥地利的奴役。同时他还鼓动东欧的波兰、巴尔干地区的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一起起来摆脱被民族奴役的命运,争取民族独立。号召英国、法国、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意大利各国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支持匈牙利民族革命。

    匈牙利起义震惊欧洲各国。仿佛1848年的欧洲革命即将再次在欧洲爆发。

    奥地利为了摆脱困局,立即在维也纳和普鲁士签订合约。几百年来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担任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如今奥地利却永远的退出了德意志联盟。不但如此他们还可能失去匈牙利,甚至捷克和斯洛伐克。

    作为交换,普鲁士和奥地利签下同盟条约,共同镇压匈牙利起义。

    另外一方面,为了讨好法国人,让法国支持奥地利。奥地利把威尼斯的归属权转让给法国。法国正希望加强和奥地利的合作关系,法国皇帝投桃报李,邀请奥地利皇帝弗郎茨!约瑟夫的弟弟费迪南!马克西姆廉去墨西哥做皇帝。法国此举的目的除了加强两国关系之外,还希望以此拉奥地利真正加入对中国的战争,不要因为国内的困局而中途退出。另外,法国在南美实力单薄,墨西哥的情况已经到了非常糟糕的地步,各地民众的起义此起彼伏,法国需要一个同盟来加强对南美殖民地的统治。

    因此维也纳和谈意大利的利益被出卖了。威尼斯的命运交给了法国人,意大利什么也没有得到。

    维也纳和谈虽然结束,但是维也纳并没有因此冷清。相反她成为欧洲政治的焦点。镇压匈牙利革命的欧洲同盟国中心设在了维也纳,各国政要密使云集维也纳,反中国同盟的中心也渐渐从巴黎转移到维也纳。

    4月的欧洲大地,春机盎然,风和日丽。

    同样,蒋益澧也是春光满面,春风得意。他骑着名贵的奥地利西班牙名马,缓步进入久闻大名的世界名城维也纳。哈布斯堡家族统治这片土地已经有600多百年的历史。曾几何时这里是一个世界王朝,日不落帝国的首都。奥地利如今虽然开始衰败,但是作为那时起的首都,过去的辉煌仍然可以清晰的感受。

    蒋益澧身旁同行的是一辆华贵的马车,马车一侧的窗户开着,坐在里面巴的伐利亚公主索菲和蒋益澧愉快地交谈,不知不觉中他们进入了维也纳市中心。很快马车走上了一条宽阔的环形大路,马路的宽度接近60米。索菲公主告诉蒋益澧,维也纳人叫这条路为“戒指路”,这种叫法很贴切,因为这条路是一条环城马路,正像一枚多瑙河边的圆形戒指。这条马路的历史并没有像哈布斯堡家族一样历史悠久,才短短几年而已。它是现在的奥地利皇帝,也就是索菲的姐夫弗郎茨!约瑟夫下令将原来的维也纳环城城郭推倒,填平了护城壕沟,然后修筑而成的。

    刚踏上戒指路不久,众人由北向南走,马车经过维也纳大学,在感叹大学拥有600年历史的时候,蒋益澧扭头远远看见戒指路外一对高高的白色尖塔。他兴奋的说:“索菲,那就是你告诉我的stephan(斯特凡)大教堂吗?哈布斯堡家族内脏的保存之地?”

    索菲笑盈盈的回答:“不,那不是斯特凡大教堂。那是沃蒂夫教堂。”蒋益澧信服的点点头:“也对,你告诉过我斯特凡大教堂位于市中心,这里明显远了些。”“这所教堂是纪念十一年前奥地利皇帝,也就是我姐夫弗郎茨!约瑟夫被谋杀未遂,为感谢神助而特意修建的。”索菲像一位向导细细的给蒋益澧解说教堂的由来。

    索菲见天色还早,说:“我们可以先不去王宫,我带你四处兜兜?”“那真是再好不过了。”蒋益澧呵呵的笑了。(地名和建筑的中文翻译可能会和其他翻译不一样,我这里是简单的音译。其他翻译也是这样。文中不能介绍拥有107米尖塔的维也纳市政厅,以及雅典风格,广场上竖立着雅典女神像的国会议事厅,因为这两幢维也纳标志性建筑都兴建于1864年以后。)

    索菲特意让马车绕行,先到教堂参观。马车离开戒指路,在白色的城堡剧院前转弯进入内城,不一会,蒋益澧看见了王宫的侧面,同时也看见了斯特凡教堂的尖顶。不远处有一座华贵漂亮,闪着金光的纪念柱。那是为纪念1679年欧洲鼠疫神灵护佑,当时的奥地利皇帝下令修建的。

    马车在维也纳市内缓缓绕行,道路并不平直,时常需要转弯。这让蒋益澧想到了巴黎的香舍丽榭大街,那条经过改建的大街平直宽阔,横穿巴黎市中心,两旁是时尚聚会地和上流社会的聚集地。虽然拿破仑三世拓宽它的目的在便于军队开入制止骚乱,以及避免骚乱者修筑街垒对抗政府。

    蒋益澧这样思索着,他们便来到了斯特凡大教堂前。教堂的外观果然不同凡响,气势磅礴,教堂的尖塔高耸入云。教堂南北两侧各有一座高塔,南塔顶端还挂有一口巨大的铜钟,听索菲说那是一百多年前土耳其入侵奥地利失败,维也纳人融化了他们遗弃的大炮铸造而成的。如今的蒋益澧早已不是从前的蒋益澧了,游历欧洲的他并没有被眼前教堂宏大的气势镇住,他觉得教堂正门给他的印象很像巴黎的巴黎圣母院同样是哥特式的建筑风格,不过门洞有罗马的风味,但没有巴黎圣母院正门那么柔和、吸引人。不过他们的历史却一样的久远。教堂的主体建筑很庞大。教堂的尖顶的确很高,可惜没有同样坐落在多瑙河边的乌尔姆大教堂高。唯一突出的地方就是那口巨大的铜钟。时间的关系,蒋益澧并没有下马进入教堂参观,索菲告诉他,教堂的内部古朴、简单,但是气势宏伟。他的地下除了保存有哈布斯堡家族成员的内脏,还保存着当年因为鼠疫死去的2000多人的尸骨。在索菲看来这真够恐怖的。

    离开斯特凡教堂,在索菲特意安排的路线下,在斯特凡大教堂附近,他们路过一处外观极为简朴的小教堂。像欧洲各地所有普通的小教堂一样,从外表看这所教堂毫无特别之处。如果索菲不说,蒋益澧根本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当索菲告诉蒋益澧它的特别之处时,蒋益澧真是大吃一惊。原来它竟然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纳骨之处,它的地下室里安放着哈布斯堡家族历代皇帝及其家庭成员的棺椁。想想中国历代皇帝的陵寝,蒋益澧不由得感慨万千。不过蒋益澧心里对这些欧洲帝王落葬的传统颇感奇怪,就拿统治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来说,他们把除心脏之外的内脏保存在斯特凡教堂的地下室,尸体保存在这里,一座叫做卡普蒂纳(kapziner)的小教堂内,而心脏保存在另外一座教堂—奥古斯丁(augstiner)教堂的地下。那座教堂和皇宫相连,也许因为这个,所以用来保存心脏吧。蒋益澧心中这样猜测。

    索菲让马车掉头,重新回到原来进入内城的位置。她想让蒋益澧从正面好好看看奥地利皇宫。

    他们回到戒指路并且穿越了一个大花园,这原是王室花园,不久前刚刚对普通市民开放。花园中种植的花木正抽枝发芽,迎接春天的到来。花木丛中随处可见奥地利历史上往昔名人的雕塑,有皇帝、皇后、作家、画家和音乐家。在树木的映衬之中还有一座罗马风格的小神庙。

    穿过花园,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蒋益澧眼前的是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王宫,霍夫堡(hofberg)。哈布斯堡家族不愧是欧洲数一数二的王族,他们的王宫不比任何欧洲王族的王宫逊色,甚至更加宏大。即使和巴黎的王宫相比也决不逊色。何况这仅仅只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冬宫,因为夏季还没有到来,蒋益澧来到这里准备晋见奥地利皇帝。

    王宫正面是霍夫堡广场,圆形的广场面积很大,中央有两座骑马雕像相对而立。他们是奥地利历史上有名的两位元帅,尤金亲王和大公爵卡尔。霍夫堡的正面和广场和谐的相联接,成内凹的圆弧形,王宫正门两边各有10对圆形石柱,宏伟的巴洛克建筑风格给人震撼的印象。正门屋顶镀金的哈布斯堡家族双头鹰徽章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辉。(许多人认为双头鹰出自纳粹或者德国,实际上它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以及哈布斯堡家族的象征。在维也纳随处可见这种标志。)

    蒋益澧骑在马上远望王宫,加上先前对王宫的大致观察,王宫的整体并不对称,显得杂乱无章,各个主体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这是历代皇帝不断扩大王宫的结果。

    由于这次蒋益澧的到来表面只是索菲公主探望姐姐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的家庭之旅。蒋益澧他们没有从正门进入皇宫,而是绕到王宫的侧面从边门悄悄进入。

    索菲领着蒋益澧两人步行进入皇宫。皇宫内的装饰自然华贵精美,不过蒋益澧并不在意这些。此行除了薛福成交给他的任务,他最在意的是能见一见传说中欧洲最美的女人—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索菲亲切的叫她为“茜茜”。

    在薛福成没来欧洲之前,李健就对他称赞茜茜公主的美貌,虽然李健宣称从未见过茜茜公主,当年他刚在欧洲游历的时候,茜茜公主还未出嫁。所以他一直称这位皇后为公主。薛福成虽然也没有见过茜茜公主,但是他继承了李健对这位巴伐利亚公主的称赞,并且和李健一样不叫她伊丽莎白皇后,而古怪的叫她茜茜公主。只有公主的家人才叫她的昵称“茜茜”,李健和薛福成也这样叫,多少有些奇怪。这些对蒋益澧造成了极深印象,对晋见这位皇后充满了渴望。在柏林卡洛滕皇宫的舞会上,他们意外的遇见了茜茜公主的表弟,巴伐利亚皇太子路德维希,还有就是茜茜公主的妹妹索菲。这更激发了他们对茜茜公主美貌的想象。在蒋益澧看来,索菲已经是美若天仙,他无法想象索菲对她的姐姐也是满口称赞。更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了解到,伊丽莎白皇后今年已经27岁了,还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在蒋益澧看来欧洲女人在27岁的年龄很少能保持青春,更不要说有倾国倾城的美貌,大多数已婚妇女在生完孩子之后都会拥有一个水桶般的腰身。

    蒋益澧和索菲公主并没有在皇宫中参观闲逛,他们直接向迎接他们的侍从提出晋见奥地利皇帝。索菲按照规定替蒋益澧填写了晋见申请表。

    弗郎茨!约瑟夫有一个习惯,就是一周两次接见帝国的臣民。任何一个帝国臣民都有权利提出晋见皇帝的要求,请求一旦被批准,宫廷总管就会给他安排时间和皇帝见面。作为中国的秘密特使,蒋益澧的申请自然更加能够得到重视。

    很快,在例行手续之后。皇帝的贴身士官亲自将他们领到等候接见的等待大厅里等待。

    接待士官离开后,大厅里除了索菲和蒋益澧没有其他的人,显得很空荡。厅里也没有什么摆设和家具,只有一盏巨大的水晶吊灯和一些长椅靠墙摆着。屋顶没有精美的壁画,只在墙上挂了几幅反映奥地利民族风情的油画。

    蒋益澧没有坐下,站在那里认真的思考过一会该如何应对弗郎茨!约瑟夫的接见。他心里清楚地明白这次能作为中国特使来维也纳,除了薛福成的器重,也是一次机会。他如果真的想迎娶索菲做自己的妻子,那么他就必须在欧洲的上流社会崭露头角,不然怎么能够有资格娶巴伐利亚的公主呢?

    这样的思考不免让他有些紧张,就在此时,边门被人从外面打开,有人喊道:“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殿下驾到!”

    第六章太平洋攻略第十八节茜茜公主(下)

    更新时间:2006…8…58:50:00本章字数:4794

    两个人随着士官的声音看去,门口出现了一位盛装打扮的妇人。索菲轻快的屈身行礼,然后欢快的走上前去和那妇人拥抱,嘴中亲切的喊着:“茜茜,终于见到你了。”

    不知为何,蒋益澧第一眼看见这位久仰大名的美丽皇后,感觉自己的心猛烈的跳动起来。是的,她的确像传说中的那么美丽,甚至更美丽。

    伊丽莎白皇后今天显然经过的特意的打扮,衣着极为华贵。一身白色绸缎礼服,上面用金线绣着一朵朵小花。从头到脚佩戴着一套红宝石首饰,与身上白色调的礼服相映成辉,美不胜收。她的身高很高,皮肤雪白。手中拿着折扇,面带若有若无的微笑。长型的脸蛋,下巴消瘦,一双眼睛充满了柔情。典型的美人坯子。她棕色的头发很长很长,且非常浓密,如果散开下垂应该能够超过腰部,梳着整齐的发型盘在身后,更显得雍容华贵。她的身材丰满傲人,但是绝对的匀称,特别是腰围出奇的纤细,不会超过50厘米。如果李健看见一定会这样来形容,天使的面容,魔鬼的身材。而蒋益澧惊讶的脱口说了一句再普通不过的中国话:“她多么美丽!”说这话的时候他完全忘记了还没有向皇后行礼的事情。

    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无人能够相比的,一个骄傲、充满自信且美丽而成熟的女人。她的美丽不仅仅表现在外表,更吸引人的是那高贵脱俗的气质。他所敬仰和崇拜的李健果然没有欺骗他和薛福成。怪不得薛福成提到李健总是会说:“古人诚不欺我,健亦然。”不过除了美丽之外,眼前的茜茜和蒋益澧想象中的茜茜还是有些出入,由于和索菲交往的缘故,蒋益澧脑海中的茜茜应该是个漂亮、活泼、健谈的皇后。而第一次见面的感觉却完全不同。

    伊丽莎白皇后说话的声音很轻,轻的以至于与她相距并不远的蒋益澧根本无法听见她和索菲在说些什么,哪怕是一个单词。这让人感觉皇后并不善言辞。作为皇后她的神态给人的感觉端庄稳重,并没有一点活泼的影子。

    她们说了一会,索菲转身对蒋益澧说:“姐姐让我过去陪她,等你和姐夫见过面以后会有人领你来找我的。”说完这些,她欢天喜地的抛下蒋益澧独自离去。

    伊丽莎白皇后对蒋益澧点点头,浅浅的一笑,挽着索菲转身离去。说句老实话,比起索菲的离开,蒋益澧更不愿意让伊丽莎白离开,此时他的失望感完全是出自这位巴伐利亚公主出身的奥地利皇后。这种感觉让蒋益澧有一点点不安和羞愧。

    在他还在脑海中不断回忆刚才伊丽莎白皇后对他微笑的面容的时候,有士官打开了接见室的门请蒋益澧进去会见皇帝弗郎茨!约瑟夫。

    蒋益澧整整了衣服,正步跟随走入接见室。这间房间的装饰比外面一间丰富多了。墙面上贴的是大红色菠萝锦缎,挂着一些油画,其中一幅是弗郎茨!约瑟夫身穿陆军元帅服的全身像。房间里放置了桌子和椅子,但是约瑟夫并没有坐着接待蒋益澧,而是站在那里等待蒋益澧的到来,这是皇帝接见来访者的一贯习惯。皇帝一身戎装,白色的上装,烫金的立领,红色的军裤,金色的裤缝,胸佩奖章,腰胯军刀。像多数欧洲人一样,约瑟夫也留着大胡子。他的身高也很高,是一个大高个,身材矫健,看上去非常英俊潇洒。他和茜茜这对帝王夫妇果然俊男配美女,难怪当年两个人能够一见钟情。

    蒋益澧和约瑟夫相互行礼,打过招呼之后,礼貌性的寒暄了几句。约瑟夫切入正题,询问中国在欧洲的政治立场,暗示奥地利愿意尽快的结束和中国的战争状态。他半开玩笑的说:“虽然奥地利对中国宣战了,但实际上,奥地利士兵和中国士兵连一面也未曾见过,这真是最滑稽的战争。”

    话锋一转,约瑟夫提到了匈牙利,这才是他最愿意和蒋益澧探讨的问题。看来匈牙利的问题一直都困扰着这位奥地利皇帝?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