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中华再起第190部分阅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重的失职现象,他只是听说港口到了两船军火,其中包括三千枝新式步枪和十六门炮就匆忙花了大价格买下了……他买下了什么?二千枝新式步枪,全是古董货,×××步枪,还有那十六门大炮,我们委员会的全体委员都一致同意,即使我们在南北战争中的任何火炮都比那些火炮性能要好得吧……

    可是时至今日,只要有人说“这是出售给墨西哥的”,国务院就立即有人跳起来把他买下来,纳税人的血汗就这样流失了……凭调查委员会全体委员的良心起誓,这是美国历史上最肮脏的一幕,即使是柯兰特时代都没有这样丑恶的现象。

    ……

    看到这样的秘密调查,中国人发现自己简直生活在天堂里,他们从来不用为自己的外交官与情报官员操这些心。

    鸟枪换大炮的南美洲打的战争却还是那种小打小闹,顽童过家家游戏一样的战争,虽然就残酷性而言,东半球正在进行的战争还赶不上南美洲的更残酷,为了将双方战争思想提高到一定地步,人们惊奇地发现在南美洲各国有着不同国籍的军事顾问团,如中国的,英国的,德国的,西班牙的。不过这些就用不着耗费太多东半球正在交战双方的注意力了,美洲打的再乱,自有美国收拾。

    虽然日本军火贩子在美洲大做生意,惹的美国老板极为不快,杨沪生有些遗憾的是日本政府怎么没有被德国说动?要是日本突然宣布加入同盟国,对中国发起挑战,杨沪生会很乐意看到红旗在日本三岛上空飘扬,大批“邪恶的”日本军国份子(按照成吉思汗观点,所谓大批,就是比车轮高的男子,若是比车轮矮,他们当然不会危害到中国,属于可以改造好的一类。杨沪生虽然不喜欢成吉思汗这种观点,可他以前却听够了死不悔改的日本人对历史的篡改,为此他很乐意让这种观点在日本得到实施)被吊死在绞索架上。很遗憾,这时候的日本政府老实的很,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他们都比波斯猫还要乖,虽然国内有反华言论,可那种言论只是私下说说,报纸上是绝对不会刊登出来的,这让杨沪生抓不到日本人痛脚,实在是遗憾万分的事情——没有借口私动刀兵是要遭受诅咒的,杨沪生可不希望未来的历史上自己与“邪恶”、“军国主义”、“种族屠杀”挂上关系。

    “首长,睡了吗?”

    杨沪生正想着看起来乱如团麻的国际形势,外面警卫员低声询问一声。

    “什么事?还没睡。”

    “首长,参谋长联席委员会罗副参谋长与外交部夏副部长来拜访您,现在正在外面等候。”

    “这么晚了又有什么事情?叫他们进来吧。”

    吱呀一声,房门打开,一阵寒风从外面席卷进来,屋里火苗猛地暗淡下来,接着火光大盛。杨沪生离开地图前,走到躺椅,转过身看着外面进来的人。现任陆军副参谋长罗炜中将,外交部负责欧洲部分的夏阳副部长一前一后走了进来,让杨沪生意外的是刚离开这里,去招待室休息的邱明也跟在俩人后面走了进来。

    三人一进门就将头上帽子摘了下来——虽然杨沪生现在不是领导,可在他屋里戴帽子,那可是很不尊敬人的表示。——与军人出身的邱明和现役军人罗炜比起来,腆着个大肚子的外交部副部长夏阳官威是有那么一些,却显得少了不少阳刚之气,虽然他也是男人。

    杨沪生给三位客人指了指摆在边上的沙发,看了眼邱明,又将目光转到门边的警卫员:“各位请坐,小胡,给各位领导上杯茶……晚饭吃过没有?要是没有叫小胡去跟厨师说一下,下顿面条给二位添添肚子。”

    年轻的(和杨沪生比起来显得年轻)陆军副参谋长感激地说道:“谢谢首长关怀,来的路上已经吃过了。”

    “是啊,已经吃过了。”夏阳附和道,他的喉结却上下动了一下。看起来杨沪生说的那顿面条对他还很有吸引力。

    “真的吗?”杨沪生看看三人,缓缓坐下:“小胡还是叫厨师辛苦下吧,就当夜宵好了……二位都是大忙人,不像我和邱参谋长,整天东游西逛,无所事事,这么晚过来有什么事情啊?”

    刚坐下的罗炜刷的一下又站了起来,杨沪生冲他摆摆手:“坐下说吧,我早就不再是你的领导了,用不着那么拘谨。在我这里还是随意些,你说是不是,邱参谋长?”

    “一日首长,终生首长,虽然我参军时候首长已经退了下来,但是,这军队是首长一手创建起来,起码的规矩还是不能废。”

    杨沪生眯起双眼,看了罗炜一会儿,点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是福建福鼎人吧?闽东军区司令员罗一鸣也是福鼎人。”

    “回首长,他是我伯父。不过伯父在担任闽东军区司令员时腐化堕落,这是令我们全家感到耻辱之事。首长镇压他,我们只会感到高兴……”

    “算啦,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杨沪生看着黑洞洞的窗户外,很是怅然:“你伯父和我共事过一段日子,在闽东运动战中,他是立下过战功的。可惜,可惜啊,可惜他总想着享乐,没有把解放劳苦大众放在心上,他的堕落变质,我也是有责任的,没教育好嘛!现在回想起来,都让人心痛啊,我那时候多说几句,他也不会走到那条路上去。”

    “伯父是咎由自取,首长也不用自责。想我参军考军校,当时军校说是我伯父是反革命分子,死活不收。后来听说是首长干预,才让军校收下我,要是没有首长,也不会有现在的我了。”

    杨沪生挠了挠头:“这事情你还记得?呵呵,我早都忘记了……好象是有这么回事情。当时那些人也真是混蛋,怎么能以出身招收学员呢?父亲英雄儿混蛋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更何况是侄子?我们是民主国家,不是封建专制社会,我们强调的是要看本人,而不是他家庭怎样。”

    夏阳在旁边赞叹道:“首长心胸开阔,非常人所能及啊。”

    邱明瞟了眼坐在旁边的夏阳,心说“首长心胸开阔那是任何人都知道的,想拍马屁也该找点新鲜词汇,用不着这么拙劣”。下意识地,邱明想旁边挪了挪身子,和这个夏阳拉开了距离。

    “说吧,什么事情?”

    “首长,在开罗会议上,英国的诺思克利夫勋爵带来了英国新上任首相劳合!乔治和战时内阁建议。建议书上说鉴于俄国承受的沉重压力,中国远征军在爱琴海取得的辉煌胜利,英国认为有必要在巴尔干半岛发起登陆战役,从南面进攻同盟国,并且最终摧毁挑起战争的同盟国。俄国外交大臣马克拉诺夫在接到建议书后,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

    “现在就准备开辟第二战场吗?”

    罗炜迟疑下,肯定说道:“是的,我想他们的意思就是如此。”

    杨沪生轻轻扣击着沙发扶手,沉吟半晌问道:“兵力由谁来出?是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还是除了海军忙忙碌碌,其他人都在睡大觉的英国?”

    一直插不上嘴的外交部副部长夏阳探出半边身子,必恭必敬说道:“诺思克利夫勋爵认为,鉴于西班牙宣布加入同盟国后,直布罗陀局势已经极端恶化,北海海战中,英国舰队虽然给予了德国舰队沉重打击,但并没有解除德国跨越海峡,进攻英国的危险,为此,英国将不可能在巴尔干半岛投入太大兵力。他只能从现有的地中海舰队抽调部分军舰给予支援,如果可能的话,从埃及调两个殖民地师参与登陆作战,其他英国人无法做出更多。按照计划,投入巴尔干作战的,还可以从撤退到克里特岛的希腊政府出动他的军队,贝当将军指挥的自由法国也能出部分兵力。”

    杨沪生取过香烟,点燃后,深深吸了一口,看着吐出的烟圈,半天后才说道:“这么说,英国人意思是让我们担当巴尔干登陆战重任喽?他倒打得好算盘,自己不动手,让我们去当苦力?”

    “首长,自从罗得岛战役后,我们已经有半年时间没有积极行动,英国人认为庞大的中国军队在近东和巴尔干隔海向望,却没有动静,这对尽快结束战争没有好处。”

    “你们外交部也是这样认为的?”杨沪生皱了皱眉头,再次深吸一口烟:“英国在本土不是部署了几百万大军嘛,英国距离法国不过隔了一条小小的海峡,他的几百万大军可以闲置四年毫无作为,我们百万军队在近东待了不到一年,他们就急了?认为太消极了?北京怎么看?如果北京认为已经是开辟第二战场的时机,那就打好了,还问我这个糟老头子干什么!”

    罗炜急忙在旁边解释道:“首长误会了,政府只是对如何应付英国人拿不定主意,这才派我们二人过来请示首长。谁都知道首长高瞻远瞩,算无遗策,如此困难问题,非由首长决定方可。”

    自从跟随罗炜、夏阳进屋后,一直没说话的邱明也在旁边敲边鼓,给二位帮腔道:“是啊,老首长您还是说说自己看法吧,这场战争可是决定我们国家国运之战,儿戏不得。北京那边正因为明白此点,才郑重派俩位过来请教。”

    “你不是好人,被他们收买了。”杨沪生指着邱明,沉着脸说道。邱明一听,脸涨得通红,杨沪生却一乐,冰封得脸解了冻:“开个玩笑,邱参谋长别往心里去。不过我说的话,现在可不灵喽,我说要改善普通人生活,要让他们看得起病,上得起学,有谁听我的?当面唯唯诺诺,背后全当是放屁,说一万句也没人听一句,心寒啊。不过一退下来小老头,说的话也没人听了。”

    邱明心里没来由的一酸,他明白要是老首长推翻了满清,自己建立一个王朝,那是绝无任何人敢于提出反对意见的。可老首长却在事业顶峰时候退了下来,为的只是要建立一个公民人人当主人的国家,为了这个理想,老首长做出了太多太多牺牲,可几十年下来,现在某些人却成了白眼狼,难怪首长偶尔要发发牢骚,换了自己,恐怕早就跳着脚骂娘了。

    “不会不会,首长指示我们决不会当耳旁风。”夏阳这时候体现出一个外交官应该具有的素质:“只是现在条件有限,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经费,尤其是参加战争后,军费开支一年比一年高,若是再拖个三两年,恐怕财政就要被拖垮了。在教育、医疗上面投入不够,大家都看在眼里,首长一再提出,我们自是想要尽快解决,可在战争结束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总不能让战士们饿着肚子,没有弹药打仗吧?这也是政府对巴尔干登陆战迟疑不决原因之所在。如果能取得成功,战争有短期内结束之可能,只是……主要由我们来承担,这也责任重大啊!”

    “提前结束战争?”杨沪生冷笑两声:“参加战争就早了,现在却想着提前结束战争!打仗是一门科学,不是儿戏,你以为巴尔干那么好打?那里是台绞肉机,投入再多的部队,想要短期内结束战争是根本不可能的。”

    罗炜显得有些失望,询问道:“首长的意思是……拒绝英国人提出的巴尔干登陆计划?”

    杨沪生沉吟片刻,又摇了摇头:“不,如果我的意见,北京能听进去的话,还是答应巴尔干登陆计划比较好。”

    “哦?为什么?”罗炜有些茫然。听杨沪生刚才所说的话,谁都能听出来他对巴尔干登陆根本不感冒,或者说,从骨子里面,他对英国人充满了不信任,为此连带政府也受到杨沪生嘲讽。罗炜还以为老首长要提出一、二、三、四,甲乙丙丁等等意见,用来证明拒绝巴尔干计划的合理性,或者更干脆点,什么意见也不提,只是说自己不赞同就成。罗炜都准备带着老首长的反对意见打道回府了,却听到杨沪生说还是答应巴尔干登陆比较好。

    罗炜马上发现自己刚才置询的语气实在不合适,急忙改口道:“老首长,恕部下愚鲁,刚才您的意见不是反对巴尔干登陆?怎么又说答应为好?”

    “巴尔干登陆战是要打的,而且时间要快,我看就在17年上半年度比较好。至于参加战役的部队,这却很有讲究。由我们担当主力,这是不可能的,明知道是火坑,我们决不能朝里面跳!”

    罗炜小心翼翼问道:“首长意思是……”要是杨沪生认为应该让英国人担当主力,罗炜打定主意回去后就说老首长拒绝这样的计划。谁都知道,英国人是决不会将重兵投送到巴尔干半岛去。

    “组成多国联军,英国不是答应出动两个殖民地师吗?希腊出动一个师可以办到吧?贝当将军的自由法国也能从非洲调一个师过来,其他兵力由远东联军出动好了,让日本人担当一次主力,他在国内不是还有不少师团嘛!我看近卫师团、第一师团、第六师团都可以派到巴尔干半岛去……嗯,还有第五师团,这个广岛师团战斗力不错,他和有着‘黑色的皮肤,鲜红的血’南九州劲旅第六师团可以担当主攻任务,叫同盟国体会一下什么叫东方的武士道精神。”

    罗炜心中一计算,七个师的兵力,光登陆部队就超过十万,要是加上海军、空军等辅助兵力,投入这场登陆战怕是要超过二十万了。不过老首长说的都是外国军队,尤其是日本,连该出动哪些师团他都考虑到,却没考虑日本是否愿意将这些师团送到欧洲去,尤其是近卫师团,这可是天皇的命根子,要让这个师团出动,恐怕谈判桌上有得嘴皮子要磨了。

    “我们呢?首长认为我们应该出动哪些部队?”

    杨沪生怀疑地看了眼罗炜:“出动这么多部队还不够多?我们只要出动海军、空军给予掩护就是了,要是觉得不够诚心,我建议还是出动一个混成旅好了,由海军陆战队出吧,他们登陆作战有经验,和陆军比起来,部队损失不会太大。要记住,决不能贪功冒进,万一发现苗头不对,马上撤到船上即是,反正巴尔干登陆作战不是重点,打个败仗算不得什么大不了事情。”

    罗炜苦着脸差点哭出声,听了半天他才回过味来,原来老首长还是对巴尔干登陆作战没什么信心——参谋长联席会议对这个登陆战倒是信心十足——将好端端的一场登陆战当成了消灭异己的戏台子,也不知道首长为什么对小小的日本特别感兴趣,连该让哪些日本师团送死都算计好了。这样的建议让罗炜回去后如何跟参谋长联席会议交代?

    不光罗炜听的头痛不已,夏阳照样皱着眉头说不出话来,这些意见要是反馈到埃及,拿到谈判桌上,英国人一定大为不满,认为中国人根本没有诚心。至于日本,日本现在已经叫嚷他们在俄国战线损失太大,连师团长都丢了两名,也不知道这位首长大人为什么还要打日本的主意。

    第三部风云第四十一章封狼居胥(三)

    更新时间:2007…12…1722:34:52本章字数:10575

    在座的三人中,邱明倒是很明白杨沪生是怎么想的。将近五十年前杨沪生就跟他说过,日本是长在中国身上的一块毒瘤,这颗毒瘤时刻可能发作,祸害中国。唐朝的时候,日本人就跟当时的唐朝在白江口打过一仗,到了明朝,由于日本对中国属国朝鲜的野心——最终目标还是中国——明朝和日本两国在朝鲜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那场战争明朝虽然取得了胜利,却对以后清朝取代明朝埋下了隐患。在清朝时期,日本又对琉球动了手。要是让日本强大起来,恐怕以后中国人要遭遇无穷无尽的折腾了。

    作为高举民主、自由、独立旗帜的中国,当然不能无缘无故把一个国家灭了国,“将隐患扼杀在摇篮中”,听起来好听,可隐患还没显露出来,你就动了手,人家会说你以大欺小,更难听点会说你侵略成性。要当文明国家的中国当然不能授人以柄,而日本在虾夷地战争中,发现中国国力远超自己,马上当起了缩头乌龟又让中国没了借口,于是对身边这个小国,杨沪生虽然恨不得扒了他的皮,却也只能高唱“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自古友好”之歌了。可从虾夷地战争,琉球争端中,老人们都知道老首长对日本人是从来都不客气的。

    现在突然打起了日本师团主意,邱明相信老首长想要削弱日本国力的心思再次活动起来。既然首长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连日本人出动哪几个师团都一一道来,北京当局还是要充分尊重“老前辈”意见的,看样子那几个师团这下算是没救了。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虽然老首长无数次告诉邱明日本可恶之处,可邱明却没有切身体会到那种威胁——和中国崛起相比,日本国力根本谈不上威胁,就国力而言,他连受中国影响很深高丽都不如——邱明心中暗道:“可怜的日本人,也不知他们对老首长犯下什么罪行,不然平白无故怎么会让很是开明的老首长厌恶到极点?”

    “老首长请放心,您的意见我们一定会带回去,让大家仔细斟酌斟酌。”

    罗炜和夏阳正想着找什么借口——如“天色不早,首长需要休息”、“打扰首长时间太长,暂且告退”之类——离开这里,带着老首长的建议回去复命,杨沪生却突然冒出来一席话,让俩人正要离开沙发的屁股抬不起来:“巴尔干是虚,另外一场登陆战方为实。”

    邱明反应很快,一听就明白:“首长您的意思是以多国联合行动之巴尔干登陆战吸引同盟国注意,而我们却在巴尔干烟幕下,在其他地方发起规模更大的登陆战,给同盟国来个声东击西?”

    杨沪生点点头,长吁一声:“不错,现如今不比以前,空中侦察、无线电侦测使得一支庞大的军队,想要隐蔽自己意图,对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演绎一出现代版暗渡陈仓,困难性急剧加大。在多方位监测下,如没有战略欺骗,想要隐瞒自己战略意图,这很难办到。单纯的声东击西,规模不大还好应用,但在战略上,你又如何做到声东击西?主力出现在任何一方,用不了太长时间,敌人就能知道。邱参谋长,你不是很熟悉三十六计嘛,要知道三十六计中不光有声东击西,第一计就是瞒天过海。而第七计是无中生有。”

    “还有借刀杀人、李代桃僵。”邱明在心里替杨沪生说出他没说的话。借刀杀人很好理解,用巴尔干之刀,杀日本之人;李代桃僵,当然是让日本人替中国人去送死。说来说去还是没安好心。

    现任陆军副参谋长罗炜的反应也不慢,一脸崇敬地赞叹道:“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首长英明!既然如此,我们马上将首长意图带回去,相信政府会采纳首长意图。”

    杨沪生看了眼跟着罗炜站起来的夏阳,淡淡问了声:“不吃了夜宵再走吗?”

    “不了,军情紧急,还是马上赶回去比较好。以后有机会再来拜访老首长。”

    送走了罗炜、夏阳,邱明没有离开杨沪生的小楼,跟着杨沪生又进了书房。

    “还有什么事吗?”

    邱明轻声道:“老首长,您刚才所说好是好,只是这瞒天过海、无中生有未必可行啊。这不是国内作战,情况比较单一,虽然部队众多,部分隐瞒自己真实意图是可以办到的,这可是出国作战,大规模部队集结,敌人不可能不注意,想要隐瞒自己意图,很难很难,就算巴尔干吸引敌人部分注意力,我百万大军一动,敌人也会发现主攻方向不在巴尔干。”

    杨沪生微笑着摇摇头:“百万大军?你以为登陆作战和跨越江河一样容易?调集我们和英国在地中海所有可以登陆的运输船只,哪怕英国将国内可以用来登陆作战船只调过来,海上运输能力也不过一次可以向滩头阵地输送十万人左右登陆部队。只要做好战略隐蔽,在部队登陆之前,敌人将不会知道登陆场是在巴尔干,还是在其他地方。”

    邱明想了一会儿,点头承认杨沪生说的有道理。“大张旗鼓宣传即将发动的巴尔干登陆战?不,不不,用不着宣传,有这么多国家参与,这根本就做不到隐瞒登陆意图,总会有人把我们即将发动的巴尔干登陆战捅给同盟国。为了更好的隐瞒我们在其他地方登陆作战,倒不如由我们来把这消息透露出去好了。”

    杨沪生伸出手,放在火炉上烤手,头也没抬:“如果由你指挥这场战争,你是统帅部最高统帅,对泄露战略情报,你会如何选择?”

    “我吗?”邱明将视线从杨沪生身上移开,转头看着世界地图上地中海位置,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我的意见说出来,老首长可不要骂我是汉奸啊。”

    “你小子,卖什么关子?!这么多年了,我还不知道你吗?说吧,别卖弄你那点小聪明了。”

    “如果是我,我会将两个登陆战计划,真实的计划,都泄露给同盟国。”

    说完邱明转过身,看着杨沪生,想要看看杨沪生在听到自己意见后,是如何大惊失色的。可让邱明很遗憾的是:杨沪生脸上表情一点都没变,枯瘦的手连抖都没抖一下。“不错,别人说你一肚子坏水,一点也没说错,够语不惊人死不休了。说说看,你为什么会这样想。”

    邱明有些不甘心问道:“首长您不觉得这太离谱了吗?”

    杨沪生盯着邱明,似笑非笑道:“兵者,诡道也。战争这门艺术就是不讲道理的艺术,要打破常规,出人意料。要是大家想的都八九不离十,这仗打的也就没看头了。我又不是遭老头子,连这都看不出来,你邱明也太小瞧我了。”

    邱明有些沮丧,抱怨道:“首长您也真是的,就装做被我吓了一会还不成?非要一切尽在掌握中,这也太打击别人自信心了吧?”

    “你这家伙,我又不是没被你吓过,都这么多年了,你以为自己那点花花肠子我还没看穿?也太小瞧你的老首长了。真要这样,这首长的位置就该让给你了!”

    “实际上我看出来的,相信首长也想到了,不然首长刚才就不会跟罗副参谋长说那席话。”邱明面容一整,继续说道:“既然兵者诡道也,我们就该让情报部门打入敌方情报人员在适当的时间很恰当的环境下提供完全真实的情报给敌人,越是真实情报越容易得到信任,而信任是掩护我们情报人员的最佳手段,因为对我们打入人员信任,最终发展成依赖,而忽视了在我高层发展情报人员之可能,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也是极为重要一点是:只要不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提供合适的情报,则该情报的真实性和未来的形势变化几乎无关。就即将发起的地中海登陆战而言,我们可以让情报人员透漏最上层,只有少数几人参加的,最绝密会议记录,真实的记录,还需要附上首长您的建议,这样,有关我军在地中海行动完全按照会议精神进行,这会给同盟国多么深刻的印象!而有关地中海行动的情报,对这次规模如此大,有这么多国家参与的登陆战准备,不可能完全瞒过同盟国,那么如何掩盖?一个办法是将后面的行动掩盖在一系列可能的登陆战里,给同盟国的情报中,给出了我们在地中海从东到西一个很大范围里在准备攻势,撒丁岛、西西里岛、西班牙,都只是其中一个可能性的地点而已,而且他的情报中有关我军攻势的重点在哪里?是巴尔干登陆战!如果为了更好的发挥情报效果,我愿意将巴尔干登陆战晚那么几天进行,而将主要登陆战先进行,做出最先进行的登陆战是掩护巴尔干计划的徉动。这样,当我主力发起大规模进攻时,敌人将不会抽调太多兵力给予拦截。”

    杨沪生沉默半晌,叹了口气站了起来,很是落寞道:“行了,你小子有出息了。我以前一直以为你在战略上有所欠缺,现在看来,岁月能改变一个人啊。这事我看还是你跑趟北京吧,去和他们说说,切记,只允许最高一层少数几人掌握情况,外交部、参谋长联席会议、战场指挥员,这些全要对他们隐瞒我们真实意图,你这种卖国行为是不能给他们知道的。战争是否能提前结束,一切都要看你了。”

    “老首长,您……”

    “成熟了是好事情,值得祝贺啊。只是不知怎么回事,心里却有些空荡荡的。或许是一直高高在上,久而久之真以为自己是神仙了。现在倒好,发觉自己还是人。”

    杨沪生又露出狡黠的笑容,邱明开始还听得心里有些发酸,毕竟是多年老首长,要是首长心里难受,他同样也不会好过。等杨沪生一笑,这才明白原来首长是在跟自己开玩笑。当然,也可能这不是玩笑,而是首长不自觉表露出的真实想法。邱明虽然和杨沪生接触了几十年了,在这事情上他却拿不准。如果左宗棠还活着,那左宗棠一定会不屑地哼一声,然后说道:“这小子!又再卖弄他那点折腾人的小把戏了!”说完再冲杨沪生翻个白眼。

    “记住,我们之所以不惜代价,将真实情报卖给同盟国,准确的说应该是提供给德国人,那是因为第一:通过提供德国人真实的情报以获得德国人对这个情报来源的绝对信任,在最重要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