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鞑子撤退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此事一出,顿时引起众官员议论纷纷。

    关于晋西道范李通鞑一事,前些时日朝堂上本来就争议不小,只不过议不出一个结果来,而且雍定关危危可及,朝堂的注意力顿时被吸引到前线了,所以晋西道范李世家之事便被搁置。

    如今前线已稳,那么如何处置范李两家之事,就可以重新商议了。

    “陛下,永平府范家里匿藏鞑子数人,而且经郭鼎探查,跟随范家队伍混进雍定关也有数十人之多,此举与谋逆无异,当抄其三族以正视听。”

    这官员说完后,引起一堆武将出声符合,他们都是识兵之人,对北境十二关的沦陷本就十分怀疑,范李两家的事被揭发后,当然要将北境十二关失守的责任扣在这两家头上。

    不然他们武将就要背负一顶‘无用之人’的帽子了,北境十二关迅速沦陷后皇帝杨文对他们武将很不满了,连雍定关防守一事都交给郭鼎这个文官来,这样下去,他们武将迟早要被文官骑在头上。

    “陛下,此事不可。”另一个官员站出来反驳道:“谋逆大罪岂可轻判,至少要经过御史刑部查探,再三司会审,才能定罪。不然朝廷法度,岂不是一句玩笑之话?”

    “哼,怕是张大人想为范李两家脱罪才如此说吧?”又有一官员出列冷笑道:“御史刑部查探再加上三司会审,最后怕是审出个替死鬼吧,听闻张大人家中字画甚多,不知是何人所送……”

    “王大人倒是好口齿。”张姓官员面无表情的说道:“尊崇朝廷法度也有错?若街上流传王大人和鞑子勾结,是不是也要抄三族?”

    “范李两家勾结鞑子是有证据的!”

    “人证,物证,佐证何在?仅凭一个江湖上的武人传言,就要抄两家数百人口?”

    又有武将站出来说道:“张大人不要忘了,你口中的江湖武人,可是立下了不世之功!”

    又有一官员出列驳斥那武将说道:“功是功,过是过,陛下,臣听闻那少林武僧曾当众杀人,而且在下山后就杀生众多,早已触犯了朝廷法度,虽有些许小功,但不能掩过。”

    “毁二十万大军粮草攻破阳关城算些许小功?”

    “皆是传言,不足信尔!”

    一番争吵过后,朝会上逐渐开始各自攻讦,开始要定罪范李两家的事也不知道偏向哪里了。

    皇帝杨文脸色冷淡,一言不发的默默观视,待下方的官员争吵累了之后,便让太监宣布朝会结束,各自退去。

    众官员面色不一,退出朝会大殿时也相互瞪眼。

    皇帝杨文确实有查抄范李两家的意图,但是想法归想法,能力归能力;每当他抛出这个意图后,总能引起一大堆官员的反对,文官居多,武将亦有。

    若不是范李通鞑败露,皇帝杨文还不清楚这两家在朝堂上竟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但是现如今被他发现了,也算为时不晚,鞑子退去后,他第一个要清理的就是和范李两家亲近的官员。

    …………

    雍定关鞑子营帐

    奴赤尔已经清醒过来,只是脸色蜡黄,随军医者说这是怒急攻心,需要慢慢调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