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来不及反应(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国野人,给得也实在太多了!

    哪有这样上门做说客的,动不动就开这么高的报酬待遇!

    不过子车白臀出于流程,还是假装矫情了一下,让皋鼬力夫跟好几拨李解的说客稍稍地抬了两句话。

    主要意思就是一个,人郑侯好歹也是老主顾了,多年的交情,现在让我们反水背刺,这实在是……好歹多加点儿呗。

    然后李解派出来的几支说客团队,还真没含糊,说加点儿就加点儿。

    只是加点儿的形式有点不一样,多选题,一是白沙麻布,二是蜂蜜,三是咸肉腌鱼等腌渍品。

    老秦人一看,哎哟卧槽,这他娘的咋选择?!

    要说口味吧,老秦人表示吃得咸,照理说是得要咸肉腌鱼的,这玩意儿耐储存啊,自己不吃,哪怕带回老家,怎么地也能让父母老婆孩子尝尝鲜。

    可怎么说呢?

    几乎是所有的秦国籍随军商贾,都建议收了蜂蜜。

    皋鼬力夫一听说还能拿蜂蜜的时候,整个人差点跳起来,这他娘的有个十斤八斤蜂蜜,他回秦国老家,换个几百斤咸肉腌鱼跟玩儿似的,他有病换咸鱼这种玩意儿回家。

    要是真换了咸鱼回家,老婆孩子不把他自个儿当咸鱼对待那就有鬼了。

    “如此,诸君皆愿相约吴人共击郑师?”

    “善!”

    “善!”

    “善!”

    ……

    没什么好犹豫的,反水郑侯那能算背叛吗?大家只是纯洁的金钱关系,并不存在不纯洁的友谊,哪里谈得上背叛不背叛。

    硬要说背叛,那也是郑侯先拖欠工资,他们这些出来打工的,拿不到工资搞一下老板,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那边盟约罢!”

    “可!”

    “可!”

    “可!”

    ……

    双方的沟通很快从宽泛的松散组织,集中到了能做主的精英手中。

    秦国左右趣马亲自在密约上盖章,一式三份,除了各自国家的常用文字之外,还有一份江阴简体字。

    拿到密约的蔡胜,激动得像个五十多岁的少年。

    没办法,他五十多了,还没干过一件大事。

    而现在,他干了,超级顺利,感觉无比良好。

    全部的激动心情概括起来就一个字:爽!

    密约以双方签约日期为基准,六日后,双方共击郑、蔡联军。郑国“客兵”游击陉山至冈山之间郑、蔡部队,为履行密约,义军将会同期打过栎邑。

    因为“客兵”不成体制,所以约定以李解所部的义军为主,“客兵”则是乱战牵制,让郑、蔡联军不得不分兵兼顾。

    密约成功之后,时效性上来说,从皋鼬传递道新蔡,其实很考究骑传的本领,紧赶慢赶,肯定也要消耗一天的时间。

    不过显然这是早就预判好的事情,为了以防万一,之所以选择六日后,也是留有余量。

    约期相攻,最终结果会变成什么模样,其实都不好说,双方只能说尽最大努力“尽人事”,剩下的,就是“听天命”。

    万一老天爷看不过眼,突然又天降暴雨,那真是没话讲。

    好在李专员这一回严令自己和小弟们乱放炮,乌鸦嘴万一又灵光起来,那真是血亏无比。

    新蔡以北的工地还在忙碌,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约期第六日,不等郑、蔡联军调整呢,李解先行出兵,用了两个大队的楚国降卒,就把栎邑给推了。

    打下栎邑之后,立刻继续拉上民夫,把原先的工地和栎邑附近新开辟的工地连接起来,沟渠相通,总工程量不大,但绝对恶心人。

    正当郑、蔡联军的前军一脸懵逼,准备发动进攻教李解做人的时候,上蔡东北的一个郑师驻地,居然突然遭受了一波乱兵的进攻。

    场面极其混乱,而且这场进攻来得太突然,郑人根本没来得及反应。

    怎么可能反应得过来呢?前几天还一起吹过牛逼的“客兵”,他妈的是不是赌博输钱输红了眼,他们乱砍人呐!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