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出国旅游(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莽之间,应该也没多大问题。

    不过商无忌还是劝说道:“首李若是出国,最好还是多带一些人手。“

    “带五十个‘鳄人’就行了。人多未必就安全。”

    “可。”

    商无忌微微点头,对李解的决定没有异议。

    列国纷争,仿佛只有国家之间才会有互殴,实际上列国内部都有问题,时不时就有叛乱。

    比如那个淮县县师,要不是秦国内部发生极为剧烈的权力斗争,怎么可能跑来东方做官?

    当然了,嬴姓的根源是在东方,这倒是没问题的。说好听点,也叫落叶归根,认祖归宗嘛。

    “止五十人,又如何贩运货物呢?”

    “这一次主要贩卖蜂蜜、咸鱼、菜干。”

    吴国有一个好,水生野菜极为丰富,蒸煮过后晒干,就能储存很久时间。一个毛竹筒塞满菜干,大概有三四斤的量。

    一条小船满载,装个千几百斤完全没问题。

    五十人的队伍,直接可以让小船串联起来,一路开小火车就行。

    此时姑苏王师已经过江,李乡长就打算直接走邗沟,来几百个淮夷根本不惧,来多少杀多少。

    两天时间就能过淮河,要是北方没有冰封,直接就能到徐国。

    当然了,李解也没打算走徐国。

    因为徐国太穷了。

    曾经非常富裕的徐国,被某个天子搞了一把之后,直接穷得不堪入目。

    前代吴王还在位的时候,有个徐君甚至让士兵去鲁国偷牛,才凑够了“牺牲”的数量。

    不然,祭祀祖先的时候,“牺牲”都不够数,丢死人。

    当然偷牛这个骚操作,同样也挺丢人的。

    不过和怠慢、辱没祖先想必,偷东西是可以被原谅的,鲁国完全可以偷回来嘛。

    凡是穷国,都不是李解的目标,李乡长想去的是陈国、蔡国还有那个周天子的大本营——洛邑。

    不过洛邑是现在重新改的名称,周怼王上台之后,以“天授”为年号,改洛邑为洛京,很是热闹了一阵子。

    周怼王被祖先分封的“臣子”们怼死之后,新的天子就把年号改为“代受”,同时又把洛京重新改为洛邑。

    总之,认怂了呗。

    李乡长寻思着,现在这个周天子,这要是死了,指不定就是周怂王呢?

    邗沟不过淮河,往西北岔过去,一路上都是大城市。要是去郑国,那更是爽,郑国是绝对的富国,而且也是列强之一,跟北方最强的晋国互怼很多年,居然不落下风,相当的了不起。

    但郑国不是大国,他能跟晋国互怼,主要还是因为有钱。

    李乡长听公子巴说起过,郑国拥有列国最多的“客兵”。

    啥意思呢?

    雇佣兵,花钱请来打仗的。

    晋国打仗,那死的可是自己人。

    郑国打仗,那死的都是别人,不心疼。

    当然了,掏钱还是心疼的。

    一想到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奇葩,李乡长就琢磨着,自己带点土特产过去卖了钱,顺道还能做点副业赚点外快。

    比如说,拦路抢劫。

    ()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