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上部结束后的话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蒙山军》上部马上就结束了。用了200万字的篇幅才建立了一个国家,无怪许多读者批评本过于拖沓了。现在我要说的,是关于政权结构的设想。

    小说本是虚构。网更是虚构的没有边际。自从金庸发明了架空(鹿鼎记)、黄易创造了穿越(寻秦记),虚构历史就盛极一时,至今未衰。

    为什么至今历史军事类的网穿越架空仍大行其道?一句话,在虚构中寻找自己心中的那份梦想。写手在虚构中得到满足,读者也在阅读中寻找着满足。

    但这份家国情怀的梦想却不可能不涉及政治。

    我多次说过,写网及读网的,都是这个社会的下层。我们希望拥有一个什么社会的梦想?希望生活在哪个时代?希特勒时期的德国,还是斯大林秉政的苏联?抑或罗斯福掌权时的美国?

    一些读者痛骂本人对于民主体制的设想,斥责为迂腐是很客气的了。

    我要问一问,就总体而言,民主体制是官员受气还是百姓受气?民主体制下的官员廉洁还是相反?产生廉洁政府的原因是因为有强力的监督还是靠领袖的自觉?抑或高尚的理想将成百上千万的官吏变成了圣人?监督来自内部或外部哪一个更有力?

    或者有人说,集权更容易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这个观点延伸,舍弃集权,分权制下的国家就没法子办大事,没有进取心。

    当某国遭遇珍珠港之耻,用多长时间完成了军力的振兴?历史上有没有一个国家如此迅捷地从和平转入了战争机制,一两年内编练出上千万的大军纵横欧亚,战舰入列达到一天一艘的速度?而战争结束,又用不可思议的速度完成了庞大军队的撤裁从而转入了和平?

    当马岛被阿根廷夺占,某国用不可思议的速度集结了一支远征军投入了领土争夺,一些商船甚至是在大洋上被征召的。

    当然会有人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