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行途8(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辛巴达,七海传奇》

    阿克苏妹王国北方的赛里斯人领地,金秀昆正在检查,刚刚接受了一批新补给,还有三艘全新订制的大船”

    说是全新,看起来一点可不新,经过漫长的航行之后,船表已经变得伤痕累累,帆揽上也是补丁处处。还折断了两只小桅,但丝毫无损作为船只主体的优良品质。

    龙骨和船桅是安南北方深山出产的大材,经过九龙江放排漂游到交州龙港,yin干半年方可船用:船底的包铜铁皮和船节构件,是琼州锻造的精熟铁料,帆揽都是闽中产质地上乘的白单和大榨,封舱包浆的桐油石灰石来自夷州。。不算各se配属的零碎,光是几宗造船用料就hua了六千缗。

    然后补给齐全大老远漂洋过海送到赤海州来的航行费,就高达造价的一半还多。就算一路可以捎货。沿途售卖掉以补不足,也还是一大笔开销。

    如果不是亲自参与,不会知道从东方万里远航到西方的代价有大,每艘船都需要hua费很多钱来配置合格的水手船工和相应装备、补给,而且航行对船只损耗的很快,需要定期的停靠补给和修缮。尽管如此,海上航行的伤亡率也不会小,船只也经常失事,每次失事都意味着相关人等的大笔身家和积蓄沉入海底,哪怕是最有自信的海商家族,也经不起这接连的损失,很容易就一阕不振。

    特别是在,新生的南海都督府组织的大规模出使巡游之前。自发往来东西方航路上的大唐海商们,都积累一本厚厚的血泪辛劳帐,因此也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历史悠久的海商氏族能够流传下来,因为没有足够的底蕴和积累来抵抗风险,许多人直接折戟饮恨在海上。

    而历代前赴后继投身这个行业的大多数人,也仅仅是把出海当成一种谋取短期暴利的冒险投机,一旦成功,就回到陆地上大肆购置土地和产业迅速转行。

    此外随着海外开拓的殖民地和据点的军政事务的增多,维持官吏和驻军的成本也在与日俱增,为了维持当地的统治,就必须不断的招徕人口去海外补充开拓所需,以至于本土人口锐减,甚至影响当农业生产和产业倒退的所谓空心化效应,这是也是西方列国大海航时代早期最头痛的问题。

    但对大唐来说,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无论哪个时代,都不缺乏因为土地兼并而流离失所的贫民和流人,只是之前没有人能狠招的组织起来而已。

    另一方面,要说南海都督府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航行成本和相应利润的缩减。

    之前出海有二三十倍之利,现在就只剩下二三倍之利,但胜在安稳妥当,除了自然环境外几乎没有太大的风险,因为从安南到天竺、到安息,沿海已经是众多唐人生聚经营的停泊口岸和城镇,避风和补给都相当便利。

    而且商路和航道,以及经营项目和地方市场需求,已经有成熟的操作范例,哪怕是吨位较小的海船,也能依靠这些连线的停泊地,进行远航的尝试。

    哪怕出海数千里,也能通过沿海逐级传递的海络邮递和客这线路,与国内保持一定的联系。在这些繁忙的航道附近,

    原本层出不穷、神出鬼没的海盗大为绝迹,取而代之是沿途收费,定期巡航的武装巡船,这又进一步降低了行船的潜在成本。

    而新的航海技术和船只的普及,也大大减少了船只的操作和维护成本,星罗棋布的停泊港和殖民点,也意味着船只和人手的损耗的进一步下降。

    因此就算出现利润大幅下降,但是还可以通过增加运载量,组成更大规模的船团,以及开拓更多的资源产地和贸易据点来弥补,这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自然良xing循环。

    毕竟古代〖中〗国的底蕴所在,不是那些小国寡民,在陆地上被敲穷山恶水的地理环境逼的走投无路,才在海上求生发展的在其西方殖民国家,所可以比拟的。

    正因为地大物博,陆地上有的是资源和谋生之所,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有多余的选择,历代统治者都看不上需要抛弃安稳生活,冒大风险经营海外的费效比。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就会愚昧而固执的,无视其中巨大的利益前景,特别在风险和成本都大幅减小后。

    因此在缴纳了一大笔献金和二十年的贡赋后,这次随船带来了朝廷正式颁发的敕令,对赤海州六县三府十五城的确认,以及设置相应官属司衙品级傣禄的批复。

    他们当然不在乎朝廷给的这点傣禄和待遇,但作为化外之民和法外之徒他们在乎名正言顺洗白身份,国家归属的大义和名分。按照羁縻州的惯例,这些土官是可以家族承袭的。

    这样化们不但为子孙奋斗到了一份可以传上好几代的家业,还有良家出身的前程将来,这一路所付出的牺牲和艰辛,也总算有所回报子。

    大唐心脏的长安城大内。

    昆明池畔,蓬莱殿中,凉风习习,底部循环上来的冰凉湖水在机构转动的压力下,变成喷在室内hua卉上的水雾徐徐,让清凉而湿润的感觉,无时无刻不弥漫在流动的空气中,那种清凉的惬意让人就算穿上厚实的单衣也不觉得如何闷热。

    “这才走了多久,就又有上来进谗的。。联这里的直谏诤名,就这么好挣么”

    刚刚在内shi帮助下,脱下一身朝服的皇帝小白,有些烦恼的诉苦道“这是于大家或是烦扰,于天子至尊却是好事。。”

    沈氏掩嘴笑道“正臣直言之世,臣妾亦当效法长孙故事否。。”

    “皇帝也是人啊,也要吃饭睡觉悲喜春秋的。。头遭见面他就和我这么说的”

    皇帝小白有些唏嘘的说这才走了多久,感觉上就像过了数载一般。

    至今许多人上朝时,还是会习惯xing的打量那个空出来的位置,仿佛他还是昨天才离开的一般,而皇帝小白遇到那些耿持己见的臣子们集体抽风起来满口大道理玩拼死群谏的时候,他也忍不住要怀念那个经常偷懒不上朝,一上朝就让人目瞪口呆,气的手足无措的存在。

    沈惠妃亲自递上一盏插着玉匙研磨好的冰酪子,nen滑的奶su皮和鲜切的果子碎粒搅合在舌头上,顿时让人失去了声音。

    她就像一个寻常fu人一般打量着自己的男人,用汗巾小心搽去点点汗珠子,那种温容婉婉的味道满满的充裕在心怀中。

    相比其他大家教养出来的嫔妃们,这位娘娘对天子不是那么礼数毕恭si底下还喜欢亲手调羹绣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儿却没人敢说她不合礼制了。

    自从鲁王改封雍王,册为太子后,作为太子生母沈惠妃的行情,在宫里宫外顿时一路高涨,压过子独孤贵妃,毕竟之前天子虽然一直将鲁王作为储君来培养和看待,并且有暂代监国的经历。

    但是有了东宫之主的名分和大义又是另一回事,名正言顺的效法朝堂的格局,自置规模较小臣属官吏的si人班底不说。

    作为太子本身只要无大过失,就算皇帝想玩废立,也有大量臣子为了维护传统和礼制拼命劝谏的。天子此举,也是用行动,彻底绝了某些人的想念。

    但尽管如此,还是屈尊往来不绝秀宁宫,慰看产后有佯的独孤贵妃,大气得体丝毫不见生分,甚至代为照看襁褓中的华阳公主。

    这时大家才发现,这位娘娘素来洁身自好的很,与内外命fu温而执礼,除了少数几家往来密切的,基本没有多少可以攀结的门路。

    这样,却愈得天子的礼爱敬重,事事都愿向她诉明而少有顾虑。

    唠唠叨叨说了这么一大堆后,皇帝小白心中稍稍有些定计,看着眼前丰腴韵致的女人,不由心中火热起,开始对她动手动脚起来,惹得沈惠妃唾了一口。

    “你又学的什么鬼玩意,想要用在我身上。。”

    却见内shi低头奉上一件事物,珍珠编成一只尘柄,还带着尾巴一般的彩se流苏。

    另一处,通政司中,一群人围在崔光远身旁耳提面省。

    “又来了,是留中还是封还。。”

    “留中。。”

    “恩。

    。

    崔光远点了点头,既然是留中,那就说明天子并不放在心上,要是直接封还驳斥,说明还在意这件事想法,必须做出姿态来,反有些不美。

    “还不够,赶紧跟上去发起弹章,让他们知道什么东西叫做过犹不及。。”

    他随即如此吩咐道“想乱咬人,可没那么轻易全身而退的。。”

    第二天,就册发诏书,以瀛洲公护弼太子军前从事颇有心得,乃授权东宫詹事府事。

    这个消息传出来,那些物议就萧然无声了,天子这是用实际行动表明了态度,钦命之下,就是实打实的两朝帝师啊,与那些尊崇元老勋臣的师保傅等三孤三少,上柱国之类的极品官衔不同,虽然贵有帝师之名,却表示你有这个资格不代表你就能真的自以为是跑到太子和皇帝那里指手划脚了。

    这是真正训政辅弼东宫的清要之职,可以否决东宫主官诸属从四品以下的任命,再向天子陈情述由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