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河西、河西(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大唐的六大都护府中,只有安南和安东,正在进行类似的动作,主要是利用战乱造成的当地势力空白,在条件适宜的河流畔和平原地带,建立起唐人的长期的屯守据点,建立当地军管体制,对附近的部落和土著进行实质编管,再以此为依托进行特产贸易和资源开采,逐渐控制当地的社会经济流通和对外交流,以实现将自治比例很高的羁縻州,逐渐转化成朝廷直接管理的边州军县。。。。

    这个是一个漫长而拉锯的过程,已经在进行的部分还不能中断,不然无数人力物力的前期投入,就前功尽弃白费了,

    再说,

    这次寒冻灾荒还带来另一个好处,根据地方官府的报告,有人注意到相比那些受冻减产的传统稻麦菽栗作物,军屯庄的土豆、地瓜、玉米等新作物反而是受影响最小的,于是开始有人冒险从军屯庄的田地范围内,偷取作物回去做种。在地方上被抓住不少,也闹出不少纷争和冲突。

    没想到朝廷这几年努力推广,却阻力重重的新五谷替代种植计划,竟然以这种方式,自动打开了局面。有句话说得好,天下没有白来的好处,只有自己挣来的东西,才会知道珍惜和重视。那些在地方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宗族大户,之前是阳奉阴违造谣诋毁处处抵制,现在是在可能饥荒的压力下主动求上门来,请求官府施以援手。。

    总而言之,我现在实在是忙的脱不开身。刚回到皇城左掖门和宫城长乐门之间,独立在宰相行署建筑之外的临时官署,

    批阅起最新一版的《中外军统一军器札》来,大唐的军队制式装备和战术一样繁多,象标配的刀有四类,就有枪分漆枪,木枪,白杆枪和朴头枪4种,弓有三种,弩有七种,所用的箭各自区分开来,又分别按照质地,分为竹箭、木箭和铁箭,又细分穿甲,杀生,长垛数种,其他制式非制式的斧锤缒棒斫等繁杂不堪,林林总总对后勤的输送补充维护整备,是个不小的负担和压力,因此确立三官一都外加军器材官的新体制后,新成立的枢密院,就在努力促成中外军制式武器,向龙武军靠拢的统一和标准化。象龙武军的战斗模式,在强大的后勤和工业生产体制的支援下,更加注重远程的火力投射覆盖,而在良好的防护下,简化肉搏武器的种类,努力实现除了兵刃之外的部件标准化。

    “枢府大人……”一个声音打算我的思绪

    忽然听见门外通传,兵科房留守的崔希仪求见,他捧着上一个铁匣,盖着代表西方的白虎钤印的封口火漆,

    “出了什么事么。。”

    “吐蕃已经开始在河陇丈地。。分算绿地、灰地,以农田草田之属这算功勋,并开始跑马射箭进行圈地。。这是祥理陈条”

    铁匣之中公文之后,还随附的还有一份吐蕃文书的原件和译稿。

    我越看眉头越紧,看完深深吐了口气,大喝道。

    “来人……”

    “在……”

    廊下一片应和声,

    “仪卫班、亲事仗,虞候队,点齐人马。”

    “跟我去打脸。”

    不是老有人说,我一直鼓吹吐蕃觊觎河西,吞并西北是妄想过甚。

    这两天朝廷中,还有一些帮人口口声声吐蕃只是一时之患,抢够了又碰壁多了,就会自行退去,正好找他们的晦气,把事情闹大。

    河西行台之外,无数百姓推举出来的乡老,正在集体情愿。

    “阿父请息怒,我是有苦衷的,事关社稷,其中有许多不能言道的东西啊。”

    “去你的权宜之计。。滚你的朝廷大义。”

    某处官宅之中,颤巍巍的挥舞着手杖,口沫飞溅的大声吼道

    “你难道要我做那异乡鬼么,我们的宗梓都在那里。”

    “马氏没有你这个不孝子孙。”

    “朝廷大义,是让罔顾乡族父老的命去扯自己人的后腿么。”

    “北军势大,非朝廷之福啊。”

    儿子还想辩说道

    “什么权臣擅专,什么权臣擅专,什么武人弄权,什么自此国之不国。。我只看到你自小受的是忠君爱国的教养,吃朝廷的俸禄,却做的是见不得光的苟营勾当啊。。。”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其他地方,比如天水郡

    “本家虽然与朝中那几位大人,多有不合嫌怨,但不代表我们就可以自行其事,坐望其败啊。”

    “唇亡齿寒的基本道理都不知道么,你难道是被那些人许下的权势蒙了心窍么”

    “何出此言啊。”

    “你从来不看文抄么,人家都刊载在上头了,就差没指名道姓了。”

    “见鬼。”

    “见鬼。”

    从一片鸡飞狗跳的司农寺前呼后拥的走出来,抓住几个躲避不及的倒霉蛋,唾了一脸子沫子,而心满意足的我,手中拿着一份刚印刷出炉的战时加印特刊,上面散发着新鲜油墨的标题,赫然是《梁枢府怒斥腐儒,将士流血亦流泪》

    前方战火如荼,龙武军的舆论宣传,也同样不惜余力。

    这种东西,成功抓住人们关心战火里自己还有多远的心理,极尽煽情鼓动之能,还对官场中那些可能扯后腿的鬼蜮伎俩,进行了宣扬,因此不但大卖,还获得不少意外的收获,这东西除了安抚人心之外,对于那些若即若离的河西传统的将门世族,也多少有所触动。

    相比河北那些因为战争和政治动乱而残破的门阀大族,西北那些望族将门,虽然历史和渊源上有所不及,但是却是天下少有没有经历战火,郡望门第相对保全完好的地区,并通过从龙保扶的功劳,在西北朝廷中获得了相当的语话权。

    河西系是朔方系、河东系之外,第三大武人势力,如果不是因为地邻中枢,又对迎驾有过争议和犹豫,乃至被朝廷拆分的太彻底,连郭李来了也要呈上一声老前辈。

    而作为河西文臣出身的另一派势力,从龙五大臣却是与龙武军恩怨纠缠,逐渐失势,最后倒在宫变中的,因此作为与他们渊源匪浅的河西地方,对于龙武军的心态比较复杂。

    除了天水马家、河中薛氏等少数几家外,大多数都保持了距离。现在终于有人忍不住,通过兵部尚络,进行最原始的舆论操作而已。舆论虽然未必能杀死人,却能给某些人制造麻烦,比如借助军队的情治系统,揭发那些运作过程中苟蝇舞弊的勾当。

    对于影射的那些通敌卖国坑害前方将士的内容,没做过的自然心存警惕,避免口实,做过的自然会有所猜疑,忌讳不已。

    可是我并没能爽快多久,随即就看到枢密院行走内官——乔献德那张苦巴巴的脸。

    “怎么,皇上派你来解围么。”

    “梁大人呦。。你这会还有心折腾他们么。。”

    他无视我身后那些如蒙大赦的表情,愁眉苦脸的道

    “西北行台鹞书传报,故陇右节度使治鄯州行营彻底陷敌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