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锦节衔天使 又如风云会二(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鱼公突然开口

    “咱家倒是听过一些,都说是因为他善搜刮,敛财有方,在剑南的时候,就被人称梁剥皮”

    “这个。”

    说起这位大人的经济来源,皇甫曾不由苦笑起来,这位大人实在会搂钱,刮地皮刮那个的狠那。自从他到蜀地至今,各种名目的至少已经派了多次名目捐了,从最初报销朝廷的“爱国捐”,到赈济流民的“饥民捐”, 到后来皇家赈民的义卖义演,成都官学四明院的“劝学捐”,很是有办法让人乖乖拿出钱来。

    但他的确很有办法,虽然让人割了肉,但都总算让人觉得有些回报的,“爱国捐” “饥民捐”赐匾嘉勉,捐的头几名的,还有圣上的手书“康泽民生“,义卖义演也让某些人花钱花的肉痛,却也斗富竞财大大露了回脸,捐献四明学府,达到一定程度,也有立碑刻名的,捐纳的多的,则按捐赞的具体对象,诸如大门、房厅显眼处刻上名讳,而出血最多的那几位,更是可以为多处重要场所地方命名,也算是名垂后世了。

    如此类推到修建道路桥梁等公事上,也不缺少冤大头。特别是最后一次作为工厂入股“实业捐”,着实让许多人大跌眼睛,后悔不殊。投资官办工场,竟然大有利可图,而且前景甚好,那些投入的少的就不免后悔了。

    而下手的又都是有钱的豪门富户,多于小民无犯,口碑道是两边倒的好的很。

    不合作的也有的是办法,这些豪门大户的子弟,多忧养而闲来无事,哪能不不生点是非出来,还有那些家奴仆役的,特别现在流民满地,人都口杂,什么时候就被盯上了,一抓进去就是拷问家族情况,再狠狠罚上一笔金,

    地方固然是怨声载道,但是确实也有无数人得活,这笔帐又怎么算。

    “朝恩这么一说”

    少年突然开口

    “孤倒是想起一桩,说起李广的典故”

    “哦”两人都起了兴趣,这李广对本朝来说可不是等闲人物,李唐皇家,高祖奉老子李耳为始祖,为正本蒴源,继嗣接代又追汉飞将军李广一脉为次祖,封赠颂扬有之,居然有人敢不避讳言之。

    “那时孤随军见识,梁师范曾有言,为什么李广与卫霍同为一代名将,下场却是天壤之别”

    篝火燃冉,筚拨有声。

    “小白啊,你知道李广么”我如是说“为什么卫霍可以封狼居胥功泽三代,李广征战一生功劳无数,却始终郁不得志,因为一场小败几断送了前程,最后还要折辱在刀笔下吏手中,愤愤而死”

    “难道他战功不够显赫,功绩不够辉煌么”

    “难道他威名不够让敌人闻风丧胆么”

    “难道他不足让士兵爱戴而上下拼死效命么”

    “难道他治军不够严谨,打战不够勇猛么”

    “难道他多国家不够忠心,对部署不够爱护么”

    “难道他缺少谋略,武艺不够高强么”

    “史书不是说他陷于小人而英雄。”

    少年虽然知道这些历史典故,也知道背后的情景,给他这么一说,顿如全新的感官,生出无比的向往来了。

    “不仅仅是时运不济,也不仅仅是因为小人作祟”

    “道理很简单,他没有靠山,”

    “没有靠。山?”

    “对就是没有靠山,也没有皇亲国戚的显赫身份,每有所获和赏赐都分给部下,却从来不打点上下,将士归心效死,但是掌握他前程的人却看不到任何好处”

    那因为卫霍是外戚,背后有人,那些妒才的小人非但不敢构陷,哪怕出了问题还有人拼命补救,而李广贫寒出身全凭自己的努力,从他身上捞不到好处,不找他麻烦才怪呢。有的时候再怎么出生入死,战功再怎么卓著,也顶不上皇帝枕边人的一句话。

    “没有人会不长眼的去构陷或者贪墨一个国舅和皇后外甥的功绩,这也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屡战屡败,却都是他人之过,偶有胜利就被吹捧做天大之功的缘故。”

    “这就是政治”

    少年淡淡述来,左右具做无语状,惊而跪伏

    “恭喜殿下”这是皇甫曾的声音

    “奴身谨奉上教”心思透彻的鱼朝恩的声音。

    面色不同,却各自心惊喜或惊异,果然东宫这位,与那人的依旧往来非浅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