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内应与交换(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族, 有多位族人都在军中效力。叛军陷太原,曾强发许多世家大族的子弟为之效力,眼前显然也是一位。

    不过据我所知,关于这个唐代姓鱼的比较有名的有两个,一个是后来的权顷天下的大阉鱼朝恩,另一个就是后世被称为”唐朝豪放女“,写下“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的千古名句的一代女道士兼大才女诗人—鱼玄机。此女也是现代三级片的热门题材。还因此拿过大奖的,这厮是否和这两位大有渊源什么的把,我很是恶意的yy了一阵。

    他也算是游击军的老熟人了。问起老猫时,他嘿嘿然一阵冷笑道“怎么不识得他,多次交道的老相好了,当初他领了一票探哨骑,冒做游击军的行径,行毁誉之事,还坑了好几票义军,被我识破围住狠杀,就逃得他一个重伤而去。后来便狗儿一般的咬上我们,很是亲近了几次。

    最近一次是长安那夜后,就是他率了一班军中好手,狗一般的兜了我们三天三夜了,我杀了他部下二十七个精锐好手,到了武关前身边的弟兄也差不多死光了,临了还被他一箭泊的跳水而走。”

    而他背后代表的人更是大大的有名,薛嵩,如果知道唐代历史的,这个名字就是如雷贯耳,日后藩镇之乱中将大唐王朝搅的糜烂不堪,威信尽失的河北三镇之一潞州节度使薛嵩,唐人武侠小说《红线盗盒》的主角之一,与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滑州节度使令狐章并称中唐三大祸害的人物。

    他的祖父就是人称“三箭定天山””平凉第一将”败铁勒、薛延陀、破高句丽的唐初白衣名将薛仁贵,,他从父(叔父)也是的前代名将,官至左羽林军大将军。经略河西,将吐蕃、突厥人杀的血流成河,人称薛莫敌的薛纳,著名评书《薛家将》演义《薛刚反唐》的原型。

    他父亲薛楚玉最为低调,但也曾任范阳节度使,地道的军勋世家将门虎子,薛嵩此人自小气豪迈,不肯事产利,以膂力骑射自将。招纳朋党,浪迹行游于柳城胡、契丹、奚、突厥、靺鞨、室韦、乌罗护等北胡诸部中,又是前节度使的公子,地方军将顾念一二,是以在那些藩部中,亦很有些名声。

    投军后来的燕北名将张守硅门下做小尉开始在契丹内乱的讨战中初露头角,辗转为安东大都护马灵察帐下,后来安禄山起事,诱杀马灵察并其部,薛嵩也被裹胁成了叛军一部分,现任蓟北军左厢兵马使。

    此番随严庄驰赴关中,部下为由家将为底子的五千安东兵,许多人效忠薛门已经三代了。其中就有薛仁贵时代留下的荣誉部队,由能守善射的高丽兵层层选拔出来的健士组成的神锐营。

    虽然目前在叛军的位置,还不如后来那么重要,但在我的密报中亦是一个重点关注的人物。

    这么一个人要投我,却是大为意外的,另一端渠道看起来比较详实的理由是,安禄山待下严峻,今屡闻败绩,众贼军有意推脱委责,他率部督后押粮事,又属严庄带过来的人,是为孙孝哲所恶,屡以隙责鞭其属,无敢言者。

    是以密书朝廷,言原协以从贼,不过为清君侧所惑,虽身陷贼众,心怀朝廷纭纭,愿以帐下蓟军所部归附为内应,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封赦。

    为了表示足够诚意,送来的第一件礼物,便是叛军京畿防要图。又派派了曾为游击军的老对头鱼同为密使前来商洽,不仅仅是一种姿态,显然也是希望在这首相举义的名分上,最大限度的获取好处。

    至于,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找上龙武军,无非就是一个“近水楼台”的缘故,不仅仅是因为我的部队离的最近,也因为更加的接近皇帝容易获得获得亲信宠眷的缘故,相比之下那些藩镇大员的条件更有保障一些。

    几番计较下来,交换了对朝廷宣效书和秘密颁发的赦节命,就算初步达成意向,当然这种纸面上的东西并不能真正约束什么,没有足够的实力最做保障,就是一张废纸,其效力来自双方实力的对比与形势的变化。

    因此还需要一个担保,一个足够分量的投名状,

    “大人不知想要怎样的担保”谈妥了主要的条件,他似乎轻松了许多。

    顺带着,还透露了一些内情,河北的战场似乎发生一些事情,崔部被相当部分抽调回师,潼关中正当兵力空虚,这也是为什么,关中杀的如火如荼的,那位崔大都督却一直按兵不动的情由。

    ”要个人而已”我轻轻转动茶杯,轻描淡写的说。听了这么多,心中也有了些想法

    “是火拔归仁,还是边某人”他顿时笑了起来道“若是火拔归仁的话,他已经身在洛阳,未免力所未及的,若是边令城,还有办法可想”

    这两号一个叛主挟投,一个构陷忠臣。万死不足惜,特别对我着类自称哥舒元帅的旧部,更有别样的意义。

    我突然开口道“我还要你”

    “大人说笑了“他笑容一下僵住了,脸部极难察觉的抽了抽“小人鄙薄不才。”

    那薛景仙嘴巴动了动,最终没开口,却开始用一种饶有意味的表情望做他。

    “我不喜欢开玩笑滴”我轻描淡写的说。

    小丫头肯定不是升平,那是小白的女儿,嫁给郭子仪老来生的最小儿子,而小白就是各种版本故事中,那个安慰上门请罪的郭子仪说“不痴不愚不做亲家翁”的代宗皇帝,虽然比不了玄宗的雄才大略,也不及乃父肃宗的城府和心计,但是却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上位者。

    至于主角有无可能把皇帝搞掉自己干这种的问题,想都别想,经过三十多年的盛世后,人心还在李唐王家,而大规模的战乱后,百姓最渴望的就是安定和修养声息,无论谁想,肯定都是天下所沸怨的,再说搞内战,死的都是自己的同胞,还不如抢别人去,至少死别国的百姓是不用心疼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