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快进快出(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若是能选,谁不想在契丹最弱的时候,再去打他?可观耶律洪基自登基来,做事甚有章法,不是什么昏君。那没有办法,只好在契丹正强的时候去碰一碰了。此次整训完毕,八十万禁军,众卿以为,与契丹作战如何?”

    杜中宵道:“八十万禁军,足够恢复燕云。不过,契丹田土纵横万里,治下稳固,一时之间想灭掉不易。只要取回燕云十六州,夺取其富庶之地,可以留待后来。”

    赵祯点头:“不错,契丹立国一百五十年,治下地方万里,契甲百万,不可小视。能够恢复燕云已经是了不起的功绩,朕何敢望太多!自安史之乱后,中原再不履北方,百姓两百年间不知中原朝廷,不容易的。纵然八十万禁军,要想败契丹,想要做到还是很难。”

    杨文广道:“要想做到,必须禁军整训过后,不再似从前。以前的禁军,只能小战,一到与大军作战时,往往就会出乱子。契丹是大国,一有失误,极给挽回。”

    君臣一边饮着酒,一边闲聊着最近禁军的整训。后苑里鸟语花香,甚是放松。

    饮了几杯酒,赵祯问杜中宵道:“太尉以为,此次整训,要做的好时,应该如何做?”

    杜中宵想了想才道:“陛下,臣以为,要严格要求,快进快出,切不可蹉跎。臣叫这种练法,为快速迭代。也就是从最底层的将领开始,要多召人进军校,学习过程中多考试。凡是数次不过,迅速安排到其他地方去。因为招的人多,到了最后合格出来的,人数总是够的。如此才能在短时间内,选拔出足够的合格人才。有了足够的基层将领,一切才有可能。”

    田况道:“可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他们不能学会,而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淘汰得快了,总会错失许多人才。于朝廷来说,培养一个将领不容易,岂能够如此做?”

    杜中宵道:“此话不错,有的人就是要较长时间,才能学得好。也有的人,需要特殊机会,才能表现出能力来。可是现在不同,需要短时间整训完成,等不得。那些被误淘汰掉的人,只能是运气不好,没有办法。以后禁军整训完成之后,军中不似现在那么缺人,才可以不如此。”

    杨文广道:“太尉的意思,是如在随州练兵时那样吗?”

    杜中宵道:“与随州还是不同。那时如何编制、如何指挥、如何作战,都要学的人试出来。现在一切教材都有,照章学习就是。凡是军校里的学员,不拘年限,只设等级,以考试定去留。考得过了的,便就升到上一极去,考不过的接着学。如此,才能最快地选出人来。”

    李昭亮听了皱眉:“古人有云,猛将必拔于卒伍,如此快速出来,如何统兵?”

    杜中宵道:“军校出来的,又不是必须统兵。现在的军中,有大量的庶务官,还有大量的参谋、军情等军官。这些人不是统兵官,对于知识的要求又高,军中又紧缺。要想把新军制的职务填起来,没有大量官员加入是不行的。只有这样快速选出人来,填充衙门,后续才不会缺人。毕业之后,优秀军官可以先以低职任高官,把这些专业衙门填满。以后的指军官,再从中选人,逐级历任就是。”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