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曹营援手(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不希望再与先生为敌。”

    戏志才仔细地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名动天下的银河射手,随即嘴角才慢慢地溢出一丝笑意:“也罢,戏某戎马半生,如今倒想过一过无忧无虑的日子。”既然曹性不强迫他去归顺,想要多活一些时日的他自然不会放过接受医治的机会。

    稍稍停顿了一下,戏志才又好像是在故意刺激曹性一般:“若是他日皇叔不幸败亡,那不知戏某又可否回归我主帐下呢?”

    ‘笑话,要真有那么一天,那哥也不用混了。’心中暗自诽腹,曹性笑道:“若真有那一天,先生自便就可。”

    ‘有此人相助,只怕主公大业难矣。’再度看了看眼前一脸微笑的曹性,戏志才不由得在心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

    汉建安二年【197】五月——北海国剧县

    自退守北海国之后,时间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一个月;只不过平日里对李典来说不过是弹指即过的时间,如今却像是度日如年一般。

    当日在收到戏志才被擒的消息后,李典简直就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整个人更是在一瞬之间陷入到了呆滞状态:继夏侯渊身陨后,戏志才可以说是己方固守青州的关键;如今一旦被擒,对曹军上下来说无疑又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因此在把剩余的三万兵马收拢在北海国后,李典也无法再分兵去固守青州境内的其他城池了;也就是说如今青州境内除了北海国一地之外,其余的城池尽皆成为了空虚状态。

    当然,不是李典不想去守,而是如今青州境内的曹军就剩他一人可称大将;若再度派遣才能平庸的副将前去镇守,只怕结果也只会是增加曹性的胜绩而已。只不过李典倒是希望曹性能一口气夺下其余的城池,届时对方的兵力分散无疑便会成为自己反击的希望。

    正如戏志才早前所预料的一样:在连续夺取了济南国、齐国等地后,曹性也因为兵马不足而暂时缓下了攻势。只不过让李典感到失望的是:面对东莱郡都诸多青州东部的空虚城池,曹性居然一点都没有要出兵夺取的迹象,如此一来倒是让李典更加不敢贸然出兵与敌对战了。

    这一天,在按照惯例巡视完各处的将士守备之外,李典随即便返回到剧县之内的大营之中。作为北海国内的治所,又是前北海太守孔融精心治理多年的地方,剧县倒也算得上是一座坚固的城池。自不过眼见自己每日都只能困守此地,李典心中自然不免感到有些郁闷。

    不过这也多亏是他才能沉得住气,这要是换了许褚等脾气暴躁的猛将,只怕早就带着三万兵马出城找曹性晦气去了。

    大步走到自己的营中,李典刚准备掀开营帐走进里去,却听到一旁的士兵报道:“启禀将军,营里有主公派来的人在内等候。”

    “主公派来的人到了?”由于战况不利,因此李典几乎是不间断地每日派人前往徐州求援,而如今听到主公曹操那边终于派人过来了,起先还是略带郁闷的心情顿时便有了好转。

    帘帐一开,营内的情况自然就一目了然;在李典略带惊讶的目光之下,两位文士正慢慢地转头看向了方才进营的自己:其中一人看上去像是一名饱读诗书的儒士,但真要靠近的话会又会给人一种和儒士大不相同的别扭感觉;此人正是曹操自长安凯旋后新加入的谋士贾诩。

    至于另外一人头戴面具,即使不细看李典也能知道对方和贾诩一样都是曹操帐下新来的谋士,只不过这位名为李仇的谋士看上去倒比贾诩多了几分阴森的感觉。如果昔日袁绍帐下的文臣武将在此的话,恐怕立即就会认出此人便是害得自己‘前任’主公万劫不复的可恶之人。

    “见过李将军。”见李典进营,贾诩很是平和地笑着拱手微微行了一礼,至于一旁的面具文士则根本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动作。

    对于面具文士的无礼,李典也算是早有了解;眼见贾诩笑着和自己打招呼,当下他倒是笑着开口说道:“有劳二位先生前来相助,李某当真是不胜荣幸。”

    就在贾诩和面具文士李仇刚刚坐下之际,一位青年文士却忽然慢步走进营来,随即对着面具文士鞠了一躬:“徒儿见过师父。”此人看上去不过十八岁左右,但相貌看上去却颇为奇特;特别是在侧身看向营内其他人之际,竟然让李典有一种狼顾鹰视的感觉。

    眼见自己新收的弟子开口行礼,那面具文士这才淡淡地开口问道:“仲达,依你之见,此间将士战力如何?”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