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正的良策(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是简单败退,而是先在郯城内以及下邳城附近埋下伏兵,随即公孙瓒和曹性再率大部分兵马在正面诈败,同时引吕布进城;以吕布的性格,一旦得胜必定会率军趁势追击;届时一路伏兵在郯城内伏击,一路则趁势攻打空虚的下邳城。如此一来,无论最后成功与否,至少吕布的失败就是无可避免了。

    当然,陈登的这个计策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样简单,应该说真要实施起来的话,唯一的难点就是需要大量的兵力。幸好公孙瓒的兵马足足是吕布的三倍之多,因此倒是可以同时设下两路的伏兵。

    ‘真不知道三国时代里的人都是吃什么牌子的奶粉长大的,脑子里居然这么容易就想出这些坏坏相扣的计策。’在听完陈登的解说后,曹性此时只觉得白天关靖所提出的建议简直就像是弱智儿童所说的话了。

    “若当真采用元龙之计,恐怕温候此番难逃大败。”越是在这个时代呆久了,曹性便愈能发现这些智谋之士的可怕之处:或许高强的武艺可以在瞬间取人性命,但若是善用这些智谋之士的话,恐怕就可以做到‘弹指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效果了。

    “将军倒是有些低估敌人的能耐了。”陈珪脸上的表情显然不太满意:“吕布虽然无谋,但那陈宫却向来多智;若是当真诈败诱敌的话,恐怕敌军不会轻易上当。”

    “莫非汉瑜兄已想出补救之法?”眼见陈珪一下子就听出陈登计策中的纰漏,当下曹性连忙问道。

    眼见曹性的表情当真是十分诚恳,当下陈珪也终于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若以老夫之见,这败退虽可,但却不必即刻诱敌。”

    “不即刻诱敌…..”虽然智谋不及这些‘三国土著’,但曹性毕竟也是看过不少关于战争的小说以及电视电影的,当下他很快便反应了过来:“汉瑜兄莫非是想以奸细作饵?”

    “不错,想不到将军也是才智过人。”陈珪点了点头:“若是公孙将军能先败一阵,随后再由我等代表徐州世家前去诈降的话,想必那吕布便一定不防;届时纵使陈宫看出不妥,恐怕急于取胜的吕布也不会听其劝谏。如此一来,方可算得上是万无一失。”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听完陈珪所完善的计策后,此时曹性已经决定要用两人的计策了:“今日两位真该坚持把此计说出来啊!”

    “若是今日登儿执意说出,恐怕大人依旧不会采纳。”陈珪的话倒是让曹性感到有些惊讶,只不过很快他便已经听出了其中的深意:“因为士起?”

    “不错,那关……”话才说了一半,陈珪却已下意识地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见此情形,曹性当即便开口说道:“汉瑜兄放心,今日之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若是他日泄漏出去的话,管教在下不得好死。”

    古人对誓言是很看重的,因此曹性这话一出,陈珪倒是不由得动容道:“将军何必如此……那关靖不过一心胸狭隘之人,整日便怕我等抢去他那心腹之位;因此平日里若是与他意见相左,结果便大多为他所斥,久而久之,老夫也就淡去了献策之心尔。”

    “原来是这样。”曹性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若那关靖执意不从,汉瑜兄与元龙之计岂不是无用武之地?”

    “非也。”陈珪摇了摇头:“此计若是由老夫或者登儿提出的话,恐怕断无被采纳的可能;但若是由将军提出的话,恐怕倒是会有几分机会。”

    “那关靖乃是公孙将军最为信任的谋士,想在下一个远来的客居之人,公孙将军又岂会听在下的意见?”曹性倒是有些不信。

    “呵呵,以将军今日的名声,恐怕天下间早已无人甘忽视你的意思了。”陈珪的话倒是引来曹性的一阵苦笑:确实,自从公孙瓒告诉他许劭所著的【大汉猛将录】已在其逝世前便以托人传往各地后,他就知道自己以后的日子想必没那么好过了。

    虽然没想过要帮公孙瓒去成功,但由于刘备此时还没彻底消灭袁绍的关系,使得曹性不得不先帮公孙瓒稳住徐州的局势。毕竟如果公孙瓒这么快就挂掉的话,刘备那边也会变得很麻烦。因此在听完陈珪父子的话后,曹性几乎没有丝毫地犹豫,口中便已经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待明日一早,在下便亲自向公孙大人提议使用此计!!”

    ——

    ps:vip群131916692【进群的朋友请以起点用户昵称作为验证~谢谢】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