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左手 (7)(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田丰大声道:“殿下,商人鄙薄,怎可与士族相提并论!”

    玄澈不接他话,只问其他人:“其他大人以为如何呢?”

    j个人在下面偷偷j换了眼神,班万站出来朗声道:“臣以为此举甚好!世人皆以为工匠手艺为y巧玩物,不予重视,但臣在工部起起伏伏十j年却深觉工匠之妙之重。只是……”班万顿了顿,看玄澈没有表示不满,才说,“这商人……”

    玄澈发觉班万在官场滚了这么j圈,人还是挺傻的。

    “班大人此话深得我意!”站出来的是户部尚书,他又对皇帝和太子施礼,道,“陛下,殿下,臣以为正如班大人所说,若只是让工匠脱黑籍倒也无妨,这j年来多亏这些能工巧匠制作出各种神兵利器,才让我大淼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臣以为,适当地给这些工匠们一些荣誉是可以的。但商贾却万万不可任其发展。世人趋利,若人人皆取行商,又有何人种田?是农工商,农才是根本!”

    “说得不错。”玄澈点点头表示赞许。

    又有一礼部侍郎站出来:“陛下,殿下,臣以为不论工匠还是商贾都不可与士农相提并论!我巍巍大淼,应以德f人,而不是以武屈人。”

    玄澈不反驳,只是对礼部尚书微微一笑。

    礼部尚书只觉得背后y风刮过,忍不住出了一层冷汗,礼部尚书暗道一声糟糕,知道自己说的肯定让太子不满,可话已出口这时候也收不回来了,只得y着头p站在那儿,不敢抬头。

    玄沐羽看到了礼部尚书窘迫的模样,对玄澈轻声说:“澈,你吓他了。”

    玄澈回过头来也对玄沐羽微笑,玄沐羽连忙转过头不敢再看。

    下面的大臣们还在吵吵嚷嚷各抒己见,他们讲得很开心,好半天才反应出上面两个都没了声音,一下子都闭了嘴,目光齐唰唰地望向大位。

    玄澈看他们都静下来了,便悠悠问了一句:“讨论完了?”

    众大臣面面相觑,猜不透太子什么意思。

    玄澈问:“崔大人,您以为如何?”

    尚书令崔秉连忙站出来,施礼后,顿了p刻,才缓缓道:“臣以为殿下的想法可以实施。”

    崔秉的回答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崔秉来自河清大族,一般来说世族都是不屑与工匠商贾为伍,而且崔秉也从来没有表现出力挺太子的迹象——他不过是中庸而已。

    朝堂上响了一p唏嘘声,玄澈也颇为意外,就听一位大臣出言道:“崔大人此言何据?”

    崔秉抬眼看看玄澈,迟疑p刻,方道:“太子殿下高瞻远瞩,臣佩f。”

    玄澈一愣,明白了崔秉话中的意思。

    原来他已经察觉了?玄澈心中惊讶,当初他会将崔秉提到这个位子,除了利用崔秉的崔家人身份安抚门阀之外,就是因为这个老家伙是个不作为的家伙,自己不用担心他会在关键时刻和自己唱反调。

    呵,原以为是碌碌无用的人其实是心如明镜吗?

    玄澈不觉露出了微笑。

    下朝后,崔秉快步离去,却不想还是被人叫住:“崔大人,请留步!”

    崔秉看去,是吏部的赵征以及中书侍郎蔡毅,这二人都是幽y卢氏的门生。崔家和卢家同为四姓大族,彼此之间也是颇有来往的,对这二人崔秉倒还算得上熟悉。他们二人要说什么崔秉心知肚明,今日朝堂之上自己所言恐怕是让很多人惊掉了下巴,崔秉本不愿做出头鸟,但太子要做的事实在……

    此刻被这二人叫住,崔秉直想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走人,只可惜即使心中千百个不愿意也不得不停下来,

    赵蔡二人已经走到崔秉身边,蔡毅当下开口道:“崔大人,今天大人在朝堂上所言,在下颇为不解,还请大人赐教。”

    崔秉无奈,不想开口,只慢慢往前走。

    等了一会儿见崔秉不说话,赵征又道:“崔大人,下官心忧不解,还请大人赐教!”

    靠在卢氏这棵大树上的赵征虽然只是个侍郎,却对于崔秉这个尚书令并不怎么敬重,此刻说话的口气咄咄*人。

    就算崔秉平时是个和稀泥脾气的老好人,听了这话也不爽快,再怎么说他也是比赵征大了两级的一品大员,二人之下万人之上,崔家就算没落,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里容得了一个大树上的槲寄生来放肆。

    崔秉没有发作,但语气已经冷淡,道:“太子殿下的想法也没什么不好的,做臣子的何必去反驳。”

    “此话差矣!”蔡毅肃然道,“匠人鄙薄,商贾j邪,怎可登上大雅之堂!”

    崔秉淡淡道:“太子的脾气你们又不是不知道,难道蔡大人以为我们反对会有用吗?今日陛下一言不发,分明是太子事前已经和陛下讨论过此事,陛下都表示支持了,大人以为还有谁能劝得动太子?”

    “有何劝不得!”赵征道,“若是能联合崔家和卢家之力,只怕太子殿下也要顾及三分。”

    “顾及?哼。”崔秉冷笑一声,“不要忘记当初元氏是怎么消亡的。”

    赵蔡二人脸se微变。

    当年元贵妃身染怪病身亡之后,元家的发展便屡屡受阻,先是名声渐渐败坏,后来其家族田亩所产粮物又没人愿意收购。

    士族的主要资金来源一般是收取田租,这时候的田租还都是实物田租,收来之后要再卖出去才能获得资金。但是士族向来轻j商贾,大多并不直接介入买卖,没人收购之后他们就失去了出售的途径,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粮食买卖断绝,这个大家族顿时陷入生活窘况。

    如此这般,又经历一些变故,不出五年,元家便没落了,十年之后更是不见踪影。

    这件事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但官场上的人各自心里都隐约猜得到,此事乃是太子所为。若是当初大家还因太子的年龄过小,而怀疑太子是否有能力打击大士族的话,安王叛乱中隐公子的倾力相助就让一切都明了。

    虽然元氏在当年已经是在走下坡路了,但根基仍然不可小觑,居然就这样被一个孩子玩弄于g掌之中……

    蔡毅仍不住打了个抖,赵征却说:“那又如何。元贵妃一事是因为那不知好歹的nv人惹恼了太子,太子虽然心狠手辣,却从来没有因为政见不和而致人于死地。”

    崔秉轻哼:“太子算尽机关,事事皆x有成竹,自然不需要做那种勾当。但——你以为,太子就真的不会做吗?这朝堂上,没有人的手是g净的。”崔秉目光往旁边看了看,见没人,才压低了声音说,“太子唯一顾及的只有皇上,而皇上现在对太子是言听计从,太子若真想做什么,哪有什么顾及!”

    “可是……”

    崔秉打断了赵征的话,冷冷道:“别说你我崔、卢二家,你看秦皇之下,被抄去的豪门大族还少吗?”

    话说到这里,三人已经出了宫门。自家的马车就在面前,崔秉言罢便登上马车,c促着车夫驶走了,从车内回头看,赵蔡二人还在那里嘀咕什么。崔秉冷笑,心道:太子这回是铁了心要将门阀铲去,我崔氏自保尚且岌岌可危,哪里还敢去触他的锋芒!

    崔秉想着叹了一口,不知是否该修书回老家,劝那些老家伙们趁此机会多掌握些商道上的力量,莫要等这场风暴过去崔家就真正倒了才好,只是那些老家伙恐怕也是持着“商人鄙薄”的念头,怕是不肯……

    &nbs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