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男人三宝(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品上比较下去。

    朴实无华的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十年之后,攀比之风开始忽如一夜春风来的蔓延开来。

    这个时候,男人的三件宝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什么是男人的三件宝呢?男人的三件宝,在70年代的时候,人们最讲究的是家常饭、百姓衣、结发妻。

    那个年代的三件宝并非物件,而是对平淡朴质而又享福生活的一种期望。

    七十年代的时候,是计划经济的时候,大部分人基本上吃饭的时候都是在家里面吃家常饭,所以说呢!家常饭就是成功男人的幸福标致。

    戏曲里,老黑炭头劝陈世美:论吃还是家常饭,论穿还是粗布衣,家常饭,粗布衣,知冷知热结发妻。

    家常饭当中,无论是米汤面粥豆稀饭,还是箩卜丝儿,辣白菜,熬南瓜,还是年节里面的大肉粉条,吃起来都随意儿,吃过都平和,都有利于健康。

    家常饭,没有山珍海味,也没有觥筹交错,没有应酬,不讲客气,端起碗就吃,碗放下就饱。

    一家人,还能说着家长里短,黄嗒嗒黑嗒嗒,说个自住,吃个自在,当然,也痛快。谁爱喝酒,就来个斗酒自劳,倒上两杯卧龙玉液,赊店老酒,饮一口,咂两下,不亦乐乎?

    这个时候,人们觉得家常饭才最好吃,因为那里面没有负担。

    穿着的衣服都是凭票供应的,基本上都是那些个东西,有钱没钱的人,穿的衣服都是那一个样子,无非就是在料子上稍微地有了那么一些区别,有一件十分大眼的漂亮衣服,那就是男人的宝贝了。

    粗布衣,是相对于绫罗绸缎说的,当时的人们就是想要购买绫罗绸缎,也是买不到的,而且,买到了那种东西也穿不出去。

    在那个时候人们的心中,穿在身上的还是粗布衣真真实在。

    穿上粗布衣,耐脏耐土耐旧,舒舒服服,自然大方,心里安然,老婆看了顺眼,基本上都穿这个,也没有什么可比较的。

    到市场上,商店里,花上十块八块钱的,买上一件,不讲名牌,不论身份,不要架子,穿他个年儿半载,一年两年,都不会坏掉,大家都这样的一种穿法,能够省下来一些钱购买个自行车了或者是其他的物品,那才是真格的。

    所以呢!粗布衣价钱不高,没有板板整整,褶子鲜明,气势不凡,可是当时七十年代的老百姓,不需要派头,不用充大个,不要那风风光光,经济实惠耐穿,就是穿着舒服,不光着不露着就行。

    当时七十年代的时候,老百姓觉得,他们干活,穿这样的衣裳干活,才般配,干活的时候要是穿什么西服,那简直不就是扯蛋吗?

    从中国建国以后,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是最为朴实无华的,也是最不讲究什么牌子或者是其他的,人们心中都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有的吃,有的穿,就已经是一种很不错的幸福了。

    :。: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