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垃圾问题(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候,他便特地跑到场去迎接。

    天空划过一道长长的白线,飞降落在云州场,没多久,林寒就见到了陈哲聿教授推荐来的博士生。

    跟想象的不太一样,北大博士生姜瑞洋,居然是一个巍峨的胖子,身高目测一米八多,体重嘛,应该不到百斤。

    “姜博士,你好。”

    林寒笑着与他握,随即感到整只都被一团暖肉包裹住。

    姜瑞洋笑道:“林总好,关于垃圾处理的几种细菌,我已经顺便带过来了。”

    林寒有点惊讶:“有哪些?”

    “哦,一共有几十种,细说就话长了。”姜瑞洋想了想,“我就说几个比较先进的吧。”

    “比如说idenella_sakaiensis201f6,它”

    林寒连忙打断:“你说什么?”

    姜瑞洋眨了眨眼:“idenella_sakaiensis201f6啊,怎么了?”

    林寒一阵汗:“这么长,没有简称或者译名吗?”

    “译名倒没有,简称是有,不过我觉得比较别扭,还是喜欢说全名。”姜瑞洋说道。

    林寒无语:“行吧,你继续说。”

    “林总你应该也知道,塑料制品的降解是比较麻烦的,自然界分解的话,花费上百年的时间也说不定。虽然说,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塑料也可以被降解,但耗能很大,效率很低,几乎没有任何商业价值”

    “这个idenella_sakaiensis201f6,它就可以比较高效地分解塑料制品,将其分解为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这两种无害物质”姜瑞洋侃侃而谈。

    “当然,它的高效只是相对以前而言。想要实现商业化,这个还得依靠万象的技术。”

    林寒闻言,不由点头:“不错,这个东西挺好。”

    白色污染,一直都是现代城市的顽疾。据统计,华夏国内,塑料制品的回收率只有25%,还有5%的塑料制品,成为环境的污染物。

    每年没有被回收的这5%塑料制品,重量大概是500万吨。

    塑料的密度都是比较轻的,500万吨,可是相当恐怖的一大坨。

    “还有其它的吗?”

    姜瑞洋接着说道:“还有尼龙菌,这是一种非常年轻的细菌,从进化出来到现在,只有几十年。”

    “尼龙菌,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分解尼龙材料的细菌。尼龙这种材料,也是比较难处理的一种材料,如尼龙66,在一般的土壤环境,降解需要0年。”姜瑞洋缓缓说道。

    “除此之外,还有”

    一边走,姜瑞洋一边侃侃而谈,就连坐上林寒那辆价值百万的迈巴赫s,都一无所觉。

    ____

    ps:

    分解塑料和分解尼龙的细菌,都是真实存在的。但北大有没有,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求推荐!

    下载免费阅读器!!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